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這個標題連我自己也覺得後槽牙發酸。不過正文內容還會延續本人游記的一貫風格,寫實為主抒情為輔。
D1:8/12下午四點多從公司出發,上滬閔高架—A8,嘉善出口下高速,右轉上善江公路。再走約15公裡右轉就到西塘了。一路上都有去西塘的指示牌,基本不會走錯路。要注意的是在嘉善出高速的時候會收20塊錢,含善江公路的10塊通行費。再過善江公路收費口時只要給他看收據,蓋個章就可放行。(也可從A8楓涇出口下,走320國道再轉善江公路,通行費多少不清楚,但國道上大車多路況差)
訂了鎮上的“老街飯店”,老板娘出來接。由於是周末,查票的保安把各個進鎮的路口都堵上了。想溜進去?沒門!況且我開車,只能把車停進指定的停車場,檢票點是必經之路。老板娘和賣票的都認識,花了30塊買了60塊的聯票(含水鄉夜游)。本人雖不贊成逃票,但還是給有這個想法的朋友們出個主意:平時的話保安五點半就下班了,混進去沒問題。周末也可讓客棧的人開助動車來帶進去,保安不會攔的。開車的話只要買駕駛員一個人的票,其余的下車步行就行了。
提著行李沿著窄窄的“計家弄”進老鎮區。老鎮的街道都是石板鋪成的,走路會硌腳。所謂的弄也就一米左右寬,來輛自行車都要側身讓行。老街飯店是個挺大的地方,樓下是飯店樓上是客棧。可我訂的臨河帶空調衛生間的是在一樓(只此一間)。推開窗仿佛一伸手就能觸到河水。飯店在河的南岸,所以房間北,東兩面有窗,東窗外臨河有一小排美人靠。窗一開風嗖嗖的,帶著水鄉特有的潮濕氣息。房價120,周末不講價,先付後住。
帶上相機出了門,沿著石板路過了橋到河對岸的“響堂飯店”去吃晚飯。可以坐在河邊露天的座位上。臨河一字排開有好多桌子,注意別坐了別家飯店的位子。點了白水魚,椒鹽南瓜等幾個網上推薦的菜,味道還行吧。可能是聞到魚腥了,有只小貓一直在腳邊轉來轉去。把大半條魚給了小貓吃。
吃飯的人群中99%是要坐七點的夜游船的。游船也要驗票。十個人一條船在幾座橋之間兜個圈子。河岸兩旁星星點點地點亮了許多紅燈籠。有個臨河的戲台上有人表演,咿咿呀呀地唱著不知是什麼曲調。感覺應該是越劇。河道裡還有一支船,上面有樂隊演奏,彈的大概是絲竹吧。所謂夜游只有半小時,其實只是體驗一下坐船的感覺,看的風景和岸上看到的是一樣的。
回到住處,在房間裡開著空調躲在帳子裡用手機上MSN(沒帶電腦),忽然想起這和我在上海過的日子也沒啥區別。起來拿著手機和飲料到外頭去乘涼(唉,這麼晚其實也沒人會打電話給我,怎麼就放不下個手機呢?)。將近半夜河水漲潮,水位已經很高了。據說這裡的河道直通黃浦江,漲潮會倒灌。一輪下弦月高掛夜空,偶爾有飛機閃著航行燈飛過。小鎮上的人休息得早,此時已是萬籟俱寂,坐在河邊靜靜的看著鬥轉星移,仿佛能感覺到地球的轉動。可我坐在那裡滿腦子想的還是工作的那攤子事,拿出手機PDA把下周的日程再理一遍(看來帶著手機真是英明決策)。等到風也吹得差不多了,事情也安排好了已經是半夜十二點了,想心事的時間就給擠占了,回房睡覺先。
D2:8/13睡到七點多窗外已經聽到人聲鼎沸,大大小小的旅行團已經出現在河岸邊游船上。起來去了安境橋邊找到陸氏小餛飩和錢氏豆腐花,各買了一碗當早點。個人認為小餛飩還是不錯的,餡是不多,但這又不是大餛飩。皮子做得尤其出色,半透明的咬下去有韌勁,好像是緊酵的半發面。沒去跟老師傅證實,估計問了人家也不一定肯告訴我。豆腐花沒傳說中的那麼好,可能是醬油榨菜蝦皮等作料放多了反而掩蓋了豆腐本身的滋味。挑擔的老師傅一共帶了三桶豆腐,一早已經賣完兩桶了。
吃完早點沿著河岸邊閑逛,有好幾處老房子由於前陣子台風來給損毀了,正在拆房。網上所說的那些地方不費力氣就都能找到。到徐森林的芡實糕處買了幾盒桂花芡實糕(個人認為比其他品種的好吃),徐老板又切了些說是送的。回到房間打開空調看書…
將近十二點東窗外有無數的人探頭探腦,估計是看上這個房間了。被老板娘准時從房間裡趕了出來,提著行李在老街飯店吃了午飯。點了粉蒸肉和鹽水河蝦等。河蝦是鮮活的,肉有彈性帶點甜味,粉蒸肉酥爛不油膩。
吃飽了到老板娘出結帳,住店可打八折。拎著大包小包回到停車場。出鎮循原路返回。來回通行費共100塊。
TIPS:如果要入住民居旅舍最好事先預訂,周末人還是很多的,中午不到就會把好的房間搶光。
鎮上的飯店燒來燒去就這麼幾樣菜,味道都差不多。相比之下響堂的服務態度不錯。
鎮裡的景點不多,對此不感興趣的大可不必買票,在鎮上轉悠幾圈就能把西塘逛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