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大家出發,一路前進,在馬攸橋檢查站登記身份證和邊防證,過馬攸木拉山口後看到公珠錯,湖水邊上一大片的沙丘,巴桑說沙丘比以前面積更大了,說明環境正逐漸地遭受破壞。
14:00,我們到霍爾,在霍爾午餐,然後驅車直達瑪旁雍錯湖邊,風特別大,呼呼勁吹,天空陰沉,烏雲籠罩,湖水顯現灰暗的色調,遠處原本可以看見神山崗仁波齊的地方也被烏雲遮蓋,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明天也是這個樣子那我們很可能看不到神山,那就太令人失望了。過了一會兒,天空中還飄起了雪,我們在即烏寺後面的藏族村莊找了房間住下,村子旁邊有個溫泉,門票20元/人,我們有幾個就興致勃勃去泡溫泉,水溫大約才38度,溫泉房子是玻璃頂,原本是很浪漫的野外感覺,不過玻璃碎了幾個大洞,高原的風從洞口穿堂而過,吹在裸露的皮膚上,真叫人汗毛倒豎,一身雞皮疙瘩,只是大家很多天沒有洗澡了,權當作洗個熱水澡,條件雖差,感覺還算舒服。溫泉浴回來,天氣略好了些,大家出發去拉昂錯。大風吹散了一些烏雲,路過聖湖—瑪旁雍錯,只見藍天白雲,湖水呈現深藍的顏色,在湖邊的雪山映襯下如同童話中的世界,湖邊草甸上牧人的犛牛群正在吃草,風大得讓人無法呼吸,我們走在湖邊的山坡上,感覺風似乎能把我們吹走。再繞過一片山坡,幾分鐘的路程,我們來到拉昂錯。在藏人眼裡,瑪旁雍錯是聖湖,拉昂錯則是鬼湖,聖湖邊水草肥美, 牛羊成群,鬼湖邊則寸草不生,荒無生氣,傳說兩個湖底有通道相連,唯有如此,陰陽兩界才能相安無事。在我們眼前的拉昂錯,湖邊都是沙礫石頭,沒有牛羊也沒有人,湖面上還結著冰,除了岸邊的一角是水波流動,其他的都是灰白色的冰,而此時相距不遠的聖湖早已碧波蕩漾,真令人感到奇怪。拉昂錯的風更強烈地吹,幾乎可以用凍僵來形容在風中行走的感覺,不能迎著風,只能背對著,以後步退的形式走近湖水,看著冰層在水面上碰撞,冰層下面難道真的有一個鬼幻的世界麼?回到住處,大家都盼望著明天天氣可以好起來,路上巴桑教我們向神明祈禱的經文,我們卻念了兩次就記不清楚了,大家說如果牛仔在這裡念經的話,可能我們都可以看到神山,眾人之中,似乎只有牛仔跟佛最有緣分,經文也念的最好,我們跟神山的緣分似乎只有期待明天看得到好結果。崗仁波齊被眾多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視為最神聖的神山。佛教徒認為它是位於世界四大部洲中央的須彌山的軸心,而印度教徒則認為它是印度神濕婆的天堂。崗仁波齊形狀奇特,長年被冰雪覆蓋。與其他世界高峰相比,它不算很高,海拔僅有6714米,然而它直插雲霄,高高地聳立在四周林立的雪峰中,是一座令人過目不忘的雪峰。巴桑告訴我們,神山聖湖在藏人心中有著莫高的地位,馬年他送印度人來這裡轉山轉湖(神山屬馬,馬年轉山一圈等於平時的十三圈,可洗盡一生罪孽、在五百輪回中免受地獄之苦),印度人把帶來的東西拋入湖中奉獻給神,甚至包括電視機,聖湖裡的魚是神聖不可以食用的,但即烏寺的和尚會把湖邊的死魚晾曬成干,藏人們買來珍藏,巴桑家曾是藏北的牧民,遇到母牛生不出牛犢的時候,在牛嘴裡塞兩片魚干,母牛很快就順產沒事了,聽起來真是神奇得很。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起床,個個都是滿懷著期盼的心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院子裡,爬到梯子上遠遠地眺望,卻失望地發現崗仁波齊的方向依然是雲層厚布,除此之外的天空反而是晴朗無雲,難道上天真的在考驗我們嗎?洗涮完畢走到即烏寺旁邊的山頭上看聖湖日出,高原的晨風吹的人無法呼吸,猶如利刃,刮在臉上生冷凍人,即烏寺的山頭尖聳,如同神話中的古堡,襯著雪山和藍色的聖湖,像是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學校,又或是神界中的某個處所,陽光在厚厚的雲層後面探射而出,剎那間閃亮了一切,魔幻的美。
回到村莊,吃過早餐等到9:30大家啟程,但是看不到神山大家都不甘心,巴桑建議一路走一路等,過了巴嘎檢查站後在崗仁波齊腳下的公路邊,我們停車等雲層散去。巴桑也給我們講起了關於崗仁波齊的神話傳說,傳說藏傳佛教噶舉派早期代表人物米拉日巴大師(1040-1123),與本教徒納若奔瓊在山中鬥法以確立“神山之主”,由於勢均力敵相持不下,最後決定擇十五這一黃道吉日比賽登山,先到岡仁波齊峰頂者為“神山之主”。十五日晨,納若手搖單鈸,使法術騎著一只鼓向崗仁波欽峰頂滾去,而米拉日巴卻無動於衷,遲遲不動身,耐心地等待著第一束陽光的照耀,當第一束陽光一照到大地上,瞬息間他已神奇地隨著這束光飛臨到了崗仁波齊峰頂,待到納若精疲力竭到達山頂時,見米拉日巴早已在此誦經,羞愧之下,他雙腿癱軟,連人帶鼓滾下山去,形成了現在岡仁波齊雪山一側的一道冰雪不能淹沒的深溝,而轉山道途中的卓瑪拉山上也曾留下了他們二人的足印。此時,四周晴空萬裡,在我們的背面,海拔7694米的納木納尼峰清晰地展現著,“納木納尼”藏語意即“聖母之山”、“神女峰”,相傳它是神山崗仁波欽的母親,是西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與崗仁波欽遙遙相對,兩峰相距100公裡,是阿裡地區最高的山峰。只有神山的周圍濃雲依舊,風依然很大,揚起風沙,我們執著的心依然,心裡和嘴裡都不停地念著六字真言,希望崗仁波齊能夠露出真顏。大概神山是在考驗我們,他先是慢慢地露出他的根座,接著是他的通往佛國的十字形階梯,終於在兩、三個小時之後,展露了他充滿宗教哲義的完全,還有一抹陽光塗在他的峰尖,聖潔的山,讓我們狂喜,似乎這一路的心願又得到一次償還,雖然沒有藍天為底,我們也都覺得很滿足了。

(神山崗仁波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