2004年4月下旬,我從尼泊爾回到拉薩,計劃去阿裡的行程。走阿裡最好的季節是秋天或者4月下旬的這段時間,此時西藏的雨季還沒有到來,道路干燥好走,天氣開始回暖,這個時候也是攀登珠峰的最好時節。
我的計劃是從拉薩出發,沿雅魯藏布江走浪卡子、江孜到日喀則,去珠峰大本營,然後走南線朝拜神山、聖湖,到扎達的古格遺址、獅泉河,北上日土班公錯;回程走中線經改則、措勤回到日喀則,繞道羊八井、青藏公路去納木措,最後回拉薩。行程的策劃算不上完美,只能說中規中矩,是慣例的走法,雖然我也設想過從南線到大北線的計劃,實際上宏偉的計劃往往要屈從於現實的困難,十幾天的行程,別說要找到一個好車、好司機不容易,就算找齊同行的旅伴也很難,何況還要考慮價格的因素,時間的限制,安全的問題,最後能一起走過阿裡的朋友,都是有緣人。在廣州時我已經約好了一個旅伴阿堅,他如期趕到拉薩,本來另一個同行尼泊爾的朋友利也打算一起去,結果因為杭州的朋友要到拉薩而不得不放棄跟我們同行。這樣我們需要在一周內找到兩個同伴同行以分攤費用。
臨近五一,不斷有各地的旅行者到拉薩來,我們在吉日、亞旅館、八朗學都貼了征伴的貼子,每天除了到寺廟去游蕩,就是急切地盼望可以盡快找到同伴。幸運的第一天,風塵僕僕的小胖找到了我們,他剛從川藏線上來就找到了組織,自然也很是興奮,談話間大家都覺得這是個開朗幽默的好旅伴,期盼著盡快能找到第四個人。第二天,一直找不到單身客,約好了司機看車商定價錢。第三天,剛到拉薩的兩對夫妻組織了另一輛車與我們同行,現在的狀況是3+4的格局,約定司機明天簽合同,人不夠也要出發,另外力勸利的杭州朋友不要來拉薩,未果。第四天,利的朋友因為買不到機票,取消了來拉薩的計劃,利可以去阿裡,眾人狂喜,鐵定明天出發,完美的8人團即將成行。當晚,一對情侶中的男人開始發燒,呈現比較嚴重的高原反應狀態,經過商量大家認為他不適宜走阿裡,於是這對情侶放棄了阿裡之行,另一對夫妻臨時找到一人參加,格局演變為4+3。第五天,我們的車先出發,並捎上牛仔去珠峰,另一輛車臨時找到一對小情侶,補辦通行證手續後繼跟來,旅行的人數最終定格為4+5。終於向著阿裡出發了,旅行的開始就充滿變數,也正因為如此,才更讓人有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