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雲南13日游--01

作者: 路游

導讀終於擁有了兩周的長假,一下自己像中了頭彩的人般有了暴富的暈眩感覺,兩周,那是怎樣一個長假啊,像所有中獎的人一樣立馬去制定計劃准備揮霍這筆過期就會蒸發的巨富。原打算去稻城亞丁的,但看到四川那邊連人帶豬的死了一堆權衡再三為性命計決定改道雲南。人都說旅游之樂不僅在於旅程本身,更在其先期的計劃和過後的追憶,如同老饕品茗,先焚香沐浴鼓瑟和琴, ...

終於擁有了兩周的長假,一下自己像中了頭彩的人般有了暴富的暈眩感覺,兩周,那是怎樣一個長假啊,像所有中獎的人一樣立馬去制定計劃准備揮霍這筆過期就會蒸發的巨富。原打算去稻城亞丁的,但看到四川那邊連人帶豬的死了一堆權衡再三為性命計決定改道雲南。人都說旅游之樂不僅在於旅程本身,更在其先期的計劃和過後的追憶,如同老饕品茗,先焚香沐浴鼓瑟和琴,後如飲甘露慢啜細飲,再閉目回味長嘆三聲。上了所有各大門戶網站的旅游論壇發貼呼朋引伴,GOOGLE了所有目的地相關的旅游網站,線路功略逃票秘笈摘抄了一大本,衣服藥品攢了一箱,終有十年艱辛學成欲破十八銅人陣下山的感覺,是時候上路了…….8月13日 廈門->昆明à大理出發前夜恰逢超女六進五,半夢半醒陪同家裡領導看完已快子時,暈暈乎乎兩人才開始打點行裝,搞得跟古代星夜進京趕考似的,弄完已快一點,倒頭便睡到半夜卻被聲聲巨響驚醒,爬起一看但見窗外電閃雷鳴風雨大作,深受唐三藏“打雷下雨收衣服”之教誨的我神志未清人卻已竄到了陽台,收完衣服關好窗喘息未定回過神來才心裡暗暗叫苦,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這“珊瑚頌”也唱得早了點,明天航班能否正常起飛看來有點懸,無奈一邊向雷公電母東海龍王求保佑一邊夢周公去了。天亮醒來仍是傾盆大雨,打開電視兩條新聞又給我當頭一棒―――石林門票欲漲價舉行聽證會 / 214國道香格裡拉麗江段為大水淹沒,數千游客受困雲雲……心裡暗想下次出門一定先到SM找個和尚看黃歷去,但現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深一腳淺一腳地攔了的士到機場,下車後發現雨居然小了,辦好手續到了候機廳透過玻璃看到窗外已亮了不少雨幾乎停了,廣播准時通知了登機,到昆明上空發現天氣晴好,在飛機起落架著地的那一剎那心裡把天地諸神都謝了一遍。

朋友的朋友舉著打錯了一個字的我的名字的牌子已經在等候,通過手機很快和在網上約好的驢友聯系上了,商定到昆明長客站碰面直接往大理,於是婉謝了朋友的朋友的午飯邀請讓他直接我們送到了南站,等了一會第一個驢友出現了,美特,一個秀氣的來自浙江的大一女孩,她也是我們此程同行時間最長的驢友,當時還尋思現在的家長怎麼那麼不負責任讓這麼一個小女孩獨自出游,後來知道她去年曾一人獨行西藏後才知道自己是多麼有眼不識泰山,阿珠和瓊瓊兩個來自廣州的女俠也隨後出現了,等同樣來自廣州的柱子和他在昆明的同學崔老師姍姍到時已經只能買2:40PM的票了(昆大高速剛開通不久,四個半小時便可到大理),鄰座恰好是一位大理本地的大叔,他在外貿局上班因工作關系以前還經常去廈門, 一路相聊甚歡,把廈門這幾年的經濟發展變化向他作了系統彙報的同時也從他那得知了一些大理的信息,聽他說現在大理古城的客棧幾乎爆滿,在車上也試著往網上推薦的幾家客棧打了電話詢問,果然都是沒空房,為避免背個大包滿街找客棧挨宰決定托大理的朋友在下關定個賓館,詢問眾人除柱子和崔老師決定冒險去古城尋住外皆同意。車下高速進入城區看到一片房屋頂上全是太陽能取熱板,鄰座大叔告訴我在雲南因地處高原日照時間長(這裡八點天還亮著)所以政府鼓勵居民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在市區入口又看到了一排壯觀的風車矗立在一個廣場上,聯想到大理的“風花雪月”以為這又是政府的一個節約能源高招,後才知這只是為對應“下關風“一說而立的裝飾並無實際用途。下了車徑直打的往賓館去了,賓館位於開發區,條件出乎我們意料的好(以每人三十元的價格),是由三房兩廳一衛的商品房改建而來,寬敞衛生,剛好五個床位,還有二個很大的客廳。沒有來過大理的人,認識大理大都源於兩個出處,一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小說中段皇爺的“一指神功”點出了南昭古國的清遠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二是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隨著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邊來相會”,大理秀美的風光也廣為人知,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構成了大理“四絕”。通常我們旅游說大理時都指大理古城,而大理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叫下關,離古城還有三十分鐘車程,放下東西我們便找了輛的士去古城(40/車,比以前價格多了十元因為走新路多了過路費),車出城十來分鐘遠遠地便看到路右側一片茫茫的水域,司機告訴我們那就是洱海了,因天色漸暮看過去並無特別之處,尤其對我等自南方多水地方來的。很快左邊蒼山腳下出現了延綿的一片建築群,典型的白族建築――黑頂白牆,古城到了,車直接到了城門口,這裡的城牆看來是修繕過看上去挺新的,在燈光的映襯下倒也顯的壯觀。大家都摸不著北於是一致決定遵循江湖規矩――往人多燈亮的地方走,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大家均已飢腸轆轆無心賞景,但走了半天街兩邊還只是賣工藝品的店鋪而不見有可以填肚子的,掏出PDA查了一下功略,上說,洋人街附近有很多吃的,於是一路問來到了洋人街,說是街其實只是條小巷子而已,兩邊都是酒吧,人氣果然超凡,加上街道較窄走在這裡愈發顯得摩肩接踵,當然國人大大多過洋人,如此一比感覺陽朔的西街叫洋人街更名符其實一些,好不容易殺出人流來到轉角看到幾家打著白族特色字樣的飯館,再經不起折騰的我們決定挑家看上去干淨點的去犒勞我們的胃,一陣狼吞虎咽下來大家都直咂嘴贊好,在這推薦一下幾道經典的菜:樹皮干炒腊肉――腊肉味極醇香,樹皮酥脆可口;洱海海菜――產自洱海,口感類似海帶,更有嚼勁;沙鍋魚――是大理餐飲的頭牌,據說用是用祥雲出產的好砂鍋,洱海中捕來的弓魚、黃殼魚、或鯉魚加豐富多采的配料燉制而成,味鮮美,無任何油星;木瓜雞――湯、肉酸香,味清純,毫無油膩之感,食後令你胃口大開,通體舒坦;還有就是當地的特色野山厥菜,入口潤滑爽口,據老板娘說還富有營養價值。用完這到雲南後的第一餐大家都對以後的行程充滿了信心與憧憬,殊不知這第一頓也是整個行程吃的最好一頓(至少對我而言)。安頓好了胃,女士們與生俱來的購物欲就順利占據了第一位,這好像也很符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古城內密布的除餐廳酒吧和客棧外全是出售旅游工藝品民族服飾店鋪或金銀手工作坊,街道兩旁商鋪前都有半米寬的小河溝,溝裡流淌的水居然清澈可人,再配以幾棵垂柳倒也也是江南韻味十足,街上游客如織,都或頭戴或身穿剛購得的少數民族飾品服裝,手裡還大包小包拎著,早聽說大理復興路的民族工藝品是最便宜的,跟一家店老板的聊天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告訴我們這裡是麗江昆明等其他旅游城市的工藝紀念品供應地,他自己就每周都往外地發大批的貨,我們在那買的一大塊扎染布僅35元但後來在麗江一問卻在80元以上,這裡用筷子做成的各式各樣的發簪尤其受女生的歡迎。不知不覺逛到了月上西樓一看已快12點,到門口找了輛的士回城裡,因那家賓館在開發區,開的士的張師傅也不是很熟我們更是兩眼一摸黑,車在開發區轉了兩圈我們都還沒找著賓館,我們很抱歉地跟張師傅說: “不好意思不記得路了”,好心的他卻倒一個勁跟我們說: “對不起, 不常跑這條路,沒關系的,再轉轉一定能找到”,拿出房卡發現上面居然沒有賓館的電話,於是張師傅用自己的電話打114查了電話又打到賓館總台詢問具體位置,最後又在路人的指點下終於找到了賓館,下了車師傅又熱心地問我們明天要不要用車,因瓊瓊和美特明天想直接去麗江而不在大理游玩,而剩下的我們仨又不想去參加所謂的一日游,於是一合計決定以100元的價格包他的車挑我們自己想去的景點玩,然後讓張師傅幫我們定下午4點左右的車票去麗江。回到房間整理東西算帳,為方便結算大家決定預交費用由一人統一全程管理,因我是五人中唯一的男生,於是被一致推薦為此行的帳房先生,洗漱入寢一夜無話。8/14 大理游,大理->麗江早起輕手輕腳洗刷整理東西,美特和瓊瓊仍在幸福的夢鄉中,背著行李來到樓下張師傅的車已等在了大堂門口,上了車我們便要求張師傅帶我們先去吃點當地特色的早點,車出了城過了橋拐到了一條街上找了家小吃店,點了米線和餌絲,感覺和一般的面食也差不多。根據張師傅的意見決定先去蒼山,十分鐘後車便到了感通索道也就是常說的大索道,坐落於蒼山聖應峰麓,因與蒼山上的感通寺相鄰而得名。因時間尚早倒也沒見到排大半小時隊等候的現像,索道的轎廂很新6人的座位也很舒適,索道運行到峰頂往下看但見滿眼翠綠,綠樹蔥蔥,大理古城和遠處的洱海盡收眼底,雲霧繚繞在山間恍然令人疑身處仙境,下行到半山腰透過窗玻璃看見下面平台上一個巨大的中國像棋棋盤,山澗瀑布細細流下,小溪環繞,樓榭亭台散布其間,剎是迷人。走出吊廂但覺一股清新空氣迎面撲來,吸到口中頗覺清涼,避開成堆的人群隨意四處走動,聽張師傅講從這爬到山頂經感通寺可到大理古城,但需要四五個小時,因時間所限這次便無福消受這雲中漫步的奇妙感覺了。沐浴在這巨大的天然氧吧裡,大口呼吸著新鮮濕潤帶著淡淡松香的空氣,有些忘我物外的感覺。下得山來從另一邊步行去停車場,路旁到處是水果攤,紅毛丹、石榴、蜜棗、人參果……目不暇接,看價格也不貴,便買了些一大堆平時不太常見的吃著權做午飯了。車直奔才村碼頭趕12點的船去游洱海,聽張師傅講游船繞一圈回來需要大概2小時,要是趕得及時還可以到天龍八部影視城去看每天2點舉行的開城儀式。洱海面積很大,看上去茫茫的一片,和普通的湖面並無兩樣,天陰陰的布滿了烏雲,兩岸看去也灰蒙蒙的。若大的游船上沒幾個座位,人擠得滿滿當當的感覺像菜市場,船遠遠地朝著湖心一個島開了過去,遠看島上有些廟宇樓閣,船家說那叫觀音閣,應該就是個普通的廟而已,船快靠岸時天卻下起了雨,本來在外沿看風景的游客紛紛擠到艙內避雨,一時間艙內幾無可立錐之地,上了岸正准備狂奔到觀音閣去避雨,卻被告知需另收門票且船要在此停留半小時,正光火不已大罵這是強迫觀光,恰好有另一條船已經結束游玩要離岸往下一個景點,急急便跳了上去。好心情已經去了大半再加上這天氣和確實無過人之處的景色,便在艙內打起了盹,船又靠到了一個島,像是個小漁村,岸邊擺滿了小攤子,穿著白族服裝的漁民在賣著燒烤和各種小東西,有導游拿著話筒在介紹說這就是具有原汁原味的特色漁村-金梭島,游船將停靠半小時讓大家游覽。一溜店面沿岸而建把路面擠成了羊腸小道,加上攤點和游客簡直寸步難行,勉強挪了幾步便被幾個村民攔下,一看這好像設了個卡,一個手頭上拿著疊票的人吆喝著游客買票,這天下還真沒免費的午餐,指望民風淳樸更是奢求。雖然門票不貴只要幾塊錢,但被欺騙的感覺還是讓我們憤而回頭,找了個小攤坐下要了幾串小魚干豆腐的打牙祭,就吃東西這一小會的功夫來了五撥人推薦去喝白族三道茶,從網上早得到忠告不要去喝這些所謂的三道茶。離了島船便往回開,看看時間應該可以按張師傅的計劃趕去影視城便提前發了個短信告訴他快靠岸了,哪料船過觀音閣便故障頻頻,熄火了多次,游客怨聲載道,下了船一看表已兩點過二十分,影視城開城儀式是趕不上了,於是就近先去瞻仰南詔的像征---崇聖三塔。國道旁一條筆直的水泥路直指三塔,背後是雲霧繚繞的蒼山,大片的玉米地裡點綴著零星的黃黃向日葵,黑頂白牆的民居散落其中,在門口取景照了幾張照片便過門而不入往旁邊的三塔倒影公園去了,這也是功略上的建議。僅一牆之隔的倒影公園居然門前冷落鞍馬稀,看來知者甚少,花四元買了門票進去,公園中央是一個湖,沿湖一圈是密密的垂柳,西北角上便是三塔,蒼山浮雲三塔連同湖邊的艷麗花草樹的倒影落在平靜的湖面上顯得異常寧靜,真是難得的好角度,一陣狂拍後繞湖悠哉地走了一圈,感覺很像廈門的植物園。看來張師傅也是個金庸迷,雖然過了影視城的觀禮時間還是強烈推薦我們去作一游,路上經過著名的三月街,三月街乃為白族的三月節而來,三月節又名觀音市,相傳南詔細奴羅時,觀音於三月十五日到大理傳經。每年農歷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舉行,是雲南地區商品集散和交流的重要節日,徐霞客在他的記述中贊道“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千騎交集,男女雜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無不至。”,整條街沿山而上,根據生活物資類分為中草藥、牲畜、農具等區域。上山的路圈是石頭路面,但修得很平整,聽張師傅介紹這是為方便馬匹和馬車上下山而設。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在往蒼山小索道的路上,城門上有金庸大師的題字,兩邊是代表他作品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筆鴛”,只是對聯上的“天”字顏色卻與其他不同,不知有何用意?珍珍於是很有創意地給這張照片取了個雙關名――“天色不對”。大家以到此一游的姿勢拍完紀念照便下山了,到候車點拿了票便和張師傅告別了。

車四點准時從古城開出,三人都累得上車歪頭就睡,發短信得知美特和瓊瓊已到麗江並在費了一番周折後住進了預定的客棧,下了車按他們的指點順利找到了客棧,這是同事AWEN上次來麗江住過後推薦的客棧,聽她講衛生條件很不錯老板人也好便讓她幫忙訂了。是個很典型的納西庭院民居,一進門老板便很熱情地過來接過行李道一聲“來啦!”,感覺不像初次入住的客人而是多年老朋友或親戚似的讓人倍感親切,老板姓木,木老爺的木,麗江的納西大姓,如假包換的納西族人,整間客棧果然收拾的異常整潔,房間衛生間裡還有電吹風和可調節的鏡子,讓我們大感意外。

美特和瓊瓊已經在古城裡晃悠了,放下行李便出去跟他們碰頭找地吃飯,在大理古城吃飯時就有聽鄰桌剛從麗江回來的客人描述麗江的住宿餐飲在此旺季是如何昂貴,轉了幾圈找了家不太起眼的飯館專點普通便宜的飯菜吃了,結帳是才發現五個人一頓晚飯居然只花了65元。茫無目的地在古城內亂逛,前些天在香格裡拉214國道受大水圍堵的數千游客在昨日和今天剛被疏散到麗江,再加上暑期旺季,人一下比平日多出幾倍,那些頗有大難逃生之感的游客化慶幸為購買力在古城內大肆購物消費,一派火熱景像,我怎麼也沒法把這人頭攢動燈紅酒綠的麗江跟我想像中的柔軟時光的麗江聯系起來,心裡有了一股失望和出逃的衝動,大家均有同感,於是便商量起接下來的行程。聽客棧其他行程早的一些游客說玉龍雪山雪少人多門票貴不值得去,瀘沽湖的路塌方非常險,於是打算先往香格裡拉去。美特說她和網上驢友推薦的一個麗江司機聯系了說往香格裡拉的路明後天會恢復通車,香格裡拉梅裡4天的行程報價800全包,約了明天下午大水車見面定行程,一時對這報價也沒什麼概念決定回旅館請教老板,哪知老板一聽便說價格太高斷然否決了,說如果需要最好單包車其他費用自付,而且麗江到香格裡拉的班車也很方便,只有部分當地偏遠景點需要包車,查了查資料覺得言之有理,召開全體會議一討論,決定明天睡到自然醒補償睡眠,起床後租自行車先去車站買後天往香格裡拉去的車票,然後去束河古鎮(麗江有兩個古鎮,通常講的麗江古城其實叫大研古鎮,相隔不遠還有個束河古鎮)和拉色海,跟老板說好讓他明天帶我們去租車。8/15 束河古鎮游早起看天,仍是陰天,在這雨季裡已經算是好天氣了,意外得知客棧還可以定餐,早中晚皆可,於是一堆人團團圍坐讓老板娘幫忙准備早點,稀飯鹹蛋泡菜剎是開胃,尤其是紅豆餡的烙粑粑讓我現在想起來仍然咽口水,大家吃得直呼過癮決定晚飯也交由老板娘操辦。意外地在客棧門口又碰到了柱子和崔老師和另一個女孩豆子,原來他們就住在隔壁的夢秋客棧,看他們還在為行程發愁便把我們的計劃告訴了他們,他們一合計便拍板同去。挑好了車一行八人便往客運站去了,到窗口一問果然班車已經通了,我便自告奮勇收了錢去排隊,剛輪到我瓊瓊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說她廣州兩個朋友今天到麗江明天要和我們一起去香格裡拉,於是一下買了十張害得售票員直瞄我以為我是黃牛。因我們的陣勢一看就是往束河去的游客,於是一路不停地有守在路口的本地人過來問需不需要帶路幫我們逃門票,當然不是免費的。我們全都早已從網上得知逃票的線路,便對照著地圖拐到了一條村道裡,路上瓊瓊和崔老師的車腳蹬都壞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只好找塊磚一路敲著勉強前進,這一耽擱讓我們給雨給趕上了,在雲南的十幾天裡經常都經受著這變幻莫測的氣候折磨,一天幾度晴雨的交替,濕了干干了濕,經常還來不及拿出雨衣便已被淋濕,剛批上雨衣抬頭卻已看到太陽,這裡一朵雲彩飄過來就會帶來一場雨,而隔著一條馬路可能卻滴雨未見。大家加速四散而逃竄進了不遠處的村子裡一下走散了,等雨過天晴花了好一會才把人撿齊,穿過這村子便是束河古鎮的側面,我們大搖大擺地進去了。古鎮的前半部分是後期建的仿古群,白牆飛檐倒也古色古香,最主要是人比麗江少了不少,在細雨中讓我們總算找到了一點古鎮的清遠,到了四方街又下起了暴雨,剛好邊上有家餐館,便躲了進去順便吃午飯。這場雨足足下了近一個小時方放緩,打開防水衣的帽子把自行車寄在餐館門口決定步行進鎮裡,穿過這片仿古建築群來到一座石板橋邊,河對岸就是真正原始的束河古鎮,青石板橋面被行人和騾馬踩得光亮如鏡,村裡的建築全都保存著原來的風格,在橋頭還看到邊上一座土屋倒塌了半邊但被順勢改建成了半開放的酒吧兼餐館,從路邊上便可看到吧台,倒塌的那面牆邊擺了幾張搖椅,幾個游客正悠閑地搖擺著看書喝咖啡,感覺時光的腳步在這裡一下慢了起來。往後路邊的所有客棧酒吧無不在暗示或渲染或傳遞著這股懶洋洋的氛圍,無論是門口“吃、喝、睡”的招牌還是酒吧門前清澈溝渠裡吊掛的一網兜科羅拉啤酒或是湖邊亭裡在自彈自唱演繹著自己創作的歌曲的行吟歌手,似乎處處都在嘲笑著匆匆而過的路上行人,提醒你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才是生命的真諦,可我卻無法放慢我的步伐,或許自己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或許在擔心一旦停留便被這迷離的氛圍所籠罩無法自拔,驚嘆這一個舊村落在人的作用下居然可以散發出如此魅力。從束河出來已經將近六點,拉色海是去不成了,於是直接回去麗江,老板娘已經備好飯菜,搬了張桌子到天井裡擺開,幾人團團圍坐,真有點小時候家裡開飯的感覺,老板娘做的手藝極佳,尤其是扣肉和豆腐讓我們大快朵頤,飯後照例又在城裡逛了一圈,四方街上有當地一些年輕人和游客在跳舞,但氣氛不夠濃烈,圍觀者居多,邊上的酒吧一條街也上也有不少人站在路邊唱歌,與其說是拉歌不如說是拉客,因為唱歌的都是店裡的服務生,唱的都是些老鼠愛大米之類的流行歌曲,行為已經失去了其本意。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