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本游記——信筆小記,順心而為,為後來游者提供個方便吧)
第二天起床,吃了同伴事先買的早點(很細心的同伴,幸運之極)(那裡沒有早點,自備或到服務員推薦的一家賓館去吃,麻煩一些,所以,到周四出發威海也沒吃過);之後,到海邊小轉,順著路(應該叫嘉峪關路),奔向早上的青島的海邊;路過當時老蔣居住的宅院,買票進去轉了一下,別說,老蔣真會挑地方,那裡傍海很是舒服,站在三樓的陽台,就可以欣賞到周邊的海景;出了宅院,就到了海邊,忍不住,脫掉鞋,順著沙灘,體驗沙子與海水的味道。這裡是第二海水浴場,水草比較多,下午回來時候也只是泡了一會。這時候的人不多,光看著一望無垠的大海,就是很愜意的事情了,何必還去在意其他的呢。
海邊小坐之後,回到住處,開始一天的游程,也就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從來不拒絕美好的事物,所以,還是先解決胃口。叫了部車(後來發現,八大觀這裡交通很方便,公交車很多),去了台東,吃了正宗的韓國燒烤,哎,2個人怎麼吃,也不超過4個菜啊,在青島可是過足了啤酒癮啊,除了早餐外,頓頓啤酒,呵呵(備注,昨天稱體重發現,只這幾天就長了幾斤肉,心寬體胖的代表啊)。
吃過中飯,叫車來到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體驗一下曾經輝煌的外國文化給當地留下的痕跡,前者的規模比後者大很多。在一個綠化很好的城市,順著路,散步,在舒服不過了。這幾天也一直體驗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面孔,看不到平時的阿諛等,只與自己的心在散步。
到了這裡當然要去棧橋,很近的路程。順著海邊行走、眺望,這一刻,是屬於自己的天地。
出了棧橋,要回海邊游泳去了。這時候的海邊,人氣旺了很多(插曲——因為早上直接進浴場,沒有發現收門票;2個人換好衣服,都沒有帶RMB,呵呵,幸好路程不遠,折回取錢,回來卻發現浴場到了下班時間,不再收費——身邊還是帶點零錢,以做需時之用),盡管海水比較冷,下水的人還是不少。
在海邊最想體驗的就是發發呆、看看書、沙子浴。今天只能享受一下前2者了;同行的伙伴,雖是第一次在海裡游泳,但身手不錯,很是羨慕。
海水浴泡到天黑,直接穿著這身回住處,換好衣服,去看電影(周二,對折,比較劃算啊,很久不看電影了,正好上映‘七劍’);刀光劍影之後,夜宵(燒烤,換了一家,也是很有名的地方,不過名字忘記了,呵呵)。
吃罷,又是後半夜。
第三天(應該算是第二天),天氣不好,事實也證明當天不去嶗山是明智的選擇,下午的雨很大;就把小小的遺憾放到下次吧,青島以後還會過來的,一次不能游的這麼徹底,既然選擇的是海邊+FB游。上午,看了下載的碟片,在八大觀裡面轉了一下;中午去了司機師傅推薦的吃處(還是台東),海鮮,這個時候不是吃海鮮的季節,不過味道也還算可以;高興中,不幸的事情發生,同伴的腰包被盜,這也是這次旅游最最敗興的地方了,當場電話掛失(後來反省,應該是下雨打傘時候被竊);吃好再去汽車站買到第二天去威海的車票(78元/張,車上贈送水與小吃,可以做中飯小添肚子之用);之後坐車去石老人看海;回來的路上在商業區提前下車,為晚飯做准備,消化消化肚皮,晚飯又吃了當地特色飯,排骨飯——排骨很正宗(其實該叫脊骨才對,盡管不餓,也把骨頭解決掉,很像東北的醬脊骨;再去威海後,發現,山東與東北的血緣關系太近太近,人、飲食、起居。。。),吃的這家,正是同伴推薦要吃的最最正宗的那家在這裡的分店,生意不錯。出來後,又發現了,青年背包旅館,可以推薦住到這裡來,吃與交通都很方便。
遺憾,因相機電池問題,在青島沒有拍照,買好電池,也只能在威海用了。
(青島游到此,下回開始威海——真正的享受海邊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