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昆明—青島)
今天沒什麼任務,督促孩子寫日記,自己抱著影碟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影碟,整理行李的時候才發現看錯了航班時間,1點10分的看成了1點50,呂先生昨天說12點派車送我們去機場自然也就要改時間了。
匆匆聯系上呂先生,車在外,此時已是11點30,來不及了,急忙道別,打車前往機場。在這,又遇見一個好心的出租車師傅,他本是要送別人去另個地方的,見我著急,與別人商量後,就先送我去機場了。
一路上,風馳電摯,直奔機場, 12點到達,20元。
到達青島,5點。
坐大巴進市內,15元,在浮州路下車,改乘36路車,到威海路,於自由空間下榻,90元/日。
傍晚,網友雨潤琴書來到旅館,請我和佳佳吃海鮮,點了一大桌子菜,沒吃完,甚可惜。
雨潤琴書是個熱情美麗的女子,頗憨厚,體現了山東人的特色,端莊厚重大方。以前在網上接觸也不多,這次接觸幾乎沒談起網絡之事,仿佛老友一般自然而然地就熟悉了。呵,人生,真是奇妙。
自由空間位於台東,吃住行皆方便便宜。陋室較窄,通風較差,不過,主人的熱情足以抵消這種種缺憾。
自雲南到青島,人不同,景不同,心情不同。。。
7月31日(青島海濱漫步)
如果讓我選擇,我或者投入藍天的懷抱,或者投入大海的懷抱。
在青島,我投入了大海的懷抱。。。。
坐307路車直達火車站,下車往東十數步就是海濱第六浴場。帶著佳佳走在松軟的沙子上,一股暖意從腳趾湧向心頭,有無法形容的舒適。
沿海岸向東,就到了被譽為青島的像征——棧橋。棧橋自海岸筆直延伸入海,像把利劍,也像條舌頭。它始建於清朝,後重修於19世紀末德軍手上,清朝的木棧橋改建為石棧橋,堅固的建築,堅固的恥辱。可是,它的堅固確實來自於先進技術與尖端工藝,我們的恥辱或者不是棧橋,而是我們的懶惰與自慢。棧橋記載的是我們的曾經,而現在,捫心自問,我們有自強的決心和行動麼?有麼,有麼?!
這樣的標記處處皆是,大陸無數的高聳的煙囪就是見證!中國的上空和陸地彌漫充斥著的,是外國工廠的污染物。還有,很多人沉醉的燈紅酒綠。
何以為堪?
何以報國?
棧橋上人來人往,麻木或激動的臉龐,呆滯或狡獪的眼神。。。。。。
一路往東漫步,商業化的海軍博物館、看守嚴密的魯迅公園、熙熙攘攘的第一浴場、紅紅綠綠的八大關。。。
滿眼紅磚青瓦、碧海藍天,失了顏色,蒼白。。。蒼白。。。只有人頭攢動。
在第一浴場,我和孩子下了海,海水有些涼,海浪有些大,渾不怕。
埋在沙子裡,只想長長睡去。
自第六浴場走至八大關,多少公裡沒有計算,也懶得計算,一路風景,滿腹心思。
晚上去了五四廣場,彩色的燈,彩色的噴泉,彩色的風箏,有著彩色心靈的孩子。
夜了,風漸涼,浪漸大,睡了睡了。。。
8月1日(嶗山北九水)
大家或者都知道嶗山道士這個名稱與典故,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嶗山了。
嶗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也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游玩嶗山有三條線路,分別為南、東、中。我們走的是中線,經李村、烏衣巷達北九水。
早已打聽好離我們旅館很近的110路公車早上6點半有車往北九水,5點半就起床了,6點喊醒孩子,到達車站,左找右找也找不到標有110路的車,一大片車,都是104路,心下有點慌,再三詢問附近賣早點的人,確信在這等車。果然,到時間後,有輛104路車開過來,售票員喊道:“北九水,北九水!”慌不迭地上車,看見師傅把104路的牌子反轉過來,赫然是110路,呵,有意思,害我虛驚一場。
一路睡覺,孩子也在睡,呵呵,自從到了香格裡拉之後,只要上車,我們就睡覺,可能是精力耗損過多,休息也不是很好的緣故吧。
車至終點,睜開惺忪的雙眼,滿眼蔥翠,看表,8點整。
走了約600米,到達北九水大門,票是在停車的時候有人上來賣的。衝著看門的女孩堆出燦爛的笑容,她看看孩子,沒說什麼,另外一個問:“這孩子超高沒?”她猶豫了一下:“差不多吧。”謝謝了,這位姑娘,我臉上的笑也更燦爛了。
北九水乃嶗山山泉彙流而成,自山峰婉蜒而下,時散時聚,時急時緩,形成九水十八潭。水與潭取名多出自《莊子》,文化底蘊豐厚,景色迷人。
沿山道蜿蜒上行,對於剛走過滇西北的我們來說,這些山路實在不算什麼了。不過,沿途風景不可謂不美,每走一段就有一潭水,青綠通澈、一覽無余。
這裡的山於我們而言,並無什麼特殊之處,只是這水,讓我們留連忘返。
清晨的嶗山,沒幾個人,靜謐清靜。
行至得魚潭,見水清得有趣,清得可愛,忍不住脫去鞋襪,走進水裡。一絲涼意自腳底直鑽入心,長長呵一口氣,那種清爽,我寫不出來,呵呵。
上頂峰,下山,已是正午,游客漸多,水裡到處是人,有個姑娘竟然在水裡洗頭發,還用了洗發露,真是污染!
我們停留在自取潭,把腳放進水裡,看小魚作自在游,看水草作自在舞,心情平靜如潭水。
返回的路上,又是狂睡。晚上去了中山公園看燈會,浪費時間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