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魯23日逍遙游、疲憊行之一(昆明--大理--麗江)

作者: jjtrue

導讀前言 此行自7月17日中午出發至8月7日深夜歸家,共23天,從彩雲之南到膠東半島,行程數千裡。一路上,攜幼女早出晚歸,跋山涉水,流連於高山之顛,海洋之畔,極辛苦,卻也是風光無限。最艱難驚險之處乃虎跳峽與泰山(與台風同臨泰山),有生命之憂;最逍遙休閑之處乃瀘沽湖與長島,可靜住度假;最壯麗瑰瑋之處乃梅裡雪山與成山頭(天盡頭),可直抒胸臆。到得家 ...

前言

此行自7月17日中午出發至8月7日深夜歸家,共23天,從彩雲之南到膠東半島,行程數千裡。一路上,攜幼女早出晚歸,跋山涉水,流連於高山之顛,海洋之畔,極辛苦,卻也是風光無限。最艱難驚險之處乃虎跳峽與泰山(與台風同臨泰山),有生命之憂;最逍遙休閑之處乃瀘沽湖與長島,可靜住度假;最壯麗瑰瑋之處乃梅裡雪山與成山頭(天盡頭),可直抒胸臆。到得家後,內子看著我笑:“曬得和民工似的。”(帶了防曬霜,但沒怎麼用)。

總體行程如下:合肥—昆明—大理—麗江—虎跳峽—麗江—瀘沽湖—麗江—香格裡拉—德欽—香格裡拉—麗江—昆明—青島—威海—煙台—蓬萊—長島—蓬萊—濟南—泰山—合肥

關於此行的敗筆,也寫來與朋友共享,好讓日後去旅游的朋友有所借鑒。第一是雲南的行程沒有設計成環線,耽誤了許多時間。第二是沒有帶外衣,只好以自己的身體與寒風凄雨抗衡。第三是提前預定了去青島的機票,時間上受到約束。

所帶裝備:衣服若干套(加女兒的共10幾套)、旅游鞋、沙灘鞋、手電筒、指南針(沒用著)、太陽帽、太陽鏡(連丟2個)、防曬霜、防蚊水(沒用著)、腳部除臭劑、望遠鏡(還沒用上就掉了個鏡頭)、相機(忘帶連接線,愚蠢啊)、MP3(多虧了它可以儲存照片)、洗漱用品、各類藥品若干、8號與5號電池若干。

用偉人的一句詩來總結吧:無限風光在險處。累是累了些,苦也是苦了些,但沿途所見風景之勝,藍天白雲、水光山色,足以使人陶陶然渾忘紅塵之憂慮勞頓。

下面,我就按照出行日期慢慢道來。

7月17日(合肥—昆明—大理)

因是中午1點多的飛機,所以早早吃了中飯。吃飯的時候,心下惴惴,此行山高水遠,橫跨滇魯二省;時日較長,達23日之久。而且很多線路需要徒步,也有一定的風險。所以,隱隱的不安始終是存在的。可這些又無法說出來,怕家人與孩子擔憂,只好埋在心裡。

登機前,遇到昆明光大旅行社在合肥機場的宣傳人員,幫我聯系了總部,定好接機人員。所以,十分順利就到了昆明市內,只是在快到達昆明機場的時候孩子暈機,嘔吐不止,一片狼藉。下機後遇見旅行社的人舉著寫有我名字的牌子,就沒有和網友呂先生聯系(原本說好他來接機的),直接去了市內。昆明號稱春城,這下我算是見識到了,沒有一絲暑氣,空氣清新涼爽,天藍雲白,以前聽說一年四季也用不著空調,這下親臨其境,完全相信這說法是沒錯的。昆明,確是個適宜生活居住的好地方。

在光大旅行社裡預訂好29日(彝族火把節)石林一日游,因昆明至大理火車票已售完,便去了汽車站,買了2張晚上10:30出發的夜班臥鋪(80元/張),看看時間才6點半,就帶著孩子在車站附近瞎逛了逛,找到一家在當地比較有名的米線館—橋香園,隨便吃了些,價格也很公道,20元一套。這裡略微介紹一下過橋米線,它是雲南著名小吃,由湯、片和米線、佐料三部分組成。服務員先端上大磁碗一只,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用筷子輕輕撥動,像是在火鍋裡燙菜似的,然後放入香脆、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類、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後加入醬油、辣子油,這樣就可以吃了。因為我對美食興趣不是很大,所以也沒吃出個什麼味來,只算是吃過這道名食吧。

9點回到車站,發現票價已經漲到100元,到了10點,已經是120元了,呵呵,暗自慶幸自己買得早,也暗中痛罵了這些乘人之危的家伙一頓。

臥鋪車的床很窄,有被子。我身上帶了5000多元,生怕在車上失手遭竊以至於出師不利影響心情,所以一夜都沒怎麼睡踏實,女兒倒是睡得很熟。車裡有些悶,但又不能開窗,風涼而急。只好這麼將就著,保護好錢物要緊啊。

7月18日(大理—麗江)

清晨5點多車至大理下關,6點半下車,沒有理睬招攬顧客的旅行社人員,徑直去了大理高快客車站,買好下午三點去麗江的車票,寄存好行李,便按照計劃坐4路車往大理古城。

沿途景色很美,可以看見蒼山、洱海。蒼山連綿起伏如臥龍,有大片的雲橫臥在蒼山上,有的像一個個大棉花團,有的又像是山頂的一片冰雪。看著這天、這雲、這山、這水,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夜的疲勞立即融化在這藍天白雲裡了。一層水波、滿眼藍天,兩重世界。

在路上,只有景色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只有自己可以與風景同存。

4路車的終點是在大理古城北門。清晨的大理古城安靜祥和,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步履從容。路邊,是一個個的客棧,呵,客棧,古老的名字,返古的感覺。

帶著女兒溜達一圈後,登上2路公車,去了洱海碼頭。三五只小游艇泊在岸邊,票價100元,經一番討價還價,我和女兒共70元上了船。船不大也不小,有船艙約12平方,四周設長軟凳,中有方桌、藤椅,四周有方格窗,視野很好,感覺也很清爽。艙外為甲板,設小方桌小圓桌各一,藤椅木凳若干,像是家中的小庭院。船上共有游客10余人,顯得寬敞明淨。

今天天氣不是特別晴朗,所以洱海不像傳說中的那樣湛藍,然天高雲遠,水碧波緩,遠處有數島立於水間,像一幅水墨畫。站在船頭,疾風拂面,神清氣爽,深深吸口氣,飄飄然若羽化登仙。

乘游船約2小時,其間登了兩座小島,一是天鏡閣,是座新建的閣樓,共三層,遠觀若仙山仙閣。登樓遠眺,長山碧水直逼眼前,如夢似幻,如臨仙境。另一個島,碼頭上盡是漁家小吃,一上島,漁民們就在路上排起人牆,宣稱過路費2元,還說,這麼多錢都花了,還在乎這兩元麼?是啊,我們在乎!不是舍不得這2元錢,實在是氣不過。呵,民風不古,吾亦不古。

從碼頭租輛馬車到三塔,清風徐徐,馬蹄得得,鈴鐺叮叮,三塔,這飽經滄桑卻又精神煥發的三塔忽然間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三塔是白色的,背映藍天,依山巒之間的一片廟宇,神秘而壯觀。

匆匆回到古城,再坐4路車返回下關,已是不早。登上3:00往麗江的車,告別大理,繼續趕路。

大理大理,風花雪月: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我們所見,只是風雪,還有,就是半商業化的古城與漁民。來到大理,無論你對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還是清晰的,無論你的心情是是匆忙的還是悠閑的,在這,你都會忘記一切,只記得這山、水、風、雲,且融在其中,了無煩憂。《好想好想談戀愛》裡,有個演員說:大理,是個最適合戀愛的城市。我說:大理,是個適合遐想的城市。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把你的人你的思緒融化在這山這水這雲裡。以之後的旅程比較:大理是座寬厚的城市,像慈祥的老者。車行將至麗江,天降暴雨,我給預先訂的客棧老板王大姐打了電話,她弟弟開車來接我們。她家客棧已經滿員,所以就安排在她弟弟家的客棧—河畔旅社。路上,結識了兩位老鄉,是海螺集團的兩位來麗江開會的年輕人,晚上一起住在河畔旅社,並共同吃了晚飯。

晚上回旅社途中,暴雨如沱,因喝了酒,豪氣衝天,走了N多冤枉路,終於回到客棧。客棧裡有庭院,有桌椅,有一群來自上海的姑娘,像一群麻雀唧唧喳喳,很可愛。聊至中宵,各自休息。這一日,便算過去了。7月19日(麗江)因為昨天晚上在夜班車上擔心被竊,沒休息好,而且今天是雨天,就一覺睡到了中午。算是漫漫旅程之前的靜養吧。

中午起床,便在麗江古城四處溜達,到了自助公社,大致了解了香格裡拉之行的線路與價格。

下午攜女逛大研古城和木府。這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青石板路光滑潔淨,兩邊房屋多是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小橋流水無處不在。。。。。。四方街上,熙熙攘攘的各色人等,有身著古老民族服裝的納西族老人、金發碧眼的老外、來自全國各地的旅行者。。。。。熱鬧得讓人煩躁甚至惡心!有人說: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所以,這木府,自然成了必去之處。很快地,我們到了木府,一跨進朱紅色的木府大門,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開闊地上巍然聳立著一座座漸進的宮殿,雕刻精美的漢白玉基座,恢弘寬博的氣勢,令人折服。木府為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始於元代。麗江木氏原無姓,明洪武賜以木姓,又因隨明軍作戰有功,被朝廷任命為世襲土司府。到崇禎年間,木府已占地100多畝,有近100座建築,集納西、白、藏、漢建築風格為一體,門窗雕花彩繪、金碧輝煌。徐霞客曾雲: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我和女兒在裡面轉了一圈,看了各府後,就在外圍的畫廊轉悠起來,這裡有很多的古詩句和古畫,都刻在雕梁之上。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還有東巴族的像形文字,我和小女在其中邊猜邊讀,安靜而悠閑,其樂融融。其實,在這樣的地方,我知道,大多游客都是走馬觀花。而我和女兒在畫廊停留至久,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吧。

出木府的時候,天色放晴,遠遠看見玉龍雪山,若在眼前,凝神望去,又似天涯。。。

這一日,悠閑。。。悠閑。。。睡了半日,逛了半日。。。

7月20日(麗江周邊游)

一早起床,約同住河畔旅社的老李父子、小羅共同包車游麗江,100元/日。

老李是個憨厚的中年人,祖籍湖南,現在深圳工作;小羅是個活潑的女孩,祖籍廣東,現在深圳教書。

第一站去的是拉市海—麗江的西北方,很多游客在游記裡都寫到此處:馬兒馬兒快快跑。。。在我看來,若到麗江,不去拉市海,絕對是遺憾。這裡是高原湖泊(麗江海拔2410米,算得上是高原地帶了吧),一片青翠的草甸,包圍著一片清澈的湖水。藍天白雲下綠草碧水,草甸上,有馬群或優游漫步,或撒蹄狂奔。據說,這裡是候鳥的棲息樂園,一到冬天,有成千上萬的候鳥棲息於此,蔚為壯觀。

這樣的地方,不僅鳥兒喜歡,人們也喜歡呢。只是,不管是鳥還是我們,都只是這裡的匆匆過客,難以久留。或者,人也和鳥兒一樣,都向往著藍天和翱翔,所以,不是沒有可以久留的地方,而是不願意停止自己的腳步。

我給女兒選了匹白馬,我自己則選了匹最高大的馬。滇馬多為小馬,因為是高原,為了適應這環境,馬兒越長越矮,因為爬山時重心低,省力。滇馬是和蒙古馬一樣有名的,滇馬耐力久,善長足善爬山,蒙馬爆發力強,善馳騁。我選的馬三歲半,體力還不是很強,但也足夠我折騰了。這裡的馬和別處不同,以前我們知道,喊:“駕!”的時候是讓馬兒跑起來,這裡則是喊“去!”。別處喊“馭!”是讓馬停,這裡呢,是喊“哇!”。呵呵,都是我看著當地人這麼喊學來的。這兒的馬40元/小時,但實際上你可以騎很久,我騎了2個多小時,不停地喊“去!去!”可馬兒基本上不聽我的,硬是瞎跑,經常跑到其他馬兒的旁邊,害得我還被別的馬踢了一下,小腿立即青了一塊。不過這無妨於我之豪情,只是我很發愁怎麼才能讓馬兒聽自己的:拉韁繩,沒用;叫著喊著,沒用;撫摩它(想著討好它,聯絡感情),還是沒用!就這麼瞎跑啊瞎跑,到了後來,也就隨它,因為我實在太喜歡策馬狂奔的感覺了:風在耳邊呼呼地吹,雲在頭上呼呼地跑,人和馬融為一體,在草原上馳騁。那感覺,怎麼能描繪得出?怎麼能停止得住?

騎到疲憊不堪之時,我的大拇指也被磨掉了兩塊皮,有鮮血盈盈,沒覺得疼,只有些後悔沒戴手套。當地人說:你明天一定會爬不起來,腰酸背痛。呵,其實沒有,第二天只覺得背有點疼,其他倒沒什麼。

拉市海,我夢中的天堂!馬兒馬兒,我的兄弟!

從拉市海出來,回到麗江,隨便找了個飯館吃了些,又繼續往麗江東北方向進發了。

這沿途,去了白沙壁畫、三多神廟、玉水寨、束河古鎮。

玉水寨是以納西民族文化為核心,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的風景,山水相依,風景秀麗。當地人形容: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這裡的水都是從玉龍雪山上流淌而下的,偌大的山泉從崖嶺間奔騰而出,溯水尋源,就將人引到濃蔭深處,只見水源從蔭翳蔽日的兩株大樹底下冒出,樹是楓樹,都是千年古樹,當地人稱之為神樹,而且是一雄一雌。神樹虯枝盤曲,枝葉婆娑,綠蔭匝地。溪泉越積越多,汩汩下行,又構成明鏡般的梯次壘成的水潭,鑲嵌在山腰上,水光瀲灩,清澈如鏡,藍天白雲盡在其中,潭中沙石和成群的魚兒清晰可見。我想,這裡不僅是東巴文化遺產,更應該稱作為世外桃源呢。在這,有個東巴老人為女兒寫個幾個字:讀書成才!老人聚精會神地寫著,一邊是老花鏡與滿臉的滄桑,另一邊是女兒稚嫩光滑的臉龐。我抓拍了兩張照片,很美!老人看了後,給我留了地址,讓我把照片寄回,我鄭重收起,答應了他。

最後,近5點時,我們到了束河古鎮,讓師傅回麗江,我們自己往古鎮去游玩。進古鎮收費30元/人。我們分作兩批,女兒隨小羅先進去,我和老李父子後進。就這麼悠悠閑閑地逛進去,似乎自己家居古鎮一般。沒保安來收錢,心下松口氣,也暗自欣喜,省去了這門票,呵呵,出門在外,能省則省啊。

古鎮很美,商業化程度不高,盡是小橋流水,柳樹搖曳。在我看來,其實與老家的農村也差不多,不同的是這裡有了股靈氣,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妙人隱居於此,三教九流,或長久居留,或短暫停滯。路兩旁許多客棧酒吧,牌上寫道:讀書、聊天、發呆。呵,果然是這樣呢,若是發呆想心思,這確是個極佳之處。漸行漸至古鎮深處,有水名曰“九龍潭”,澄澈見底,有水草飄搖,有群魚嬉戲,有雲天倒影,有碧柳垂蔭。潭邊為農居,三兩頭牛,五六叢竹,一幅田園圖。

傍晚時分,找了個小酒店,大家隨便吃了些,就去參加古鎮的篝火晚會了,晚會開始前是“打跳”,屬於民間自由集體舞,我和女兒也參加了進去,一邊跳一邊學習舞步,很簡單的舞步,你去了保准也很快就學會,和那些大嬸們共舞共樂,很是開心。

9點多,包車回麗江,15元/車。這一日,既緊湊也悠閑,走了麗江周邊。可惜的是在古鎮沒能久留,那是個適合度假的寶地。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