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新疆一萬裡賞心悅目十四天(五)

作者: coolbabyking

導讀D9: 8/20 布爾津-賈登峪-喀納斯 宿:喀納斯一覺睡到自然醒,先到菜場采購大裂巴,就是那種俄羅斯面包,裡面密密麻麻,都是葡萄肉,核桃肉,松子肉,還買了玉米和西紅柿,這個補給是很必要的,因為在喀納斯和白哈巴是沒有恰當的時間吃午餐,那邊的東西也貴得離譜。布爾津到賈登峪的路況很好,這是成熟景區的唯一好處,可惜限速太低,搞得大虎緊張兮兮的。利用為跟 ...

D9: 8/20 布爾津-賈登峪-喀納斯 宿:喀納斯一覺睡到自然醒,先到菜場采購大裂巴,就是那種俄羅斯面包,裡面密密麻麻,都是葡萄肉,核桃肉,松子肉,還買了玉米和西紅柿,這個補給是很必要的,因為在喀納斯和白哈巴是沒有恰當的時間吃午餐,那邊的東西也貴得離譜。布爾津到賈登峪的路況很好,這是成熟景區的唯一好處,可惜限速太低,搞得大虎緊張兮兮的。利用為跟警車拉開距離的機會,我們在路邊拍了向日葵,挺漂亮的。



(向日葵)

到了賈登峪,發現到禾木的路正在澆柏油,沒法開車進去,騎馬來回要兩天時間,只得放棄。不過大虎說老天爺照顧我們,幫我們省了每人60元的門票錢,因為我們要去白哈巴,如果去了禾木我們會後悔的,起初還以為他是在安慰我們,後來才知道他講得不錯。

大虎說賈登峪幾年後會變成喀納斯的旅游大本營,將來不允許住在風景區裡,住宿都要搭一小時的區間車回到賈登峪,如果第二天再玩的話,在坐車進去。從賈登峪已經完工的小樓群來看,這一天指日可待。還好我們來得早,不然每天來回往返就要兩小時,還不算等車的時間,太累人了!


(賈登峪)

在賈登峪吃了一頓昂貴的午餐後,我們便開始進入這次旅行的重頭戲-喀納斯之旅。在進入喀納斯之前,又一座木橋,風景不錯,我們還幸運地看到了牧民搬家的景像,蠻壯觀的。



(木橋)

喀納斯湖位於布爾津縣境北部,距縣城150公裡。喀納斯是蒙古語,意思是峽谷中的湖,它座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是個典型的冰磧湖,即經冰川作用所形成的月牙形的中繼湖,南北長24公裡,東西寬1.6至2.9公裡,湖面海拔1370米,湖水最深處達188.5米,其深度僅次於吉林白頭山天池,名列全國第二。喀納斯自然景觀保護區總面積為5588平方公裡,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布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湖中魚類7種,昆蟲類300多種。許多種類的花木鳥獸在全疆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區內森林草原相間,河流湖泊眾多,自然景觀艷麗,具有極高的旅游觀光、自然保護、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網上說喀納斯湖的變色是其一大特征,隨著每天陽光、各季氣候的不同,花崗岩粉末融於水中,湖岸林木草坡豐富的色彩倒映湖水中,使喀納斯湖成為一個紅黃褐青變幻的調色板。喀納斯湖四周雪峰聳峙,綠坡墨林,艷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游聚堆而成的;二是湖中有巨型“湖怪”(近年有人認為是當地特產的一種大紅魚),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給喀納斯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峨眉絕景”——喀納斯雲海佛光。可惜我們一樣都沒看到,枯木長堤在六道灣,為了保護生態,現在所有游船只能到三道灣,當然特權階級除外。此外喀納斯還是圖瓦族唯一聚居地,圖瓦村位於喀納斯湖南岸2-3公裡處的喀納斯河谷地帶,海拔1390米。圖瓦居民自稱是蒙古族圖瓦人,據說圖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部分老弱殘兵,逐漸繁衍至今。圖瓦人保存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語言,圖瓦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與哈薩克語組相近,因此圖瓦人均會講哈薩克語,與現在的蒙古族不同。由於哈納斯的旅游開發,這裡的圖瓦人已經變化很大了。

一進景區就是臥龍灣,因為湖中的小島形狀像一只臥在水面的巨龍。這裡水的顏色很特別,綠得不清澈但很溫潤,像新玉。


(臥龍灣)

從臥龍灣沿喀納斯河北上約1公裡,峽谷中鑲嵌著一個綠色的月牙形湖灣,那就是月亮灣。 月亮灣會隨氣候更迭以及陰晴晨霧變化而變化,是鑲在喀納斯河的一顆明珠。湖內有據說是嫦娥奔月時留下的一對光腳印。美麗靜謐的月亮灣是喀納斯的標志景點。



(月亮灣)

終於到了喀那斯,在圖瓦新村安頓下來後,便坐著如烤箱般的區間車到湖邊。這麼多天來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游人如織,這裡的人口密度和上海的鬧市區有的一比。等了半小時每人花了100元做快艇游也沒什麼意思。倒是湖邊的棧道可以走走,還算幽靜。

喀納斯的住宿條件是很差的,但收費很高。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