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半段紀事—雨天裡的碧塔海(3)

作者: shelphen

導讀清晨6點,班車抵達。中雨。頓時,擔心起梅裡的天氣。 這個時候尚未到旺季,可是香格裡拉最好的時節卻過了,特別是看雪山,所以此趟 多少心懷僥幸。 打了輛車匆匆趕往迪慶國際青旅。驢們都喜歡那裡。我也算回頭客了,經過稻城時 曾有過一面之緣。 大鐵門虛掩著,守門的藏族小哥正睡著。聽到陌生人聲,藏獒吠了幾聲。叫起小哥, 放下背包,馬路上溜達溜達。 ...

清晨6點,班車抵達。中雨。頓時,擔心起梅裡的天氣。

這個時候尚未到旺季,可是香格裡拉最好的時節卻過了,特別是看雪山,所以此趟

多少心懷僥幸。

打了輛車匆匆趕往迪慶國際青旅。驢們都喜歡那裡。我也算回頭客了,經過稻城時

曾有過一面之緣。

大鐵門虛掩著,守門的藏族小哥正睡著。聽到陌生人聲,藏獒吠了幾聲。叫起小哥,

放下背包,馬路上溜達溜達。

還是那條街,和03年的感覺大不同了,車多了,雜亂的招牌多了,艷麗的藏風圖案

少了,最突出的是街道變髒了。

計劃在香格裡拉逗留的時間不多,行程緊張。於是決定將前次沒去成的碧塔海列為

此行必到之地。在青旅對面的小店隨便劃拉點,包了一輛小面包,趕往碧塔海。

碧塔海在當地是出名的高原湖泊,據說航拍的全貌很美,湖水像寶石一般閃閃發光。

停車場位於山頂上,崖邊有一白塔。立山頂望雲海,對面天烏雲密,只在塔的後面

撕開一道,露出湛藍的顏色,格外清澈;三三兩兩的司機生起一堆炭火,一邊等客人。

我們的司機師傅是藏族,叫熱忠,說好一個半小時後在車場會合。

我和同伴沿新修的棧道往山下走去,步行也就30分鐘的樣子,就可以看見一片濕地,

有牛羊在吃草。我一度以為那些黑色的是犛牛,但後來發現其實不是的,多是黑牛和

雜交牛,我忘了犛牛是高原之舟,要生活在雪線以上,而這裡僅有3400多的海拔。

若是晴天裡,這幅景像應該是異常生動的,白雲藍天倒映在濕地的水泊中,綠茵茵的

草剛長成,風起草舞,鳥雀鳴。偏偏下雨,生氣也是壓抑的,潮濕得伸展不開,不痛快。

碧塔海是面積很大的一個海子,可以乘船游覽,還可以上湖心島一游。我們覺得票價

太貴,於是只在木頭搭建的小碼頭站了會兒,粼粼水波,水草娉婷;但視線不能拐彎,

一座小山丘擋住了前面更加寬闊的湖面;只好憑門票後面的地圖加以想像臨淵羨魚一番。

有人走不動了,我們騎馬返回。25元單程是否公道呢?價格是公家統一制定,馬隊是

登記遍號管理的。

泥濘的馬道並不好走,一直是上坡路,把馬兒累得呼哧猛打鼻鼾。

一派原始森林的景像,樹枝上掛滿翠綠的松蘿,樹干也長滿了苔蘚,我還發現了一簇簇

的野生蘑菇。

不斷有下山的人問我們,下面好玩不?值不值得走一趟?我還是那句話,見仁見智。韓國人

的小小孩穿雨衣運動鞋,父母牽著自己走路;中國人的小孩被父母抱在懷裡往山下走,竟舍

不得沾上一點泥。

待我們千辛萬苦上得山頂,我們發現藏族司機連人帶車都不見了。電話一問,原來跑到山下

林場吃飯去了。我們在冷冷的山風裡吹了一個小時,並且餓著肚子;不靠譜啊,藏族人最大

的美德就是信守承諾,不知道雲南的藏族是不是偏支。他說快好了,等他吃罷飯,半個小時

又過去,而我餓得頭暈眼花,高原反應發作了。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