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假期得來比較倉促,所以事前的准備工作也沒有做得太多,僅是到攜程網上查了幾篇游記。我們預定的路線是:南寧-張家界-吉首-鳳凰-吉首-南寧,游玩的重點放在張家界。通過網上游記,發現去張家界的自助游客絕大多數都請了當地的導游,當地人對上網宣傳已經很有概念,以至於後來在景區內每每有當地人問我們這樣的問題:“你們是網上(打聽到)的?”但是我們還是打算完全自助,一來節省不必要的花費,二來當地是成熟的旅游點自助應該不成問題,三是和老公兩個人更自由。後來的實踐證明,不請導游也是完全可以玩得很好的,甚至感覺更好,個人認為導游的唯一作用就是指點你看那些似像非像的景點,如果你並非一定要對著塊石頭看出點什麼來,而是直接領略景色,那麼連這點作用都可以省掉。但是前提是行李一定不要拖沓,我們是每人一個50升的登山包,全部搞掂。
簡單介紹一下張家界森林公園的情況:
山下景區主要包括金鞭溪、十裡畫廊、索峪湖,互相可通;山上景區主要包括袁家界、楊家界、天子山、賀龍公園,也是互相可通;另外山上景點還有黃石寨,但是獨立的,不能到達其他景區。
公園內的交通車都是免費的,已經包含在門票裡了。其中山下的線路主要是從水繞四門(金鞭溪的出口)經十裡畫廊到索峪湖和天子山索道下站;山上的線路分幾截,由不同的車輛執行,一是從百龍電梯上站到天下第一橋,是大巴,俗稱百龍車,二是從天下第一橋到賀龍公園,是中巴,三是從賀龍公園到天子山索道上站,也是大巴。
山上的農家旅舍主要集中在後花園、天下第一橋一帶,一般30-40元一間,環境都還比較干淨整齊。
景區內有很多賣飲料、小吃的小攤,旅游團越多的地方越貴,比如金鞭溪、天子山。切記購買東西一定要砍價,我們在爬黃石寨時,中途在一小攤旁喝冰葛粉,原來是2元/碗,我們講到2元/2碗,結果看到又有幾位游客來喝,價也沒還,把攤主樂得。再提一句,這個葛粉是張家界的特產,每攤必備,我們一路喝來,感覺袁家界的最好,天子山的最差,其他的差不多。
D1:8月15日
經過一晚的火車,早上10點到達張家界。天不作美,雨下得瀝瀝拉拉,出站口果然有成群結隊的當地人在拉客。堅決不理,直接到站前廣場乘上2路公交車,車票1元/人,大約20分鐘後到汽車站下車。經詢問售票員,得知從汽車站候車廳向前行50米,直接到停車場搭“市內-森林公園”的中巴,每10分鐘一趟,6元/人,上車買票即可。車行約1小時後到達張家界公園門口的停車場,雖然雨還在下,但果真是游人如織。
去買門票,驚喜地發現有學生票,168元/人,能便宜80元,兩人就省160!!且賣票的MM很爽快的說研究生的證也可以買。這裡不驗學生證,是在進門的時候才驗,我和老公順利通過,耶,狂喜中。。。。。。
進門後按前人的指點,先走金鞭溪,這時雨更大了,不得不撐起雨傘,游道上擠滿了旅游團的游客,時不時造成輕微的交通堵塞。我們只顧埋頭走路,沒有看景,行約1小時後,來到“千裡相會”景點,從這裡開始爬山,可以到達袁家界的“後花園”。這條上山路據我所知是最近的,一直向上,但是久不做此艱苦運動的我們負重冒雨爬了大約1個半小時,中途休息了若干次才到頂。到達袁家界的起點“後花園”後,從游道走上公路,入住路邊的一家農家旅館。和老板侃價到100元3晚,老板叫苦不迭。旅店有兩層,我們住2層,雖然小點,還比較干淨整齊。放下行李,才4點半左右,得知要到晚上8點才有熱水,看來這身臭汗還得忍忍了,決定出門慢慢逛逛附近景點。走到“後花園”一帶,此時微雨蒙蒙,行人稀少,眼前奇峰高低錯落,雲飄舞繞,頗有仙境意味。逛到迷魂台附近,天色已晚,決定回旅店吃飯。
晚飯根據網上經驗,談好價錢一葷一素一湯30元,兩人份,不過這個葷實在粗制濫造,只有區區幾根肉絲,太不劃算。
D2:8月16日
早上起床後,重新從“後花園”出發,打算步行到“天下第一橋”。天已放晴,從“後花園”到“迷魂台”是沒有旅游團來的,比較清淨。走到迷魂台時,開始撞上一撥一撥的中韓團隊游客,加上大霧迷漫,什麼景色也看不到,我們只有慢慢走路的份。到“天下第一橋”時,更是擁擠不堪,排隊在觀景台照相。我們到橋對面的“仙山”上逛了一圈,這裡倒是人少。從“天下第一橋”繼續前行,直達公路邊的環保車站,准備去烏龍寨。到烏龍寨的車程大約20分鐘,這裡也是團隊不來的。我們下車的時候,甚至可以說是冷清,除了我們,不見其他游客。往烏龍寨的路上,不停有轎夫來招攬生意,不過若非老弱病殘,實在沒有乘坐的必要。烏龍寨原來是土匪窩,現在在修繕時景觀還保留得比較原始,特別是進寨的三道關,體型過胖者有進退不得的危險。更精彩的是烏龍寨後的天波府,需要手腳並用地爬上約10米的90度垂直鐵樓梯,方可到達觀景台,頗令人膽戰心驚兼手腳發軟。不過上得來四周景色不虛此行,比別的景點更有特色。
從烏龍寨返回徒中,看到前往“一步登天”的游道,但當地人說來回要2小時到3小時,兼聽說此道凶險,於是不打算前往。出來在路邊打算解決午飯問題,看上了“來一桶”,跟老板講價到3.5元/碗,這個老板甚是健談,順便聊了會天。
吃完面,繼續攔車去下一個團隊不去的景點――“大觀台”。“大觀台”本身確實景色一般,特別是已經接受了一天的美景熏陶之後。於是繼續前行前往“一步難行”、“神雞啄食”、“仙人橋”。“一步難行”和“神雞啄食”隔空相望,前者是一座完全獨立的小山峰,通過一道鐵欄與這邊相連,橋上可看到無底深淵,令人再次腳軟;後者據說可以看到一雞形山峰,但我等愚鈍,愣是沒看出來,倒是看到谷底隱約的“十裡畫廊”。“仙人橋”比較遠,一路上不見其他游客,倒是奇花異草、蟲鳴鳥叫一路相伴。“仙人橋”像是縮小版的“天下第一橋”,因為小,所以看起來更險。先前已到的一撥散客中,有一膽大之人還跑到橋面上擺POSE照相,看得我著實害怕。
看完“大觀台”這系列景點,本來今天的計劃就結束了,但是看到時間尚早,才4點左右,臨時決定再去天子山賀龍公園看看。繼續攔車,沒想到上了車才發現全是韓國團,個個睡得東歪西倒。順便提一句,我們乘了幾次車,包括從停車場上和中途上,都沒有碰到網友所說的難上的情況,可能是運氣好,也可能是我們只有兩人容易找空位,總之只有時間不是太早或太晚,景區內的車次還是很多的。
到賀龍公園時,並沒有進去,路邊的有不少賣吃的小攤,因為時間有點晚了,游客漸稀,所以小販們的價格松動不少,買的了1元兩串的土豆(原來要1元1串),1元兩個玉米(原來是1元1個),2元五根黃瓜(原來也是1元1根)。5點多了,搭車返回“天下第一橋”,沿游道步行回到“後花園”,這時已無游客,我們順便補看了上午因霧大沒有看到的景點。
回到旅店,向老板娘透露我們欲以泡面做晚餐的決定,並抱怨昨天的飯菜價貴質差,她於是答應降價到20元,且葷菜改成炒土雞塊。嗯,聽起來還不錯,就買她的帳吧。果然比昨天好了很多,20元還比較值得了。
D3:8月17日
早上先搭車到神堂灣,看看傳說中向大坤跳崖的地方,這裡都是自助游客,沒有團隊。有個觀景台是正對神堂灣的大門,兩座屏風似的石峰一左一右對峙,很是壯觀,傳說打雷下雨時的人馬操練之聲就是從那裡面傳出來的。
從神堂灣出來,搭一小段車就到了賀龍公園。這裡是旅游團必到之處,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於是在眾人的擁擠中匆匆觀賞了著名的御筆峰、仙女散花等,然後繞到天子閣後面的觀景台開了西海峰林、武士馴馬。天子閣後面有游道,其中一條可達十裡畫廊。我們從這條游道下山,一路上游人較多,有上有下的。這條路比較遠,走得十分辛苦,腳酸腿軟時終於到達山腳的十裡畫廊。觀光小火車是不去坐的,還是堅持步行出去,用時約50分鐘。這十裡畫廊缺少水的靈氣,加上烈日當空,山色一般,一路上只有個“采藥老人”遠觀頗為神似,值得一看。
十裡畫廊門口有大堆的游客等著坐車去天子山索道下站,我們要去的是反方向的水繞四門。從水繞四門開始逆行金鞭溪,走到“千裡相會”處再原路返回,不過這半節沒有多少景點可看,只有看潺潺流水相伴了。重新走回水繞四門,這時省力的上山方法有兩條:百龍電梯、天子山索道。我們選擇了後者,其實價錢也差不多,但是要注意索道好像只開到5點。
天子山索道上行52元,下行42元,據說有2千米的距離,有恐高症的人可能會有點害怕,不過我是不怕,東照西拍不亦樂乎。因為有車免費往返於賀龍公園停車場和索道站,我們輕松搭車回到賀龍公園,繼續轉乘環保車返回“天下第一橋”。這時已經有點筋疲力盡了,打算繼續搭百龍的順風車回“後花園”,誰知道當時還沒到6點,那個司機見我們不是去搭百龍電梯的,居然找出諸般接口不搭我們,一氣之下,我們沿公路步行回到住處,沒想到也花不了多少時間,15分鐘就到了。
D4:8月18日
按計劃今天上午離開張家界,下午趕往吉首再轉鳳凰。所以離開前順便上黃石寨,沒辦法,名氣太大了,也可以說是挑戰自己的一次機會,因為又要負重爬山。
早上6點就起床了,是起得最早的一天。收拾好東西,吃過泡面後,6點40左右開始背著我們的大包包從“後花園”下山。清晨的山中空氣清新,薄霧迷漫,山道上空無一人,感覺特別好。從亂竄坡一路下到金鞭溪,大概花了40分鐘,此時開始有景區的管理人員出來上班了,但尚無游客。約1小時後,走到溪口,連續負重步行近2小時,還是比較累的,所以在上黃石寨之前,我們打算修整一會。8點半左右,開始爬黃石寨,這時游客已經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去乘索道去了,也有少部分的游客和我們一樣選擇爬山上去。
這次爬山比上次上袁家界更辛苦,因為前面三天已經是消耗了大量的腳力,這最後一天不免有點力不從心。但是我們還是在經過若干次休息後,堅持爬到了山頂的六奇閣,耗時1小時50分,還不算太慢。順便說一下,接近山頂時氣溫下降,寒風陣陣,最好備有一件御寒的薄外套以防感冒。山頂游客的擁擠程度不亞於賀龍公園,而且四周大霧蒙蒙,能見度極低,幾乎看不到什麼景色。好在我們上來的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看景,主要還是過足爬山的癮而已,所以也沒有太失望。
略做休息並吃了點干糧後,開始從原路下山,1小時後達到山腳,直接出園去搭中巴返回市區,就此告別了張家界。
1小時後到達張家界汽車站,趕快去買到吉首的票,之所以不直接去鳳凰而要從吉首中轉,是為了在吉首提前買好回程的火車票。張家界到吉首車程要2個半小時左右,43元/人,正好還路過吉首火車站,省了些路。郁悶的是提前4天都買不到臥鋪,只好先買好座位票了。去鳳凰的汽車只有在汽車南站才有,可從火車站打的過去,3元左右的車費。去鳳凰的汽車很多,大概二十分鐘就發一趟,車程1個半小時左右,12元/人。
到達鳳凰的時候已經是接近7點了,因為事先知道這裡私人旅館很多,條件也差別不大,所以沒有提前訂房。隨便在半岸的跳岩附近找了一家,四人間,砍價到40元/天。本想隨便住一晚,明天再另找,沒想到房間還不錯,雖然不臨江,但寬敞亮堂,床單被子枕頭干淨柔軟,還帶衛生間,熱水是燃氣的,隨時可以用,所以也懶得換了,反正我們對住在江邊也沒太大興趣。唯一的缺點就是周圍環境不夠安靜。
晚飯是到客棧兼開的飯館裡吃的,味道還不錯而且分量足價格比那些著名的飯店便宜。飯館是臨江的,當天正是農歷鬼節,家家戶戶燒香燭紙錢,放河燈的人也特別多。我們吃飽喝足到古城虹橋一帶逛了逛,看到滿街的熙熙攘攘,不禁感嘆這裡真是熱鬧。逛畢回房睡覺,一夜無話。
D5、6:8月19日-20日
因為我們來鳳凰的目的是修整游玩張家界後的疲勞,悠閑兩天,所以不計劃在鳳凰看什麼景點,而就連泛舟沱江的那一點點欲望,也在看到不再清澈的河水後打消了。
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後慢慢地在古城小巷裡閑逛,看看吊腳樓、沱江小船、各色小店、現場做姜糖、以及各色游客。。。。。。小城很小,一會功夫就能逛完,虹橋就來回走了若干邊。下午去拜會了沈從文先生的墓,沒想旁邊緊挨的一戶民宅在大興土木,熱鬧非凡,以致墓地中完全沒有想像中的寧靜,看來不能出世就只能入世了。
總之在鳳凰,沒有太多可寫的,這裡就是一個適合悠閑發呆的地方,雖然商業氣息日漸濃厚,不過以它的消費價格它的獨特風情,還是值得一去。
最後一天的下午3點,我們離開了鳳凰,返回吉首。
回來後算了一下本次的全程花費,包括來回火車票,兩人共是1800,十分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