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黃山歸來不山,九寨溝歸來不看水”這兩句話是近年來形容中國最有名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山水旅行地點,它們不僅是中國豐富旅游的代表地,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寶貴資源。本文是關於我在二零零四年五月份去“九寨溝-黃龍-松潘”的一篇紀行文章,時間一共是八天。記錄了一點途中和景點的見聞和旅行事項,希望給有共同旅行愛好的朋友一點點啟示。
行路
我和我同學兩人從上海乘火車進入四川,網上寫的攻略大多是上海至成都,然後再換乘長途汽車進入“大九寨溝”景區,其實完全可以在成都的前幾站下車,譬如德陽、綿陽、江油等站下車,這些站都有去九寨溝的長途車,我們是在江油下的車,花十元錢打個的,到長途汽車站,等八點左右的一班。據說每天去九寨溝的車最晚是晚上八點鐘到達目的地,所以一天往往只開一到兩個班次,最早一班是六點鐘的,我們到江油正好趕上第二班車,比較幸運,呵呵。大多數進“大九寨溝”景區的長途旅行客車普遍遵守東進西出(也就是東進九寨溝,西出黃龍)的規則,途中車程是十三個小時左右(返程會快一點)。
進“大九寨溝”景區的路並非一路平坦,進入中途的平武地區,就算是深入山區了。車在盤山道上不斷迂回,路邊的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和不知明的花朵,在自然植物陪襯下,沿途星星點點佇立著不少的建築物,這裡的房屋大體上分磚砌的住房和木制的住房。磚砌的屋子大多是漢族和羌族的,木制的大多是藏族的建築。藏人是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所以他們的建築物和別的民族有很大區別,家庭式的藏居大多是二層和三層,據說三層是下層倉庫,二層住客人,三層是自己住。現在由於山區只通了電,還沒有通有線電視,所以幾乎每戶人家都安裝了室外的衛星天線,白白的鍋蓋,也形成了一道不錯的風景線。常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走在四川的路上,路雖然沒有詩句中的那麼難走,但看著行路的陡峭,山壁的刀削斧鑿,犬牙交錯,以及路邊不時開過的推土機,壓路機,走過的養路人員,還是能體會在如此險峻的山上開路的不易。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到了目的地-九寨溝外面的住宿地點。下車後,前往網上早已查找好的九通賓館住宿。
小貼士:去九寨溝的途中因為路途遙遠,所以基本上除了吃午飯和上廁所,中途停車很少,廁所點大概要每隔二到三個小時才會停車,廁所是當地人開的,要收錢,需要准備一下零錢,並且隨著海拔的升高,收費會增加。九寨溝外面已經修建了不少的賓館和旅館酒店,各個檔次的都有,除了節假日,完全不必擔心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可以放心地討價還價。
九寨*天堂
一大早起來,是個非常晴朗的天氣,趕到入口處一看,早就有不少旅行團和背包客聚集在門口,我們在售票處購買好了門票和觀光車票就入溝了。由於事先知道溝內可以住宿,所以,我們兩人只買了一天的門票和觀光車票,就直奔溝內。在路上還犯了個錯誤,誤以為溝內住宿點很近(距離溝口約5公裡),沒有乘車前往,而是背包步行,實際上入溝後的公路都是上坡的路,於是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網上查到的住宿點—荷葉寨,也是觀光車停車的第一站。上午九點鐘的時候藏家人大多出門勞作去了,問了附近的人,有人說可以留宿,有人說不可以,估計是政府明令禁止溝外旅客住在溝內,但是藏人家也不是一定不能住宿的,按照一個藏人的提示說沿公路的上面的樹正寨可以住宿,於是我們只能上了一輛觀光車到了樹正寨,也就是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外景取景點:水車磨坊的旁邊。樹正寨是一個購物的地點,可以在裡面買到九寨溝的旅行記念品和一些食品。經寨子裡的售貨員推薦,我們找到了靠最裡面的一家可以住宿的藏民家,交了一天的房租:每人二十元後,終於可以卸下沉甸甸的旅行包,輕裝出行。
小貼士:觀光車一般情況從早上七點就進溝,下午六點出溝,車子和路況都是一流的,每輛車都配有中英文解說的導游小姐,車流源源不斷,可以在不是太險要的路段揚招停車上下客,車票是在入口處時一次性購買,溝內需要乘車的地方無需再買。觀光車票並非一定要買,有經驗的人完全可以步行到荷葉寨後再搭觀光車去目的地。另外門票如果是只買一天的話,出溝後再進時需要補票,但也完全可以不買,一般上車後也不會有人查。要逃票的話切記要膽大心細,不露聲色就一定能成功。
根據地圖,我們知道九寨溝的全程是個呈Y字型的三叉道路,從溝口經過我們的住處樹正寨再到Y字型的中點—諾日朗旅行集散中心,是入溝的一條必經之路,然後在Y字型的中點—諾日朗旅行集散中心上面有兩條溝:分別是則哇溝和日則溝,它們和荷葉寨、樹正寨等九個寨子以及大大小小的數百個海子共同組成了有人間天堂之美譽的九寨溝風景區,由於時間所限,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左邊則哇溝的長海和五彩池,哼著快樂的小曲,搭乘觀光車去了九寨溝裡這個海拔最高的地方。長海有一顆一面葉子欣榮,一面枝條枯萎的大松樹,面對著長海,仿佛就像傳說中的一位獨臂老人注視著遠方的蛟龍,是去長海時一定要拍照留影的地點。藏族人喜歡崇拜高山和大湖,他們將海拔高的雪山稱為神山,美麗的高原湖泊稱做海子或者聖湖。五月的九寨溝,雪山並沒有完全融化,所以主要靠注入雪山融水才有生機的海子有些因為缺水顯得蒼白單調,五彩池也受其影響並沒有傳說中的美麗,幸好下游的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群海等眾多海子仍然保持水滿,也正是這些神奇的地方帶給我們一路看不完的美景和樂趣。九寨溝的地勢是呈階梯式向下遞減的,我想這也許是下游湖泊水比上游湖泊水相對較多的原因所在吧。
在游玩了兩條溝後,由於擔心會有人來驅趕我們在關門前出溝,因此我們在樹正寨森林的木板棧道上磨蹭了許多時間,才回到了樹正寨的住宿地點。驚喜地發現,有幾個背包的游客和我們一樣,在找到了同樣的住宿點後,大家合伙吃了晚飯面條,然後一起打牌聊天,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九寨溝之夜。第二天早上五點不到,就被一陣鐘缽木魚和念經的聲音吵醒。原來,藏人幾乎家家都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我們住宿的這家藏人家請了四個喇嘛來家做法事,祈求給家裡帶來一年的好運。我們和其中的兩個小喇嘛聊了聊天,發現他們是小時候被家人送到寺裡當了喇嘛學習藏族人的傳統文化和信仰,長大一點是要還俗進學校學習然後再工作的,所以他們並不排斥外界的人和事,也願意和外面的游客交流和合影。這是我們旅游中的一個意外發現,很高興在游歷山水的同時,接觸一些當地的人文,給我們旅行的增加了一點收獲。
第二天的行程比較簡單,就是游玩最後一條溝—Y字型的右邊日則溝,據說也是九寨溝的精華所在。還是按老規矩,逃票乘觀光車到上游頂部的原始森林下車,拍了幾張照片後,有了昨天入溝走冤枉路的經驗後,乘車往回走,來到據說最精華的步行棧道口—箭竹海,傳說以前九寨溝還有熊貓經常出沒,箭竹海因為有熊貓愛吃的箭竹而得名,走過箭竹海就是熊貓海:一片天藍色的海子,水邊是白色的沙礫,這也是我比較留戀的一個海子,於是乘人不備,我們跨過隔離網,下到白色的沙礫上拍了張不錯的照片,呵呵。我們的運氣不錯,到九寨溝的兩天天氣一直晴朗,遠處的雪山藍天,映存著碧藍的湖水,畫面格外的優美動人。拍完照片,繼續往下游走,來到了五花海,大多數人認為五花海是眾多海子中精華,因為她會隨著季節的改變而呈現不同的顏色,春天是寶石藍,夏天是孔雀藍,秋天是藍綠,冬天是冰藍。在五花海的上面公路拐彎處有個叫“老虎嘴”的地方,是觀看五花海全景的最佳位置,從上面看下去,湖中水深的地方也是顏色較深的地區正好構成了一個孔雀的樣子,據說到了秋天湖面上星星點點漂著樹上掉落的紅樹葉,在太陽照射下仿佛火的亮光,五花海因此得名。除了五花海以外,還有三個比較著名的景點,其中兩個一個是<西游記>取景點—珍珠灘瀑布,另一個是新版<神雕俠侶>的取景點—諾日朗瀑布,我個人感覺珍珠灘由於長了過多的水生植物和上游水流過小,所以並沒有體現“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情境;諾日朗瀑布是溝內面積跨度最大的瀑布,但同樣由於缺水的原因,所以沒有很大的水流氣勢。倒是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取景點—鏡海,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推薦走一下鏡海後面的林中棧道,能呼吸到富含負離子的氧氣,是個很好的天然自成的森林氧吧哦。在游玩了眾多漂亮的景點後,懷著留戀的心情,我們出溝住了一晚後,准備去下一個站點—黃龍。小貼士:從九寨溝至黃龍的車每天是早上有一班,和黃龍到九寨溝的車正好對開,由於黃龍的海拔高度(最高的黃龍寺3550米)相較九寨溝(最高的長海3100米)還要高,且路上要翻越一座雪山(4000米),所以建議路上有身體狀況不良的人,盡量不要去,路上多穿點衣服。路況不是太好,有的地方下過雨後會結冰,路也陡峭。

(熊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