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錦溪

作者: 天曉得*我形我塑

導讀江南水鄉之多數不勝數,為什麼去了錦溪,或許是我在刻意回避那如潮水般湧向周莊、同裡……的人們吧,因為我選擇了周二這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去了一次錦溪。錦溪與周莊不過一步之遙,但是人流卻在錦溪前戛然而止了,或許是人們已看慣了眾多其它水鄉的豐韻,也或許是錦溪比起周莊、同裡來,如一個小家碧玉般——養在深閨人未識。 錦溪原名“陳墓”, 史載南宋隆 ...

江南水鄉之多數不勝數,為什麼去了錦溪,或許是我在刻意回避那如潮水般湧向周莊、同裡……的人們吧,因為我選擇了周二這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去了一次錦溪。錦溪與周莊不過一步之遙,但是人流卻在錦溪前戛然而止了,或許是人們已看慣了眾多其它水鄉的豐韻,也或許是錦溪比起周莊、同裡來,如一個小家碧玉般——養在深閨人未識。

錦溪原名“陳墓”, 史載南宋隆興二年(即1163年),宋孝宗攜陳妃途經錦溪,因陳妃深愛此間鄉土人情,戀不忍離,暫居此間,後患病身亡,遂於五保湖中築水塚,埋葬其間;宋孝宗為超度陳妃亡靈,特在湖邊建了蓮池禪院,而整所禪院僅僅設置了一個“天王殿”,這個其它眾多水鄉中是極為罕見的。

在蓮池禪院邊有條長長的廊橋——古蓮橋,遠非周莊、西塘的廊橋可比,不僅是由於它的長度,更是由於此橋橫曳在湖中,倘若站在橋上極目遠眺不禁讓人心曠神怡。其實錦溪的廊橋不僅這一處有,可以說在景區內處處都有,依河而建,不僅寬闊可以兩人對面而過,而且在河的兩岸都有。錦溪之特別不在於它僅僅是個水鄉,更是由於它擁有眾多的博物館而出名,被譽為“中國博物館之鄉”。出了蓮池禪院,順著地上鋪設的石板路,你可以盡情地領略中國古往今來的很多文化傳統。你如時間充裕,盡可以邊游玩邊歇息,因為很多博物館門口就有廊橋。錦溪的白天是寧靜而祥和的,沒有過多的旅人來打攪她的閨夢;錦溪的夜晚也依然是那麼清清靜靜,雖然沿河兩岸的廊橋裡閃亮著串串紅燈籠,但她依然留在那恬靜的夢鄉裡。


(錦溪掠影)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