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印像
寫游記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回憶,和後來者的參考。
本次行程:自駕上海出發,黃山市區(屯溪宿4晚),期間至歙縣,黃山,黟縣,返回上海。
徽州是指古徽州,包括現在的黃山市和已經劃歸到江西的婺源。像婺源、歙縣、黟縣的古村落都十分出名。最出名的當然還是黃山。今天的黃山市還有徽州區,轄地比古時要小很多了。
『毛毛雨』
毛毛雨是臨安的一家飯店。本來說的是徽州印像,似乎不必提臨安,不過因為是旅行開始的第一站,印像還是很深。
我們睡了個懶覺,又處理了一些七七八八的瑣事,才動身開上了滬杭高速,當時已經是早上10點。下了高速,其實已經12點,應該找個地方吃飯。我哥哥說,要去臨安牛家村村頭的曲三開的小店吃飯(曲三就是曲靈風,被黃藥師打斷腿的那個)。我其實疑心射雕的臨安不是今天的臨安,又餓得緊;但反對無效。等開到臨安的時候,已經12點半多。就開著車在路上找飯店。最後來到了一家叫毛毛雨的地方。推門進去才知道,今天是他們開張的第一天。管事的(因為聽上去好像不是老板)撓著頭說,我們沒有搞花籃什麼的……飯當然是有的!
我很擔心他們准備不足,第一天開張,又是中午,想必還沒怎麼開始做生意呢。他們叫我不用擔心:你們已經是第三桌了!到下面廚房點菜,看到玻璃缸裡幾條鯰魚還活潑,就要了3條來稱。小伙計手忙腳亂,放到秤上後沉默良久,對我說:這是幾兩?我看不懂秤。
進了廚房,三五個人倒也是一派忙亂的景像,不過沒什麼客人,具體不知道他們在忙什麼。看著材料點了幾個菜,我問管事的有什麼冷菜沒有,一位廚師從不知道什麼角落端出一盤鹵鴨來,我一看大喜,讓切半只。什麼價錢呢?管事說,這得問廚師;那廚師問邊上另一個,最後大家定了22元。
怕他們沒記住點的菜,我又自己要了紙,寫了一份點單。
上菜很快,味道還不錯。結帳的時候發現價格也公道。吃完出門,大家依依惜別。
費用:鹵鴨半只22元,紅燒鯰魚9兩34元,茭白肉片8元,番茄炒蛋8元,毛豆鹹菜筍片10元(筍很好吃!),米飯4碗。一共收了我們80元。
『徽杭高速和杭徽高速』
當然其實是同一條。在安徽境內叫徽杭,到了浙江就叫杭徽。分界是在一個叫昱嶺關的地方,是個比較大的山嶺。
這大概算是我走過的風景最好的一條高速了,路況很好,兩旁是連綿的群山,其間點綴著黛瓦粉牆,煞是養眼。不過因為是山區,修這條路估計頗為不易,一路上彎彎曲曲,傍山而走,幾乎沒有什麼直路。
雖然是雙向4車道,不算寬敞,但沿途基本上沒有什麼車,很多時候就我們一輛車天蒼蒼野茫茫地行駛在兩山夾峙中。去的時候,有一輛白色微馳的魯Q,一直在我們附近,盡管幾次消失,但在一次他們的休息中,我們終於又遇上了。這種時候,無論什麼車什麼人,遇上都挺讓人高興的。
對方車道上車也極少。回程的時候,在安徽段徽杭高速,從拿卡到付費,整個過程對面只見到一輛車。還是浙江段好一點,一共看到24輛。這和這條高速沒有直接通到杭州很有關系,現在上杭徽,得從杭州走省道,過臨安,到了昌化才可以上。對了,說到付費,我們到安徽段的收費口時,路費好像是35,小姑娘堅持讓我們找找零錢,說100的找不開。
對了,在這個口子上,我還難能可貴地看到了車輛在高速上掉頭。收費處這裡,兩邊車道用活動的隔離障礙物隔的,這位老大可能走錯路了,把隔離物一搬就掉頭又會浙江了。
徽杭高速上出入口很少,大概只有一個,所以上來的車更少了。杭徽好一點。整條高速上,休息站只有一個(還有一個在修建),是在離開黃山不久後的地方,以後就一直要到浙江的省道上才有加油站和廁所。
關於高速上有行人這一點,我是有心理准備的,只是沒想到那麼多。回程中粗粗統計一下,徽杭段有十幾名,騎車的兩名,橫穿的老者一名,橫穿的狗一只,壓死的貓一只。杭徽段一名。浙江比較好,這名婦女所在位置是一個工地,估計是個將來的下口。安徽段就基本上就是拿來做人行道了。從他們的神情看來,個個都仿若閑庭信步,可以知道他們平時慣於利用高速。除了那只狗還比較警惕,連那名老者過馬路都不急不慌。有一段,在約一公裡多的路上,前後共出現7名,可以推測到,附近應該有個大村落。
費用:安徽段35元,浙江段20元。
『華山賓館和老街口客棧』
去之前在攜程上定賓館,華山只有一天,老街口定不到。只能自己打電話給老街口,比較幸運,還有標間,而且,因為是攜程的會員,他們也願意給會員價。不是一定要住老街口,只是聽人說比較古色古香。
只能在華山住一晚,再搬家了。結果到華山後,驚奇地發現,老街口客棧就在馬路對面,走過去約半分鐘。
華山4星,各方面都在意料中;大概在4星裡屬於非常一般的。老街口十分有特色。價格比華山便宜,但房間設施不差,約3星的模樣。只是床上的墊子十分不舒服,一坐上去,居然崎嶇不平;而靠近床頭櫃的地方,因為坐的人多,已經深深塌陷。它不是有彈簧的那種,像是躺在一塊大海綿上面,身體沒有支撐。估計重一點的人,會在上面躺出個人形來。頭天晚上開門的時候,還碰到一只蟑螂,奮力踩死。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還是在這裡住了3晚。
說到種種原因,首先是它的裝修風格。確實很有特色。首先房子就是那種安徽民居的樣子。進門是一個餐廳――實際上和賓館應該是分開經營的,有人說他們老板分別開了飯店、賓館、足浴,都是連在一起的。飯店不錯,等下再詳解。然後上台階過一個月洞門就是前台。裡面的家具都是仿的明清紅木,地上是青磚鋪地,周邊還有好多磚雕木雕的裝飾。因為不是出差,住在這樣的地方比較有休閑的味道。房間裡也很好玩,窗簾是一層紗窗,加一層4扇木窗,木窗是可以移動的,晚上睡覺就把它們移到中間,也算是窗簾的一種。意外的是,我剛進門的時候,試著移了一下,一扇居然就掉了下來,在我的錯愕中,它就飛過茶幾,砸過椅子,哐當一下躺在了地上。
第二個原因就是剛剛提到的餐廳。我幾乎不在賓館的餐廳吃飯,通常都是又貴又難吃。但在黃山的4次晚飯,前2次在外面吃過以後,後2次都是在這家餐廳吃的:味道好吃不說,價格也很公道,服務也是吃過的飯店裡面最好的,小姐穿民族服裝,輕手輕腳,曼聲細語。而且和別的飯店相比,十分安靜。很詫異的是這裡的生意比外面幾家相比真的不算好,至少我沒有見到過滿座。如果是住店客的話,可以打88折。後來從黃山上下來,在房間裡稍事梳洗,穿著紙拖鞋踱到樓下吃飯,別提有多舒暢放松了。(躲在一個小包廂裡,形像雖然惡劣,還好沒有什麼人看到)
第三點,是它的位置很好,就在屯溪老街的入口處,所以叫老街口客棧;可以隨時進去晃一圈。還有像它的足浴店,水准也不錯,65元80分鐘。他家的早飯也很有意思,每人一碗粥,一個雞蛋,一份蒸的點心:計肉包子2個,豆沙包2個,玉米面窩頭3個。吃不完可以打包。
費用:華山賓館:340/標間/無早老街口客棧:280/標間/雙早
『茶筍燉排骨和腊八豆腐』
說到老街口客棧的飯,就要提一提這2道菜。茶筍燉排骨其實是一個煲,湯湯水水的。這個菜兩次我都點了,很鮮,尤其筍相當不錯,看著挺粗壯的,其實挺嫩。但很奇怪每次小姐還會問,點什麼湯。第一次不知道,又加點了一個湯,根本喝不了。
腊八豆腐其實是豆腐干,有點像南京揚州的茶干,壓得非常實,十分有嚼頭。我本來是很喜歡這種茶干的,下茶下酒都很好。揚州干絲應該就是用這樣的茶干做的吧,聽說厲害的師傅一片能片出15層來。黃山的這種,帶一點點像腊肉的味道,相比揚州不如它鮮,但很香。
正好手頭找出一張收銀條沒有扔:香菜豆干絲6,客家鹹雞18,茶筍燉排骨28,徽州釀竹蓀28(其實就是竹蓀塞肉),火腿腊八豆腐25,左宗堂雞22,雙菇菜心15,大雪碧7,金牌迎客松啤酒3瓶15,白飯一大缽5。打折以後是151。從這個價位看,當地人可能不會覺得便宜,但我們點的基本上都是特色菜,家常菜的話要便宜一點的。
『一樓』
一樓是一家飯店的名字,這是我們在黃山市吃的第一頓飯。全稱好像是“徽州第一樓”。但大家都直接叫一樓。估計在黃山市很出名。不僅是很多游記裡面都有提及,後來我們到幾個縣裡玩,還能看到好幾家飯店,叫什麼歙縣第一樓、岩寺一樓什麼的,令我想起振鼎雞和張鼎雞王鼎雞們。
一樓的位置不錯,在老街的另一頭,從住處踱過去十分鐘的樣子。本來我是不知道的一樓的,沿途只是找看得順眼的,走到這裡的時候,感覺氣勢不錯,人很多。還沒有決定進去的時候,正好有幾個人出來,就問他好不好吃,那人一皺眉:太費勁了,吃個飯,兩小時!我就不進去了,往前走走,進了下一家。沒想到進去以後才發現,這裡也是一樓。後來得知,剛剛那個門面,是一樓的小吃部,這裡是點菜的。
一樓的裝修十分不錯,可惜桌子可能放太多,布藝裝潢少,感覺很吵;而且,軟件明顯跟不上。我們坐的地方,7、8張台,只有一個服務員,不要說眼觀六路,就是叫了也不見得能過來:實在忙不過來。坐下來5分鐘,茶也沒有端上來;十分鐘過去,菜單也沒有給我們。像上海杭州的飯店,一般剛招呼你坐下來,茶水和菜單就到了。等點好菜,已經四十分鐘過去了。果然像剛剛的過路客說的,很費勁。不知道為什麼,老板花這許多錢裝修,卻不多招幾個服務員,不進行規範的服務培訓。
菜的味道,應該說還可以,但並不讓人流戀。價位尚可。
說起來,黃山的餐飲業,相對浙江落後很多,比如從來沒人換骨盤(一般的飯店也沒有骨盤),也不像他們的服務員那樣靈活懂得看客人眼色,懂得統籌運用自己的時間和行走的路線。不過,像杭州的餐飲,確實發達,不比也罷。
費用:160多,刮獎刮到10元,估計是2個冷菜,4個熱菜,1個湯,1-2瓶啤酒,1大瓶可樂,米飯。
『小餛飩』
這是我們在黃山的第二頓。華山賓館沒有早飯,只好自己出來覓食。當時已經9點,但老街好像沒有醒,靜悄悄的。走進老街大約20米的地方,左手邊有家小吃店,老板娘還干淨利落,進去點了小餛飩和面。一碗好多餛飩!估計能有上海的2倍。味道很好,老板娘連連強調:這是她用瘦肉做的呢。我已經很久沒有吃過小餛飩了,平時早上都是衝鋒一樣;中午的淮海中路供應的也都是從20元到50元不等的商務套餐,哪裡有吃餛飩的機會。
吃了一碗以後,我哥哥在邊上嘆道:下一頓還不知道在哪裡呢。大伙一驚。因為游程是他安排的,我不知道當天去什麼樣的地方看什麼風景。趕緊招呼老板娘再來一碗。後來一共吃了一碗半。真好吃。撐得很。據說面條也不錯,不過已經吃不動了。為了這碗小餛飩,後來我們臨走前還來吃了一次。在靜靜的老街上吹電風扇吃餛飩的感覺真休閑真像放假啊。
費用:3碗餛飩,3碗面條 共30元。
『許國』
在去往呈坎的路上,一輛翻倒的貨車堵塞了交通,使得我們不得不改道前往歙縣縣城。那裡可以一看的有個牌坊,是一個叫許國的人為了展示他的豐功偉績而立,所以叫許國牌坊。
我們的車一停下來,就有人上來收停車費,兼售牌坊的參觀券。也許參觀券是從他那裡購買,或者其他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理由,替我們檢票和講解的導游態度十分冷漠,匆匆上樓把大概的情況講一講就走了。使得這張門票成為我們此行最不值得購買的一張。這許國牌坊其實豎立縣城的一條街上,如果長得不像游客的話,應該可以隨便看;只是買票的話,可以被允許上一間像城樓一樣屋子的二樓,比較真切地觀察上面的石雕。
費用:停車10元,門票每人10元。
『漁梁壩』
漁梁壩,當時的一個大水壩。因為有水壩在,古代的徽商們需要在這裡換船,所以曾經也是富貴繁華之地。小鎮就在歙縣應該是偏郊外的地方,不過也不遠,路標上寫著3公裡的路。
這回我們否極泰來,遇上一位相當認真的導游,很詳細地向我們解釋了各個景點,穿插了各項典故,這小小的壩鎮,在我腦中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像,回味無窮。聽說還專門有人買了票進來,找客棧住下,倒是相當不容易;因為這個地方其實很小,統共一條街,加上幾條通往新安江的廢棄碼頭。從這頭到那頭,走走不過5分鐘。說碼頭,實際上也只是很窄而簡陋而短的小巷,不時令我疑心當時挑著貨物的人們又是如何擠身而過;如果是搜刮了民脂民膏的老爺,在離任之時,也要在這裡登船順江而上或而下,我簡直擔心他會在窄巷裡不小心擦破肚皮。
在這裡,還可以坐上一種小船到江上慢慢兜一兜風。路程很短,但至少可以就近看看鸕鶿。
費用:門票30元每人;船:20元一艘。停車不花錢。
『漁梁人家』
一家飯店和客棧。如果有人要住下,這是2家客棧中的一家。因為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家飯店,對他們也比較放心。老板是這裡曾經的一位富商的後代。老板娘很勤快,我們還在游玩的時候,就頻頻前來招呼。可能也和大熱天這裡游客少有關,到我們離開的時候,這裡一共只有2撥人馬,包括我們。還好那一隊人還比較多一點。
因為游客少,我們自己也不是很覺得是在風景區。點菜的時候,和老板娘商量商量就定了幾個家常菜,都沒有問價錢。吃完一算帳,十分公道。因為我們之前在外面挺熱,老板娘還端出自己吃剩下的小半個西瓜切給我們(是一個很大西瓜的小半個),後來也沒有算錢。雖然有點熟過頭,但冰箱裡剛剛冰過,十分解渴。後來西瓜也沒有吃完,他家的人回來了,也覺得熱,和我們一樣,邊上一坐,拿起來就吃。說實話,這種相互隨便的味道,很像小時候在家放假一樣。
其實出門在外,也不要老是計較,未必人人都是奸商,人人都要算計你。很多店主,你信任他,他也會用誠實來回報,並且大家都很開心。
對了,本來想點個土雞煲吃的,看到他家的雞就養在外面,是栓起來的,不知怎麼搞的,背上禿了一大片毛,走過的時候,聞著味道也很有點臭烘烘,立刻打消了主意。後來導致一直有心理障礙,一直沒有吃土雞煲,遺憾。
費用:筍燒肉,小魚(有點腥),番茄湯,炒青菜,蕨菜肉絲,可樂一罐,米飯不限,一共65元。
『呈坎』
其實呈坎還不是一個人人都會去的地方,我們去的時候,一共前後碰到3批人,每批都只有幾人而已。也許是天太熱的緣故。這從景點售票處的位置也看得出來。這排房子看上去像是臨時房子,或者是開辦旅游以後,為了跟上經濟的發展,又建造了一排平房,都是一樣大小的門面房,每個約有十來平方大小,售票處在最後一間。售票處的旁邊,掛著個“制作牛皮鞋”的牌子,再旁邊,是一個雜貨鋪。和邊上的鄰居一樣,售票處也不是很森嚴的那種,當街放了2張小桌,導游們就坐在邊上的小板凳上。塵土飛揚的午後,他們朝著游客的我們親切地笑著。
又是一個專門的導游,陪著我們進去。這裡可以介紹的東西好像比漁梁壩少,看完一個規模宏大的祠堂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令我印像深刻。作為中國最出名的八卦村,我最後也沒有明白為什麼叫八卦,導游也是語焉不詳,只是說,到山上就看得出了。既然賣了個八卦的票價給我們,我個人的建議,應該開條道讓大家上高處觀瞻觀瞻才好。
費用:門票每人35元,停車免費。
『棒冰』
不知道為什麼,出了臨安以後就一直沒能買到冰棍,尤其是解渴又好吃的鹽水棒冰。在呈坎,在售票處隔壁牛皮鞋的隔壁的那家雜貨鋪,終於忍不住問了問。店主一開始很疑惑地聽著,後來很憨厚地解釋說:我們這是小地方,很多上海有的東西我們這裡沒有;就是進了,我們這裡小地方,買的人少,誰吃這種貴東西……
我非常驚訝地說,棒冰呀,只要5毛一根,比雪糕便宜。這回他是真的疑惑了。我所更驚訝的是,徽州人還是很會做生意,我根本沒有提我們是從哪裡來的,他從遠遠的車上就注意到了車牌,盡管他不知道棒冰很便宜。
『兩份菜單』
從呈坎出來,我們踏上了回屯溪就是市區的路。大概是一小時左右的車程。因為景色不錯,開得不快。
一天的輕松下來,我們也比較放松,所以碰到了傳說中的兩份菜單的事情。當天的晚飯,換到另一家飯店,叫做“龍躍徽菜館”,在黃山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對面。頭天我們看到上客率蠻高,而且不像是那種游客飯店,就進去了。結果一進去,就立即被讓到2樓。看到菜單就覺得不是很對,至少,我在黃山,包括後來的若干天,還沒有見到一份榨菜湯賣22元的。因為比較累,也就算了,隨便點了幾個菜吃吃,一結帳最後是比正常貴了一倍左右。比如一個蕨菜,後來在包括老街口客棧,也只有十幾元,他們的價格是36元。
後來發現,同樣在2樓吃飯的,只有2桌客人,除了我們還有一桌是一家三口,他們離開的時候,我們從服飾來判斷,應該也是游客。估計他們也被宰了。
其實,價格貴一點並不十分叫人討厭,但如果在這種問題上都要作假,我的潛意識裡面總歸就對什麼都不再放心,店主為了賺錢,還有什麼不能作假的呢,比如油,比如酒,比如材料的新鮮與否,比如看不到地方的衛生情況,等等。
費用:冷菜:黃瓜,鴨頭2只;熱菜:臭桂魚(這個菜價格68元,後來我沒有吃過臭桂魚,不知道正常價格如何),蕨菜肉絲,徽州排骨,榨菜湯,一瓶啤酒10元(在老街口賣5元),一瓶大可樂12元(老街口賣7元),米飯4碗。總計付費2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