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騰格裡,漫漫黃沙路

作者: 大漠浪人

導讀茫茫騰格裡,漫漫黃沙路 圖、文/shahu 幾十年來對於騰格裡沙漠這個名字沒什麼好奇,習以為常地像我們當地每一個普通的地理概念,只覺得來自於蒙語。自從看過《成吉思汗》這部電視劇,後來又閱讀了《狼圖騰》之後,才對這個騰格裡肅然起敬。原來這是蒙古民族最神聖的一個詞語——天神。能夠生活在他的身邊深感是一種榮幸。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感受它的威力,每 ...

茫茫騰格裡,漫漫黃沙路

圖、文/shahu


幾十年來對於騰格裡沙漠這個名字沒什麼好奇,習以為常地像我們當地每一個普通的地理概念,只覺得來自於蒙語。自從看過《成吉思汗》這部電視劇,後來又閱讀了《狼圖騰》之後,才對這個騰格裡肅然起敬。原來這是蒙古民族最神聖的一個詞語——天神。能夠生活在他的身邊深感是一種榮幸。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感受它的威力,每年的春夏之交,隨著西北風,漫漫黃沙鋪天蓋地,等到了夏秋時節,他又是那麼溫和,閃現著金色的光芒。

曾經數次貼近他,在潔淨的無人的沙丘頂,眺望那優美的曲線,絢麗的波紋。

感受著沙生植物頑強的生命力。

觀察小小甲蟲留在茫茫沙海中細細的足跡。

弱小的生命,在這缺食少飲的地方生存,該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又該是多麼的頑強。

即使是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橫掃了歐亞大陸的的蒙古軍團,也被這股股黃沙埋葬的渺無痕跡。

殘破的勒勒車,是否就是當年承載過一代天驕遺骨的靈車?


這水缸,是否曾為蒙古鐵騎盛裝過救命的甘霖?

經過了多少年的風吹日曬、沙打風磨,雖然殘破,可形還在,骨不死,一定是取材於沙漠之魂——胡楊樹。

任思緒在瀚海中飛揚,目光在沙丘上跳動,這面招牌,可否屬於龍門客棧,還是新龍門客棧?

張曼玉們,想必當年就是在塊沙丘下揮舞著怪刀、奇劍上下翻飛輾轉騰挪的。


往事如煙、歲月如梭,還是現代人厲害,生生在黃沙肆虐的地方建起了鐵路。不但保證了沒有被流沙掩埋,還造就立一塊不小的綠洲,為母親河建起了一個綠色的保護屏。

叮叮咚咚的駝鈴、悠悠走在戈壁上的駝隊,已不是絲綢路上的商旅享有,而是運載游人們嬉戲的工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