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辯機的中華古寺巡禮

作者: 長安辯機

導讀白馬寺這座寺廟來頭不小,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 白馬馱經東來,像征著佛教傳入中土.那是東漢明帝的時候. 被允許在都城洛陽建立寺廟,白馬寺算是第一家, 就憑這點,白馬寺在歷朝歷代雖然屢次被毀卻又屢次被重建起來. 它的位置在漢魏的洛陽故城裡,在唐洛陽城外. 它在歷史上的最盛時,是唐代薛懷義為住持的時候. 這也算是借佛稱帝的女皇對自己情人的一種深深報答吧. 成 ...

白馬寺這座寺廟來頭不小,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

白馬馱經東來,像征著佛教傳入中土.那是東漢明帝的時候.

被允許在都城洛陽建立寺廟,白馬寺算是第一家,

就憑這點,白馬寺在歷朝歷代雖然屢次被毀卻又屢次被重建起來.

它的位置在漢魏的洛陽故城裡,在唐洛陽城外.

它在歷史上的最盛時,是唐代薛懷義為住持的時候.

這也算是借佛稱帝的女皇對自己情人的一種深深報答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那情人瘋狂的燒了女皇的明堂,天堂,匆匆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憐那白馬寺便也隨著主人榮辱與共的荒廢了………………

龍門奉先寺

在唐高宗天皇天後時代,這裡是皇家寺廟.

開鑿在石窟裡的盧舍那大佛直到今天還散發著大唐盛世才有的光芒.

是的,就是她的眼睛.

那是真正佛的目光,可以看穿我心中千千層的塵世結.

生平第一次禮佛,在這清清伊河畔.

她教我了悟自己的心

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的大名天下誰人不曉,

少林工夫聞名是其一,它還是中土佛教禪宗的祖庭.

它位於中岳嵩山的少室山中.

想當年達摩老祖飄海東來,在此傳下了禪宗一派的奧妙心法.

至六祖慧能,大行於天下.

唐會昌滅佛,時人稱法難.佛教各派皆損,唯禪宗生生不息.

為何?只因禪宗不像別派完全依賴世俗的贈與.

而主張僧人自食其力在勞作中體驗佛理.

少林僧人精武,亦只是修佛的明徑之一.

大慈恩寺

當唐玄奘將他從西天取回的真經從弘福寺移到慈恩寺裡的大雁塔時,

辯機和尚已經看不到他心目中那真正的佛門經典了.

在屠父的鍘刀下,他知道自己肯定會死不瞑目的,

除了真經,他最想念的就是那個女人.那個他塵世唯一的女人.那個美艷動天下的大唐公主.

希望她的父皇真的能放過她,罪名讓我一個人背就可以了.

不知道我的鬼魂能否進入慈恩寺厚厚的高牆裡.

這是辯機和尚在塵世的最後一個念頭.

薦福寺

薦福寺的鐘聲是長安著名的雁塔晨鐘,

它的前身是唐中宗皇帝即位前的府邸,

這個可憐的男人一生被女人欺負,

他的母親是女皇,他的老婆要當女皇,

他的妃子有情人還住在宮外,

他的女兒要做皇太女.

他真的太愛她們了,哪怕就是她們要他的命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他實在太像他的父親高宗皇帝了,

他太想愛了,而皇帝恰恰最不該有的就是愛情.

他的府邸被母親改成了祈禱父親冥福的地方,

那個女皇,不,那時候她還沒想做女皇.

她只想幫他的夫君打理好天下,因為他的身子是那麼虛弱.她是他唯一的依靠.

只要他還活著,只要他還好好的活著,她就在朝堂上感到無比的安心.她不是孤單的.

她也許真的很偉大,但沒有他,這偉大又是從何而來.

這個男人給了她愛情,也給了她人生的輝煌.

現在他不在了,她是如此的悲傷,

在這薦福寺裡她一定痛痛地哭泣過吧,我想.

靜安寺和玉佛寺

這兩座廟在中國的古寺裡要算是頂年輕的,

因為它們都在上海,

按理說,上海有兩座廟有什麼希奇的.呵呵

先說靜安寺吧,

一般來說擇廟最好在山裡,

借著山的靈氣,更易修得精湛的佛法,自古名山多廟宇也是這個道理.

而靜安寺不,它恰恰在最熱鬧的十字街頭,

裡面的和尚如何清修我不知道,

對上海的善男信女們來說,從二十年代的有軌電車到現在的地鐵二號線,到靜安寺進香無疑是最方便快捷的說.非常符合一個大都市的節奏和效率,香火不斷不說,最近還翻修成雅致的宋代建築風格,明黃黃的招人眼.

加上靜安寺屬於淨土宗,那是佛教各宗中最流行於世俗大眾的一派,因為修佛方法最易,只要經常口念佛號既可.

再說玉佛寺,顧名思義,它供奉著一位高僧在清光緒年間從緬甸帶回的一尊玉佛.然而讓我感興趣的是它年輕的住持,三十出頭.天下方丈最少年的說.

靈隱寺

第一次去靈隱是在三歲的時候,巍峨的大殿給幼小的我留下了很深的的印像,自己的小玩具也有一個來自靈隱的小木魚,現在敲起來依然是清脆悅耳.

第二次去靈隱是過山門而不入,訪三生石而去.

三生石的由來是講述唐時一位太守和一個和尚,一段超越前世今生來世的情誼.

我想,他們的情誼不單單只會是那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吧。否則,又何必糾纏到來世去。

三生石就是見證,穿越了時空,來到千年後的我面前。我和他把名字刻在上面.

第三次是和真正的有緣人來到靈隱,牽著他如系明珠,登飛來峰,再訪三生石.

故人名字已逝,只留下自己的一個單字.終於明白把名字留在石上也是一種勇氣,讓日夜的風吹雨淋折磨著緣直到盡頭.原來遇見並非緣分.昔日的愛早已灰飛煙滅,我卻找到了真正的幸福.面對三生石,我只有感慨而無感傷.

雞鳴古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雞鳴寺也算是碩果僅存.在南朝梁時又稱同泰寺,梁武帝四次舍身入寺,就是此地.說它是南朝第一寺也不為過.

寺裡吃素面的殿堂窗外風景很好,台城和玄武湖依稀在目.

他虔誠的在佛祖面前念叨著什麼,我正想跪下去和他並排著問問姻緣,

他突然一剎那起身了,駭我一驚,一股不祥略過心頭.

繞到寺後,正是那南朝亡國的見證之物胭脂井.

寒山寺

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讓寒山寺揚名天下,

甚至比寒山本人還為世人熟知.

夜半鐘聲到客船,

甚至在現代還吸引了眾多的日本游客趕在新年的第一天來聽那寒山寺的一百零八下鐘聲.

不知道日本人是不是故意忘記,

寒山寺外除了楓橋,還有一座抗倭的鐵嶺關.

而張繼的詩也在宋代被一些喜歡砂鍋打破底的人取笑道,

都說晨鐘暮鼓,哪有夜半敲鐘的.

不過詩就是詩,一些意境之美就算不大合邏輯也是可以原諒的.呵呵.

金山寺

都說金山寺是寺裹山,一眼望去果然名不虛傳.

氣勢非凡的說,畢竟是傳說故事中登過場的寺廟嘛.

這還不算,唐代茶聖陸羽品評的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也在這裡.

想當年,中泠泉的泉眼在浩浩長江中,取水甚是不易,

如今滄海桑田,江河易道,這天下第一泉也和金山寺一起移到陸地上來了.

所以,身為現代人的我們真是有福啊.呵呵.

大明寺

煙花三月下揚州,

為的就是江南的萬種風情,

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

路的盡頭就是蜀岡山上的大明寺.

寺裡的平山堂和天下第五泉在歷代都是勝跡.

此地更是鑒真和尚的故裡.

而那時的我卻沒想到,自己會在扶桑看到他的真容.

可見冥冥中自有天意.

細雨中我來到唐招提寺……………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