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城記——烏魯木齊,吐魯番,喀什1

作者: shairmao

導讀2005年7/2我開始了新疆之游,為了趕7:50的MU5631,我5:30就要從家中出發。而前一天公司歡迎會,回到家後我收拾行李到凌晨1點半。 機票是去年底從東航員工那裡買的內部特種票,雖然是有點風險的候補席,但畢竟為我的旅行節省了不少的預算。 為了這個“候補”我第一時間check in,隨後時間無所事事地在機場裡亂逛。自從國際航班遷往浦東機場之後虹橋墮落得一發不可收拾 ...

2005年7/2我開始了新疆之游,為了趕7:50的MU5631,我5:30就要從家中出發。而前一天公司歡迎會,回到家後我收拾行李到凌晨1點半。

機票是去年底從東航員工那裡買的內部特種票,雖然是有點風險的候補席,但畢竟為我的旅行節省了不少的預算。

為了這個“候補”我第一時間check in,隨後時間無所事事地在機場裡亂逛。自從國際航班遷往浦東機場之後虹橋墮落得一發不可收拾,設施老化,清掃不徹底,員工居然在旅客面前嘻嘻哈哈的打鬧,簡直有幾分長途汽車站的味道了。

我抱著大包坐在椅上思考一個很深奧的問題:為什麼每天穿7公分高跟鞋也沒問題,偶爾穿平底帆布鞋走了這幾步路,腳居然開始痛起來了?

一個背著同樣大包的男人上來搭訕,說已約好了2位未見過面的北京網友在烏魯木齊碰頭,是否有意同行?我只能明說沒有興趣。不是對陌生人懷有戒心,但獨行的樂趣本來就在於獨處的自由安寧。

飛機准時起飛,從空中看上海,不過是一大片密集的好像集成電路板似的毫無特色樓房,為了占有其中某一幢裡小得看不到的單元,我們須為此如牲口一樣辛苦勞作一生。

在外環線少購買1平方米:約6000RMB,可完成一次東南亞國家,或港澳血拚游(我這樣的窮鬼一次花2000塊錢買東西就已經算是血拚了)。

在中環線少購買1平方米:約8-9000RMB,可完成一次西藏或新疆游(雖然沒出國境,但說起來可比新馬泰牛皮哄哄多了)。

在市中心少購買1平方米:約13-15000RMB,可完成一次歐洲N國游(不過是趕鴨子式的跟團走馬觀花游)。

還是出來玩更實惠。像我們這樣的草根白領就算再省吃儉用也買不了房子,想通了這一點,我決定把收入吃光穿光花光光拉倒。

飛行的前半段照例是枯燥無味的,下方的景色盡是些臨近熟悉的省份。126席的機艙只坐了45個人,差不多每個人都可獨占一排躺倒。正好乘這機會補足前一夜的休息不足。

直到航程過半,進入甘肅境內,我從未見過的荒漠、戈壁景像在下方展開了。

無窮無盡的灰黃色,有時能看見沙漠植物的稀疏綠色,有時只有指甲大小的幾點雲投下影子,那雲的白和陰影的黑就是灰黃之外唯一的顏色。土地肥沃綠樹蔥蘢的關中平原以西並不太遠竟是這樣的不毛之地。

然而,為了與其他力量聯盟共同對抗強大的匈奴,使漢民族得以繼續生存,張騫穿越過這片大漠向遙遠的西域去尋找傳說中的大月氏國,

而27歲的玄奘則是到佛教的發源地天竺國探求他所渴望的真理。

下方的景物模糊起來,大風卷揚起來的沙塵竟達到了飛機的飛行高度。這就是沙塵暴嗎?!

到達:

12:45航班提早降落在烏市地窩堡機場。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的國際機場這裡小了一點暗了一點,航班也不多。到達出口處有一溜旅行社的櫃台大肆派發宣傳單,正面廣告,反面是頗為詳盡的烏市旅游公交圖。似乎這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旅游經濟——這對游客來說是好事,但對城市本身來說並不好。

門口停著機場巴士,一路經停八樓(就是刀郎的“停靠在八樓的2路汽車”的八樓)、紅山、明園各主要站點,車票一律10元。我乘上巴士等發車的一段時間裡聽到了某自上海回烏市的本地漢族人與女司機的談話,有關於上海的評論聽上去蠻有趣的,特別是未去過上海的女司機對於“上海治安好不好”的疑問,讓人意識到我們一東一西兩個大城市當真相互妖魔化的很厲害。

烏市的街面與我想像中無什麼不同:道路挺寬,太陽很曬,路上的車輛與行人都不若上海那麼多。唯一與其他內地大城市不同的是道路兩邊建築物很多都用漢維雙語標著名稱。走在路上一樣有騙錢的假和尚,還有主動上來和你搭訕的搞傳銷的小姑娘。

我下錯了站,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達我的第一個目的地:自治區博物館。

此地正在大興土木,用瓷磚和有色玻璃拼砌起一個現代化的伊斯蘭風龐然大物來。一塊不起眼的牌子指向後面:新疆出土文物與古屍展向此方向。我疑疑惑惑的順著所指的方向一直走,直到了一個破破爛爛,有點像我中學時代食堂的黃色平房門口。原來新館建設中,博物館展品壓縮到只有一個展廳,25元門票倒是絲毫也不縮水。

話說新疆各地都有N千年的文物出土,然而各個文化之間難說有橫向縱向聯系,對了解新疆歷史無甚幫助,看起來索然無味。總算鎮館之寶的樓蘭美女古屍沒有錯過。她出土於尼雅文化遺跡,是一個死於4000年前的白種女性,身體干縮到只有10.1KG重。她被毛氈包裹著,仿佛襁褓中受呵護的嬰兒,左鬢插有羽飾。表情安詳,眼睛和嘴都緊閉著。雖然皮膚已氧化成了黑色,但白種人的立體的顴骨和尖尖的下巴使她的面部就像一座雕像。盡管死去了4000多年依然很美。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任何人都會以為別人對她的美的描述只是誇大其詞而已。

但除了她之外其他展出的干屍都並不美,大多衣衫腐朽或一開始就是裸葬,死者的表情痛苦猙獰,身體扭曲甚至殘缺。至少有三、四種葬俗:樓蘭美女的仰臥著衣、稍晚時代另一具白種女屍的側臥屈膝,阿斯塔那出土的張雄將軍是仰臥直肢,清初又有仰臥屈膝的葬法。看上去叫人不怎麼舒服,更不舒服的是保存這些干屍的玻璃棺,我實在沒看出有什麼恆溫恆濕的裝置在內,密封措施竟是邊緣粘著的兩圈透明膠帶,實在是很對得起25元的門票,我幾乎能嗅到那些干屍的氣味了。

一女孩坐在正對古屍不到2米處的沙發椅上用手機說說笑笑,弓雖就是弓雖。我揀了一張離干屍盡量遠的椅子坐下研究剛剛在機場拿的烏市地圖、機票打折資料,決定更改一下行程:原計劃接下來直接到南郊客運站乘到吐魯番的大巴,現在我決定還是先在烏魯木齊住上兩天,將接下來去喀什的機票安排好再說。

離開博物館我徑直去了看到的第一家賓館:馬路對面的石油物資賓館。標間168RMB有點貴,但為了趕快安頓下來顧不上了,打電話向中國旅訂了喀什往返的機票和第二天的南山牧場一日游(70RMB)。

烏魯木齊和喀什之間的航班基本全被南航壟斷(其實新疆省內航線差不多全是南航天下,而且烏魯木齊與廣州、沈陽為南航的國內三大基地),還好價格不是壟斷價格,去時45折,返程4折。(對比上海-寧波之間的東航壟斷航線,永遠是全票價且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330漲到380再漲到420!)

等機票的當口跑出去買了1公斤杏子。樣子不怎麼起眼卻是我第一次吃到這麼甜糯的杏,而且只要3RMB/KG!後來在新疆吃到的其他特產:葡萄、干果、烤肉等,味道都不錯,但在上海多花點錢的話也能吃到同樣好味的。只有這杏大概不易於運輸保存,只有在本地大快朵頤了。(然而很快就樂極生悲,因為吃得太快被杏核割破了上鄂!)

5點半出門乘公交車奔市中心參觀市容(和其他城市沒任何區別),從解放路才開始進入維族聚居區,販水果干果的手推車開始一部接著一部,婦女的頭巾和老爺爺的長褂和小白帽變成了街頭的主要裝束。只是元旦時我剛剛去過馬來西亞,對穆斯林的裝束並不太感冒。就在解放路口是汗騰格裡大寺,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二層建築物的樓上是清真寺,樓下就是商場。出售一些當地產的民族特色的服飾和手工藝,還有從邊境上過來的銅器、錫器。這天我戴著一頂蛋糕帽子,白白胖胖,滿臉天真好奇的表情東摸摸西摸摸,一幅十足挨宰的外地肥羊像。結果在幾位普通話十分流利的維族美女的一片“美女啊美女”的恭維聲中花100元買了3條馬鞭,之後在兩站路之外的二道橋批發市場看到同樣的東西都不敢再開口問價(怕受刺激)。

不過維人街還是很好玩的地方,因為是星期六的下午,許多人擺開攤子賣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什麼“石頭蜂蜜”等等,就算不買看看也覺得好玩。到了二道橋才真是熱鬧:有吹吹打打的音樂聲由遠到近而來,原來是結婚的迎新車隊,先頭必有一小卡車開道,載的是樂手和跳舞的男方親友,後面的禮車居然是車牌號8888的加長版林肯;大排擋也開始擺出來,各種燒雞烤肉煙霧騰騰,其時北京時間7點半,但陽光刺眼,還是上海4點半左右的天光,哪裡吃得下晚飯;路邊的百貨大樓的名稱盡是異族情調的“阿茲力克大廈”、“蘇碧怡大廈”,沿街一長排全是小商小販,他們做生意的方式不是把要賣的布料、衣服攤開在地,而是直接提在手中舉到過路人的鼻子底下,口中不停吆喝著我聽不懂的維語。

如果我的描述僅限於這個城市不同於我們的民族風情,那必然會帶來一種假像:這是一個帶有異族和過去時代氣息的,純樸祥和的城市。而這正是許多旅游者心目中所期盼的東西。但猶豫之後,我覺得我不能在自己的記憶裡有意忽略或回避另一些東西。

那是一個沒有四肢的孩子,只穿著背心和短褲,暴露出肉柱一樣的肢體殘端。我自己所在的城市也有無數這樣的存在,但讓我心驚的是他臉上不是我們熟悉的麻木神色,他在笑!他笑著翻滾著,從身邊一個母親角色的婦女手中玩著用嘴去叼取鈔票的游戲!

他們代表這個城市的陰暗面,但如果沒有這些陰影,即使陽光耀眼也會顯得虛幻。相比不真實的完美,我的內心更願意接受不完美,甚至殘酷的真實。這就是烏魯木齊,也是我希望看到的烏魯木齊,和我的上海一樣不完美但真實的城市。

在烏魯木齊,太陽要到北京時間22點左右才終於落下去,一天的時間變得格外經用。不到24小時之前我還趴在公司樓裡的洗手間馬桶上嘔吐,現在卻已在差不多3500KM之外的陌生城市裡吃著烤羊肉。這種自由感讓人暫時忘卻其它更多的不自由,這也正是很多人離開自己的城市出來旅行的原因。


精選遊記: 烏魯木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