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徒步虎跳峽之一)
原計劃是在游玩麗江後去瀘沽湖,可是因為雨大,公路塌方,車也就不通了。可人在旅途,不能耽誤行程,於是把徒步虎跳峽的計劃提前了。
早起,退房,寄存行李箱。
約了小羅同赴虎跳,小羅是個28歲的女孩子,未婚,挺漂亮。先是跟旅行團來雲南,覺得沒滋沒味,便退了返程機票,在麗江住下,昨天一日同游後,了解清楚虎跳峽的情況,就和我們一起走了。
到車站已經近10點,沒了去橋頭的車票,只有去中甸即香格裡拉的車(虎跳峽位於麗江與香格裡拉中間)。25元/人,問售票員到橋頭(虎跳峽之門)得多少錢,答曰:只賣到中甸的。把我氣壞了,覺得十分莫名其妙(以我在雲南的經歷來看,這兒大多地方的的售票員都很情緒化,心情好的時候,很容易說話,心情不好的時候,根本不搭理你。也許是因為工作太繁忙的緣故吧)。算了一下,覺得劃不來,就轉頭回大廳門口包車,恰巧遇著昆明的一對年輕人也要去橋頭,便一起包了張車,100元。
駛出麗江,天開始下雨,呵,忘了告訴大家,這兒的雨說來就來,說停就停。開車師傅很健談,也是個半背包客,給我們看了許多照片,真美!
雲南十八怪有雲:十裡不同天,東邊日出西邊雨。果然,車過了一個拐彎處,突然沒了雨,再看路面,干干爽爽的,一點雨跡也無,看得我大笑不止。
到橋頭的時候,恰好12點,一路上風光旖旎,山青水急。
從橋頭收費站(30元/人)過去,上山路,開始了徒步虎跳峽之旅。
我先大致介紹一下徒步行程,免得我寫暈了,大家也看暈了。橋頭上山走高路(high way),行走約2.5小時的山路,到達落余村的納西雅閣,進入著名的28拐,約2小時走完28拐,再行半小時至茶馬客棧,又半小時至著名的中途客棧(half way)。之後路途愈險愈美,約3小時到著名的張老師家。我們自12點出發,晚上8點半到達張老師家,人困馬乏,無可比擬其勞頓。其間行程約30公裡(找當地向導打聽的),費時約7小時,中途休息共約1個半小時。
剛進山路,那兩個昆明的年輕人就和我們道別了,他們走的是低路(low way),也就是沿江邊的公路去上虎跳。剛進山,就有兩個騎馬的當地人跟在我們後面,大約是看我拖兒帶女,想來這銀子好賺。我告訴他們說:跟著我們沒戲,不如跟別人,否則這麼一路下來,對不起你們。他們也不說什麼,只是笑。跟到落余村,大家在納西雅閣吃中飯,我們因為帶足了干糧,又怕吃飽了對爬山不利,便沒有在客棧吃,只添了些水(這裡忘記說,在麗江的時候我買了個大水壺,可裝1500ml的水,後來在蓬萊被我和女兒稱之為寶瓶)。那些馬夫看見我們的腳力,也就沒有再跟下來,各自吃飯去了。這2個多小時,路是大道,不崎嶇,上上下下還算好走。納西雅閣的主人姓李,是個挺憨厚的漢子,我們啥也沒買加了一滿壺水,他也沒說什麼,還為我們指了往後走的路。
往後,其實就是正式進入上虎跳了,又稱28拐,其中經過一個頂峰,可俯瞰上虎跳的虎跳石。在這段路途中,我的體力明顯下降,而且天也開始下起雨來,山路泥濘滑膩,女兒似乎已經適應的山路,一直走在前面,小羅走得似乎也還輕松,只剩我一人在後苦苦支撐,我後面還有個馬夫,見我不堪的樣子,就說:騎馬吧,30元。我苦笑著搖頭:她們都不騎馬,我怎麼能騎?!那漢子也就不再言語,只停了下來不再跟著我們,估計是感覺到沒什麼希望,就等後面的人了。
這28拐,很多人都說沒什麼困難,可我不知道怎麼回事,感覺特別累,有透支體力的感覺,步履千鈞、揮汗如雨、氣喘吁吁、心髒似是要跳將出來,我遙遙看著女兒和小羅的身影,強撐著蹣跚而上,恨不能手腳並用。好不容易到達頂峰,吃了塊面包,喝些水,才緩過勁來。
這次出行前,查閱了很多資料,說虎跳峽如何驚險如何壯觀,可一直走完28拐,也沒覺得有什麼希奇,只是在上28拐的時候特別吃力而已。於是開始懷疑大家的說法,但後來的路讓我明白了虎跳的魅力之所在。
經28拐到茶馬客棧繼續前行,風景迥異。路越來越窄,彎彎曲曲,綿延前引,路右是萬丈深淵,金沙江從谷底奔騰而過,咆哮聲始終充斥耳際,路左則是高聳的峭壁,路上不時有提示:前有落石,不要停留,小心安全。我們看見有些落石就堆在路邊。而這羊腸小道,寬不過2米,窄不到1米。女兒走在最前面,我看著她瘦小的身影,心始終懸著,生怕她一個不小心摔了下去。好在特別險的路不是很多,而遇著這些險路,女兒也就停下來等我們牽她的手。呵,這些險路若是多了,我不摔死,也要擔心死了,也就無法在這寫這帖子了。
到達中途客棧時,已是下午6點了,雲南天黑得晚,通常是8點半左右。女兒和小羅都已顯疲態。其實我也很想休息,可我知道,明天從中虎跳下到峽谷底的路更艱險崎嶇,極耗體力,今天趕至張老師家是最好的選擇,於是我安慰他們說:“繼續走,前面的路都是平路了,2小時就能搞定!”哈,後來的事實讓我們大笑不已,其實後面的路更難走,哪裡是什麼平路,對孩子來說,有幾段路簡直是驚心動魄,不過,比起明天下峽谷的路,這又不算什麼了。路雖然險,但風光也是絕美的,尤其是從中途客棧到中虎跳,沿途有鳥兒在歌唱,路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對岸是巍峨的玉龍雪山,近在咫尺,金沙江在夕陽的照射下,像條金色的巨龍,而玉龍雪山則像披著金甲的高大的武士。轉過一個風口,眼前豁然開朗,遠處有一條瀑布自山頂披下,流自三分之一處,為岩石所擋,分為兩綹瀉下,至一半處,分為七八綹,細的如輕紗,粗的如玉龍,用“飛流直下三千尺”來形容,該是很貼切了。恐怖且刺激的是,我們竟然從瀑布下經過,瀑布發出轟隆隆的巨響,我們就踩著幾快石頭往前試探著走,女兒簡直嚇壞了,半拖半抱著才得以過去。女兒一臉驚怖中帶著一絲笑意。這大概就是極度危險中的刺激吧。
經過一路艱難險阻,終於在晚上8點半趕到了張老師家,呵,真是到家的感覺啊,要知道,若是在天黑前趕不到的話,究竟會有什麼樣的事發生,誰也無法預料。
一進張老師家,我就癱了下來,動也不想動,對面坐著一對年輕男女,男的挺瘦,十分沉靜,女的則十分秀麗,他們就是我們後兩天的同伴,下篇再介紹他們。
張老師家只剩一個單人間了,我一聽就傻了,但實在沒力氣說話,更沒力氣站起來去看房間。好在後來又在一個四人間找出一個床位,且另三個都是女孩子,小羅這才有了著落。呵,這三個女孩子,也是有緣的,容我在三日後道來。
好了,寫到這,覺得又走了一回虎跳峽,挺累的,妹妹打電話邀我去她家吃飯,暫且告一段落,有言之未盡之處,回頭在編輯帖子的時候再作修改。
7月22日(徒步虎跳峽之二)
清早起來,腿還是酸痛,卻不能停止行程。今天是下到峽谷底的金沙江畔,再返回中虎跳。
從中虎跳下到峽谷底有一條簡陋的山路,是張老師修的,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凡從此路過,先交買路錢。我們因為是住在張老師家,所以就免了此項費用,很有意思吧,淳厚如張老師,也要收費。其實在我看來,張老師算是十分厚道了,首先是他家裡的東西賣價公道,幾乎和市內一樣,床位也便宜且干淨舒適。修這條通往谷底的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而他只憑自己一家人之力做成,既圓了無數愛好戶外運動的朋友的夢,也給當地人開拓了一條掙錢的門路,功德不可謂不高。他在當地也好在網上也好,算是名人了,只無緣相見,甚遺憾。
虎跳峽年年都有事故發生,客棧門口就張貼有尋人啟事。這兒路險水急,為了安全,向導還是要請的,10元/人,我、佳佳、小羅和上文提到的一對年輕人共同請了個向導,40元。向導是個很淳厚的山裡人,黑黑的,瘦瘦的,干練淳樸。
下去的路沒網上描述的那麼險,上去的路沒網上描述的那麼容易。其實,也就是各自體驗各自感受吧。
開始下的時候,路還行,不那麼困難,說是路,其實只是一塊塊石頭相間,有個踏腳的地方。走到一段後,石與石之間距離增大,雨後又比較滑,所以大家小心起來,有些路,佳佳根本無法走(石頭之間距離太大,小人兒腿短,夠不著),向導干脆背起佳佳走了一段,然後再放下來,伸出手臂讓佳佳抓著,免得她滑落。而我們,也都只能各顧自己。
到了峽谷底,也就在金沙江畔了,金沙江在石鼓拐了一個彎之後,江面仍然開闊而平緩,遇到了橫臥於面前的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並沒有退縮而是衝開了一條狹路繼續向北,這就形成了以驚險著稱的虎跳峽險灘,共有8個險灘,最險的,就是中虎跳了。只見湍急的江水呼嘯而來,似萬馬奔騰,打在中間的虎跳石上,浪花四濺,形成一個個小山一樣的浪頭,我沒有見過大的海潮,可這裡的情形讓我不由得想起“亂石穿空,驚滔拍岸”“濤似連山噴雪來”這樣的詩句。站在岸邊,不時有浪花濺到臉上,一些潮潤一些腥濕。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也只可嘆為觀止了,無可描述,只能將全身心投進這壯麗的景色中去。江心有巨石橫亙,即傳說中的虎跳石,據說這塊石頭曾經讓很多人喪了命,以前有簡易木版搭成橋通往虎跳石,於是便有些徒步愛好者走去照相,不小心就被巨浪掀進江中,再無生還機會。在岸邊觀賞了一段時間,便返回了(咱不能就在金沙江邊扎營吧),上去的路有兩條,一是原路返回,二是從天梯上去。天梯那條路也是當地人家修的,所以,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10元/人),呵呵。我們選的是走天梯這條路比下來的路又艱險許多,多是在羊腸小道上盤桓,好在還算有路,而且多有護欄,否則真的很容易掉下江去。在下面可以音樂看見天梯,上面的人小如螻蟻,這天梯,其實就是在垂直的石壁上打兩根鋼筋,中間掛著個梯子,半鐵半木,懸崖上面湧個木樁將鋼筋和梯子固定住,走在天梯上,往下看,是滾滾金沙江;往上看,是無盡的懸崖。怎麼看,怎麼怕!索性不看,只埋頭抓穩梯子踩穩梯子,可心裡卻如波濤起伏,因為佳佳就在我的後面跟著爬這天梯(寫到這裡,我手心又出汗了),8歲的孩子,那麼瘦小,會害怕麼?能支撐下來麼?可是,在這天提子上,我也幫不了她,只能盡量爬快些,給她留出空間,以免耽誤她的進程。
上去後,我坐在路邊的大石上,不敢往下看,我怕佳佳會支持不住而停在梯子上,雖然有向導在她身後保護,可是,沒人能幫她爬這梯子啊,要安全上來,最終靠她自己。我渾身發抖,心裡發抖,幾乎要哭出來,這樣的路,實在太可怕了,我絕不想再走第二次。但是,在我們選擇走這條路的時候,已經沒有回頭的余地了,因為回去一樣危險,而且更費時費力,只能往前衝了。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沒有回頭路,真正能幫自己的,還是自己。
不一會,佳佳上來了,大家都歡呼起來:“勝利了!勝利了!”而我和佳佳相擁傻笑,說不出話來,我知道她一定是很害怕的,而我的擔心,亦是無法形容。
這樣的天梯共有三段,其余的路雖然險,都和它不能相提並論。
這一日,中虎跳之行,極刺激,極危險。。。
與我們結伴的二人,乃驢友,深藏不露,神情淡淡的,行走慢慢的,很安靜,卻透出一股從容與坦然。結伴數日,一直沒問他們的名字,在瀘沽湖連道別也沒來得及說,就這麼匆匆擦肩而過了。我且稱他們為老驢和新驢吧,老驢是那個男生,34歲,以前是新疆的登山導游;新驢,是那個女生,以前是涉外導游。二人現在上海讀書,暑假計劃從雲南往西藏再赴新疆。帶的裝備夠多夠強,帳篷、睡袋、防潮墊、戶外煤氣灶、鍋。。。。
下午,包車從中虎跳經下虎跳到大具渡口,司機是張老師的弟弟,很有個性,呵呵,我笑稱這人脾氣暴,女兒沒聽明白,問我哪個脾氣暴,眾皆笑。
到了大具,找了客棧住下,才5點,閑聊時,收到老李的短信,他已回深圳了(我們本是說好明日一起去瀘沽湖的,可我今天沒能返回麗江)。看了短信,默然,心裡有些難受,老李是個很厚道的人,有些舍不得,可又無可如何。
這一路上,結交了很多朋友,相遇,擦肩,結伴、交錯、走遠。。。。。。
告別張老師家時,口占七絕:攜女同游虎跳峽,氣像萬千道通天。路途坎坷渾不怕,留得膽氣在人間。
7月23日(夢幻之湖—瀘沽湖)
早起,跟班車從大具到麗江,在犛牛坪(玉龍雪山的索道口)下車,一頭犛牛也沒見著,只是一片蔥翠的草坪,我們在那發了會呆,也沒上玉龍雪山,主要是因為我們都要去梅裡雪山,這裡的雪山大多是旅行社帶團來此,不上也罷。
發呆半小時,找了輛車,80元到麗江,中途經過黑龍潭和白龍潭,白龍潭的水很清,像一塊很大的碧玉。水中有樹,風景獨特。河裡有很多犛牛,供人騎上去照相,呵,真過癮,其實我也想騎,但時間有限,只好作罷。
到了麗江,11點,按照昨天與老驢新驢共同商量的計劃,是去瀘沽湖。小羅因為已經去過,就不再去,准備回家的行程。去瀘沽湖有兩種辦法,最方便的是跟旅游專車,每天早上8點半有一個車隊在古城口出發,第二天下午返回,往返100元。我們沒有跟上這趟車隊,只好采用第二種辦法了,那就是取道寧蒗,再去瀘沽湖。
去寧蒗的車是12點半,驢友買票,我直奔網吧,想把相機裡的照片傳給在線的網友保存,可是速度實在太慢,不得已便把MP3 裡的歌全部刪除,暫時存照片。忙完後又匆匆返回河畔旅社,取回行李箱(出門只帶了一個行李箱和一個旅行包),趕回車站,恰好到上車時間,老驢也恰好買到最後兩張車票。呵,這麼多的恰巧!與小羅匆匆道別,想說些什麼,卻終是什麼也沒說。
寧蒗有很多面包車載客去瀘沽湖,20元/人。同車的還有三個雲南的女孩和一個9歲的孩子。快到瀘沽湖入口的時候,大家與師傅商量著逃票,三個雲南女孩你一句我一句,把師傅說暈了。雲南人說話很好聽,像糯米一樣軟軟的甜甜的。師傅幫我們找了輛貨車,把我們幾個大人塞進後倉,後倉裡裝著一個新席夢思,是人家新買來的。貨主見大家魚貫而入後倉,一個勁地嚷:“我新買的席夢思啊!”輪到我上的時候,他打量我一會,一把拉著我:“你別上了,你長得像本地人,坐駕駛室吧。”我暈,分明他嫌我胖,怕我壓壞他的席夢思嘛。得,隨遇而安,坐哪都一樣,我坐進駕駛室,按照他們說的,裝作在睡覺,蒙混進了瀘沽湖。呵呵,門票是78元,給司機30元,省了48元,又多了一次逃票的經歷,愉快!
車上,我與貨主聊了一會,方知他是由北方流浪至此,愛上這片山水,就此停留下來。現在他與當地人相處甚歡,以當地人的名義蓋了房子,所有權歸別人,使用權歸他。我問他何以如此,他沉吟了會:“經歷了許多事,想靜下來而已。”呵,偷得浮生半日閑,何如偷得浮日半生閑呢。
進關後,換車,往瀘沽湖落水村。不一會,就看見瀘沽湖了,車上的人都驚呼起來,夢幻之湖啊!湖面上一層薄霧,愈顯得湖水的恬靜秀美,一兩艘小舟自湖面掠過,如滑行在雲中。夢幻之湖,夢幻之湖!我心頭浮現的只有這幾個字,口中也喃喃念著這幾個字。老驢和新驢也看傻了眼,立即決定明天不走了,在這住上幾天。
經過一番顛簸、一番感嘆,終於到了落水村,瀘沽湖近在咫尺。晚飯後住下來,便匆匆跟著司機去參加摩梭族的篝火晚會,人多得像下餃子,喧囂躁亂,那些摩梭族人似乎已經成了跳舞的商業機器,全無厚重淳樸之感,十分無聊。
夜了,孩子餓了,去燒烤城,買了些牛肉來烤,要了些青稞酒,與店主對飲起來,不知不覺間,我就喝了一斤多青稞酒,頭暈!本來最多30元的帳,我竟然付了100元,還嚷嚷著:“不用找了!”回家路上下大雨,趔趄間摔了一跤。第二天起床,記起頭天的事,後悔不迭,呵呵,酒真不是個好東西啊!
7月24日(瀘沽湖—麗江)
早早起來,驅車去裡格村,一個安靜祥和的地方,湖邊一排客棧錯落有致:摩梭往事、國際青年旅社、扎西客棧,這幾家是最有名的,也是最有情調的。湖畔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漫步,湖中有十來只鴨子漫游,晨光裡的湖水瀲灩嫵媚,湖水邊的女兒俏然站立。神秘的女兒湖,寧靜安謐。
扎西客棧前有個摩梭族的很帥的小伙子靠在牆上,有一句沒一句地和游人閑聊著,我突然想起那個傳說中的扎西,印像裡,,扎西該是個大叔了。於是上前問:“請問,扎西?”
“我就是。”
“啊,你就是那個傳說中的扎西,幸會幸會!”
“呵呵,我也聽說你們了,8歲的女孩子徒步虎跳峽,還爬了天梯。”
我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是啊是啊,這麼小的孩子。。。
在網上看了不少關於瀘沽湖的攻略和游記,經常看見扎西這名字,聽說扎西是裡格村的村長,沒想到這麼年輕,還這麼帥,立即拉著他拍照,呵呵。
在湖邊閑溜達了會,師傅催我們上路,急急往車上走,遇見落石,停步,瀘沽湖海拔2685米,雨季常有落石,公路也容易塌方,這不,21號就堵了一批游客,我也只好先去虎跳峽。
上車後,才發現兩個驢友不在,回頭望去,湖水蒼茫,看不見倆人的身影了,一絲惆悵盈於胸,祝福這兩個朋友吧。昨天赴瀘沽湖的路上頗冷,佳佳一直穿著老驢的衝鋒衣呢,幸好昨天晚上還給他了。
車行漸遠,身後的瀘沽湖漸遠。我回望這片美麗的湖水,暗暗說:“我一定會再來的!”
回到麗江,已是下午了。回古城,往老謝車馬店。老謝也算是個傳說中的人吧,呵呵,在攜程網裡經常看見他解答朋友們的問題。車馬店挺大,進門右側就是服務台兼酒吧,走廊上坐著兩個人閑聊,其中一人黑瘦,戴眼鏡,頭發扎成一個辮子,束在背後,這就是老謝了。另一人戴氈帽,面部棱角分明,膚色黑黝,戴氈帽,像個牛仔,這便是傳說中的大腳了,來雲南之前我用百度搜索雲南旅游,曾經搜索到他的網站,也考慮過跟他的線路,只是時間不合,只好自己跑。更巧的是,我住的多人間正好與大腳床對床,大家一聊起來,原來彼此都知道。你們還記得我在虎跳峽那篇提到的與小羅同屋的三個姑娘麼?哈,那就是大腳帶的8人團中的三個,大腳也知道佳佳徒步虎跳與爬天梯的事了。今天真怪,一連讓我遇著三個傳說中的人,在未來雲南之前,我從網上查了很多資料,早就知道這些人了,沒想到一日裡遇著三個。只是張老師沒見著,有些些的遺憾。
晚上在酒吧裡一直泡在網上,找到幾個在線的網友,試著傳那些照片,終於找到一個網速快的朋友,就是淋雨MM,這丫頭,總在關鍵的時候幫我,心裡很感激,卻不知道如何回報。
邊傳照片邊和酒吧裡的朋友聊天,有個小伙子聽說我明天去香格裡拉,就約好結伴同去。這就是住青年旅館的好處了,住在這的大多都是自助游的主,很容易結伴而行。而且青年旅館大多衛生條件好,即使是多人間,也拾掇得井井有條,公共衛生間干淨清爽,還可以免費洗衣、上網。傳完照片,夜也深了,明天還要起早,便收拾好行李,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