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突尼斯)

作者: 幽幽的眼睛

導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回憶漫步非洲突尼斯的每個日夜一個月前,我不知道突尼斯在哪裡。一個月後,我開始不斷回憶著那個國度的點滴。這個在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國家,留下了我無限的懷念和留戀。地中海的藍、撒哈拉的沙、迦太基的滄桑、鬥獸場的輝煌、藍色小鎮的雅,一切關於那個國度的記憶,讓我久久難忘。 夜色迷離的突尼斯市 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飛行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回憶漫步非洲突尼斯的每個日夜一個月前,我不知道突尼斯在哪裡。一個月後,我開始不斷回憶著那個國度的點滴。這個在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國家,留下了我無限的懷念和留戀。地中海的藍、撒哈拉的沙、迦太基的滄桑、鬥獸場的輝煌、藍色小鎮的雅,一切關於那個國度的記憶,讓我久久難忘。

夜色迷離的突尼斯市

經過15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飛機安全地在突尼斯國際機場著陸。走出機場,迎面吹來的第一縷風,帶著海水的氣息,清新中透著涼意。此刻,突尼斯時間是下午晚上8點,陽光卻明晃如午。而我遠在上海的一切此時都已經進入了夢裡,上海是凌晨2點,洲際的穿越帶來了6個小時的時差。

突尼斯是位於非洲最北部的國家,面積162.155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的一個江西,但是卻有了長達1300公裡的海岸線和神秘的撒哈拉沙漠,成為世界著名的度假聖地。突尼斯90%人口是阿拉伯人,曾經又是法國的殖民地,因而阿拉伯語和法語,成為那裡的通用語言。

我們入住的Africa酒店位於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最繁華的布爾吉巴大街,此街被譽為突尼斯的“香榭麗舍大道”,道路中間是人行道,樹木四季常青,兩旁建築 “東西合璧”。 突尼斯的建築物大多為白色,掩映在棗椰樹、棕櫚樹和橄欖樹的綠蔭中,猶如漂浮在海中的白蓮。傳說希腊神尤利西斯帶著船員在海中漂浮,自從看到這朵蓮花後就決定在此扎根繁衍了,也就有了突尼斯。

夜晚11點,整個街區依然燈火通明,人來潮往。兩旁的樹蔭下,坐滿了喝著啤酒和咖啡的突尼斯人,悠揚的音樂響徹。海風習習,突尼斯人和游客一同悠閑地享受寧靜的夜色。

突尼斯男人愛戴花。臨走前查閱的資料如此敘述。走在夜晚的街頭,的確遇到了很多賣花人,男孩或是老漢。花很香,是突尼斯特有的茉莉,只是濃郁的香味更像姜花。花蕾被仔細地扎成了圈,下面安著細細的木杆。男人將花別在右耳跡,或者將花送給身旁的女人,深邃的目光中,含著柔情。女人接過花,拿在手裡,別在胸前,低頭羞澀地笑著。

突尼斯的茉莉,代表著浪漫,代表著愛情。

金粉沙灘上的圓月

一路,汽車穿梭,突尼斯到處是白色的房,各色的門。路旁的夾竹桃開得正艷,一株紅色,一株白色。

蘇斯Sousse是美的,一如它的名字。這個地中海最美的港口城市,被譽為“薩艾勒明珠”,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12世紀時,西西裡的羅馬人占領了這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重創之前,它還遭受了西班牙人的進攻。這些歷史都可以在突尼斯的卡斯巴Kasban博物館中找到。

歷經滄桑,如今的蘇斯還是艷美的,美在它綿延的海岸,美在它繁華的港口,康大維港尤其是驕傲。整個康大維港El Kantaoui是非洲最大的酒店。港口是一個悠閑小鎮,小鎮是一個美麗的酒店。到處是穿著沙灘褲和吊帶衫的游客,手牽著手,悠閑地散步,抑或喝著咖啡,坐看游艇出海,又歸來。他們都是游客,但更像小鎮的居民。正因為如此,讓人感受著它的別致和奇特。

從蘇斯驅車到馬赫迪耶Mahdia,大概4、5個小時的路程。馬赫迪耶是古老的布匿人的港口,位於非洲岬角,在10世紀法蒂米德人統治時期,成為突尼斯的首都。因為馬赫迪耶的古城和防御的古城牆,給人的印像深刻。

當然,馬赫迪耶留下最深印像的,還是細紗海岸和美麗的月色,絕美。安坐在馬赫迪耶的海邊,第一次離地中海這麼近。盡管眼前的海因為夜色,遮起了面紗,由天藍色變為墨籃,但是,依然能感覺到,它是美的。接近凌晨的海邊靜靜的,游客陸續散去,只有夜間捕魚的當地男人開始工作。當路過他們身旁時,他們善意地笑著,穿著泳褲,手中拿著捕魚的網兜。

馬赫迪耶的月特別圓,明亮明亮地掛著。照耀下的海水泛著鱗鱗的波光。濤聲溫柔地在耳邊歡唱,輕輕的,輕輕的,一如地中海男子的柔和。赤裸的雙腳踩進沙裡,被埋了。沙子也是柔柔地,像面粉,輕輕撫摸著,撫去連日的勞頓。

抬頭仰望,月亮在東方。夜色太美,美得醉人。明月當空,是會思鄉的。我也真得想念起來,在這個地中海美麗的月夜下。

每個人都是有根的,不管飛得再遠。



沙漠綠洲中的古堡

當茫茫夜色伴隨著疾駛的車輪,越來越暗去時,內心有了忐忑。我們迷路了,在接近沙漠的無言戈壁,直至阿爾及利亞邊境。

但,當我們灰頭土臉地下車,在深夜11點站在目的地面前時,內心是驚喜的。一座黃沙堆砌的古堡!Tamerza Palace酒店。在心裡記住了這個名字,今晚我是古堡中的公主。

古堡的長廊很蜿蜒曲折,滿牆都是精致的灰土,點綴著溫馨的油燈,地上鋪著制作精美的突尼斯地毯,花紋斑斕。每間房門都是厚重的木門,鐵門環配上重重的鐵鑰匙。門旁的大紅絨門簾,艷麗地半遮半掩著。當鑰匙打開門的瞬間,我似乎穿越了歷史。

床是鏤空鑄花的黑鐵架床,椅也是。陽台安放著兩張美人榻,中間的木桌上,擺放著突尼斯特有的椰棗,散發著香氣。打開窗,明月當空,一輪帶著凄美的月。茫茫沙漠黑到盡頭,接著酒店的燈光,綠洲若隱若現。突然,想起了馬致遠的“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心中只剩“凄美”。

我們在酒店的大露台上用晚餐,遠處是茫茫夜色和黃色沙漠,而近處,香艷的美食、醇香的紅酒、柔和的音樂,還有我們的笑聲。飯後,終於忍不住海水的誘惑,我們跳進了天藍色的泳池。沙漠綠洲中的一片天藍色,顯得如此別致。在一片碧波中,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看到了點點星光。它離我這麼近,似乎伸手就可觸及。在嬉鬧的水花中,一閃,一閃,眨著眼。

古堡,是一個應該有童話的地方。果然,臨睡前,工作人員神秘地說:“明天起床,每個人都會有驚喜!”於是,帶著企盼入睡。

第二天一睜眼,便跳下床。我想看奇跡。

當綠色厚重窗簾打開的瞬間,明亮的陽光直射進房間,我看到了。

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遠處是金黃的沙山,近處是廢棄的古城,斑駁的殘牆斷孔,印證著歷史的存在。蔥郁的椰棗樹,夾雜著生長,像點綴,像守望。

茫遠,凄美,壯闊。

在如此異域美景中,我用著早餐,喝著牛奶,吃著雞蛋,但更恨不得,將美景也一同吞下。

出發時知道,這裡是距離撒哈拉最近的綠洲,是撒哈拉的門戶。這個古老的站點,是騎著單峰駱駝,進行撒哈拉遠征的起點。於是,我們,也將從這裡出發,但不是騎著駱駝,而是坐著四輪驅動吉普,去撒哈拉帆沙。

撒哈拉轉瞬即逝的落日

記得臨走前,MSN的名字改成了“放飛在撒哈拉”。知道撒哈拉,因為三毛。所有關於撒哈拉的想像,都來源於她的文字,其中也包括她的荷西,那個留著駱腮胡的男人。

荷西死了,三毛死了,撒哈拉還在。

金黃的沙,起伏的丘,成了無數人夢中的追隨。喜愛,早已分不清是因為撒哈拉,還是因為那段凄美的愛情。

我們的越野車,還未進入撒哈拉,已經能感覺到了沙漠的炎熱。導游說,氣溫已經高達48度,下車必須戴好魔鏡和帽子,不然肯定要被熾熱的陽光灼傷。

馬路不見了,房子不見了,戈壁不見了,終於,車窗外只剩下了一片金黃色,偶爾還會出現一群野駱駝。突尼斯的沙漠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富於變幻的沙漠之一。

當地的司機個個都是沙漠行者,對沙漠如同家人一樣熟悉。車行走在沙漠裡,隨時都有深陷的窘境。我們擔心著,司機卻從容著。桔黃色頭巾包裹下的黝黑的臉上,露著笑意。

汽車加速了,上坡。當到底山丘頂端時,嘎然停住了。往窗外張望,大家都驚叫了起來。眼前是一個幾乎垂直的沙坡,而車子的前輪已經開始下滑。當5輛越野車一字排開後,司機開始開始衝沙了。我們坐在車上,緊緊地抓著拉手,嚇得不敢睜眼,只聽到劇烈的心跳聲。

“Go!”在驚叫聲中,越野車瘋衝下山丘,穩穩地停在了底下。而後,又是一個山丘,又是一個衝刺。當刺激帶來的興奮取代害怕時,大家都笑了。星球大戰的拍攝基地就在我們眼前。

撒哈拉是美的。一望無際的金黃。坐在軟軟的沙上,望著太陽緩緩落下,余暉照著撒哈拉如此之美。我的眼神有些迷離。撒哈拉的落日,美在轉瞬即逝。

晚上10點多,我們從撒哈拉撤退,汽車奔馳,風沙呼嘯,荒漠中的出現了狼群,追逐著。


(最美撒哈拉)

迦太基和鬥獸場的滄桑

在一片漆黑中被叫醒,凌晨4點半出發,要趕6點的飛機,從撒哈拉飛回突尼斯市。

來突尼斯之前,就聽說了迦太基。它就如同北京的故宮一樣,是城市的標志。迦太基古城遺址,離突尼斯市不遠,是奴隸制國家迦太基的首都,距今近3000年。

傳說,迦太基帝國的創始人竟是一位名叫艾麗莎的漂亮公主。為了逃避哥哥的追殺,她乘船西渡,看到這兒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控制地中海交通要道,於是便在此地建城。然而她的舉動觸犯了土著人的習俗,根據當地柏柏爾人的習俗,禁止外來人占有超過一張牛皮大小的地方。聰慧的艾麗莎成功地運用這條法律,把牛皮剪成一根根又細又薄的皮條,用皮條圍圈,使她得到了所想要的地盤。

如今,站在這片殘垣斷壁內,還是能從殿宇巍峨的風韻中,依稀感受到昔日的繁華。厚大的石塊砌成的牆基,粗大斷折的花崗石圓柱,顯示了當年巨型建築的規模和輝煌;原殿堂廊廈中雕有花籃形、卷葉形、鈴形、荷花形、棕櫚葉形、獸形、扇形等各式形狀的花崗石柱頭,雕刻精細,逼真生動。聽導游講,這是迦太基帝國的政治中心——政府大廈。

看到迦太基,不由想起了突尼斯的另一個歷史標志:埃爾·傑姆鬥獸場。埃爾·傑姆鬥獸場建於公元3世紀初,是古羅馬帝國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輝煌建築,被描述為 “世界美妙絕倫的鬥獸場”,“羅馬帝國在非洲存在的標志和像征”。

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羅馬統治突尼斯近600年,他們修建的神廟、競技場、露天劇場,至今遺跡猶在。埃爾·傑姆鬥獸場高36米,建有500個門,可容納4萬人,目前位列世界三大鬥獸場之一。

鬥獸場層層拱廊相連,寬闊高大,構築典雅。人行其間,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端坐在觀眾席的頂層,俯身下望,偌大鬥獸場,景像一覽無余,盡收眼底。望著這古老的競技場,又仿佛出現了人與人廝殺、人與獸搏鬥,鮮血淋漓、血如泉湧的慘烈景像,似乎聽到敗者、傷者撕心裂肺、絕望的慘叫聲,以及與此同時看台上爆發出的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和詛咒聲……


(鬥獸場的滄桑)

夢想放飛在藍色小鎮

此行最美的記憶,也許就是美麗的藍色小鎮:西迪.布.撒一德Sidi Bou Said。她被譽為“突尼斯海岸的明珠”。

站立在小鎮的腳下,望著那一抹白色,一抹藍色。恍然,夢中無數次出現的地方。如今,它就在眼前,伸手可及,讓我驚喜不已。我找到了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地,可以供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激動地有點想哭。

白色的房,藍色的門,藍色的窗。艷麗的紅花耐不住寂寞,成片成片地從牆內探出頭,向游人張望著,散發著迷人的香氣。窗口,門口,紫色的,藍色的,點點星星花朵,團團簇簇,開得優雅,一如藍色小鎮。

漫步在土黃色石磚鋪就的山路上,前行,緩緩。透過身旁的房屋的間隙,可以看到藍色的海,就在身邊。

山頂,別樣風景。腳下的游艇碼頭,整排整排的白色游艇列隊等候。遠處,白色帆船,揚波遠行。海風習習,欲醉。走進藍色的門,在露台上一邊酌飲著突尼斯薄荷茶,一邊品味著寧靜小巷的美景,不時還可以望著蔚藍的海,直到春暖花開。

藍色小鎮的突尼斯人都非常友好。小鎮腳下是各式的店鋪,賣著當地的手工藝品。突尼斯人用他們深邃的眼睛注視著,問候著。因為少有華人的緣故,他們總是誤把我們當日本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糾正:“I am from China.”當知道錯誤後,突尼斯人瞪大眼睛,驚訝地說道:“西那(不知道他們為何把China發音成如此)”說完,擺起打拳的Pose。我知道,他們對China最大的理解,也許就是中國功夫。

當教完突尼斯人用中文說“你好”後,我們離去時,背後總會回響起帶著突尼斯口音的“你好”。不知道為何,有些驕傲。為陌生國度中,又多了一個人知道中國,知道中國的問候,叫做“你好。”

藍色小鎮。夢想之地。


(藍門,突尼斯的標志)

突尼斯旅游小貼士:

簽證:持護照、護照照兩張、機票定位單、工作單位證明信和個人陳述信,前往突尼斯駐北京的大使館辦理簽證。突尼斯駐華使館一般發給自發證之日起一個月有效期的一次入境簽證,辦理簽證時間為1周,咨詢電話:010-65322435。

交通:中國沒有直達突尼斯的航班,一般在歐洲各大主要城市轉機,法航、卡塔爾航空公司每周都有數班抵達突尼斯的往返航班。從法國轉機至突尼斯,還需3小時,從卡塔爾還需5小時。

氣候:突尼斯北部沿海平原及山區屬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1月11度、4月16度、7月26度、12月12度);中部屬熱帶干燥草原氣候;南部屬沙漠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一般5月至9月是突尼斯的旅游旺季,氣溫非常宜人。

外幣:突尼斯當地錢幣為第納爾和米利姆。(1第納爾=10000米利姆=6.5左右人民幣。)在突尼斯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外幣兌換點,但各家的彙率會稍稍有所不同,可以找家最合算的。第納爾不能帶出境,因為首先不要兌換太多,實在沒有花完的可以在突尼斯機場換回美金,但必須要保留當初美金兌換成第納爾的帳單。突尼斯機場免稅店不接受第納爾,只接受外幣。信用卡在突尼斯都可以通用。

小費:小費不是必須的,但是許多小服務都是要支付小費的,如酒店服務生幫忙搬運行禮,一般為1個第納爾。

電源:突尼斯的電壓都是220伏,但其插座類型同歐洲的一樣,都是兩腳的圓孔,因為手機、相機等需要充電的話,必須自帶插頭轉換器。

餐飲:突尼斯的食物與法國菜類似,有很多各式色拉和蔬菜和肉的燉菜。最著名的國菜是庫斯庫斯Couscous,將肉類與蔬菜煮熟再摻進香料後上面鋪上小米飯做成,味道有點奇特。

突尼斯的甜點、酒和水果非常不錯。甜點由果仁、蜂蜜、椰棗和面粉等制成,據說有99種不同口味;突尼斯的葡萄酒有著良好的聲譽。建議選白葡萄酒,口感非常清爽。還有一種當地特色的甜燒酒,是無花果釀的燒酒,比較濃烈;薄荷茶是突尼斯餐飲的一大特色之一。每頓餐後,不管是酒店,還是百姓家,都會捧上一杯煮沸的薄荷茶,非常甘甜;突尼斯的水果因為日照時間長的緣故,特別甜,其中尤其西瓜和李子,還有當地特有的椰棗。

紀念品:

陶器:突尼斯的陶器是精美的,都有手工制成,圖案精美,其中尤其各式盆、瓷磚最為

漂亮。但一般都比較重,運輸不太方便。盆子一半價格7-10第納爾,折合人民幣50元左右。

香水:突尼斯香水非常出名,不含酒精,都有植物提取,因為價格比較貴。另外,裝香水的瓶子非常有阿拉伯特色,非常精美。

沙漠之花:撒哈拉沙漠特有的石頭,長得想花一樣美。撒哈拉附近的店鋪到處都有賣的,價格很便宜,一半1個第納爾就可以買到,還可以更便宜。

參考網站:突尼斯國家旅游局網站“www.tunisiatourism.com”。此網站是突尼斯國家旅游局專門為外國旅游者制作的,讀者可以從裡面得到有關突尼斯各個景點的介紹和酒店預訂等眾多信息。另外,所有突尼斯酒店基本都有自己的網站,讀者可以查閱和直接預定。

中國駐突尼斯大使館的網站也將於今年9月建立。中國駐突尼斯大使館電話:00216—71780064傳真:00216—71792631



(路邊陶瓷件件是藝術品)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