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道中(二)重新排版

作者: xiangy225

導讀前面那篇不知怎麼排版亂了,再發一次,麻煩版主把前面那篇(二)刪了吧,謝謝。 五台:南禪寺、佛光寺31日早上起來,到賓館門外街角處打聽去南禪、佛光兩寺的路線。這兩座寺院也是我山 西之行的重點之一,也許好多去過五台山的人都沒有聽說過,甚至專搞旅游的趙大姐、劉師 傅都不知道,但對於我卻是仰慕已久,台內寺院可以不去,但這兩座台外寺院是一定要去的 ...

前面那篇不知怎麼排版亂了,再發一次,麻煩版主把前面那篇(二)刪了吧,謝謝。

五台:南禪寺、佛光寺31日早上起來,到賓館門外街角處打聽去南禪、佛光兩寺的路線。這兩座寺院也是我山

西之行的重點之一,也許好多去過五台山的人都沒有聽說過,甚至專搞旅游的趙大姐、劉師

傅都不知道,但對於我卻是仰慕已久,台內寺院可以不去,但這兩座台外寺院是一定要去的

。在前人的游記中也很少看到去這兩個地方的方法,從地圖上看到都離五台縣城不太遠,只

好決定到了五台縣城再臨時抱佛腳。

沒有直達的交通路線,想去這兩處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搭鄉村中巴一站一站轉車過去,

要麼包一個車。個人偏愛前者,但是時間有限,還是決定包車,半天時間,100元。談好以

後,先向南禪寺進發。南禪寺,位於五台縣城南21公裡處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它的寶貴之

處在於其大殿建於唐建中二年(780),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木結構建築,是名副其實的國寶

,也是建築學的聖地。

9點左右到了南禪寺門口,寺門口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從側門進到院裡,百合、

牽牛競相開放,小雞在花叢中覓食,大殿飛檐在花叢和紅牆間露出一角。但通往大殿的院門

被鎖住了,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看守的大爺,買了門票,7元/人,看來我們是今天的第一批

客人。據大爺說,這裡一天也難得有多少人來。打開了鎖著的院門和大殿的正門,進入了殿

內。殿內的十多尊塑像亦為唐時原作,整個佛像群以釋迦牟尼佛為中心,左右為其脅侍文殊

和普賢。這些塑像,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轍,富有盛唐風韻。佛壇四周,滿刻精美

的花紋、蓮瓣,這是唐代磚雕藝術的珍品。雖然早已經在圖片上看過了多次,但真正和國寶

面對面,還是非常激動,一腳把放在地上的相機都踢翻了(因為殿內不能照相),還好沒有

踢壞。

大爺的管理非常嚴格,我們一退出大殿,立即就鎖上了殿門。這時我才細細的觀察大殿

的外觀,大殿其實並不大,面闊和進深都為3間,單檐歇山頂,由12根柱子支撐,這些柱子

,歷經1200多年的風霜,表面布滿了深深的裂痕,猶如老人的皮膚。鴟吻簡潔樸實,尾端內

卷,是典型的唐風。照例的坡度平緩,照例的出檐深遠,照例的鬥拱粗大。早晨的陽光,給

大殿塗上了一層金色。由於南禪寺地處偏僻,名氣也不大,所以相當幸運的躲過了唐武宗時

的“會昌法難”(845-846)和歷代的天災人禍,保存至今。相比而言佛光寺就沒有這麼幸

運了,在會昌法難時被拆毀,後來才得以重建,從年代上來說比南禪寺晚了70多年,只好曲

居第二。在殿旁徘徊多時,還發現了電子監視裝置,看來國家還是非常重視這個山溝小廟的

。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南禪寺,向佛光寺進發,從我到達到離開,都沒有其它的游客,這個聖

地歸我獨享。

幾年前,在敦煌時,曾經看到一幅唐代“五台山圖”的壁畫,當時解說還特別提到,圖

中的“大佛光之寺”現在依然存在,今天我真的站在五台縣豆村鎮北5公裡處的佛光寺前了

,有點夢幻般的感覺。寺前一棵粗大的古松,濃陰蓋地。門票10元/人。佛光寺創建於北魏

孝文帝時期,現存祖師塔為北魏遺物,搭了架子,正在維修。管理人員生怕我順著梯子爬到

塔上去,一直在我後面跟著。幸好游客稀少,要不還不把他累死。東大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築

,位於寺內東部的制高點上,建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為會昌法難後重修,距今110

0多年。從院內通過一個圓形拱門,爬上一道極陡的坡,就到了大殿面前,兩株古松郁郁蔥

蔥,樹蔭完全覆蓋了殿前的空地。大殿的建築、塑像、壁畫、墨跡均為唐代遺物,稱為“四

絕”,為海內僅存。在南禪寺大殿修建年代被確認以前,它一直被認為是國內最早的唐構。

其實東大殿在很多方面都遠遠超過南禪寺大殿,從體量上說,它面闊7間,進深4間,而南禪

寺大殿的面闊和進深均為3間;從等級上說,它用的是單檐廡殿頂,比南禪寺的歇山頂高一

個級別。大殿正中的佛壇上有三尊佛像和35尊菩薩像,正中為釋迦佛,左為彌勒佛,右為阿

彌陀佛,塑像面容豐滿、端正,具有典型的中唐風格。東大殿內柱有幾幅唐代壁畫,開始沒

有找到,在管理人員的指點下才看到,與敦煌莫高窟中的畫像幾乎沒什麼兩樣。

佛光寺的發現要歸功於這幅敦煌壁畫和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先生。在佛光寺重新發現之

前,要看唐代木結構建築只有到日本奈良。一次梁思成在前面提到的敦煌壁畫中看到五台山

大佛光寺的形像,後在北京清涼山寺找到大佛光寺的記載,根據這些記載,1937年6月,梁

思成、林徽因帶了助手到五台山探尋佛光寺。他們冒著蝙蝠和臭蟲的襲擊,爬到屋頂下面進

行勘測和繪畫,關於佛光寺東大殿建築年代的發現,梁先生有詳細的說明:“我們在大廳裡

工作的第三天,我妻子在一根梁的根部下面注意到有中國墨的很淡的字跡。這個發現對我們

大家的影響有如電擊一般。沒有比實際寫在廟的梁上或刻在石頭上的日期更讓人歡喜的東西

了。那富麗堂皇的唐代建築已在面前——但我怎樣報道它的建造日期呢?唐朝從618年一直

延續到906年。現在這帶有淡淡字跡的木頭即將提供給我盼望已久的答案。當我們大家忙著

想辦法在佛像群中搭起腳手架以便清洗梁柱和就近審視題字時,我妻子徑直去工作了。她把

頭盡量往後仰,從下邊各個不同角度盡力辨識梁上的文字。經過這樣的一番艱苦努力,她認

出一些隱約的人名,還帶有長長的唐朝官職。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右邊的那根梁上,當時依稀

可辨的是:‘佛殿主女弟子寧公遇’。施主是個女的!這位年輕的建築學家,本身是個女人

,將成為第一個發現中國最希奇的古廟的人,而該廟的施主竟然也是個女人,顯然不是一個

偶然的巧合。她生怕會由於生動的幻覺而誤識了不易辨識的字。但她記得她在外面台階前經

幢石柱上看到過類似的帶官職的人名。她離開大殿,想去核實她在石柱上看到過的刻字。她

大喜過望地發現,除了一大串官名以外,石柱上赫然寫著同樣的句子:‘佛殿主女弟子寧公

遇’。石柱上刻的年代是‘唐大中十一年’,相當於公元857年。”

佛光寺薈萃了各個朝代的建築,稱得上是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其文殊殿為金天會十五年

(1137)建,殿內的文殊像為金代原塑,裡面還搞了一個五台山文殊塑像展。殿內的牆上有

500羅漢壁畫,非常精美,為明代所繪。護法殿建於明代,關帝殿建於清代。寺內古松參天

,鮮花遍地,芍藥、百合,在陽光映照下鮮艷極了。確實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南禪、佛光兩寺的管理者都有一個習慣,平時各殿的門都是鎖著的,游客到了才打開,游客

前腳一出門,跟著就又鎖上,然後管理者就不知所蹤了,如果想再進去看看,就得花點工夫

去找人了。這一方面是出於保護文物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游客不多吧。其實在我看來

,這兩座台外寺廟,正是由於香火不旺,地處偏僻,少有人識,才得以保存至今,避免了各

種天災人禍,成為真正的國之瑰寶。做人也一樣,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決心。

出了佛光寺,山門旁一戶農家,大門緊閉,上面一幅對聯:“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難道住著隱居避世的高人?

中午12點多,返回五台縣。縣城發往太原的班車一般只有上午才有,已經過了時間。只

能到縣城到五台山去的路口搭五台山回太原的車,車子很多,而且都要在縣城的這個路口停

留拉客,很方便,到太原25元/人。缺點是可能會在路口停留很長的時間,我們大概等了四

十多分鐘吧,本地乘客都已經習慣了,一個個氣定神閑的安坐,我們也就入鄉隨俗。從五台

到太原,一路上看到許多有意思的去處,像徐向前、閻錫山的故居,什麼地道戰的遺址等等

,如果是自己開車,可以一路玩回太原。

回到太原休息了兩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太原的飯店,就是在建設北路和府東街交彙路口

的三晉飯莊,地道山西風味,太谷掛爐雞、烤鱸魚、焦溜丸子、驢肉等等,都很好吃,價格

也不貴。

太原-平遙-喬家大院(祈縣)

休息兩天之後,8月3日早晨,再次背上背包,向山西的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

城出發。

發往平遙的車要到另一個車站――建南長途汽車站去坐。這裡可以到太谷、祁縣等地,

喬家大院就在太原到平遙的大運路邊,從省事的角度出發,應該先到喬家大院,逛完以後再

去平遙。但因為背包比較重,還是決定先到平遙把包放了再說。從太原到平遙20元/人,由

於一路拉客,停停走走,大約2個小時才到達平遙,而且本車嚴重超載,每到十字路口或是

有警察的地方,都要叫我們把窗簾拉上,坐在加座上的乘客把頭低下來,著實折騰。

在平遙古城南門下了車,給預定住宿的衙門官舍旅館打了電話(0354-5683539),他們

派人到南門來接。等了一會,一個gg坐電瓶車來了,七彎八拐的進了古城。平遙的第一眼令

我比較失望,看不到幾棵樹,房子都用灰磚砌成,屋頂也是灰瓦;加上街道衛生情況欠佳,

風一吹灰塵四起……總之給人一種滿眼灰撲撲的感覺,和另一個同樣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小

城麗江的小橋流水,楊柳依依一比,覺得差遠了。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慢慢的印像才有所改

觀。

我們預定居住的衙門官舍位於古城的衙門街上,與縣衙博物館一牆之隔。是古代縣太爺

招待上下官員的場所。始建於明萬歷十九年(1591);清康熙四十二年(1702)知縣王綬為

准備皇帝西行加以修葺;光緒初年,曾國荃、張之洞、楊深秀為審定《平遙縣志》在此居住

多日。能和這麼多歷史名人住在一起,不容易啊。我們住在左邊的正房,空調衛生間熱水齊

全,房間陳設古色古香。標間價60元/人。最好的是,它的床鋪是土炕,這讓我這個從沒有

睡過炕的南方人很是高興。現在它是國際青年旅舍成員,我們住下後發現,除了我們以外,

當天店裡的客人都是老外。

安頓下來,在店裡吃午飯。點了平遙的蓨面栲栳栳(名字希奇吧,有的飯館寫得更可怕

,烤姥姥!!),蜜汁山藥、水煎包和燴菜,就花了73元,好貴,後來發現平遙的物價確實

比山西其他地方高出一截。好在這裡可以把吃不完的剩菜存下來晚上再吃,呵呵。

飯後決定去喬家大院。在門口坐2元/人的電瓶車到火車站,門口廣場上有平遙-祁縣-

喬家大院的中巴車,10元/人,大約40分鐘後到喬家大院。喬家大院不用我說了吧,就是拍

那個著名的電影的地方,而且中央台剛剛才在那裡又拍了一部電視劇名字就叫《喬家大院》

,進門後又是橫幅標語又是宣傳畫,大煞風景。門票40元,學生半價。大院共由5個院落和1

個花園組成,有300多間房子,分布在進門後的一個長長的甬道的左右兩邊,一邊三個院子

,呈雙“喜”字形。磚雕、木雕、石雕都很不錯,很精致。大院裡有不少學建築的同學拿著

速寫本在寫生。

大院外面有不少賣紀念品的小攤,山西的剪紙很不錯,小幅的一套10張,才5元一套,

有很多種圖案,剪得還比較精致,推薦。出來後已是6點過,門口回平遙的中巴沒有了,坐

了10元出租車到東觀鎮,到那裡攔去平遙方向的過路車。出租車司機很不錯,主動幫我們攔

車、砍價。前面的車要價10元/人,砍不下來,出租司機拉著我不要我們上車,最後攔了一

個太原-介休的中巴,談好到平遙5元/人,出租車司機才讓我們上了車,再一次感受到山西

人民的淳樸和熱情。

回到旅館,天已經黑了。檐下的紅燈籠點了起來,院子裡非常安靜,不知道老外們都上

哪裡happy去了,坐在院子裡的椅子上,夏夜涼風吹拂,頭上是滿天的星星,身邊是輝映著

柔和紅光的寂靜的四合院,泡上一壺茶,閉上眼睛,不知今夕何夕。

平遙-王家大院-平遙

4日早上一覺醒來已是8點半了。吃了簡單的早飯,出門准備去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在靈

石縣靜升,離平遙50多公裡,沒有直接到王家大院的車,就在街上找了一個師傅包車去,12

0元來回,回來的時候順路參觀雙林寺。

路上一家接一家都是煉焦炭的工廠,噴著白煙,污染啊。1個多小時到達王家大院,門

票45元/人,學生半價。整個建築由紅門堡、高家崖和王氏宗祠三組建築群組成,紅門堡和

高家崖之間,有一道石橋相連,完全不用出門。大院共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比喬家

大院大多了。城內街巷呈“王”字形,院中有院,像迷宮一樣;王家當年發跡人選址精明,

背靠群山,氣勢磅礡,層樓疊院,院院相似而不落俗套,集北方民宅建築之大成,彙磚、木

、石三雕建築裝飾於一身。每個院落後庭院東西廂二層都是別致精巧的秀樓,為小姐所居。

但是王家敗落較早,所以細節方面不及喬家大院精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光

緒西狩,曾在王家大院下榻,睡過的床至今猶在。現在王家大院的招牌是朱老總所提。站在

高達10多米的院牆上,靜升的鄉村一覽無遺。大多數村民還住的窯洞,有土窯,也有磚窯,

和王家的高牆深院一比,有天壤之別。50多年以前,這種差別應該更顯著吧?不知道打土豪

分田地的時候,廣大貧下中農是多麼高興?

回程的時候,參觀了雙林寺,雙林寺距古城約6公裡,也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2

5元/人,有學生票。雙林寺的彩塑非常讓人贊嘆, 尤其是自在觀音和韋馱, 造型優美,是鎮

寺之寶。偷偷的照了像,還好沒被發現。比起其他景點來, 那裡人少很多,不錯。

回到平遙西門,買了古城的游覽通票(20個景點), 120元, 學生半票,有效期兩天。注意

五六點鐘的時候到隨便什麼地方的售票處蓋個章, 門票明天才可以繼續使用。這所謂的20個

景點,大部分都可以歸為三類,即票號、鏢局和武館。大同小異,推薦幾個必去的吧,我認

為是城牆、縣衙、日升昌、城隍廟、清虛觀、文廟。其中,文廟主建築大成殿重修於金大定

三年(1163),是現存最早的文廟。日升昌票號,創設於清道光三年(1823),是中國第一

家票號。日升昌結構為三進,第一進是書信房,庫房,廂房,是接待普通客戶的地方,名字

叫做“怡神養素之軒”,完全看不出任何商氣吧;第二進是主廳,議事廳,是接待大客戶的

地方,主廳門上就懸掛著日升昌的金漆招牌----御賜的“彙通天下”牌匾,這個“彙通天下

”已經成為晉商鼎盛的標志語了。第三進是生活區與地下秘密庫房。縣衙規模很大,可以想

見當年財力的充足。

4日沒逛完,5日接著逛,大概逛了17、8個地方。看了這些地方,對晉商的實力有了進

一步的了解,他們並不是想像中的土財主,而是具有現代雛形的企業家,很多票號在俄羅斯

、日本、朝鮮都有分號,有的票號在19世紀就開始炒賣外彙,有的總經理還親自到莫斯科去

交易。。。在票號的極盛期,每股股票的分紅可以達到1萬3、4千兩銀子,歷年平均,每股

也有5、6千兩,可以說滾滾的財源流入平遙這個小城,這條狹窄的小街是當時中國的華爾街

。平遙商人的實力,在八國聯軍入侵時再次體現了出來,一家票號(忘了哪家了)的經理就

捐了20萬兩銀子,超過當時戶部。

平遙古城的魅力,既在展示當年輝煌的票號、鏢局,又在於它是活的古城,是依然在生

存、發展的,充滿活力的古城。逛古城最好的方法是租一輛自行車,5元/天,騎上自行車在

城裡小巷裡穿行,看看平遙普通人家的生活,看看各式小買賣商人,看看市場,看看在門檻

上悠閑聊天的老人;已經褪色的雕梁畫棟,揭示著輝煌和衰落的轉變,也有修飾一新的垂花

大門,顯示主人如今生活的富足。。。在小巷中穿行,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美

,發現屬於你自己的平遙。

平遙古城裡,幾乎沒什麼夜生活,到了晚上十點左右,街上的商鋪就紛紛關門了,和麗

江的熱鬧完全無法相比。全城目前只有一家酒吧(呵呵沒想到吧),在南大街與東大街的交

彙處,名字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就是麗江的櫻花屋,在平遙開了分店。進到店裡,喝一杯

冰鎮的啤酒,聽著舒緩的音樂,發發呆,在燈下看看書,寫寫日記,也許現在這樣的氛圍就

是我所追求的了,誰知道呢?

櫻花屋的早餐很不錯!16元一套的早餐包括咖啡、面包加果醬黃油和蜂蜜、鮮榨果汁、

兩個雞蛋。但牛奶很貴,一杯13元,開始沒問價,點了以後算帳才發現。櫻花屋對面的罐罐

牛肉削面也是平遙特色,14元/罐,一個人吃不完,味道很好,湯好喝。在那裡點了一個蓨

面搓魚,想在太原也就3、4塊錢,就沒看菜單,結果一算帳25元。教訓:在平遙點菜之前一

定要先問價,憑感覺是要吃虧的。

在平遙城裡悠閑的晃了3天,該回了。。。實在不想坐又慢又擠的汽車了,決定坐火車

,經平遙到太原的火車車次很多,我們買的風陵渡-太原的4526次空調雙層快車,下午3:0

2分到平遙,3:05分開出,果然非常舒服,座位很多隨便挑,又涼爽又干淨,只用了1小時3

5分鐘,准時到達太原站。價錢還比汽車便宜,13元/人,如果坐普通客車,只需8元,看來

鐵路還是很有優勢啊。

7日晚,離開太原,回家。

又一個拿起背包,放下背包的輪回。每次拿起背包時,心裡總是充滿了對未知的期待;

而每次回家放下背包時,除了沉甸甸的收獲,更多的是對下一個未知的向往。我知道,為了

心底的追求,我還會再次出發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