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的9月因公曾去過一次青島,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只是到海邊走了走,沒有時間細細游歷,由此在心中留下了一個引子。今年集團夏季讓電放假9天,同事們紛紛出逃,勾起了我對青島的向往,恰好女友想到威海她外公的老家去看看,因此就定了。雖然兩個人都沒有自由行的經驗,但還是很快就決定了不隨團,自己安排行程做主人,網上看了幾天驢友們發的帖子,擬了計劃和預算,訂好機票,就滿心歡喜地等待七月末的來臨。
N1:上海 - 青島
30日下午4點多到了虹橋機場,卻因為上海暴雨導致許多班機延誤,原定晚上6點15分的班機直到9點50分才起航。12點10分坐上機場巴士到海天大酒店(15元/人),跳上出租車直奔凱越青年旅舍(濟寧路31號,四方路口,0532-82845450,13589384710)。出發前的兩天原委托預定住宿的青島旅游網告訴我房間沒有了,一氣之下決定另投他處,在百度上找到凱越,電話聯系中他們得知我是在網上找到他們的,表示對網上的朋友會盡力相助,特地騰出一個小房間並馬上去裝了空調,特價100元。可以到了接待處我卻傻眼了,他們以為我不來了,到電話恰逢我在飛機上,於是把房間給別人了。深更半夜他們看我們也實在沒辦法了,最後讓我們兩人免費在書房大沙發上對付了一宿,有空調,加了毯子,還算不錯,也省掉我們一天的住宿費,嘻嘻。
D1:青島棧橋及海濱,去威海
31日9點半出門到棧橋,天上飄著小雨,合著海霧,遠處氤氳一片。沿著棧橋的長堤走到盡頭是一座八角亭,樣式很常見。而且樓的底層是XX貝類博物館等等,大煞風景,感覺青島相關部門並沒有善待這個城市的像征。走下沙灘,才發現棧橋附近的沙灘很糟糕,建築工地上的沙子都比那裡的細,小石子也很多,水絕對稱不上籃,而且很多人在揀拾衝上來的海帶。看了一會兒,重新上到太平路,向東走。這條路雖然沒有上海外灘寬闊,但一邊同樣是當年殖民者留下的西方建築,一邊是沙灘海灣,而且人行道上遍植碧綠的松樹,修剪很精致,映襯著黃銅色的歐式路燈和紅色的街面,令人悅目。隨後來到魯迅公園(5元/人),這是網上的朋友推薦的,進去之後覺得絕對物超所值。相比外面的人山人海,裡面人跡稀少,草木茂盛,雖然沒有沙灘,但土黃色的大石在海浪的衝刷下有另一種風味。出了門坐上Taxi,司機介紹到了河北路上的劈柴院,結果被“劈”地很慘,兩個人花了120元,而且老板凶神惡煞,絕非善類,奉勸各位看官千萬不要去。
下午2點趕到四方長途汽車站,買了3點去威海的車票,Volvo大巴,78元/人,3個半小時車程。中巴車便宜20元,4個半小時車程。順便提一下,青島去威海的高速公路路況很好,覺得比上海周邊的好,威海的巴士小姐服務也很好。到威海已經6點半了,Taxi 18元到了威勝大酒店,海濱北路46號,正在市中心,對面就是劉公島。在旅游碼頭邊上點了海鮮,兩個人70元,過後肚子有點意見,於是對海鮮的向往徹底滅絕。
D2:9點半感到長途車站,訂了下午4點半回青島的車票,然後坐Taxi到旅游碼頭去劉公島。一路上沿著威海海濱,經過海濱公園和威海公園,雖然沒下車,但還是看到風景很好,藍海綠樹,行人數量和青島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可惜沒有時間去走走,不過值得推薦。去劉公島往返船費40元/人,和快艇環島游玩費用40元/人捆綁在一起。上了島坐上環島的電平車(10元/人),沿路有不少當初北洋水師的上課,訓練,休息以及戰鬥過的遺留建築,其中一些目前已作他用。有一尊鄧世昌和他的愛犬的銅像,可惜司機沒有停,只能匆匆地拍照留念了。回到原地,走進甲午海戰博物館,只有描述戰爭導火索-豐島海戰的寬幅3D電影還算有些新意,其它感覺都一般,不過悲憤之情卻不自禁地在心頭湧動。劉公島景色並沒有想像中那般優美,不過之後的環島快艇游覽倒是讓人精神一振。坐在船圍有天棚遮蔽的露天座位上,看著碧藍的海水被船身劈開,泛起的水花攝人的白,比青島的海喜人多矣。BTW,碼頭上有不少攤子賣紀念品,有些不錯的貝殼,喜歡的可以仔細挑一挑。從海上回來,在威勝背後的一家韓國燒烤店吃午飯,66元搞定,味道一般。之後到韓國服裝城兜了一圈,女友買了不少頭花,比上海便宜很多,順便為家裡的JJMM帶一點 ^_^
(本來想去榮成的成山頭的,中國海岸線的最東點,可惜來回3小時的車程讓我們只能作罷,下次……)
8點多到了青島,又回到凱越,150元標准間,只有公共衛浴,求便宜罷……
同時訂了第二天去嶗山的一日游,95元/人。
D3:嶗山
由於是參加當地的旅游團,因此上午松松垮垮地被拖掉了。在進嶗山前遠遠地看了一下石老人,沒感覺。每人交了40元坐索道,從入口處到覓天洞前。上升中,吹著清涼的山風,兩側的大石形狀各異,拍拍照還是不錯的。覓天洞是兩座小山嶺間石落形成的,上下各有五層,穿行其中而上,才發覺柔韌的身體是多麼的重要。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很大的不同就是樹少水少,讓我們多少有點不適應。晚上回到市區,住進計委療養院,就在海天大酒店對面。
D4:天主教堂,八大關,第二海水浴場,回家
在青島市區的日子都有雨,我們冒雨到了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建築外部保存地很好,在庭院中有一尊漢白玉雕成的聖母像,可以細細看一下。教堂內部有些令人失望,可能是由於在文革中受到比較大的破壞,因此牆面和天花板都用白色石灰重新粉過,失卻了其應有的年歲感覺。此後做26路回到家樂福解決午飯,同時等雨停。到下午3點多,我們坐公交去八大關,一見之下果然名不虛傳。歐式的建築掩映在生長多年的大樹中,海風迎面吹來,一掃先前等待雨停的悶氣。從紫荊關路到底就是花石樓,院子外看了看,沒興趣再進去了,不過老蔣選的地方還真是好,正在第二海水浴場的東段,視野開闊的很。
晚上10:35飛機起航前往上海,回家了,有點不舍。
PS:在青島沿海灣地區住宿和游玩,乘坐公交是很方便的,還可以防止Taxi司機繞圈子。這次感覺青島的司機多少有些問題,對外地人不老實。另外相比2年前到青島,我覺得沒什麼大改變,市政方面的規劃和進程有稍慢之嫌,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