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紗漫舞

作者: 小重珊

導讀西吉縣概況西吉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部、六盤山西麓的黃土高原中心地帶。地理位置處於東徑105°20′~106°04′,北緯35°35′~36°14′。東西長67公裡、南北寬74公裡,總面積3143.85平方公裡。東距固原市63公裡,北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391公裡,西距甘肅省蘭州市272公裡;東距陝西省會西安市459公裡,南至甘肅靜寧縣城73公裡,西至甘肅會寧縣城173公裡;國道309線、省 ...

西吉縣概況西吉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部、六盤山西麓的黃土高原中心地帶。地理位置處於東徑105°20′~106°04′,北緯35°35′~36°14′。東西長67公裡、南北寬74公裡,總面積3143.85平方公裡。東距固原市63公裡,北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391公裡,西距甘肅省蘭州市272公裡;東距陝西省會西安市459公裡,南至甘肅靜寧縣城73公裡,西至甘肅會寧縣城173公裡;國道309線、省道202線穿境而過。地勢南低,北、東、西漸次增高,海拔1688~2633米。地貌分三種類型,即黃土丘陵占全縣總面積的83.5%;河谷川道占全縣總的6.1%;土石山區占全縣總面積的104.%。河流有葫蘆河、清水河、祖厲河三條水系,但年徑流量很小,夏季多枯竭。境內氣候溫各,雨量較少,光照充足,無霜期短,降水和溫度變率大。春季氣溫回長快,干旱多風,冷暖變化大,多有倒春寒;夏季短暫,氣溫適中;秋季雨量較多,降溫快,霜凍早;冬季長,嚴寒干燥。四季交替變化不明顯。年平均氣溫5.3℃,年平均降水量350~500毫米,無霜期僅有100~150天左右。干旱、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

西吉縣土地類型多,土層厚,適宜農、林、牧、副、漁業綜合發展。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夏糧有小麥、豆類、秋糧作物有蓨麥、蕎麥、糜谷、玉米、燕麥、馬鈴薯,經濟作物有胡麻、芸芥。野生植物有69科155屬430多種,其中有70余種藥材和野生蕨其等;西吉縣彩鯽是世界珍貴而稀有的魚種之一。

西吉東南部距縣城20多公裡的戰國秦長城遺跡,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西吉縣人民政府重點保護的原古遺跡。北部土石山區的火石寨鄉部分地帶,林木蔥蘢,草原植被好,流水清澈,山巒迭障,奇峰高聳。掃竹嶺(亦稱雲台山、西武當)、蟬佛寺、石寺山、石城等,山勢險峻,景致壯觀。南北朝時建有石窟群,佛像造型功力深厚。火石寨的自然景觀如畫,是夏日理想的旅游地。自然景觀還有海原大地震時形成的堰塞湖黨家岔震湖等。另外,西吉縣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單家集毛主席紀念碑,被譽為華夏古錢幣收藏第一縣的西吉錢幣館,好水之戰遺址,石城之戰遺址等。

美麗的西吉

前段時間由於工作上的原因,在西吉縣呆了段時間。雖然每天很勞累,但徜徉在那美麗的山水之間,心情是很愉快的,每天的辛勞,在瀏覽著自己隨手拍就的照片時,一掃而光。

多年前,曾到過西吉,因是大冬天,封山育林又是剛開始,滿目的黃土地寸草不生,一片凄冷。也就是經過月亮山時看到大片的樹木,心情才稍稍安穩些。

去年走馬觀花地游了火石寨、震湖,也沒什麼深的印像。這次跑了那裡的大部分鄉鎮,爬了幾十座山頭,俯瞰著郁郁蔥蔥的黃土地。感覺到了希望。



雨後的清晨,大地濕漉漉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漫漫的霧氣蒸騰,裊裊盤旋,纏繞在身邊,讓人有種飄飄成仙的感覺。整個身子像是被抬起,走路都似電影裡的慢鏡頭。



近處是黃綠相間,遠處黛藍相融。



近在咫尺的村莊,掩映在霧氣之中,是那麼的縹緲。



似流雲飛舞,像輕紗曼曼。



是夢境?是幻覺?這是西吉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