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陰天。早上八點,我們坐上了麗江開往中甸的班車。
車沿著山路開過去,經過拉市海,虎跳峽,小中甸,中午就到了中甸,我們在客運站邊上找了家旅館安頓好,就在附近找了家小店吃午飯。正在午飯的時候有人跑上來問要不要包車,我們就問他這天去德欽看得成梅裡嗎,他說這天不成,看不到。他這麼一說我也死了心了,可也不能白來一次中甸啊,於是還是商量好了包他的車,去松贊林寺、納帕海、屬都湖三個地方,因為已經下午了,所以就分兩天去,下午先去納帕海和松贊林寺。
納帕海我以前去過,不覺得這個草原有多大多美,因為朋友很想騎馬,所以特地過去了。其實在屬都湖那地方也能騎馬。納帕海現在被私人承包了,門票三十,沒有學生票,進去騎一次馬還要三十,是最沒有意思的地方,奉勸後來人都別去了。倒是草原門口有個大草甸,有些花兒的色彩,只是不能入內,在草甸邊上可以拍些照片。
然後去松贊林寺,和四年前也沒什麼變化,仍然有一半寺廟在修建,寺後山上的天葬台還在,烏鴉在陰暗的天空中成群地飛來飛去。
從松贊林寺回旅館的路上,朋友們都紛紛對中甸就是香格裡拉這個事實都表示懷疑。
我記得在看《消失的地平線》的時候,書中說道,當時中國川藏滇邊界、印度、尼泊爾等許多地方都說自己找到了詹姆斯小說中的那個世外桃源香格裡拉,而卻是雲南首先將香格裡拉的名字冠到自己頭上,吸引了大批游客,甚至就在幾年前居然把中甸改名成了香格裡拉縣,這讓我覺得雲南人的確是聰明。不少去過西雙版納的朋友,都說版納根本沒有想像中熱帶雨林的浪漫;也聽不少來過中甸的人,表示“沒什麼好玩的”;至於麗江,人們是否還記得,麗江是什麼時候開始聞名於世的呢,是在麗江大地震之後,雲南開始挖掘這個旅游寶藏。說到底,雲南人會渲染,會做旅游生意。
或許我說得有點片面。因為這次從四川走下來,看過童話世界和真正的世外桃源瀘沽湖,當走到麗江和中甸,已經不能再被一般的景色和所謂的少數民族風情所吸引。我想在四川西南部或者西藏隨意找一個藏區小鎮都比中甸來的風情的多了吧,可是偏偏是它穩坐了香格裡拉的寶座,不免覺得有點褻瀆了。
我們包車的司機拉茸大叔也說,近幾年來中甸的旅游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我在想,九寨溝和雲南香格裡拉,現在可以算是普通的中國游客最趨之若騖的兩個地方,九寨溝能驚艷每一位游客,而香格裡拉卻越來越令人失望,直至今日的凄涼,這與兩者之間的旅游管理有很大的關系。九寨溝的旅游管理十分完善,堅持環保,溝內的治理也很人性化;而香格裡拉則似乎是著急地得來了這樣一個名,恨不得把能開發的小地方都利用出來開發殆盡:藏民們自家門口的小草甸可以圍起來豎個牌叫某某草原;看得見好風景的地方必要攔起來作某某觀景台。只可惜本來就沒有多少的旅游資源,一晃的,就開發完了,於是給私人承包去,亂收費,更落得個難聽的名聲。
洋洋灑灑寫了大篇幅,只是寫點自己的感受,看官們也無需太在意了。

(高原風光)

(松贊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