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夢幻與現實

作者: Kemila

導讀離天堂很遠,離快樂很近——古巴記行 (6) 在晚點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坐上了去聖地亞哥的班車。Via Azul,是全古巴豪華長途巴士的名稱,外國旅行者的首選。當地的人,最常見的長途旅行方式是搭乘路邊順風車。譬如我們的出租車司機說,在他回提尼達的途中,就會載上幾個順風客。我問他,“是免費還是付費?”他說因為自己的是營運車,古巴人也會付費,“不過 ...

離天堂很遠,離快樂很近——古巴記行 (6)

在晚點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坐上了去聖地亞哥的班車。Via Azul,是全古巴豪華長途巴士的名稱,外國旅行者的首選。當地的人,最常見的長途旅行方式是搭乘路邊順風車。譬如我們的出租車司機說,在他回提尼達的途中,就會載上幾個順風客。我問他,“是免費還是付費?”他說因為自己的是營運車,古巴人也會付費,“不過,他們是付本地披索。”

車未滿,完全可以一人一排座位。車內有許多黑人女子,她們神態不似游客,對周遭沒有基本的好奇和熱情,可又不太像本地人,對游客也沒有基本的好奇和熱情,她們大都困倦而冷漠,有人在講電話,是純正的美國口音。

途中有人陸續下車,單身的女子,不知哪來的那麼多行李,一件又一件,全是市面上能買到的最大號的皮箱。還有的女子,走過來和司機說話,深更半夜的,指引司機停在途中未名的鄉村,司機助理需要下車幫她放行李,車再啟動的時候,見到她站在路邊,被一群大皮箱包圍著,遠處有車燈晃過來,大概是來接她的摩托車。

多年來,想去美國的古巴人,動用各種能找到的材料制作木筏、橡皮筏,駛離古巴海岸,前往僅距90海裡的佛羅裡達州。最厲害的要數1994年夏天,美國煽動“筏民潮”,縱容古巴人外逃,與任何美國對古巴政權的孤立、封鎖和顛覆而卡斯特羅都能找到相應的對策一樣,古巴政府隨即宣布,如果美國繼續鼓勵、縱容非法移民,古巴將“不再成為美國邊疆的衛士”,這邊一放開,哈瓦那灣附近像不散的廟會,人山人海,一個多月時間便有3.4萬人渡海。結果,洶湧的移民潮給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造成強大的衝擊,當地居民更是惴惴不安。而卡斯特羅政權卻並沒有像美國設計的東德居民外逃後的柏林牆一般如願倒塌,反而美國搬起的這塊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

美國政府自找麻煩,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得不改弦易轍,轉而與古巴談判。一個月後在紐約達成有秩序合法移民的協議。

那些外逃的古巴人,總是會想盡辦法回家探親的吧。好在古巴如同大方地讓他們出走一樣,大方地讓他們進來。只是,美國那邊就沒有那麼大方了。去古巴旅游的美國人,是叫做非法。還好古巴也明了這些,所有人出入境,護照上不會留下任何到過古巴的蛛絲馬跡。思鄉的人們,只要能買一張到墨西哥的票,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非法”一趟了。

班車到達古巴第二大城市聖地亞哥已是深夜兩點,零星的幾個乘客一下車就四散了。我們毫無方向,毫無頭緒,舉目無親,車站邊一輛破敗不堪的士是我們唯一可能的選擇。我們問他認不認識市中心某一家Casa Particular,在這個時候到達不會感覺被騷擾的,如同任何熱情奔放的古巴人一樣,他不會給你否定的回答,當然更不用說在有生意可做的情況下。

我們上了這個高大青年的破車。聖地亞哥號稱“革命的搖籃”,是指這是卡斯特羅發動革命的地方。當然,這也被稱做“英雄城”,所謂英雄者,我的理解是這裡的人比較好戰,不易對付。路上遇到過的好心人,不管是游客,還是古巴人,無不再三叮囑我們到聖地亞哥要注意安全,護照啦,現金啦……可我們現在,帶著我們全部的家當,在深夜兩點,跟上了一個我們明顯打不過的人……我開始有點後悔,應該采取寧的方案,損失一日的時間總比損失其他要好。

……還是那位選擇四十年在古巴度冬天的加拿大老先生說得好,“古巴吧,有人騙你,有人詐你,可不會有人為了錢殺你。”外國游客在古巴尤其受保護,和這裡嚴厲的警察制度有關,普通民眾,再調皮、再惹事生非、再想發財,對著專制,只有一個字:怕。

我們的車在寂靜的城市橫衝直撞,發出刺耳的噪音,終於停在一處不起眼的房子前,司機幫我們敲開了門。老先生開門,把我們讓進去後,給我們看一眼房間,然後開始查看我們的護照,登記,很嚴肅的樣子。這邊老太太也起身,她看見我們,走過來像親人一般地拉住我的手,然後獻寶似地帶我看房間整潔干淨的床單,在床上疊成一個天鵝的浴巾,衛生間的熱水,再拉我去看她植物蔥籠的小花園,我一見那個花園的吊椅,情不自禁地坐上去搖晃起來,她充滿憐愛地看著我,說,“這裡,是我的房子,我的家。你有什麼需要,你一定要告訴我。”

古巴男子生下來就被灌輸人生是一場責任,而女子,一生下來就相信人生如一場夢幻之旅。15歲生日,對古巴女子來說,是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當天生日的女孩,穿上白色或者粉紅紗裙,請專業攝影師,在公園裡、花壇前,留下可供一輩子翻看的倩影,當天家裡,也會大宴賓客,消耗不少朗姆酒。再家境貧窮的人,也積攢數年,置辦一次女兒一生一次的15歲(Quince)。你可以想像,婚禮不一定每天都發生,而每一天,都有可能有女孩踏入十五歲,所以,剛到古巴時,不明就裡,以為這裡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結婚,新娘似乎年紀都比較輕,而新郎呢,老是找不新郎。

古巴人告訴我,女孩如此隆重慶祝15歲生日,是因為,普遍來說,15歲就意味著美夢結束,該回到現實中來,要准備考慮當家了。可是,事實上,許多女子,是窮其一生拒絕放棄夢幻的,譬如眼前這個披著風褸在她家小花園搖椅上滿臉掛著甜美微笑輕輕睡去的老太太。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