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游婺源、廬山(三)--廬山

作者: 往往

導讀 (~{NZAzL6~}) (~{B+AV:~GEIO6B35AK~}) 五一黃金周,真是緊張,匆匆上車直奔廬山。 我們原本是要游廬山的,現在它卻成了整個行程中最短暫、最緊張的游覽。汽車沿著修築很好的盤山道進入廬山景區,沿途可見雲霧繚繞的廬山,天色已近黃昏,你坐在汽車上已經能感到廬山的險峻和秀美了。過了一個山峰又一個山峰,天漸漸黑了,經過著名的牯嶺街,來到了我們的住所,一個不大 ...


(~{NZAzL6~})



(~{B+AV:~GEIO6B35AK~})

五一黃金周,真是緊張,匆匆上車直奔廬山。

我們原本是要游廬山的,現在它卻成了整個行程中最短暫、最緊張的游覽。汽車沿著修築很好的盤山道進入廬山景區,沿途可見雲霧繚繞的廬山,天色已近黃昏,你坐在汽車上已經能感到廬山的險峻和秀美了。過了一個山峰又一個山峰,天漸漸黑了,經過著名的牯嶺街,來到了我們的住所,一個不大的旅館,外形很像國外的小別墅,裡邊都是木質的結構。我第一次了解到旅游高峰的概念,人多,車多,像打仗一樣的游覽。安排好住處,匆匆吃過晚飯,我們決定到牯嶺街看看。從我們住的地方到牯嶺街要走半個小時,已是晚上8點多鐘,天很黑,但公路修的平坦,來往游人不斷,倒也不覺害怕,很快來到了著名的牯嶺街。因為時間的關系,沒有仔細游逛,只是去了賣土特產的地方和書店。買些土產帶回去,也算來了廬山一趟。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所以打車回去,10分鐘就回到了賓館。熱水雖不充足,但也夠兩個人簡單衝個澡,一覺便到了清晨。 5月3日 我有早起的習慣,趁大家還在熟睡,我一個人出去跑步,沿著公路向前,應該是南吧,遠遠看到深谷對面的山峰,只見山巒起伏,秀麗挺拔,就在我欣賞著眼前林立的山峰的時候,一片濃濃的霧從下而上升起來了,原本清晰翠綠的山峰,漸漸籠罩了一層薄霧,像美麗的仙女罩上了面紗,霧越升越高,越來越濃,不一會兒,眼前變成了一片雲海,只有幾個較高的山峰,像海上的小島“飄浮”著,真是讓人迷醉了。霧升的很快,沒有多久,就是一片白茫茫的雲霧世界了。 聽賓館的服務員說,五一期間廬山會堵車,所以導游讓我們早點出發。大約7點多,我們的車來到了如琴湖畔。湖因形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湖中一個小島,對岸藍頂翹檐的水榭,和它後邊雲霧纏繞的山巒一起倒映在湖中,真是如畫般的美景。這裡就是著名的花徑公園,我們沒有仔細觀看,便進入了錦繡谷。這裡四季花開錦繡,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游覽這裡即興寫道:“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因為來的早,錦繡谷中幾乎只有我們這個團隊,加上我們一開始就走在最前面,把大隊人馬遠遠甩在了後邊。實事證明這一切真是太英明了,我們不但避開了喧鬧的人群,還看到了後邊人沒有看到的美景。 進得谷中,沿著石階向上,幾乎一步一景。真是千岩競秀,萬壑回縈。斷岩天成,石林挺秀,美不勝收。如果仔細觀那峭壁岩峰,有的如雄獅長嘯,有的如猛虎躍洞,有的如猴子攀援,還有的如仙翁盤坐,每一景觀無不栩栩如生。更有那廬山的雲霧前來助興,開始是一層薄霧,緩緩的從下向上升起,對面的山峰,仿佛罩上了神秘的面紗,讓人恍如仙境。人說廬山雲霧千變萬化,一點不假,沿著開在絕壁上的山路游覽,奇特詭秘的雲霧鋪展開來,此時它如白色錦緞,隨風飄過,迅速在你眼前展開,瞬間,對面的山峰已經籠罩在雲霧之中,再看時,那雲霧又變成了一群白馬,奔騰呼嘯,頓時群峰隱沒,渺茫無際,使人萬慮皆消。後來的人,就看不到我們剛才看到的奇觀了。遠山雖隱,近景仍然令人陶醉,可謂“路盤松頂上,穿雲破霧出。天風拂衣襟,縹緲一身輕。” 走到錦繡谷的南端,就到了最著名的“仙人洞”。傳說呂洞賓曾在這裡修行,所以洞裡供奉的就是呂洞賓。這是一個天然石洞,因頂崖岩石參差像一只翻掌的手,所以也稱佛手岩,可惜這時人已經多了起來,讓人感覺上差了許多。在不遠處,有一半懸的巨石,石上刻著“縱覽雲飛”“豁然貫通”八個摩崖大字。在這裡可以縱覽雲霧繚繞的山色和萬丈深淵,又有一棵勁松插石挺立,稱為石松,它之所以著名,更因為毛澤東的那首詩詞“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不過因為它被攔了起來,加上人多,給人的印像並不詩意。走出刻有“仙人洞”三字的圓形石門,可看到朱元璋所建的御碑亭。一切不及細看,我們已經被導游催著去等車了。此時我們才真正體會了什麼是黃金周,公路兩邊停滿了車,本來就不寬的山路,錯車分外困難,所以堵車就成了家常便飯。好容易車來了,把我們拉到烏龍潭。 廬山的瀑布也是它的一絕,由於千萬年的地質運動,使得廬山形成了諸多的斷壁陡崖和飛泉幽谷,隨處可見的瀑布如同一束束白練飛舞在群峰之間,所以才有李白“望廬山瀑布”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著名詩句。從蘆林橋頭到石門澗有一條長4500米的深谷溪流,黃龍潭、烏龍潭、神龍潭,還有石門澗瀑布都在這條峽谷兩側。沿溪流向前,總能看到由於落差產生的小瀑布,那溪水寬闊,平靜,周圍的山和樹倒映其中很是美麗。烏龍潭瀑布沿山岩分三股水流飛揚而下,如倒掛的銀緞綴落下來,落差雖不很大,但嘩嘩的水聲倒也氣勢雄壯,潭中巨石縱橫,潭水被分割多處向下奔流而去。黃龍潭隱在一個峽谷中,細細的一道溪水沿崖壁垂直而下,瀑布的水流進了幽深的潭水中,可惜人多,否則應是宿鳥鳴澗、古道落葉的境界呢。這裡之所以人多,大約是因為“廬山戀”這一電影中張渝曾在這裡洗過手的緣故吧。 三寶樹位於黃龍潭的東南,沿山路前行,周圍是碩大無比的毛竹,這些竹子都有碗口粗細,有的因風雨侵襲彎曲成弓形,但也還頑強的活著,讓人不得不為他們的堅韌而贊嘆。三寶樹其實是三棵珍貴的古樹,一棵為銀杏,兩棵為柳杉,樹高都在40米,樹干粗達幾米,數人合抱不攏,枝葉舒展,濃蔭蔽日,相傳為晉代僧人曇銑栽種,已有千年歷史,可為廬山鎮山之寶。附近有一黃龍寺,建於明萬歷年,後毀於戰火,現在又重新建了起來。 我們游覽的最後一站是含鄱口,這裡正對鄱陽湖,是含鄱嶺和對面漢陽峰形成的巨大壑口,仿佛要吸進鄱陽湖水一樣,故此得名。這裡的景色應該很美,登上望鄱亭不僅可以飽覽湖光山色,還是清晨看日出的好去處。可惜我們到時,濃霧彌漫,別說遠景,近景也都籠罩在雲霧中了,聽說植物園就在附近,不如到那裡看看。廬山植物園建於1934年,收集的國內外植物10萬余種,美麗的花競相開放,給大自然增添了勃勃生氣。人在其中真的很是愜意。 時間真的很緊張,因為我們晚上的火車就要回北京了。導游為了聯系車竭盡全力,但車堵在路上沒法接我們,大家只好步行到蘆林湖畔上車,這一段路真不算近,大家走得筋疲力盡,尤其是帶孩子的更是叫苦連天。等了很長時間,車子才到,我們必須到賓館去取行李,不過那樣的話,車子堵了,火車可就趕不上了,幸好我們前邊有5 個人要去井岡山,先回賓館了,就讓他們幫忙把行李裝上另一輛車,到火車站會合了。那情景真如打仗一般。美麗的蘆林湖是在堵車的時候在車上看到的,這個山水相映群峰環繞,水平如鏡的湖,一定也為排在橋上一動不動的汽車隊伍著急吧,“人太多了”!好在由於不回賓館了,繞開堵車路線,我們才得以按時到達火車站,坐上了回家的火車。 這一趟盡管有許多不盡人意的事情,留下了許多遺憾,但人生本來不就是由許多遺憾組成的嗎。干嘛老是對不順心的事耿耿於懷呢。這一行程,雖不完美,但婺源的小橋流水、石鐘山的湖光山色、廬山的“匡蘆奇秀”都大致領略了。誰讓我們只有這個時間,又誰讓這是個最好的季節呢。能和大家一起在五一黃金周游廬山,也是一種不錯的經歷呢。不過我還是以為如果能在別的時間出游,或避開人多的景點還是會玩的更充分,也更快樂。


(廬山錦繡谷、原物中的奇峰)



(霧起山中)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