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煙樹浮生半日

作者: william.chen

導讀2005-6-28,杭州 http://ccc0907.blogchina.com/2117965.html 走在白堤上,見白日皓皓,無處藏身,見龍井方向群山上空有雲襲來,遂決定上山躲曬。 途中第二次遇見英國人Peter和他的美國女朋友。他們研究那本旅游手冊很久,想必精通各種路線和景點信息,但是我建議他們“半天時間,只去1、2處,呆一呆。這裡是天堂,不是觀光場所look,是需要體味feel的地方。”他若有所懂。我們 ...

2005-6-28,杭州

http://ccc0907.blogchina.com/2117965.html

走在白堤上,見白日皓皓,無處藏身,見龍井方向群山上空有雲襲來,遂決定上山躲曬。

途中第二次遇見英國人Peter和他的美國女朋友。他們研究那本旅游手冊很久,想必精通各種路線和景點信息,但是我建議他們“半天時間,只去1、2處,呆一呆。這裡是天堂,不是觀光場所look,是需要體味feel的地方。”他若有所懂。我們正站在平湖秋月。

從龍井村的高處下去,迎面就是一股妖風,灰塵漫天,原來龍井村正在整治沿街違章建築。我問S:“整治怎麼翻譯?”S久居香港,卻答不出來。我說“Pull down and build”。

我們進到九溪煙樹一帶的樹林裡,一路應當會見到九次這條溪水。但比起4月溪水淙淙,現在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雨,溪水都干了,沒有了水氣,水聲,也就沒有了那種靈氣。不過倒是陰涼了許多。我想起了徐小鳳的歌《我匆匆的走進森林中,森林她郁蔥蔥》。

於是我們就坐在第5溪歇腳,我把Treo的mp3打開,聽聽蔡琴的歌,這裡的場所真是太合適了!S聽的太自在,想起本來非常繁忙的周二的實驗室生活,現在卻在九溪煙樹消遙自在,真是好不得意。

大家聊的多了,我又開始發表一個宿縣人的生活意見了:我旅游經歷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僅僅是看一看have a look,這是觀光客的所為,也是旅行團對旅行的常規理解,於是才會有“下車拍照撒尿,上車聊天睡覺”;這種旅行的結果,簡直就相當於一種體育運動。

第二階段,也許多半是自由行,要做挺多的知識儲備,甚至於路線都安排好了——這其實是在嘗試超越旅行社——然後付諸實施。有了諸多的准備工作,屆時就可以不緊不慢的體會一下了have a feel。這對於生活來說,不僅僅是“一張一馳,文武綜之道”,而更多的一種生活方式的延伸了,旅行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第二階段很漫長,我想,應當會持續很久,主要是因為錢的原因,沒法每周都出去旅行。

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經常會去同一個地方,比如杭州、蘇州、老家、天壇、景山、武夷山、黃山、九寨溝、西藏之類的。

第三階段,我正在嘗試:洗淨心靈式的旅行。我不知道何時才算是不帶著雜念,以一顆純淨的心靈去面對自然。也許俯首在遠行西藏的路上的信徒,才具備這種心態。我歷經都市的生活之後,未知能否再達到那種原初的境界。就像九溪煙樹之純淨的溪水,返回到清澈見底的狀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個階段,大致有點宗教的意思了。但未知能否在一個貧瘠的土壤中,生長出來這種宗教的情懷?在滿地的觀光旅行團的引導下成長的我和我們,能否變異出來一點點什麼別樣的東西?宗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命題,當我們最迷惘的時候,無論是最一帆風順還是最狼狽不堪的時候,都似乎會不經意的被觸及到靈魂深處的什麼東西。

有的人旅行得多了、以及有些根本就沒有旅行過的人會說:“都一樣,有什麼看的?”

當我們坐在那第5溪邊已經很久的時候,看到了幾個零零散散的游客,和兩波村民開摩托車的。心中浮躁的時候,自然不能清涼,所幸這裡已經是森林裡了,而且毒日頭已經被烏雲遮住。 越待的時間長,心裡越著急,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離開這裡,轉換一個場所?不知道被什麼驅使著,要去哪裡呢?

拋棄那些雜念和問題,靜靜的,多待一會吧,你看溪水那麼清澈,緩慢的流動。回想四月淙淙的聲音,真是美妙的音樂一般。盛夏在即,只有這裡還能夠找到清涼,我們還要去哪裡呢?

再多待一會吧。

直到心完全的靜下來,就和這森林裡的溪水一樣。那第三境界自會展現。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