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湘西之:黃龍歸來不看洞

作者: fianoqi

導讀對洞穴的興趣同樣不大,在宜興的善卷洞,垂雲洞乘著小舟鑽進鑽出,很早對洞就並無好感。紅的綠的紫的藍的光束打在石頭上,憑空想像著面前的細石條像什麼樣子。得出的結論是天下之洞如出一母。黃龍卻分水旱兩路。進洞便感覺頭頂寬裕,披上昨日買的鮮艷紅色披肩,又抵御洞內濕寒又拗造型。可見女孩子走到哪兒都顧著自己的形像。閑話不多表。進的洞中,奇石林立 ...

對洞穴的興趣同樣不大,在宜興的善卷洞,垂雲洞乘著小舟鑽進鑽出,很早對洞就並無好感。紅的綠的紫的藍的光束打在石頭上,憑空想像著面前的細石條像什麼樣子。得出的結論是天下之洞如出一母。黃龍卻分水旱兩路。進洞便感覺頭頂寬裕,披上昨日買的鮮艷紅色披肩,又抵御洞內濕寒又拗造型。可見女孩子走到哪兒都顧著自己的形像。閑話不多表。進的洞中,奇石林立。特別是滴落而下形成的石柱別具特色。根根聳立,或似鷹或似孩童,又如仙猴或是金雞。用手輕撫,看似高高低低扎手的石柱卻光滑若膚。又走水路,長約800米,水深6至12米。兩旁移步換景,有氣派非常豁然開朗的大廳也有低矮曲身的穹頂。不禁感嘆自然造物神奇。信手拈來,便是一神來之筆。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修成這樣的台階石橋,鑿壁堆路,也是人們聰明的體現。我很怕自然之物毀在我們手裡。在欣賞美景的同時,為了即時的利益,開鑿起來斷不會給黃龍洞留下情面。所以討厭門口販賣石頭的大大小小的紀念品商店,害怕石頭會被我們這樣搬運的精光。希望它是個寧靜的地方,不被人發現,不被經濟利益所驅動,就這樣安安靜靜的再睡上十萬、二十萬、直至成千上萬個百萬年。我所心愛的猛洞河邊也因為打水仗的關系,樹枝邊洋洋灑灑的掛滿了各色的塑料袋,山裡的孩子沿著窄窄的小路收拾著這些殘留。自然留給我們的,卻狠的下去破壞。對於美景,我們要到此一游,對於野味,我們要盡情品嘗,那麼人肉未曾嘗過,也許若干年後有機會也有很多人願意一嘗。我們在自己生存的同時,卻無法留下一點空間給山裡的樹花動物。而我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本份。自己很多時候也難以把握,更何況把握他人呢?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