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白天,瀏覽尖鋒嶺很多人對海南的印像就是椰林、沙灘、白雲、碧海,其實海南保存得最好的是原始熱帶雨林,面積大不說,
光尖鋒嶺就有1600公頃,裡面的人還相當純樸,沒有多少商業氣息,不像三亞整個市場一片混亂,到處是宰客殺
人的地方,讓人防不勝防,有些原始森林還沒有開發,沒有路,是探險的好去處。
這次去三亞本來是要去西沙的,結果因為15號台風去不了,誤打誤撞去了一個世外桃源---尖鋒嶺雨林谷中華
鱘養殖基地。
從三亞到尖鋒嶺鎮161公裡,自駕車只需一個多小時,海南環島高速不收費,也沒有交警,所以高速路上常常
會出現牛群、牛車、摩托車、拖拉機,甚至還有行人和狗,這是一大奇觀。到了尖鋒嶺鎮,再走半小時就到了尖
鋒嶺國家森林公園大門,門票30元,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個指示牌,右邊土路通主鋒,左邊水泥路通天池。我們先
去了一趟主鋒,共15公裡,因為去了比較多的名山大川,所以在開始時對並不是很險峻的山勢沒多大感覺,只是
清一色只容一輛車通過的土路,有些地方荒草都長到了路面上,少有車輾印,讓我有些驚訝它的人跡罕至,事實
證明我的最初感覺是錯誤的,讓我小看了這座海拔1412米的高山,因為是直接從海邊拔起的,所以相對海拔還是
很高的,有時急轉灣一個懸崖突然出現在眼前,很震撼的感覺。又到了一個三岔路口,一邊去主峰,一邊去鹿樹
,在機場看到一本最新旅游雜志中提到了尖鋒嶺裡隱藏的原始黎寨,所以心裡就有了一個願望,尋找黎寨仿佛成
了這次旅游的主要目的。所有看起來很神秘的地方或地名都非得去探索一番,就是為了讓自己日後不會後悔。直
奔鹿樹而去,路邊掛了一個牌子指著山頂“鹿樹60M”,沿著小路遠遠看到一棵樹真的很像一只梅花鹿,佇立在山
的深處,靜靜的。回頭繼續上山的路上看到一排半廢棄狀態的房子,應該是以前林場的,現在裡面是森林派出所
,只有一個警察,很熱情,囑咐了我們很多安全事項。他自己劈柴燒飯,想想現代都市中的許多腐敗現像,心裡
對他很是敬佩。
到了沒路只能棄車徒步的地方,我的耳朵已經有點堵了,快到山頂時下雨了,登山走的是干涸的河床,怕山
洪下來,而且剛才上來的路上已有一處出現了塌方,所以沒到山頂就回頭了。如果天氣好可以看到‘四海’:雲
海、霧海、林海、還有大海,尖鋒嶺是中國唯一能看到四海的地方,這很讓當地人自豪。在盤旋上來的路上植被
的分界線很明顯,恐龍時代的桫欏隨處可見,高山杜鵑也還在開花。
下來時找到一個不對外開放的黎寨,見識了黎民的生活情況,沒有商業化的生活。黎民的房屋只有一人高,
用茅草和泥土做成,房子裡幾乎什麼都沒有,一張用原木拼的床,三塊石頭做的爐灶,上面放一口鍋,這就是他
們的生活了。那裡的孩子見了我們就躲,不像三亞的野人谷(也就是檳榔園),裡面的人不管大人小孩都會變著
法子跟你要錢。寨子裡只有幾個人,其他的都在山上做工,後來才知道那個寨子不和外人接觸,據說他們會一種
失傳很久的巫術,外面的人也怕和他們來往,我對自己的大膽嚇出一身汗。出來時車子陷入泥沼,求助寨子裡的
一個小伙子才駛出來。也就是在那裡第一次聽到了雨林谷山莊,也就是中華鱘養殖基地,順便要了廖總的電話。
和廖總通了電話,決定去雨林谷住宿。
上天池的路就好走多了,但也少了許多的野趣,天池也只是一個不大的湖泊,沿湖蓋了些度假村,經過的路
邊,竟然還有梨花在這個季節開放。過了天池又是黃土路了,還要再沿山路開一個小時左右,聽到底盤刮地的聲
音,心裡一陣緊縮,建議不要開底盤過底的車子,尤其是在雨季。到天池有一個指示牌到中華鱘養殖基地,再接
下來後面的路上指示牌就不是很清楚了,這也是我們對基地的‘地主’----廖總提出的一個建議:明確路標。
路上有星星落落的村莊,居住的人不多,一看就是以前林場留下來的,路因為難走,都是只能容一輛車通過
的土路,窗外不是懸崖就是河流,還有數不清的急轉彎,好像永遠也走不完,我有點緊張了,我不希望在車上過
夜,對不熟悉的環境,我總是有莫名的恐懼。再加上一路上來幾乎沒碰到什麼人,這麼大的一個森林竟然少有人
煙,讓我對它的神秘感又加了幾分。山中的安靜就不用一一細說了,憑著感覺避開一個又一個岔路口,我們到的
時候已是天黑,下著大雨。順便提一下那裡移動和聯通沒有信號,只有CDMA可以用。基地還在建設中,已經建了
四年,可以想像這裡原來是多麼的原始。一到基地,給我一個不同尋常的經歷就是沒有人接待,沒有人招呼,淋
著雨直接找到管家,才想起好像一天都沒吃東西了。

(黎寨民居)

(尖鋒嶺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