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我送到 武夷山
假如我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迷路了,請把我送到中國福建的武夷山!這是一位不知名的外國老太太在她的一首小詩中的一句,簡練而生動、形像的表達了武夷山在她心中永恆、深刻的震撼。同時也深深地震撼了我,帶著這份神秘與震撼,我走進武夷山深處。
4月中旬,因公出差到福建南平。南平市,地處閩北,閩江的發源地,北部沿武夷山脈接江西、浙江。南平坐落於山區,建溪和西溪兩河彙聚南平後稱閩江,其中建溪發源於武夷山區,在崇安縣(武夷山市)境內稱崇安溪,進入建甌市境內稱建溪,建溪流經南平後稱閩江。閩江流經福州後入海,福建省簡稱為“閩”即源於此。南平城市不大,默默無名,但如果說到南孚電池,大概就不會陌生了,就在南平火車南站旁邊。
4月13日傍晚,從南平乘火車2個多小時到達武夷山火車站,剛剛在車站附近找個店住下,就有人來推銷武夷山導游。正好借此機會了解一下行程。武夷山市原名崇安縣,火車站在城市邊緣3公裡處,從火車站有公車3元即可到達旅游風景區。整個城市沒什麼工業,收入來源基本上是靠旅游。武夷山旅游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一、二、三日游。了解了這些便安心睡下。
14日早8:00左右,2021次火車(南京、上海西、武夷山、廈門)到站,接上老婆後便乘公車來到風景區。
武夷山風景區以崇安溪(閩江上游)為界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側為生活區,分布著成百上千家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商店及娛樂場所。西側為景觀區,所有的景點都分布在這邊。
從網上資料得知,景區賓館最好的要數寶島賓館和武夷山莊。寶島賓館在生活區,沒幾分鐘就找到了。在找賓館過程中,有好多人跟在身後,推薦賓館、飯店、導游,其實只要有人在街上走,就會有人跟著,出租車、摩托車、腳踏三輪車在身前身後聒噪,跟著你到賓館、到飯店,這樣他們就可以拿到提成,你的食宿價格就會抬高,這是武夷山最令人討厭的地方。寶島賓館靠馬路邊,周邊環境不好,又被人跟著,價格降不下來,就離開這裡去找武夷山莊。武夷山莊是唯一一個位於崇安溪西岸的高級賓館,在武夷山著名山峰---大王峰腳下,由於路不熟,走了20多分鐘才找到,又被很多人煩了一路,有“意志堅定”者跟進了武夷山莊,但在大堂門口被嚴令:不許跟我們進去,才免遭被黑。前台小姐說現在不是旅游旺季,賓館可以打折,標准間290元,老婆說網上價格沒這麼貴的,小姐說既然你們知道網上價格,就按照網上價格吧,260。住下來已經快中午了。
簡單洗漱之後出去吃午飯,要到生活區那邊,有出租車跟上來,說2元送到生活區任何一個地方,當時覺得很便宜,事後才知道他可以拿飯店回扣,並且放長線釣大魚,後面的項目還多著呢!上車後他問:吃農家菜還是吃大排擋,我說農家菜,他就開著車遠離城中心而去,十幾分鐘後在路邊一家農家菜館門口停下,並且說他在這裡等我們吃完飯再送我們回去,我不想這樣,就給了他2元讓他離開。這裡環境很好,很安靜,裝修樸素,天氣暖和可以在院中吃飯,還擺了一個藤條秋千,可以坐上游蕩一會兒,邊上有蛇園,可入菜,菜也沒覺得很好吃,價格較貴,我懷疑他們有2份價格不同的菜單。
吃完飯出來,沿原路往回走,沒走幾步,那輛出租車就跟了過來,他一直等在這裡,說免費送我們回去。路挺遠,明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得坐他的車,路上他就問:下午到哪裡玩呀,可以坐他的車。 我說下午休息,不一定什麼時候出來。他沒再說什麼。
2:00左右,我們出來了,那輛出租車適時地跟了上來,問我們去哪裡,我說想去大紅袍看看,他說今天是周四,明天周五,後天周六免票,因為周六、周日兩天武夷山有公益旅游活動,萬人免費登山,如果那時再去,豈不更好!這件事我昨天晚上就聽說了,經他這麼一說,我想也對,就等到周六吧(事實上我們上當了,周六沒有免票,但不是司機有意欺騙,山上到處都這麼說。之後2天交往發現,這名司機人還真不錯),司機建議我們去漂流,我同意了,50元,他就開車往幾十公裡外駛去。正在修路,很難走,車速很慢。
在飄流點,司機說要將手機、相機等物全都放在車上,不然漂流時濕了就全廢了。票價每人100元,買好票,上了皮筏,開始向下游漂去。記得兩年前在貴州馬嶺河大峽谷漂流的時候,漂之前就會提醒先換好衣褲,如果沒帶可以在門口買,這裡怎麼沒人提醒,小賣部也沒有嘶聲力竭的叫賣,難道這裡漂流不夠驚險刺激?那為什麼司機說要將手機、相機放到車上?
皮筏上有2名船工,一前一後,控制著皮筏的方向,一邊漂一邊向我們介紹一路行程的特點。同船的是從浙江來的一對小兩口。現在天氣還冷,來漂流的人不多,人多的時候是6人一船,現在4人就可以下水了。在馬嶺河漂流的時候就是6個人,記憶非常深刻的是當時同船的有一位新加坡來的小黑丫頭,在水流平穩處竟然敢跳入河中游泳。今天冷,游泳肯定是不行了。
水很好,清澈見底,腳丫探入水中,涼涼的,滑滑的,絲絲清爽直沁心脾。兩岸青山相對出,由遠及近,由近而遠,倒影在極清澈的水中搖曳。船工說一路漂流下去要經過3處險境,希望大家坐好,抓緊繩索,如果一旦翻船,就立即松手,不然會被扣在船下。女士們害怕,忙問能翻船嗎?船工說有可能,並且不能保證不翻船。前面就是險灘,岸邊岩石上有幾位身穿鮮艷救生衣的救生員,在時刻注視著從上游漂下來的船只。
臨近險灘,水流漸急,水中突兀著幾塊巨石,轟隆隆劈開水浪,漸起陣陣浪花。皮筏急速向巨石衝去,就在撞上巨石的一剎那,船工用船槁往巨石上一點,船頭順水流方向向旁邊偏去,隨著女士們的尖叫聲,皮筏轟隆一聲墜入二米八落差的漩渦中!皮筏裡灌滿了水,衣服澆透了,透心的涼。隨之進入一段平緩的流域,用水舀將皮筏中的水舀出,靜靜的回味一下驚險的感覺,欣賞兩岸的風景,同船工、船友閑聊幾句,十年修得同船渡嘛。
船靠岸後才發現,原來賣衣服的在這裡,全是質次價高的貨,愛買不買,卻又不得不買。強烈建議:不管到哪裡旅游,只要有峽谷漂流計劃,一定提前帶好衣物,在飄流點買的衣服,是決計不會穿第二次了。買了衣服換好後,出租車已經等在路口了。附近還有青龍瀑布,但天色將晚,又冷又餓,不去了。
晚飯吃的大排擋,椒鹽小魚不錯,其他的沒什麼感覺。大排擋滿街都是,分不清好壞,只能憑感覺了。
武夷山莊在崇安溪西岸、大王峰腳下,遠離鬧市。天漸漸暗了下來,走在通向賓館的林蔭路上,充分享受一份寧靜,傾聽小蟲子在草叢中鳴叫,仰望星空,可以清楚地看到明亮的北鬥七星,旁邊是那顆最亮的北極星,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指引著我們的方向。地球的東方躲在它自己的影子裡,我們躲在這美麗幽靜的武夷山中,忘記了城市的喧鬧,甩掉了身上的疲憊,盡情享受這寧靜的夜晚。
4月15,從武夷山莊步行10分鐘來到武夷宮,這裡是一處人造景觀,在這裡可以全面了解武夷山。大門口立著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的標志,武夷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自然遺產是因為武夷山動植物多樣性,據說有一種美麗的蝴蝶,全世界只在武夷山生存,光有美麗是不會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有著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只是這次無緣相見了。文化遺產,是因為有南宋理學(孔子儒學的發展)大師朱熹在此開辦學堂,傳道授業解惑。有詩曰:
東周有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泰山與武夷山,都是自然、文化雙遺產。
武夷山旅游,看點有三:山、水、茶。武夷山茶文化底蘊深厚。武夷宮不收門票,隨意參觀。重點是歷代崇安縣(現改為武夷山市)名人介紹,重點中的重點是朱熹---宋代程朱理學的代表之一,是繼孔子之後中國又一位大思想家。武夷山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朱熹在此間活動,同曲阜的孔子一樣,在武夷山談到朱熹,幾乎所有人都滔滔不絕。另一個重點是(仿)宋街上的茶館,介紹武夷山的茶文化,欣賞茶藝表演,當然最重要的是讓你買茶,只是我不需要再買了。武夷岩茶歷史悠久,唐宋時期就運往海外,中世紀的歐洲貴族們以品中國茶(其代表就是武夷岩茶)為身份地位的像征,一如今天的小資們在星巴克品(或曰飲)咖啡。
從武夷宮出來,路邊搭乘小公共汽車(在武夷山景區很方便),到九曲溪竹筏漂流處,路並不遠,只是到了才知道,竹筏漂流固定時間發船,需要等半個多小時,並且要步行20分鐘到下游另一個竹筏出發點。沿溪流而下,一路戲水來到下游漂流點。
每艘竹筏載6人,6只小竹椅固定在竹筏上,竹筏由8—10根竹竿捆綁而成,兩頭上翹,腳底下漏水上來,游客可以脫鞋將腳泡在水裡。一前一後2名艄公,用竹竿撐船順溪流而下,船上還為游客准備了一根竹竿,有興趣的話可以站起來試一試、過把癮。我也就卷起褲腿,站立船頭,亂劃一通,自得其樂是也。
九曲溪漂流的傳統,給船夫10元小費,一路上可以講一些路邊風景以及一些讓人發笑的小故事。所謂九曲溪,就是小溪在一群小小山峰之間繞來繞去,在短短幾公裡內形成9道彎,並在岸邊懸崖上作出“X曲”標記。
九曲溪沿岸這些小山是很美麗的,並且分別命名。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不高,也就二、三百米的樣子,卻極清秀。一路上船夫介紹這叫什麼峰,那叫什麼峰,最漂亮的要數在中段四、五曲處的天游峰,是美麗的武夷山的最美處。這些山峰的命名有根據像形的,如雙乳峰、仙掌峰;有根據神話傳說的,如大王峰、玉女峰,船夫為大家講述了一段大王與玉女的愛情故事。生動曲折的故事使秀麗的山水有了鮮活的靈氣。
漂流中還有一道看不清的風景,船夫手指岸邊懸崖峭壁說,懸崖上有不少洞,裡面有船棺,棺由單塊木頭鑿空制成,形狀像船,所以叫船棺,三、四千年前的古人(大約是殷商時期)死後裝於船棺,放在懸崖峭壁上的山洞中,至今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當時船棺是如何放入洞中的。船棺也叫懸棺,意為懸崖峭壁上棺。仰望船棺,仿佛看見古越先民們在這一片靈山秀水之上披荊斬棘、勵精圖治的奮進身影。武夷秀麗的山水,因這不朽的船棺增添了厚重與神聖。
過了9道彎之後,進入一片酷似“熱帶雨林”的河段,岸邊林木茂密,傾斜著長向水面,幾乎覆蓋了水面上的天空。船夫說到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了,還真有那麼點風采,盡管很小。
穿過雨林,到終點上岸了,岸邊就是武夷宮。全程大約2個小時。
4月16,按計劃游覽天游峰,從武夷山莊出來,路邊乘小公共汽車,十分鐘後到天游峰腳下,興高采烈的以為可以免費登山,到門口卻大失所望,眾多的人在詢問免費登山的事,得到的答復卻是明天免票,錯誤的信息是如何傳出來的呢?無奈,只能買票上山。
進了山門,沿著路標指示前行,卻一不小心走上逆行道,一條並不陡峭的石階路蜿蜒前伸,路邊是茂密的樹林,不見風景,只是低頭前進,迎面有零星的游人擦肩而過。大約半小時後,來到山的最高峰一座石牌門下,游人逐漸多了起來,一撥一撥的,有導游講解。正好也走累了,坐下來聽聽導游們的高論。這座石牌門是1935年蔣介石南巡武夷山的時候當地政府修建的,上方正中書“中正公園”四個大字(蔣介石字中正),文革期間被紅衛兵擦掉了。剛剛走過的、沒什麼風景的石階路,名曰“總統大道”。
在這裡,每個導游必講一段關於爭論武夷山和桂林山水哪裡更美的故事:郭沫若老先生游覽武夷山的天游峰,被這裡美麗的風景所打動,隨口吟出一句小詩: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不曾想這句詩引起桂林人的不滿,或者說是勾起了桂林人的好奇心,於是有人悄悄來到武夷山,想看看到底哪裡更美。時值盛夏,他們沿著總統大道,來到山頂,汗流浹背卻沒看到美景,於是留下一首打油詩:
郭老瞎吹牛,騙我上天游,汗水夾背流,下次鬼來游。可憐的他們,走了一條和我走過的一樣的路,只是沒有導游給他們講解這些趣事來博得一樂。還是後來人幸運啊!
為此兩地人長期爭論不休。最後驚動了國家主管部門,曾經分管旅游工作的原國務院副總理 谷牧 寫了一首詩: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山水亦神奇。同是祖國河山好,何必比試論高低?以此了結此案。笑過之後開始下山。游人越來越多,路也不如總統大道好走,狹窄而陡峭,又同別人走著相反的方向,走起來也就更難些。走過一片摩崖石刻後,眼前豁然開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這是一處絕佳的觀景平台,站在台上,遠處武夷三十六峰盡收眼底,薄霧縈繞山間,一條九曲溪如玉帶般纏綿環繞在起起伏伏的山峰之間。恰又漂流船隊沿玉帶蜿蜒而下,在波光粼粼中一種動態的橘黃色的美麗,映入眼簾。“哎…哎…哎……”山上水下回應著人們的呼喚聲。
現在終於明白,九曲溪漂流集中放排的場面真是太壯觀了!
武夷之美,在於山水之間,山中觀水在天游,水中觀山在九曲。天游與九曲,是武夷山精華中的精華!下山後,來到山腳下的武夷書院。武夷書院原名 “武夷精舍”、“紫陽書院”,是朱熹一一八三年辭官歸來武夷山後親自營建的書院。書院歷經八百多年歷史滄桑,武夷山景區管委會二OOO年十月在書院原址上重建。當年朱熹乘竹筏由現在的武夷宮處出發,逆流而上,來到天游峰腳下講解他的學術理論。書院門前立著巨大的朱熹塑像,手捧經書,傳道授業,弟子們圍坐前方,聆聽布道。書院正中的朱熹像上方書“萬世宗師”四個大字。書院內詳細介紹朱熹的生平和他的理學思想脈絡、精髓。
(本段摘錄)朱熹的思想對華人的影響相當大。許多被視作儒家思想的影響其實是來自朱熹,因為朱熹是孔子之後最傑出的儒家代表人物,不僅把孔子的儒家思想進一步理論化和系統化,使儒家思想儼然成為一個比較嚴密的思想體系,而且,朱熹很注意把儒家思想用通俗和容易理解的詞語結合社會的現實,使之前不夠清晰的顯得朦朧的思想、觀點以比及較陰晦和深奧的許多思想、觀點,變得十分清晰和容易理解。朱熹的思想對華人的影響主要包括:一、朱熹的人性論思想;二、朱熹的人生理想;三、朱熹的天理和人欲思想;四、朱熹的忠君愛國思想。(本段摘錄)朱熹在講儒家思想時,很注意關系的論述,理清楚一個思想的條理和找到它的確切含義。這是之前的儒家所忽略的。朱熹在詞語運用上非常成功,他的語言清晰,通俗易懂,這對學習很方便,更重要的是這種語言具有普及和擴散的功能,是儒家思想可以走進民間的成功原因。比如忠君愛國的提法,通俗易懂,所以很容易便被普通大眾接受。從武夷書院出來,天已過午,到生活區吃飯,同時給出租車司機打了個電話,告訴他過一會兒去閩越王城,司機說此時正在峽谷漂流返回的路上,讓我們等一等。沒想到這一等遲到了。參觀閩越王城,在門票(80元)內含有一場大型文藝演出,大約40分鐘,每天定點演出,趕到演出現場的時候,只看到15分鐘演出,演出曲目是2000多年前閩越國人民生活、祭祀的場景。
閩越國,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那位)的世孫------無諸,在今天浙江南部、福建地區建立的一個王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歸秦朝管轄。秦朝末年劉邦項羽起義,無諸揭竿跟隨起義。後來劉邦建立漢朝,分封劉姓家族成員為各地諸侯,王位世襲。無諸是外姓,本不該封王,但劉邦考慮閩越地處偏遠,不易管理,便封無諸為閩越王,閩越王城即在現在的遺址之上。漢武帝時期,王城毀於戰火,被(後來抗擊匈奴的名將)衛青一把火燒了。依稀記得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漢武帝尚未掌握實權,調兵虎符仍在竇太後手中,此時閩越王國派兵攻打北方諸侯國,漢武帝派衛青前往平叛。年輕的衛青初顯軍事才能,大勝閩越王國,閩越國從此消失,閩越人逐漸遷移至長江、淮河一帶,最終融入中華民族。
遺址於1958年被發現,成為了解古代閩越人的窗口。90年代,為配合武夷山爭取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在遺址旁修建閩越王城遺址博物館。遺址中挖掘出來的文物,全部存放於博物館內。
游覽閩越王城,先看演出,之後參觀博物館,博物館為仿漢建築,門前佇立著高大的閩越王無諸的塑像。館內擺放著大量從遺址挖掘出來的文物,包括燒制精良的日用陶器和陶制建築材料,及許多文字瓦當和陶文具。博物館的牆上是大幅壁畫,主要是閩越王無諸率領閩越人民生產、生活以及戰爭的場面。畫面上多蛇,導游說,古代閩越人的圖騰為蛇,福建省的簡稱閩,即門內一蟲也。從博物館出來,導游帶大家參觀王城遺址,遺址座落在丘崗上,依山巒起伏之勢築成,周邊山水環繞,氣勢磅礡,蔚為壯觀。從東門入城,沿石板路前行,翻開路面的一塊玻璃磚,可見下方2000年前修建的路面、路基。再往裡走,進入王城中心,主殿遺址出現在眼前,殿內有方形的王宮浴池遺址。站在城中高處,遠望四周景色非常優美。在王城的另一角,有一口號稱“華夏第一井”的王宮古井,井水清涼清澈,現在仍可飲用,導游特地准備了一次性水杯,拿起井邊水舀,盛水請大家喝。她指著盛滿水的杯子對大家說,看杯子裡的水面成凹形,是因為水裡礦物質豐富的緣故,怕大家不放心,她自己先喝了一杯,於是大家便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來,我一高興,將手中的純淨水倒掉,裝了一瓶井水帶走。水喝完了,閩越王城的旅游也就結束了。出租車還等在門口,該跟武夷山說再見了。
再見了,武夷山,下次迷路的時候,請再次把我送到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