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碎絮之伊犁旖旎風光

作者: qqhorse

導讀“塞外江南”,“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一頂頂桂冠早就讓我對伊犁充滿了遐想,何況七月中下旬是草原最美的季節? 伊犁果然名不虛傳,與新疆其它地區相比,這裡降水量極其充沛,空氣格外濕潤。試想,喀什等地的土房子要是在這兒落戶,可就只有土崩瓦解的命運了。新疆其它地區都只能種植直柳,而這兒卻是垂柳依依,風光旖旎之至,果然 ...

“塞外江南”,“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一頂頂桂冠早就讓我對伊犁充滿了遐想,何況七月中下旬是草原最美的季節?

伊犁果然名不虛傳,與新疆其它地區相比,這裡降水量極其充沛,空氣格外濕潤。試想,喀什等地的土房子要是在這兒落戶,可就只有土崩瓦解的命運了。新疆其它地區都只能種植直柳,而這兒卻是垂柳依依,風光旖旎之至,果然有江南的韻味。要不是眼前偶爾閃過的民族服裝,以及烤肉香氣的侵襲,真會讓人忘了置身何處。

我們的首要目標當然是美麗的那拉提草原——傳說中“太陽照耀的山坡”。遺憾的是當天迎接我們的不是草原燦爛的陽光,而是淅淅瀝瀝的小雨。由於下雨,這裡顯得雲霧繚繞,但也別有一種陽光下所欠缺的柔媚。

山巒起伏,河流交錯,松濤陣陣,芳草如茵,野花爭艷,羊群如雲……大地如同一張綠茸茸的氈毯,繡著各種草原花卉,一直鋪向遠方的雪山。這張氈毯又好像是從深遠的天空和聖潔的雪山中鋪展下來的,一直鋪到你的眼前、腳下,觸手可及。這虛幻得像童話世界一般,讓你恨不得在上面躺一躺,或者打個滾,都怪這自作多情的雨。

連綿起伏的群山和草原抒發著一種舒緩流暢的旋律,節奏中融入了牧人的高歌,牛羊的歡叫,駿馬的嘶鳴,以及木屋、氈房、草棚輕輕的詠嘆,這一切與那拉提一起進入了永恆的和諧中。當你漫步在那拉提,泥土的氣息,河水的氣息,松林的幽香,牧草的清香,還有漫山遍野的野花的芳香,會使你產生醉醺醺的感覺,使你步履輕盈,飄飄欲仙,如同飲了醇香的美酒。這杯美酒由那拉提的風景釀造,珍藏於群山之中。

著名的惠遠古城只剩下一座鐘鼓樓,由於維修年代太近,看上去嶄新嶄新的,毫無歷史滄桑感。周圍的護攔除了一圈鐵欄杆之外,還有一圈首尾緊緊相連的面的,可謂大煞風景,最可愛的是旁邊還矗立著一個大牌子“嚴禁停車”。

黃昏時在伊犁河畔看落日是件很浪漫的事。火紅的圓日一點一點地往下躍,把自己藏到雲彩後面去,好絢爛的情景。可惜我們到的晚了些,雲層又偏厚,短短的一瞬間太陽就再也不肯探頭了,但也足夠讓人心馳神往了。何況日落後滿天緋紅的雲霞也很有看頭呢,在漸漸暗下來的光線裡,伊犁河大橋在我們的眼中、心裡定格成一幅美麗的剪影。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維族人的婚禮,我一連看到三對新人呢,很熱鬧的,可以去祝福他們,也可以和他們合照,分享他們的幸福和喜悅。遺憾的是他們都穿婚紗,不穿民族服裝。

第二天的重頭戲是賽裡木湖——那被譽為是“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的地方”。沿途經過果子溝,這聞名遐爾的地方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果子了。不過,這裡的地形很是奇特,一邊林木蔚然,山花爛漫:另一邊荒蕪得如同不毛之地。

賽裡木到了,一下車,我們就被它的藍色融化了,好一片藍色的“海洋”。如果說那拉提是一塊美麗的綠翡翠,賽裡木則是一塊醉人的藍寶石。它是一塊沉澱在白雪皚皚的群山懷抱中的藍寶石。剛走近賽裡木,它是淺淺柔柔的藍,藍得讓人心都碎了;往湖畔大草原上走,藍色漸漸變深,深得像大海的湛藍。它藍得澄澈,藍得容不下一點雜質,仿佛它占有了天空的藍,綿延群山的藍,草木鳥獸的藍,才凝聚成這神聖的一滴“淚珠”。但由於它就在路邊,是條必經之道,管理顯得有些混亂,主要是那些像牛皮糖一樣纏著讓你騎馬的牧民有些影響興致。我寧可它被圈起來,然後收門票,也比這上天的恩賜被破壞來得好。

最後去霍爾果斯口岸轉了轉,這兒的市場有很多洋貨,真假難辯。聽說洋煙不錯,我們的導游買了不少。我們花了錢到界碑旁去看了看,想著一公裡以外就是哈薩克斯坦,真是水土相連,雞犬相聞啊。

伊犁的旖旎風光是很值得一看的:美麗的那拉提,浪漫的伊犁河落日,醉人的賽裡木……但最打動我,最讓我刻骨銘心的還是那神秘的喀什和壯美的帕米爾,也許是因為它們的不可復制吧。


精選遊記: 伊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