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阿裡(十五)——拉孜的生意人

作者: qingniao1817

導讀早上起來吃碗面條就趕路,陽光照亮依然懸掛月兒的天空,西部的山永遠沉默著,卻呈現你想像不到的顏色。12:30經過塔格架間歇泉,滾燙的泉水從一孔孔洞穴奔湧而出,沸沸騰騰,看起來就知道溫度很高,聽說在清晨的時候,最高的噴泉噴發足有幾十米高,溫泉旁邊有些建設到一半的房子,估計以前有人想投資搞度假村之類的,結果沒有搞起來。 一路上我們都經過很多的 ...

早上起來吃碗面條就趕路,陽光照亮依然懸掛月兒的天空,西部的山永遠沉默著,卻呈現你想像不到的顏色。12:30經過塔格架間歇泉,滾燙的泉水從一孔孔洞穴奔湧而出,沸沸騰騰,看起來就知道溫度很高,聽說在清晨的時候,最高的噴泉噴發足有幾十米高,溫泉旁邊有些建設到一半的房子,估計以前有人想投資搞度假村之類的,結果沒有搞起來。

一路上我們都經過很多的天然溫泉,西藏地廣人稀,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所以利用率不高,在我們這些城市來的人看來,真是暴殮天物,城市裡的人在小小的溫泉裡下餃子,這裡的溫泉卻是默默無聲地流淌。

沿途還有好些不知名的湖泊,美麗的天藍的顏色,中午我們在22道班吃飯,13:30又啟程趕路,翻山過嶺,18:00到拉孜,住宿在農民旅館,旅館給人一種藏族人家的感覺,環境不錯也令人覺得溫馨。入門以後看到一個黑瘦的中年男人,身穿藏服,裡裡外外地收拾著,原來就是旅館的老板,跟普通的藏民沒啥兩樣,可是他事事親歷親為,包括取水等雜務都自己去做,晚飯後還給我們彈琴,大家一起跳舞唱歌,非常地有親和力。

第二天我們離開以後,巴桑才告訴我,農民旅館的老板很有錢但是從來不持財傲物,依然跟普通藏民一樣生活,穿藏袍不穿西裝,而且每年賺了錢就去捐一所小學,至今已經捐了九所小學。我聽了以後肅然起敬,不禁責怪巴桑不早點告訴我們,那我不會再去跟他討價還價議論房錢,而且我們一定要跟他合影留念,記住在阿裡的路上,有這麼一個生意人。

走在街上乍一看去,拉孜只有一條筆直的街道,再往兩邊走,才發現拉孜也有一處城市廣場,漂亮的現代建築物,閃爍的燈光,市民健身的設備,飄蕩在耳邊的阿杜的流行歌,讓我們以為自己置身在內地的某個小城市,日喀則地區都屬於上海援建的,聯想起江孜的宗山城堡廣場,內地的干部把流行的建設廣場的習慣也帶到了西藏,大概這是最容易體現業績的舉措,只是我不知道花幾百萬建個廣場,是否真的是藏民最需要的?

都說拉孜的藏刀很有名,我們每個人都在街上買了幾把,手工的,外表很粗糙,也算是到此一游的紀念吧。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