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記得是上小學三年級時,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法門寺地宮的發掘,為其震驚天人的佛舍利而羨慕不已,在印像中,這是我第一個有明確目標想要去的地方。可惜,這麼多年,跑了許多地方,幾次與法門寺失之交臂。閑來無事,在網上不覺逛到了寶雞信息港,四月底,舉行太白山與法門寺的文化節,剛剛卸下的行囊又重新背上了身,湊在了“五一”前後這個舉國出游的的大假裡,開始了七天的顛簸之旅。4月30日調休一天,29日晚,擠上臨時加開的火車,整整一宿地泛嘀咕,火車提速了嗎?早上8:35分到了西安火車站,打車門一開,撒丫子就跑,九點的汽車啊!天佑我也,車上只剩最後兩個座了,咳!出來不就是受罪嗎。西安不愧是國際化的旅游城市,幾乎到各個景點都有高等級公路。一個半小時的平穩運行,從睡夢中突然醒來,遠遠看見新建的東方佛都,巨大的四面大佛微笑著歡迎著有緣客的到來。
11:30下車,就感到“五一”人流的洶湧澎湃,天那,今天才30號。走在寺前的甬道上,四周打量著游客,本地的大嬸、老太太占了很大一部分,操著一口後味極重的陝西話,嘮著家常。今天是廟會!沿街是兩個充氣的廣告弧形門,硬生生把一個法門寺寶塔腰斬成兩段。看來千年佛都也不免受到現代商業的侵蝕。真正的一方清淨樂土卻又在何方。山門前新鋪了草坪,搭建了一個臨時會台,紅毯還未來得及撤去,上面坐滿了趕會的人們。一排武警在門前列隊巡邏,這是其他寺廟所沒有的,同時也顯示著“皇家寺廟”的威嚴與不同尋常。與山門外人山人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空無一人的售票窗口。20元/人的票價與寺院的名氣到也是相配的。
寺內游人在各個殿內不停穿梭,見佛就拜。我想我是無神論者,但在此時,不覺也被旁人被感化了,只有心靈與精神上與佛在對話,為父母、為自己,為友人,只為乞求平安。一位大嬸在布施麻花,也許平時在別處沒有幾個人會伸手去取,但在佛前,麻花也沾染了靈氣,每個人誠心拜佛後取一跟麻花,默默的嚼著,欣賞著殿內數百尊形態各異的玉佛。
寺很快就看完了,剩下的就是讓我幼時憧憬的地宮了。塔呈八面,高約40米,一色青磚砌就。塔基西側,一個有機玻璃的小門,憑票下去(有武警檢查背包),繞了兩個彎,面前豁然出現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大廳,整個大廳只有兩種顏色:金色和白色。四周是漢白玉浮雕的佛本生故事,從釋迦牟尼出生到其普渡眾生。金黃色的穹頂,巧妙的安裝了照明燈飾,只見光,不見燈。廳中央是一八面石幢,一側游人如織,不大的香案上供滿了善男信女的布施物品。物品後是一密封玻璃盒,中間有一四角金亭,裡面是白色玉狀的骨節,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佛指舍利。此時,不禁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衝動,不知是為其震撼還是為佛教歷盡劫難而不屈,艱難中保存發展下來所驚嘆。佛前超脫了自我,只留下精神上的無我無人相。
了卻了幼時的願望,來到法門寺博物館,18元/人。仿唐勢建築,灰色的屋頂,暗紅色的飛檐、立柱。不尚裝飾的唐代建築,顯著肅穆與威嚴,自有大唐風度的雍容典雅。內展出了佛舍利的八寶重函、供養物品、地宮出土的珍寶。驚妙絕倫的“捧真身菩薩像”,規格最高的“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讓人最為驚嘆的,也是我去博物館的最主要目的的秘色瓷。一個秘色瓷盤無論從何處觀賞,都有淺淺一層水。可惜技藝已失傳,只能憑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來暢想當年了。在觀內游覽時,一位小姐殷勤的勸我買一份明信片,說今天是佛誕節,有開了光的照片。天哪!直至此時,我才明白今天的意義。
山門外的小吃攤各具特色,挨著攤子挑點稀罕東西吃,沒多大工夫,午飯就打發了。要去下一站了,帶著遺憾與不滿離開了 “東方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