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斯”是什麼?相信沒去過內蒙東北那邊的人一定不知道,其實是一種小野果。第一次吃到它是在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山裡人家”吃飯時在司機師傅的推薦下喝的用它制成的飲料,屬於果肉型的飲品。有點類似果粒橙飲料,當然它們的實質是完全不同的,“篤斯”是種藍色的小果子,黃豆粒大小,大興安嶺山裡到處都有,隨處可摘下就吃,味道甜中帶酸,有點像藍莓。其實它的確切寫法應該是“木都 柿”讀音是dū shì ,不過前面的那個字實在是沒在字典裡找到,只好兩個字合拼啦。
從那次吃過後,就上了心了。之後在海拉爾的農貿市場裡到是看多了它的飲品,不貴,3.5元一瓶,就是感覺沒做好,太甜的慌,不太符合我們大城市現在的飲食標准。在漠河時看到也有在菜場直接賣零裝的,問價錢,說是一缸1塊錢。“一缸”沒聽錯吧?正疑惑著呢,馬上揭曉答案,賣的人拿出個一次性塑料杯倒滿了說“1塊”。哦呦,原來這就是他所謂的“一缸”啊,嚇了我們一大跳了呢。西西後來買了一斤,也就5塊錢吧,但怎麼運回上海卻成了問題。聰明啊,裝進了喝完的塑料飲料瓶,剛開始還揀揀挑挑的,東東和南南還幫著看怎麼更快地把那麼堆小東西送進飲料瓶那過小的口,反而速度卻慢了,西西一把推過他們,還是自己來,也不挑選了,就那麼塞啦。花了到也不少時間才解決完。不過後來證實這點時間也沒白花,受擠壓這東西極容易壞,變成藍莓果醬啦,落下藍紫的顏色,一不留神就會留下印記的。在漫長的火車上來那麼幾顆,的確是難得的調味品。東東還來了商業頭腦,說上海這東西還沒見著過呢,照上海人那“哪裡熱鬧往哪裡湊”的勁兒,准保熱銷。原產地便宜啊,就是制造成品時需要再好好弄弄口味,不能太甜了,應該也會有不錯的銷路。看他,沒辦法,商人一個,隨處就展現出來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