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發蘇州一日游純買婚紗記
說買綢緞,到蘇州,還有上好的蘇繡,這都是老黃歷了。
新時代,人們辦喜事喜歡白色的婚紗了。蘇州,還是蘇州,雲集了各地削衣高手,還有翻版黑客,盜版老手,當然也不乏自立根生,自主創新的老門道。
聽著好,不如動腿跑一趟。於是,老婆買了最早的一班火車票。22塊,比6年前只多1塊啊埃麼比(rmb)。6.56分開,40多分鐘後到了。
出蘇州火車站,直走至前方的橫馬路,不需過馬路,不用管東西南北,左轉走至最近的公交車站。1路2路,都到虎丘。2路不繞彎,5,6站就到虎丘了。
虎丘,越王勾踐的劍池和虎丘啊,遠遠的就能看見的斜塔,我還記得那高高的榆錢樹,秋風所至,榆錢紛紛。沒想到在虎丘除了游玩,還有這麼實在的購物。
虎丘站下來,我們往回走,看到兩邊的婚紗店。到得雖早,店家已經星星點點的開張了。顯然靠馬路的開價高,品質也好些。想在婚紗上刷錢的,不用多走。因為預算和在上海租的價格相當,所以我們向弄堂最裡面扎去。一家家的小店,看都看花了眼。女人啊,何必備其一生的美麗於一件衣服呀,好看的衣服太多了。旗袍,傳統的改良的還有魚尾的。小鳳仙,大領的小領的還有v字領的。婚紗,潔白的,戴花的,小擺的,大擺的,吊帶的,抹胸的,應有盡有。禮服更是五彩斑斕,任人挑選。做女人,真好,到哪兒,都有挑不完的漂亮衣服。
和許多次購物經歷一樣,我們在中午之前在最後逛的一兩家店裡打響並打完戰鬥。前面看得好得式樣,早給後面看見的給衝淡了。出了店,找填肚子的料,發現可能要走遠,才有吃的,便找了個超市來兩桶方便面。據店員交待,如果稱自己是拿貨的取樣的,比如說自己在網上賣婚紗,就可以得到較低的報價。看來是沒殺價到底。氣量得大,總得讓人賺些錢財,否則這麼熱的天,人家那啥消暑呀。
吃喝完了,本想去虎丘故地重游,發現八月雖已立秋,但天還是太熱,斜塔好像還是很遠的。好在老婆對婚紗的興致更濃,繼續逛沒逛過的店,看到了許多不同的式樣,不乏養眼誘人的好作品。能工巧匠,精明的商人,各式各樣的衣服,真是令人目不遐結。見著些廠房,工人們正在轉動縫紉機。什麼好東西不是出自咱工人階級的手啊。
到下午一二點,咱們走不動了,就回買婚紗的店裡等著,爬爬空調,看他們慢慢做嫁衣。老板在為別人的長擺燙花邊。電腦繡的花,電烙鐵燙下來,再上到裙擺上,就成為別人家喜歡的高貴典雅了。我琢磨,怎樣用電腦燙它下來,至今未果。看他們燙花邊就像看傳統的藝人,只不過在
生產時髦的東東西西。要賺錢還是要靠頭腦和雙手。
在滿目的衣服面前,女人容易出狀況。老婆又看中了件前後帶珠珠片的旗袍,狠狠的說老板上一件價高了,掰來掰去130,沒結果。提貨的來了,南京的,也看中了這件,想砍到80,未果,走了又回來,在計算機上搞了個秘密擇中價,提了三套衣服而去。俺們的錢來的也辛苦,也和他十塊十塊的幾個來回過,掙錢不容易。
對於秘密擇中價,老板和老婆又探討了幾個回合。秘密在於我們只有一筆生意,提貨的還會再來。
讓利給下家是美德,當然更是生存之道。老板苦苦的交待,這個市場,車站的另一頭還有一大半,我們逛的全在車站的這一頭。共有500家賣婚紗的,以前只有三家店,一件婚紗上千塊,穿得起的人少。以後那邊還會開一家大埔子,會近來許多小店。買婚紗最重要的是買上自己喜歡的。想也是,店多了,式樣也多,我就覺著這裡的衣服比巴黎婚紗店裡的更好,一家巴黎婚紗店怎麼能跟500家小店比呢?不過我老婆說巴黎婚紗店裡的耐穿,當然這裡的式樣多,那我們花的錢少嗎,而且就自己穿一次嗎。其實許多婚紗店都到這裡進貨。
4點多,終於潔白的婚紗做好了,A版,上下一氣,四件套,都是老婆喜歡的珠珠片。
老婆滿意,我也開心,說實在的,好像每套衣服都不錯似的,反正往老婆身上一套,
老婆就光彩照人,窈窕大方,美女,美女,我也心花怒放。
回家,火車站上買兩個漢堡,沒想到上海的優惠券也可以用,可惜有的過期了。
13塊的普快,一小時就可以到了,老婆偷著樂,又省錢啦。
到家都9點了,看看自己的嫁衣,好看,不能天天穿,就是塑身的旗袍,也不知道哪天流行啊。
把他們掛進衣櫥,道具,我們有點感嘆,“道具啊“。關櫥門時我又看到衣櫥裡的一排領帶,
“道具,辦公室裡的道具“。
--家榮
200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