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1

作者: 阿顰的聲音

導讀西行漫記 記憶裡,西北的那片土地是永遠沉寂在蒼涼和蕭瑟中的,漫漫黃沙湮沒的,不僅僅是那些曾經的喧煌古剎,更有往日的絢麗璀璨,在沉重的戈壁灘上煙消雲散。一切就仿佛只是歷史和世人開的一個玩笑,在最瑰麗綻放的那一刻,才抖露出它殘酷的真實…… 7月29日—7月30日 我們的西行之旅是從在火車上的38個小時開始的,至少,我這麼認為。 T52次從上海出發,經由 ...

西行漫記

記憶裡,西北的那片土地是永遠沉寂在蒼涼和蕭瑟中的,漫漫黃沙湮沒的,不僅僅是那些曾經的喧煌古剎,更有往日的絢麗璀璨,在沉重的戈壁灘上煙消雲散。一切就仿佛只是歷史和世人開的一個玩笑,在最瑰麗綻放的那一刻,才抖露出它殘酷的真實……

7月29日—7月30日

我們的西行之旅是從在火車上的38個小時開始的,至少,我這麼認為。

T52次從上海出發,經由江蘇省,安徽省,河南省,在陝西省境內翻越秦嶺進入甘肅省的地界,再斜穿甘肅而入新疆,我們的終點站敦煌便矗立在甘肅省的最北端,距離上海3252公裡的地方。

由於是T字頭的車,T52的車廂還是比較明淨寬敞的,然而,由於入疆的鐵路線實在少得可憐,它也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一趟擠滿了各色人等、擁擠嘈雜的罐頭車。我們還算幸運,有了兩張座位票,倒也時時能稍事休息,從而有了一個觀覽沿途風情的絕佳機會。

進入河南境內,我們的車便行入黃河中下游流域。這一帶正是古老華夏文明誕生延展的重要所在,沿河分布的眾多史前和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址,構架奠基了今天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然而遺憾的是,我所見到的這條泱泱大河如今已不復昔日威名,且不說沿途所經的河道大多由於常年的泥沙淤積而萎縮狹窄,隨處可見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致使不少河段變成了“涓涓細流”,單單是鄭州黃河大橋下那渾濁不堪的河水和萎靡不振的河面氣息就足以使人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在寶雞穿過了秦嶺,車子進入甘肅地界,這才約莫有了大西北的影子。樹,是白楊樹,枝枝葉葉競爭向上,正是茅盾先生曾經熱情贊頌過的英雄樹;間雜著的,是嬌艷的紅柳,憑添出一份婉轉的嫵媚。黃土壟上,躺著靜靜的砂礫,在夕陽斜暉下傳遞出落寞的意味。

車過蘭州,是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從公元前133年到前111年,漢王朝在這裡陸續設立郡制,這便是著名的“河西四郡”。我們的列車在夜色裡經停在這條著名的古道上,那些曾經驚動一個王朝的名字在粗糙的站台板上默默閃過。忽而想起,那在寂靜夜幕中沉睡的該是一段多麼煊赫的過去,那些曾經飄揚在大漠關城上的凜凜旗幟,那些縱橫塞上的金戈鐵馬,那些攻城拔寨的虎狼之師,他們今天都到哪裡去了?!夜色濃重,我還在等待黎明初曉的時刻……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