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位朋友直言:喜歡北方卻不喜歡北方的海。海水總是渾濁的,遠遠看著少了海藍的幻想和溫情。沙灘多的泥與石,赤足走在上面沒有南方細砂的溫柔卻多了打磨的痕跡甚至於受傷的擔心。朋友輕笑:“你這是說海還是說什麼?”
呵呵,我這是說什麼捏?
寫不好成篇的游記,就汲取幾朵浪花聊勝於無吧。
1
大朱是所見過的最周到的人。
遇上我一向是懶且隨遇而安。
於是,當我以不做財務為唯一條件一同出發時她毫不猶豫挑起重擔。
在後面的日子裡,也就跟著她,跟著她早早准備的一大堆功略:從石塘、光彩到一心烤肉,直到最後一天獨自去旅順打野食。
事實證明,有准備和無准備是不同滴。
盡管下次可能還是只憑一份地圖獨自上路,但也許,能這樣走的,也就只有我一個人而已。
2
大連的海一直是夢中的海。
夢中是朋友在夜班時講的趕海的故事。
那時候住在姑姑家。出門走上十分鐘就是海灘。一早4點天還沒亮,姑夫就會大叫著‘趕海了趕海了’把我們拖到海邊。迷迷糊糊的給海風一吹就醒了。就看見四面都是拿著小鍋小鏟趕海的人。很快的,退潮了,小孩子一邊嚷著‘趕海’一邊追著浪跑。大點的就知道幫著翻石頭挖沙泥。裡面多少好東西哦:牡蠣、貝殼、螺、海瓜子......只要帶殼的都是最棒的海鮮。
待到太陽出來,海水差不多退去,那就要招曬。也到了帶著戰利品回去的時候。支起大灶,搞個平底鍋,把海鮮全扔裡面。海水一煮干所有貝殼就自動張開了等你去吃。自有它的鮮和鹹,調料都不用的。坐涼台避蔭處吃著海鮮吹吹海風,一邊看著海景一邊聊天,還可以順帶烤幾個玉米棒子,那叫美。”
夢醒的時候,是見超坐在最後一個借到的涼棚下看著金石灘的帳篷和海浪發呆,眯著眼悠哉游哉啃著烤魷魚。
3
大連是大氣的,大氣的廣場、大氣的街道、大氣的槐花燈、大氣的城市雕塑。
站在中山廣場向四面望去,入眼均是哥特式、文藝復興時期的大房子。
恍惚間會錯以為到了羅馬。只有在臨近的小店鋪來碗黑米粥或玉米餅才回轉到這個北方的城市。
一直不明白在這個大氣的城市廣場周圍為什麼會多這許多小型游樂場和一看就是後建的俄羅斯建築,還有那許多大型廣告塑像。在這裡,大氣和小氣、優雅和附庸、歷史和潮流也許還沒有很好的交流,還沒有融會貫通到協和的地步。
晚上的夜市是熱鬧的,有排擋、有商鋪、也有廣場上聚在一處踢毽子跳集體舞溜旱冰。大連的人是豁達而會生活的人,也許他們比這個城市更能融古通今。
4
旅順長途汽車站買了點冷飲。一次非常有意思的交易。
“姑娘,給我根‘隨便’。”
“一塊五啊。”小姑娘打開冰櫃門就開始自言自語:“這門松了。你看口上的都化了,我給你找根不化的哈。”
接著,她就開始一點點往下扒啦。終於找到一根,歡呼一聲拿出來。又沮喪的扔了:“已經變形了。”
再往下找......終於找到第四根的時候,她滿意地點點頭:“這個是好的啦!”以至於我們兩個一同歡呼起來。
“再要瓶脈動’吧。”看見一邊的飲料,忽然就想買上一瓶。
”行,3塊。”她取飲料,又把手縮回來,“這個我剛放進去的,還不夠冰,要不你改‘激活’吧,那個是一早放的,味道差不多?!我再找找看哈。”
看她又開始翻箱倒櫃,鼻子上都冒了汗了。
“不用找啦,就要不冰的。”
交易後,發現這脈動確實不冰確也是涼的。
5
旅順的公共汽車後門上前門下,下車投幣,投幣在前門。
車上播當天的廣播。廣播在說:今天副高控制下,最高溫度可達28攝氏度。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夜間有暴雨,明天高溫有望緩解。
為了寄旅順的明星片,不得不在高溫下走了整整一站路找到唯一的郵局。可嘆。
6
星海廣場,海風還是帶著腥鹹的味道。
超和大朱一個瘋狂地短信往來沒頭沒腦痴笑,一個向LG彙報行程輕言細語。
沒有人理我的短消息,慢慢走在路上聽海風捎來馬車和鴿子的對話,游樂場裡人在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