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傍古村--婺源三日自駕游記

作者: ALLSTAR

導讀首先聲明,這是本人唯一的一次“三不”自駕旅游:不策劃(地方不是我決定的),不組織(食宿不是我安排的),不開車(沒開自己的車,再說都是手動擋的車我也開不好)。由於上海周邊車程三四個小時的地方基本都“掃蕩”過了,這次就選擇了距離相對較遠的江西婺源,距離上海單程約600公裡。鑒於時間關系,與婺源毗鄰的黃山,歙縣等就留待下次再去吧。 最後成行的 ...

首先聲明,這是本人唯一的一次“三不”自駕旅游:不策劃(地方不是我決定的),不組織(食宿不是我安排的),不開車(沒開自己的車,再說都是手動擋的車我也開不好)。由於上海周邊車程三四個小時的地方基本都“掃蕩”過了,這次就選擇了距離相對較遠的江西婺源,距離上海單程約600公裡。鑒於時間關系,與婺源毗鄰的黃山,歙縣等就留待下次再去吧。

最後成行的共九人。由於我們這群人當中FB分子居多,為了乘坐舒適及上高速飆車,一共開了三台車,每台車坐三個人,與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背道而馳…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這三輛車,也為以後發生的事情打下引子:凱越HRV1.6手豪,寶來1.8T手豪(改裝過輪轂,扁平輪胎,加裝了後擾流板),富利卡2.0(國產491Q機)手動極簡配版,簡配到連轉速表,副駕駛座遮陽板都沒有,且副駕駛座是固定在地板上的,前後及靠背角度都不可調!

D1: 9/1(周四) 之所以選擇周四出發就是為了趁頭天晚上先趕一段路,保證第二天中午時分能趕到婺源。訂了蕭山附近的“杭州生態園山地酒店”,260元的標間含雙早。

采購了足夠的飲料零食,帶了三台對講機,人車集合後於19:20從徐家彙附近出發,上滬閔高架—A8,轉杭州繞城高速東線(第一個繞城高速的出口,走寧波/金華方向),再上杭金衢高速。由於是夜間一路上卡車特多,速度總在90公裡/小時左右,甚至更低。過蕭山後在“張家畈”出口下高速,酒店有明顯的指示牌(“蕭山東”出口也可下,路程稍近,不過要走一段省道),22:00正點到達。到了酒店才發現這是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所在,從大門開到大堂還有三公裡,不是自己開車根本不會選擇住在這裡。住店的好多都是來開會的人,關進酒店哪都去不了。不過環境倒是一流,酒店就在山谷裡面,整個建築依山勢而建,讓人不知不覺就爬了三四層樓且不用裝電梯。客房設施也不錯,比想像當中的要好多了,基本達到四星標准。前台的服務人員態度很好。要感謝酒店的廚師,就為了我們一桌客人等到十點半才下班。入住後趕緊吃飯,味道還行(可能是都餓壞了),不過價錢不便宜,結帳連酒水共567元。

D2: 9/2(周五) 有早起的上山轉了一圈,說從山上看下去風景不錯。吃完還算可以的自助早餐,8:15出發。上高速前加滿了油,從“臨浦”出入口上杭金衢高速。一路狂奔往衢州常山方向,爭取趕在台風泰利之前到達目的地。另兩台車自不必說,富利卡曾經一度開到過175公裡/小時,估計連生產廠家都想不到吧。當然這車開到120公裡/小時說話就要扯起嗓子,更不用說到160,170了。過衢州,到常山下高速,走205國道/17省道,一路沿著婺源的指示牌開就行了。路面狀況還可以,除了個別修路路段寶來要慢速通過外,一般的車輛都沒問題。

12:15到達婺源,台風邊緣已經先期抵達,開始下起了小雨。先去了原訂的“星江灣渡假酒店”看看。那酒店看上去一點人氣都沒有。房間倒還算干淨(沒人住當然干淨),但怕不安全所以不敢住。看到河對岸有棟十幾層的酒店叫“江灣大酒店”,派人過去打打樣先。酒店是掛牌三星,是婺源這裡星級最高的酒店。四月剛新裝修的豪華間要340/晚,進去一看設施還可以,就是裝修的味道太濃了,還是留給別人來吸毒氣吧。訂了220/晚的標間,含雙早。

放好行李,直奔當地最有名的飯店“天然居”(天佑西路33號,光明大酒店邊上,0793-7342676)。當地人吃飯早,我們到時服務員們已經准備下班了。點了推薦的幾個當地名菜,有蔥油紅鯉魚。上海人一般不吃鯉魚,因為泥土氣太重,可這裡的鯉魚一點土腥氣也沒有。菜燒的味道還真不錯,服務也算到位,強烈推薦一下。結帳連飲料酒水共267元。這在當地已算是高消費了,因為當地人月工資不過四五百。

吃飽喝足向著我們在婺源的第一個景點—李坑前進。我們計劃是先游覽東線(婺源的各個景點分成東、西、北三條線)。由於不清楚去往各景點的道路狀況,所以把寶來留在酒店,九個人擠了兩台車。從縣城出去開車約十幾公裡就到了李坑。天開始下起了中雨。在大門口的小店借了傘(2元/把),坐電瓶車(1元/人/單程)約600米來到李坑村口(門票30元/人)。

村子座落在山坳裡,依山傍水而建,村裡主要的街道順著溪流大致呈“9”字形。踩著雨水打濕的石板路進村,周圍安靜極了。當地的老人們多半是坐在自家門前發呆。村裡的貓狗土雞毫不懼生,就在人腳邊來回遛達。幾處出名的古宅都有明顯的標記,好多據說都是明朝的古董,無論磚雕的門樓還是木刻的窗欞門扇,即使蒙上了歲月的風塵,仍然可以看出其做工之精美細致,讓人遙想當年大戶人家的氣派。我們掏出或專業或傻瓜的相機對著古宅啊木刻啊等等一通狂拍。

沿著寫有“順序游覽”(英文翻譯成了“ORDER VISIT”,真有創意!)的牌子來到了一處武狀元的府第,後院有株宋代的紫藤,樹干只剩半邊了,但依然開著無數淡黃色的小花,顯示出依然旺盛的生命力。從後門上了一座小山包,山上有座小亭子可以俯瞰李坑全景,正好坐下歇歇腳。

下山後又去了新搭建的戲台和另外幾處宅子,看多了覺得那些古宅都差不多,我們都不是學建築學歷史的,看不出更多的道道來。出了村子仍然上電瓶車回到景區大門口。

上車奔向下一個景點汪口,距李坑也僅有約五分鐘車程。汪口也是個小村子,門票要15元/人。我們讓他們給打了九折,再花20元請了個導游。雨越下越大,從賣票的地方徒步進村要走進三四百米。但車可以不要停在停車場,從大門再往東約五百米,不過橋,右拐進去可一直開到“俞氏宗祠”的門口。

俞氏宗祠就是個有大天井的建築,我們躲在回廊下聽導游講解祠堂的歷史淵源和一些野史傳說。古代人搞凝聚力工程還是有一套的,各地的祠堂會館就是很好的例子。整個建築很有氣勢,據說是哪個皇帝御批的才能建成這個樣子,否則建築超標是要殺頭的…飛翹的屋檐兩頭的幾根龍須據說是用一種有韌性的石頭磨出來的。可惜還有許多精美的木刻木雕都在文革中給毀了。

從祠堂出來後我回到車裡回了幾個電話,汪口村裡我就沒去。不過據他們參觀後說,看過了李坑的古宅,汪口不去也罷。此時天色已晚,本來還要去江灣(不是五角場)和曉起,但雨勢不減,安全第一還是決定回酒店休息。

晚餐就在酒店二樓的餐廳包房裡解決。我們已經關照服務員讓廚房少放或不放辣,可除了個銀魚燉蛋是不辣的,剩下個個菜都放辣椒,而且味道明顯沒有天然居做得好。不過價錢還不算太離譜,一桌菜加上一瓶當地的清華大曲和十幾瓶啤酒,結帳435元(不收15%的服務費)。

是夜風雨大作,不過我沒聽見,倒下就睡著了,是第二天看報紙才知道夜裡台風過境下了暴雨。

D3: 9/3(周六) 早上起來天陰沉沉的,反正不下雨就行。酒店的自助早餐馬馬虎虎,吃飽還是不成問題的。早餐後出發去北線最遠端的大鄣山(還有個什麼岩洞的就算了),仍然開兩台車。車行一路都是青山綠水,會途經延村和彩虹橋,都留著下午去。路上移步換景,村莊遠山溪流小船構成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畫,我們幾次停車取景拍照。水泥路面的山路沿著一條時寬時窄的溪流向大鄣山深處延伸,不過彎道的驚險程度比千島湖上西村那回差遠了。

我們以為我們應該是算達到景區很早的一批游客,想不到停車場裡已經停了好幾輛大巴了。大概是坐了一夜火車一早到景德鎮再過來的。門票45元/人,包含下山的中巴車費。一人帶了一瓶飲料就開始了登山之旅。山路修得很好,台階和緩坡結合,開始走不覺得累。大鄣山其實就是我們一路過來經過的那條溪流的發源地。順著山路向上爬,沿途是各式各樣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瀑布。由於昨晚下了大雨,瀑布的水勢極大。如果說諸暨五泄一級瀑布算一泄的話,那麼大鄣山裡有十七八泄都不止。路有時要跨過溪流瀑布,就靠幾座懸索橋連接兩岸,走在橋上搖搖晃晃的想起了當年在少年宮走過的勇敢者道路。

大鄣山的主峰超過海拔1600米,我們爬到大約半山腰一個水電站的地方,有些同志已經精疲力盡走不動了。往上看山坳裡居然還有個村子。據工作人員說再往上走二十分鐘還有兩個大瀑布。決定派體力出眾的繼續向上爬去拍照,大部隊坐中巴下山。等車的地方有叫賣“竹香米酒”的,可以先嘗後買。那個米酒有點混濁,但喝在嘴裡味道太好了,我們把一缸酒剩下的部分裝了兩個竹筒全買走了。地圖上畫著中巴下車的地方離出口還有400米。可我們走啊走,走得腿肚子打顫還沒到,大概這400米指的是上下落差吧。午餐就在景區裡建在小溪邊的“雲溪食府”解決。午飯時間大堂裡客滿,大部分是旅行社吃團餐的。我們點了菜,還沒舍得喝買來的米酒。吃飯時看到有幾只雞在飯店後面轉悠,問服務員,說是正宗散養的土雞。我們不放心,怕是把大江雞拿到這裡來“留學”的,一致決定回去的路上去抓農民家的土雞(其實後來想想可能當地人連什麼是大江雞都沒聽說過,我們都是被陽澄湖的淴浴蟹給嚇怕了)。這家飯店的皮蛋特別好吃,我們還多加了兩盤。推薦“冷水塘魚”,清蒸的,魚肉特別細膩鮮嫩。結帳333元,菜的味道不錯,就是量少了點。

回程到清華鎮的彩虹橋。門票20元/人。彩虹橋說穿了就是一座普通的廊橋漆成了紅色,這類的廊橋在皖南浙西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倒是溪水邊的水車還有點意思。在彩虹橋這裡拍了好多照片,倒不是拍橋,而是完成了一組“四黑天鵝”的創意照片…(我那天穿的是淺色衣服,所以沒參加)門票亦可當明信片用,橋邊就有個郵筒。可惜我周六寄的到今天(周三)還未收到。景區的大門口也有賣竹香米酒的,據稱大鄣山上的就是從他這兒批發過去的。我們也將信將疑,看看酒比山上買的要清澈一些,就又買了一竹筒回去(兩處竹筒都是要另收錢的,大概8元/個)。大門前的場地很寬敞,就拿後驅的富利卡練了幾次甩尾,弄得一地的剎車印。想不到這竟然埋下了事故隱患。

回去的路上連思溪,延村兩處景點都沒心思去了,一門心思要抓土雞燉湯。事先跟天然居打過電話,確認那邊可以來“雞”加工,但要收20元/只的加工費。由於車速太快,我們一路錯過了好幾處寫著“土雞出售”的農家,眼看就要回到縣城了,趕緊左拐到了一處小村子。我沒有參加類似於鬼子進莊的抓雞活動。據參加的事後介紹,村裡的土雞們一看到有陌生人來一下子就四散逃開了(土雞還是挺聰明的)。他們沒辦法只好找來個當地的小孩。小孩真有轍,抓了把米就引來一只雞,一把摁住三下兩下就給捆上了。這小孩子還有經濟頭腦,一斤雞要賣30元,一過秤三斤,付了90元拿了雞。想我在上西村吃燉好的土雞才50元/只,唉,就當是捐款給希望工程吧。他們還拉了村裡的一些小孩一起拍照(確切地說是小孩們拉住他們要拍照),算是捐款留念。

回程經停天然居,把活雞交給他們去收拾,吩咐早點燉起來,因為我們七點才來吃晚飯。回到房間先洗把熱水澡,雖說是陰天但也走得汗流浹背。泡了杯當地的什麼貢茶,坐在沙發上一邊吃零食一邊用手機上MSN,真是爽!(感謝中國移動,小縣城裡居然有滿格信號和GPRS信號)

七點在天然居准時開飯,我們把三筒米酒都帶了過去(買三筒酒共花了150元)。飯店聲明不能自帶酒水。可我將了他們一軍:因為飯店沒有米酒出售(有我們就買你的喝),我們就只能喝自帶的咯。後來也就沒收開瓶費,看來當地人還是挺樸實的。點了幾個昨天中午沒吃過的菜,再三關照不要放辣椒,就坐等雞湯上台了。

雞湯端上來時我們一陣歡呼,三斤雞只燉了一瓦罐的雞湯,上面漂浮著厚厚一層黃色的雞油,香氣四溢。限定每人只能喝兩碗,不一會就見了底了。以至於後面再吃任何菜都索然無味了。先倒了山上買的有點混的米酒喝,太爽口了,要是冰過就更好了。再喝清的米酒反而覺得太甜太膩,看來沉底的部分都是精華。結帳含土雞加工費共280元。

D4: 9/4(周日) 有早起的同志們開著寶來又折回思溪延村去拍照了。9:30左右集合出發,富利卡是頭車,照例開得飛快。可問題也出在這裡。剛開進浙江境內的17省道,看到路邊有警察模樣的讓靠邊停車,我們以為是例行檢查。可下來就被告知我們超速了,在限速70公裡/小時的地方開到了110公裡/小時(我們的車速確實有那麼快,可是並沒看到限速標志)。路邊已經一溜停了四台轎車了,他們不攔大巴和卡車(我們超一台大巴時它起碼也開100公裡/小時),只攔小車。這時才看清這些人中間只有一個是警察,坐在一張桌子前開手撕的罰款單,剩下的四個全都是輔警。我趕緊打電話給後面兩台車(因為對講機的通話距離只有兩公裡。再次感謝中國移動,在這種山溝裡還有信號),讓他們減速慢行,但經過時千萬別停車(根據法律,輔警無權上路攔車,而且停著的只有一輛桑塔納警車,他們要處理其他車輛絕對不會追上來的)。果然後兩台車上來時輔警也想把他們攔下,被他們加速衝過,我讓他們趕緊開出收費站,這裡是浙江開化地界,只要出了開化,交警就無權跨區執法了。果然那些假警察做賊心虛,假模假樣嘴裡喊著要打電話叫前面的收費站攔車,可沒一個真的掏出手機來打的(估計都是用的小靈通)。

我們可就倒了霉了,那個警察(SB叫方德強,警號很奇怪:064612,位數這麼少??大概也是假的)說現場沒法處理,要跟他們回隊裡解決問題。其他幾台車由於超速超的不多,都給現場拗分拗特了。這時開來一輛地方牌照的長安小面的,就是原來埋伏在哪個點上的,測速和拍照都是坐在這輛車裡的人干的。還有一輛滬牌車由於超速到134公裡/小時也被一起押回處理。跟著警車開了約40公裡到了開化縣城,也算是順道游覽一下,不然誰會到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縣城在山裡面,名字叫“開化”,可這裡除了路口的幾座雕塑和幾塊大幅口號牌子外,整個就是一個死氣沉沉蠻荒之地,看起來整一個六、七十年代中國的小縣城,離真正開化還差遠了,所以只會上路當土匪拗分,守著一根省道發財。

到了隊部,有個輔警拿出張皺巴巴的紙說這是浙江省關於超速處罰的交通法規(沒看到整個文件,也不知是哪年哪月的文件,真的假的也分不清),要罰我們900大洋。在人家的一畝三分地只好乖乖交錢,還要在處罰決定書上按指紋,頭回碰上。事後想來也對,處罰決定書只有在隊部才能打印,沒法當場處理。現場只能處理500元以下的手撕票罰款。另一輛滬牌車被罰了1500元。走人!發揮一下阿Q精神就當是給開化交警買藥吃吧。

在此提醒廣大讀者,從婺源回來周六周日上午經過浙江17省道305公裡處要特別小心,最好是在吃飯時間通過。萬一被逮到了不要跟它們講理,因為它們根本不懂法,是法盲加土匪加流氓;求情也沒用,它們不會理你的,只認錢!衝關的話最好熟悉周邊小路,繞過國道省道的收費站,上高速前的收費口一般不會攔下你的,因為高速交警和地方交警不是一伙的。

電話聯系另兩台車,已經離金華很近了。我們上了高速緊趕慢趕,總算在14:00與大部隊在金華市區的一家吃西式簡餐的地方會合。匆匆扒了幾口飯14:30再次出發。由於富利卡是油老虎,一路要不停地加油,所以約好在“蕭山東”服務區集合(車隊出行盡量在高速上不要成隊列行進,一則車速慢二則妨礙別人,定好幾個集結點就行了)。還好萬幸在服務區停了一下,有細心的同志發現由於長時間高速行駛加上玩過甩尾,富利卡的右後輪橡膠外胎已經翻開了,可以看到裡面的鋼絲,隨時有爆裂的可能,再開下去萬一在高速上爆胎就全玩完了。立刻到服務區的汽修部讓人換上備胎,被收了30元。

於是我們只好小心翼翼地汆回上海,HRV在前開道報告路況,寶來在富利卡右後方約100米處密切注視輪胎情況。就這樣以110公裡/小時的速度慢慢開回了上海。還好滬杭高速杭州往上海方向拓寬工程已近竣工,除個別路段外車速基本保持不變。到楓涇再次檢查,確認沒問題後直奔虹橋路王朝好好FB一頓,一來慶祝活著回到上海,二來慶祝省下了1800元扶貧款(要是另兩台車不衝關也給抓住的話肯定同樣下場)。

事後總結一下這次婺源之行,一個字:值!不僅收獲了許多照片還帶回好些故事。此次車行來回共約1300公裡,人均消費在1600元左右,因為我們基本上吃住行玩都不計成本。算算總數夠嚇人的,在貧困地區可以蓋個希望幼兒園(蓋所希望小學約需十萬元)…

(照片均為手機拍攝,比較模糊,將就著看吧)



(大鄣山--山間溪流)



(遠山、古村)



(彩虹橋邊的水車)



(彩虹橋邊長的大南瓜)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