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之行是個偶然的主意,那天老萬過來說,這個短假,就去次黃山吧,聽說天都峰輪休開放,聽說新的西海景區也即將開發完畢。
黃山對我來說實在充滿美好的回憶,這可能是我上的第一座山,在8歲那年,曾經因為戲水弄濕了鞋,瞞著父親穿著濕鞋上山,結果滿腳的泡。黃山也留給我太多的遺憾,因為每次都下雨,天都關閉,而且總也被籠罩在一片雲海中,雖壯觀,但看多了也渴望那雲外的風景。第三次雖得以攬勝,但可惜天都輪休,三次上山都錯過天都,實則郁悶不已。這次打定主意,既然開了,無論如何也是要上去的。
因為短假,也不想太勞神去做准備,於是在攜程合訂了火車票和山上的賓館,套餐每人710,算算還行,除去車票,西海賓館880的標間還給打了8.5折。這個該死的旅游季,漫山遍野的人湧向黃山,原本打算29號下班直接出發的,也是因為訂不到票改到了30號。不過事實證明晚一天走還是極端正確的,一是保證了充分的休息,二是避開了利用周末黃山行的游人。
(一)三角:美國人&韓國人&中國人
晚上22:00的火車,N518,上海始發的黃山專線。打著哈氣來到火車站,乍見老萬一身家居打扮,估計他想法和我一樣,上了車就睡。在候車的時候我們細數了下行李,兩個人的背包都飽和,因為原本就不打算在山上用餐,所以帶齊了食物,加上我媽和老萬家領導的強烈要求,估計每個包的重量在30斤左右,汗,簡直成了趕集了。車廂裡滿滿當當的,塞了一個教師團,於是各類教學方法的討論居然成了熄燈前的聊資。正准備躺下睡的時候偶突然聽見上下鋪傳來最近某類電視劇中常見的方言,結尾發音都帶著niang,nai,yong,居然碰到一幫韓國人,汗~探出頭去向樓上那個身高馬大的說了聲hi,沒想到那個家伙居然用相當純正的美語說”O, hi, you wanne go to Huangshan, too?” 偶還在捉摸韓國人咋英語學的賊好的時候,他女友在一邊居然用中文說:“你好,我來自韓國,他是美國韓國人”,偶和老萬汗了半天,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對組合。。。。。。
海聊了一會終於知道,美韓那哥們叫kinyong(大概是這麼著,我讀不准),拿著本guidebook在中國逛了三個月;他女友琉敬在天津大學留學,剛來四個月,假期帶著幾個韓國朋友去黃山,不過因為他們還有後幾站,於是給他們報了團。琉敬因為只會一點中文,不會英語,所以交流起來稍稍有些麻煩,我們先和kinyong海聊,然後他用韓語解釋給琉敬,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英語單詞的就用中文問琉敬,她再用韓語告訴kinyong,不過這僅適用於部分話題,比如金喜善。這種三角聊法最大的好處就是:累,然後可以馬上入睡,呵呵。Kinyong這家伙也確實了得,前面就一個人背著個大包,從東三省開始晃悠到重慶,再坐船一路下來,他繪聲繪色的給我們描繪自己暈船錯過三峽美景的故事,哈哈,偶們也希望有這樣的假期啊。
(二)火車上的朝陽
記得第一次醒來是四點,窗外已經有了星星點點的光,在雲層後面,泛著紅色。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的火車上的日出,那紅色伴著火車的節奏起伏,就像在滑軌上拿著攝像機,鏡頭裡有我能想像的平淡,平淡的很美。
再次醒來的時候老萬已經坐在那裡吃早飯了,他希望在爬山前盡可能的減少負重,於是我也起來干,不過結果是負重依然存在,而我們卻撐得不行。
火車到達屯溪火車站的時間是8:30,攜程的配送單上寫著我們的返程車票會有人送來。在出站口還真有人舉牌站在那兒,上書偶們倆的名字,偶過去自曝一下,她居然就把票給我了,我問她:“不用證件啥的?”,“不用,你不是報名字了嘛”。。。。。。我和老萬一陣狂汗,然後決定是不是一會把所有牌子上的名字都報一遍,收集一下在場的返程票,呵呵。給我們送票的中旅安徽分社的,她指指一邊的金杯,還有幾個座,我們也不高興再去找車,就拉著kinyong他們上去了,這兩個家伙大包小包的,我甚至懷疑金杯後排的承受能力。順便說一下,屯溪火車站到黃山正門的車很多,逮上哪輛上去就是了,一般在13~15元左右,火車上也有拉客坐車的,好像價格在20,那是蒙人的。金杯的價格是15元,一車的國際聯隊,中國人,韓國人,美國人,法國人,從屯溪到黃山64公裡,一個小時的路程,一路上kinyong不斷和我們講著四驅車的結構以及什麼樣的路況配合什麼樣的變速箱的理論,後來話題甚至進化成了凱恩斯的經濟學原理,誰讓他是學這個的,聽得我們一頭霧水,琉敬估計也不行了,於是開始和我們討論周星馳。
金杯把我們帶到黃山山腳的換乘中心,需要從這裡換車上到慈光閣或是雲谷寺,現在真的是方便了不少,我記得以前都是坐車到攬勝橋,然後再走上去的,省了不少路。那個換乘中心造的似乎不亞於任何大型汽車發運站,而且服務挺好,10元。剛才在金杯上和安徽分社那位討論了下行程,她建議我們從後山也就是雲谷寺上山,好走,再繞道蓮花峰。最好坐索道,因為天都和蓮花這次都開放了,省點力氣爬吧。不過我和老萬覺著那條路線實在浪費時間,反正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天都,反正前山順路,難爬也就上了。
車到慈光閣用了半小時,蜿蜒的山路,路過攬勝橋我一陣感嘆,三次下山都在那裡留影。挑夫們看到kinyong那些行李就圍了上來,是得圍上來,看到過有人拉著拖箱爬山嗎?kinyong居然是決定坐纜車上山再找賓館。我告訴他就算坐纜車還是要走很多路才能到賓館,況且,沒有預訂在旺季是不行的。於是打電話幫他們聯系了山下的賓館,再買了半程票原路折回。至少,爬山要有爬山的樣子啊。我們在慈光閣合影,約好等他們廣州回來在上海吃火鍋,就此別過。
好吧,黃山,開始了。
(三)賣瓜的大媽
在慈光閣買了票上山,門票201元,那一元是保險,這次調整的價格實在也是有點離譜。上山有兩條路,一條通往索道,一條步行上山,我們走出一段居然沒發現任何檢票口,正當我們納悶買票干嗎的時候,窄窄的檢票口才出現,離售票處約莫十分鐘的路程。汗,如果僥幸沒買票,這段路也夠嗆。我們在這裡記下了起始時間:10:10
從慈光閣到半山寺的這段恐怕是我最難忘的一段山路,因為爬得艱難。很難講是由單一原因造成的,這一段上上下下的,很考驗小腿和大腿的肌肉,這一段也是我們負重最大的時候,背著二、三十斤的東西上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這段路幾乎都是下山的人,“後山上前山下”看來的確是黃山的鐵定法則。不過這樣還是不斷有下山的人問究竟還有多久到慈光閣,出於心理不平衡,我們一律沒好氣的回答“早著呢”,也確實沒氣,基本是走一段歇一段,迅速放下背包,然後低頭不語,作深沉狀,其實是胸中萬馬奔騰,說不出話而已。
在半山休息的時候,我們突然對路邊販賣的西瓜感興趣,和賣瓜的大媽聊聊,她說她住山上,拿自己種的瓜和黃瓜出來賣,像她這樣把攤擺在半山,可以不用繳稅,呵呵。那瓜因為不是暖棚種的,口感不錯,甜的恰到好處。大媽告訴我們到半山寺大至還有半小時的路程,過了半山寺就是天都了,如果我們要去始信峰的話,到了往下一直走,10分鐘,那裡沒什麼人知道,但景色更漂亮。哈,多好的信息,不過怎麼也像在打RPG。
在那兒我們整理了下食物,老萬那包裡居然有四個巨大的腊雞腿,難怪他那包重的,狂汗,最後他把一袋面包和一個雞腿給了大媽,換了幾根黃瓜,呵呵。
到達半山寺已近中午,我們在那兒用午餐,減少負重,不過我也沒啥胃口,把午餐肉就著黃瓜啃了,好像蠻奇怪,呵呵。同時也補充下水,山上的東西確實貴,一瓶礦泉水10元,不過畢竟是挑上來的,也合理。
半山寺不遠就是天都了,呵呵,終於到了。
(四)夢中的天都
由於我們的路程是反向的,因此天都南坡自然也沒什麼人從這邊上,加上旅游團一般不推薦天都行程,所以一路上山冷冷清清。現在的天都說實話並不難爬,險峻的地方基本都采取了保護措施,已經很難看到老媽照片上僅靠一根樹干過路的場面,戚戚。唯一的記憶僅僅殘留在那些石坑上,當時以此為鏈,如今,很少人會再去使用他們,偶然借此使力,卻可以感受當時爬山的險境,其實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登山,無險無趣。
登山間而,遠處的山頂忽然被層層疊疊的雲所包圍,這是我們在黃山碰到的唯一一次,所謂風雲突變正是如此。適才清晰的畫面被慢慢擦去,如同水墨。一時間陡峭的山路上狂風大作,我們也就索性坐下休息,拿出相機拍下這奇異的變化過程,上帝那哥們也許在給我們上一節小課。還好,沒有下雨。
接近山頂的時候已是2點,從另一邊上山的人也開始往南坡下來。路漸陡,上山似乎還不成問題,但下山就有些險的味道了,所以如果想竟嘗天都的險,我覺得還是從北坡上山好些,但人太多。從南坡先到的是天都絕頂,1840米,那是被雲包裹的地方,靠近涯邊有幾塊巨石,不少老外和我們一塊在那兒或站或躺,也看不到下面,只是一片白雲之上,腳下是快速移動的雲層,那種感覺,真的非常的好。
離絕頂不遠就是著名的鯽魚背,但是誠如我前面說的的,現在的天都是那樣的安全,如果你不告訴我,我還真不知道那裡就是以險著稱的鯽魚背,兩邊蕩於地下的鐵鏈早已被石柱和麻繩替代,不過走上去才能感受peak給你帶來的刺激,因為風。在華山讓我難忘的蒼龍嶺也正是那樣,因為有風,你不得不顧忌那份無力感。在那裡也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這些石柱,你真的會過去嗎?我和老萬乘著人少在空蕩蕩的鯽魚背上大擺POSE,兩種感覺,冷,以及搖搖欲墜。
從北坡下的時候,發現不少人正從這裡上來,而且都趴在岩壁上,正排隊呢,哈哈,看來我們的上山時間和地點都正確。我們下的很快,好像是3點左右到的天都山腳,回望,絕頂雲層繚繞,那筆直的百步雲梯正像通向雲裡去。
夢中的天都,曾經抱憾多次錯過,只能在夢裡攬勝。而如今,雖然無憾,但仍會在夢裡懷念。
(五)西海賓館
從天都下來不遠就是玉屏樓,玉屏峰是黃山第四大峰,聞名遐邇的迎客松就在這裡。我們到的時候居然發現迎客松外那個著名的平台被鐵柵欄圍了起來,牛多的人在那裡排隊,等著照相,誰讓這是黃山的重要標志呢?我對那樣的場景相當厭惡,自然景觀居然變成了人文景觀,一如當年的石林,算了,離開吧。
從這兒到西海並沒有明確的指示牌,我們一路逮著導游就問,確定往蓮花峰的方向走,經鰲魚峰至光明頂,再往下到西峰,4個小時的行程。現在我開始明白中旅那位的話了,按照我們的行程,後半段將異常艱苦,恐怕在到達西海的時候,我們連check in的力氣都沒有。蓮花峰我們選擇放棄,一來游客太多,二來時間確實不夠,不過那個時候我們腦子裡只有床和熱水澡,那些理由只不過是附屬而已,呵呵。
過了蓮花峰來到鰲魚峰腳下,右手邊的百步雲梯游人如織,密密麻麻的一線從半山蜿蜒到山腳,我們實在不願湊這個熱鬧,因為這樣的景像每每下班總能在上海的高架上看到,所以我們從左手邊的下行路上山。鰲魚峰無論對於上山或是下山都是一個屏障,因為這是中途一個必經之路,當然走到這裡的時候似乎也有體能瓶頸。我們坐在半山大嚼巧克力補充熱量的時候,看到倆老外跌跌撞撞的下得山來,一個不穩居然還摔了一交,此景頓時讓我和老萬精神大振,立馬做出職業的眼神三步並作兩步的往上趕,看來有時比較還是相當有用的,哈。
在鰲魚峰頂已經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光明頂氣像站了,我一直很疑惑當年各大幫派是怎麼攻上光明頂的,山路如此磕腳,引無數英雄竟折腰,還要應付明教各旗的埋伏,不簡單。
過了排雲亭就是上光明頂的路,這裡也是一個叉口,豎著一塊牌子介紹西海啥的,我們一直以為是可以從這條路繞過光明頂直接到西海的,為此我們咨詢了N個導游,居然全部先B4的看著我們,然後指示從光明頂下西海,雖然不解但還是按導游的意見上山,這個莫名直到第二天才得以解開,原來這裡是西海大峽谷的路口,進去了怕是沒個幾小時是繞不出來的。。。。。。上光明頂那條路不長,沿途不停聽到各團導游的吆喝:“10分鐘,只有10分鐘的路程了啊”,偶們低著頭猛走,忽然聽到一熟悉的嗓音,頗為洪亮,轉頭看去,居然是偶們戴工。本來在辦公室就互相打聽了行程日期,不過沒想到還真能碰上,他們剛從西海回來(估計就是我們剛才徘徊的那條路),准備回北海賓館。互相絮叨一下,我們告別他們先行。
光明頂那個地方就是一大觀景台,日出日落,雲海佛光都在這裡,所以上面還特意弄了個電子指示牌,上書每天各大景觀的發生概率,偶們瞥了一眼平均15%的概率,繼續朝西海進發。不遠處我們聽到一幫人在一小型觀測台那兒大呼小叫,大意是表達自己對於黃山的熱愛之情,一年輕女子邊走下來邊說:“那啥的,光明頂就是壯觀”,正當我們狂汗的時候,後面氣喘吁吁趕來的導游大叫:“干什麼呢都,還沒到光明頂呢,趕緊下來”。。。。。。
從這兒到西海一路都是下山路,途經飛來石的時候我們以超市結賬的姿態跟著大部隊,上去瞅了下,就一大石頭,然後大家還伸出手在上面一個勁猛拍,意圖祈求幸福,汗,這麼多人不摔下去已經是奇跡了。
到達西海的時候是6點不到,我們大約走了8個小時。西海賓館在排雲樓賓館的下面,大約5分鐘的路程,這段路可以看到高山沼澤,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種地方也有沼澤,看來附近水源豐富。西海賓館分南北樓,搞笑的是兩樓都有自己獨立的總台和超市,搞得好像是兩家人。我們住在南樓,check in,設施出乎我的意料,雖然小點,但布置得相當標准,甚至是洗漱用品架這種小細節都弄得很有特色。把包放下的時候發現肩部腫了起來,汗,今天晚上一定要減少負重。舒舒服服洗了個熱水澡,我們汲著拖鞋出去晃悠,這時我才發現沒有帶長褲還是不明智的,有點寒意,在超市(山上居然還有超市)買了飲料坐在欄邊乘涼,終於可以釋放自己的腳,任由微風輕撫,挺舒服的一件事。
那天的晚飯我們解決了包裡大多數的食物,只留了很小一部分作為明天的午餐,把水灌滿,還沒看到舒馬赫拿到杆位,就已沉沉的睡去。
(六)西海大峽谷
早上睡到自然醒,8:00我和老萬醒來的時候誰都沒有出發的意思,於是又回到那個超市泡了杯咖啡坐在欄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這個時候趕早看日出的在往回趕,跟團的也差不多這個時候用完早餐在門口集合,難得我們兩個一如昨天晚上乘涼的狀態,篤悠的聊天,呵呵,感覺很不錯。
9點我們整裝准備出發,包明顯比昨天輕了許多,腳在經歷了昨天的磨礪後似乎也開始進入狀態,看來昨天一天是熱身。也確實如此,西海大峽谷才是我們此行的重點行程。沿著昨天經過的沼澤拾級而上,過了排雲樓賓館按照標牌的指示前往排雲亭,那個地方似乎沒怎麼變,連鎖鏈上的同心鎖也沒有因為這次的集中拆除行動而消失,依然倚在那裡可以清晰地看到不遠處的仙人曬靴。不過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通往西海的入口居然給封了。。。。。。四下詢問,由於西海還未完全修建完畢,需要從太平索道旁的小路繞進去,汗。。。那寫什麼標示。太平索道的入口在排雲樓賓館旁邊,還得這返回去,幸好只有0.5公裡。
太平索道旁那個入口不大,悠悠深徑,倒是很有點峽谷的味道,旁邊的石碑上書:“西海大峽谷,風景瑰麗。。。全程需5~6個小時,由於為新開發景區,無補給設施,無醫療站,無信號”這寫的也實再。。。。。。
西海確實在修,一路都能見到工人敲敲打打,不過也修的差不多了,道路平整,多為棧道,不難走,而且恰巧修在風景極美的地方。我現在相信廣大攜程驢友,以及昨天偶們戴工為何要極力推薦來西海逛逛了,從轉過第一個彎角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一片蒼蒼翠翠,山巒交疊,太美的地方,沒有人去刻意的告訴你這些山峰像什麼,取而代之的是你的想像。由於旅游團不帶隊來這裡,終於在這個旅游旺季感受到了一片寧靜,路上沒有什麼游客,即使有,我們也盡量和他們拉開距離,以享受難得的屬於自己的山,或許,這本就是黃山原來的樣子。
經過兩個環我們來到谷底,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沒有谷內的地圖,我們在那兩環分叉的地方研究了很久,最後逮到工人才知道無論往那邊走都可以,呵呵。不過按照網友和戴工的說法,第一個環從上面進,第二個環從下面出是最好的路線,景色好些。我們在谷底找了個有陽光的地方用午餐,免得被谷風吹得不行,不過陽光也只是若有若無。但每當我們往面包上塗鵝干醬的時候,陽光總是曬得我們很貪婪,汗,難道老天也喜歡這個。。。。。。於是我們覺著冷就開始往面包上鵝干醬。
從谷底往上又是一段考驗,不過並不像前一天那樣累,或許是已經習慣了調勻呼吸一次爬個幾十格台階。穿過3、4個山洞來到一處棧道,我想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地方,向內凹的地形使之形成一個相當好的避風港灣,無數燕子在這裡飛舞,如果趴著看棧道下,燕巢裡那些小廝正待著父母銜來的食物。那個景像。。。很難來形容。
出得谷來正是我們昨天經過的雲海亭,看看那個牌子,哈哈,如果我們昨天真的往裡面走了。。。。。。不過我們只用了3個小時走完全程,想來入口處那提示的時間該是平均速度吧。
西海確是值得再來的地方,我實再無法用文字來竟述這裡的景色,平面的東西永遠無法表達那份美感,如果有機會,該來看看,哪怕舍棄黃山其它的景色。
(七)老街以及告別
由於到達雲海亭只有下午一點,我們決定改變一下行程。原來因為預計西海的步行時間為5~6個小時,所以是計劃是在白鵝嶺坐索道下山的,現在既然空出3個小時,我們決定步行下山。當然,在這之前我們還是想去看看始信峰。
從雲海亭往上我們又回到了光明頂,那個地方就是個十字路口,往哪兒都得路過。往東2.5公裡我們來到北海,這段山路現在在我們看來已是如履平地了,蹦蹦跳跳的上上下下。在通往始信峰的連理松那裡我們碰上一隊韓國人,約莫20人,浩浩蕩蕩占了整條路,老萬忽然對我說:“慢車就是影響做出最快圈速”,汗,爬山都能想到F1。始信峰現在禁止攀登,也是,這麼一小峰,一定是游人如織,早就被踏破了的,再不保護怕是不行。我們乘著後面的韓國人還沒上來趕緊匆匆瀏覽,說實話我們對這裡並不感興趣,惦記的只是昨天那個大媽說的往下10分鐘處。路其實是擺在那兒,只是大多數的游人決不會往下走。那個地方其實是個諾大的平台,再往下也就沒路了,下面是絕壁,站在盡處,可以一覽眾山,地圖上那些得名的山峰倒是在這裡才能看貼切,只是名字並不重要,秀麗才是真的。知道這裡是我們黃山最後可以觀景的地方,所以我們多呆了一會,反正也沒人,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老萬索性半躺在絕壁欄杆處,貌似半個身子都在外面,呵呵,危險,不過他樂此不疲。
從這裡往下1.5公裡就可以到達白鵝嶺,我們在這裡補充了水,問下老板下山的時間,“2小時”,“哦,我們走完西海大概3小時”,“我是說一般2小時,你們大概1個半小時吧,快一點1小時”,呵呵。從索道站旁邊的小路下山去,我們一路都是小跑,連續小腿運動。雖然自己感覺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還是碰到兩個牛人。那兩個女孩子基本是勻速下山,在我們第一次超過她們又快速走了10分鐘的時候,我們選了個地方坐下休息,沒想到沒有多少時間,就聽到了她們趕近。基於不想被倆女生趕上,我們接著往下衝,在我們又坐下來休息的時候,居然。。。。。。她們又來了。。。。。。汗,在這兩個人的逼迫下,我們一路狂奔下山,居然真的只用了一個小時,她們兩估計也是這個速度,倒。
在白鵝嶺山下我和老萬合影,紀念這次徒步之旅。
白鵝嶺有擺渡車送到黃山大門,10元。再坐中巴回到屯溪火車站,看了下時間,6點。距離我們的火車還有將近4個小時,於是我們決定去屯溪老街打發時間。從火車站到老街挺長一段路,奉勸大家不要做三輪車,打的過去也就5元。老街類似烏鎮,一路都是當地特產,墨寶茶葉羅盤,無聊的逛了一圈,我們去出租司機推薦的龍越吃飯,據說當地人都去那裡吃,點了臭鱖魚、隨便、臭豆腐、霉干菜燒肉,說實話,不知道是吃不慣徽菜還是這家店並不出色,總覺得這些菜並不合算,加上酒水,居然要170,比上海貴啊,汗~
回到火車站的時候是9點,稍坐一會,偶們居然又聽到了那個熟悉的聲音,呵呵,果然是戴工出現了,乘著還早,大家交流出游心得。這還不算巧,搞笑的是,10分鐘以後,那兩個韓國人kinyong和琉敬居然也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們後來在賓館放下行李就和我們一樣從前山步行上山,到了蓮花峰,然後再折回,kinyong一臉興奮,琉敬很迷茫的用中文說:“腳,疼;我,好累”,哈哈,那段路是夠她受的。他們那天是特意提前來火車站等我們的,然後晚上坐火車去他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廣州。臨別的時候我們約定,等他們回到上海一起去吃琉敬喜歡的火鍋。
22:00,我們坐上黃山始發的N520返回上海,雖然外面一片漆黑,已然看不見什麼,但我還是在心中默念:再見,黃山,這次再來,我已無憾了。
後記:
由於火車晚點,我們到達上海的時候已經在路上折騰了10個小時。
8月9日那天琉敬他們從廣州回來了,由於他們沒帶手機,我們在人民廣場折騰了半天才找到他們,kinyong說了他在廣州買火車票被騙的經歷。。
我們在南華吃火鍋,為他們餞行,第二天他們一個飛韓國,一個飛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