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徽杭古道

作者: Takebreath

導讀徒步徽杭古道之功略我與網友,G,L,S 在04/30/2001-05/03/2001完成了徒步徽杭古道的計劃並順便游覽了安徽省歙縣境內的棠樾,雄村,許村和漁梁。鑒於網上關於徽杭古道的路線的詳細介紹的很少,現特將我的旅行日記摘抄如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04/30/01 早5:30,起床,梳洗完畢。將昨晚准備好的裝備再查了一遍。6:30趕往杭州汽車西站,買好了7:50前往臨安昌化的車票後, ...

徒步徽杭古道之功略我與網友,G,L,S 在04/30/2001-05/03/2001完成了徒步徽杭古道的計劃並順便游覽了安徽省歙縣境內的棠樾,雄村,許村和漁梁。鑒於網上關於徽杭古道的路線的詳細介紹的很少,現特將我的旅行日記摘抄如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04/30/01

早5:30,起床,梳洗完畢。將昨晚准備好的裝備再查了一遍。6:30趕往杭州汽車西站,買好了7:50前往臨安昌化的車票後,在候車室等待。7:30同志們都到齊了。由於這還是大伙第一次碰頭,都顯得有些靦腆。

7:50,車准時開了。漸漸遠離了都市的喧囂,思想也慢慢的填滿了悠閑。

10:25,車到了昌化。剛下車,就圍上了很多車主,告訴我們由於五一的臨近,中巴非常擁擠了並告訴我們包車到銀龍塢為100元並不能還價。我們沒有理會糾纏,叫了小三輪(2元/人)到了中巴車站。我們發現現實與聽說的相差實在太遠。這裡到銀龍塢方向的車很多,而且很空。車票只有4元/人。我們坐上了10:45的車。

12:00我們終於到了銀龍塢。下了車,問清了方向後。我們就開始奔走在徽杭古道上了。

13:45 我們已走走停停約1個半小時了。突然被迎面過來的山民告知我們走離了大路,而且前面的叉路很多。現在得從小路繞到徽杭古道的大道上去以便核對方向。

15:05 由於昨天剛下過雨並小路很陡,同志們都有些累了。而且山民說平日裡,他們一般也就化3,4個小便可以走完徽杭古道。現在大路的方向基本已對准了,我們決定露營了。我和G看行李,S和L去找露營地。不一會,S和L就興奮的跑了過來。他們已經找到了地點。這是是一個很平整的坡地,背風,靠近溪水,周圍環境優美,不遠處還有一戶山民;但這個坡地有大約20度的傾斜。總之還是不錯。

17:00我們的營地建好了,大家都累得躺在帳篷裡休息。剛才還打算埋鍋造飯的計劃估計是實現不了了。經討論,我們一致決定到那戶山民家解決晚飯和第二天的早飯。L作為我們的代表和山民家談妥了,我們就更安心的等待著,在我們的帳篷裡。

18:30 山民家在遠處高喊著告訴我們飯已經燒好了。來到了他們的飯前,我們頓時非常感慨,這是怎樣清貧的生活啊。對於淳樸的他們,我們堅信他們已經拿出了他們現在最好的菜招待我們。每個菜都是用很少很少的油抄的。在交談中,我們知道他們家裡的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現在家裡只有兩個老人和一個4歲的孫女。這裡是沒有家禽養殖的,豬是要在過年才殺的。清苦的生活中,他們的家和衣著卻保持的十分整潔干淨。非常令人尊敬。

吃了飯出來。S和L堅持要生篝火。用行軍爐點著了的竹片子是最好的火種了。不一會熱烈的篝火便蕩漾在山坡上。真感覺,我們又都回到的奮青的年代。

05/01

7:00 我們陸續的起了床。在山民家吃過了早飯並結算後,8:00我們告辭上路了。開始的行程是在一個山谷裡行進,滿山的杜鵑花和不知名的野花一路陪伴著我們。

11:40由於估計江南第一關及古道的盡頭已經不遠了,我們決定停下休整並把中飯給解決了。

14:20 我們終於到了江南第一關。但讓我們很失望的是這個關口與我們先前的想像完全不同,現在的關口是用石板和水泥重新修過的,干淨而呆板的不能接受。過了關口,路就好走多了。又走了40分鐘左右,我們到了山下的伏嶺鎮。由此徒步徽杭古道的行程就結束了。

剩下的行程可由朋友門自己決定了。總之我們的建議是盡量到還未開發的景點去體會真正的民俗風情,否則會讓你們大大的失望,就如我們在號稱牌坊之鄉---棠樾的遭遇。我感覺中國的旅游開發者甚至當地的政府都非常缺乏歷史的責任感,他們看中的只是如何能盡快的盡早的產生效益。當然在現在的中國這是無法避免的,但對於我們的後輩們,他們也許永遠也不可能知道真正的風情了。

對於想徒步旅行徽杭古道的朋友們,我們的經驗是

1. 對於初次嘗試徒步旅行的朋友,這是一條非常好的線路。因為難度/強度不大,時間不長,但風光不錯,經過的地勢也很多,可以有多種體驗。

2. 最好有4人左右,這樣可以便於照應並避免人多主意多。

3. 同行的人們一定要有協作精神。

4. 帶好必備的裝備。如果你們打算野外露營的話,帳篷,睡袋是必須的,此外還有行軍爐。山區的溫差很大,應根據自己體質帶好晚間御寒的衣服。在登山過程中,登山手杖是很能節省體力和控制平衡的。硬底的登山鞋和風雨衣也是必倍的。同時還必須帶好垃圾袋。(在這次徒步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許多前輩們留下的痕跡,如煙殼,方便面包裝袋等,希望是他們無意中遺漏的。)垃圾袋應棄放在城鎮的垃圾桶/堆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