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出昆岡--昆山、錦溪一日游

作者: 蘇揚

導讀2005年6月3日,昆山、錦溪一日游。早晨的天氣不錯,出門便直往火車站而去。買票,9:50的滬長1346,無座,於是找到餐車,和列車員商量後上得車來,花五元錢購飲料一瓶算是補個座位。列車啟動了,緩緩駛離上海站,心中不由泛起一種淡淡的迷惘與喜悅相交織的感覺,喜歡這種一個人坐著火車去旅行的感覺。窗外江南水鄉的風景不斷掠過,不知不覺抵達昆山,已然10:40。出 ...

2005年6月3日,昆山、錦溪一日游。早晨的天氣不錯,出門便直往火車站而去。買票,9:50的滬長1346,無座,於是找到餐車,和列車員商量後上得車來,花五元錢購飲料一瓶算是補個座位。列車啟動了,緩緩駛離上海站,心中不由泛起一種淡淡的迷惘與喜悅相交織的感覺,喜歡這種一個人坐著火車去旅行的感覺。窗外江南水鄉的風景不斷掠過,不知不覺抵達昆山,已然10:40。出站後往站前廣場找到1路車站,從火車站去亭林園要經過著名的奧灶館。昆山的公交車有些特別,我明明從前門上車,且投了幣,可是卻發現原來還有售票員在招呼,乘客可以從前門或中門自由上下,也可以選擇自己投幣或向售票員買票,真是奇怪。沿著老城的人民路一路向北,不多久就到了奧灶館,已過11點,就先解決午飯吧。奧灶館看上去是一座仿古建築,飛檐翹角,上下兩層,一樓供應大眾化面點,八仙桌,長板凳,久違的感覺。面有三個品種,14元兩個澆頭,15元三個,16元四個,有熏魚、排骨、牛肉、鹵鴨,可由食客自己搭配。於是點了一碗15元三澆的,說實在的,澆頭很一般,可是面湯紅油濃汁,味道極鮮,很合胃口。此外奧灶館還有一種奧灶方便面,食客如果意猶未盡的話,可以買上一箱帶回慢慢享用。吃飽了就該向亭林園進發了,也就一站路的距離,甚至可以遠遠看見。走了大概五分鐘,來到玉出昆岡的牌坊前,昆山以及其所在的玉山鎮就是由此而得名的。牌坊後是一照壁,有趙樸初先生所題亭林園三字。亭林園裡有一馬鞍山,雖不甚高,至山頂卻也可俯瞰昆山。踩著石板路前行,拜謁顧炎武。顧炎武,昆山人氏,號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也是個旅行家。在其塑像後的照壁上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參觀了顧炎武紀念館,然後從東側登上馬鞍山,在山頂的一覽亭歇息,極目遠眺,整個昆山城盡收眼底,一片欣欣向榮。下山途中,過妙峰塔、玉泉井。又入得昆曲博物館內游覽,昆山是昆曲的發源地,館內建有一個大大的戲台。在亭林園內隨走,發現祖衝之的塑像,原來曾在昆山為官,也為百姓做了些好事。本已打算出園,卻又想起坐電瓶車在園子裡開了一圈,一路向師傅打聽了錦溪和千燈的情況,決定去錦溪,大名鼎鼎的周莊人太多,我就不湊熱鬧了。出,仍在門口坐1路車返回,到一個叫做三角塔的地方下車,沿著朝陽路往西走,第一個汽車站是往昆山市外的方向,再往前第二個汽車站,這才是發往市內鄉鎮的。到錦溪坐周莊方向的車即可,流水發車,大概20分鐘左右一班。13:20發車,出昆山市區,經新區折向南,差不多一小時後即到錦溪。到了錦溪車站後可以和司機商量再往前一點坐到錦溪古鎮的牌坊前下車,能少走一些路。下車後沿著大路一直向前走到湖邊,記得看見門票五十的招牌可不予理睬,那是針對團隊游客的。一個人的話就只管徑直朝裡走,往右拐就是景區,過了小橋見文昌閣,一邊挨著蓮池禪院。向湖面的方向看去,可見古蓮橋和湖中的小島,相傳葬著南宋陳妃。沿著古鎮的上塘街閑庭漫步,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情趣。老街兩側的商鋪,大都有賣一些阿婆菜、襪底酥,還有那幾乎泛濫的蹄膀。也有幾家茶館,老人們喝茶下棋,其樂融融。鎮上分布有不少的民間博物館,散落於老街兩側,有興趣也可以選擇參觀,不過好像要買聯票。走過眾安橋就是下塘街,依著小河,廊橋一般。還見到很古樸的理發店,沒有顧客,師傅悠閑的坐著。就這樣獨自一人游走在古鎮之中,不由想起小時侯老家的那條南門街來。約一小時後,已差不多走遍了錦溪古鎮。離開錦溪,路邊攔車回昆山市區,沒有到汽車站,提前在柏廬路立交下了車。從合興路走了十來分鐘回到火車站,給傍晚的昆山站留影一張,坐17:35的蘇滬5073回上海,如此這般閑散的度過一天……惟恐日子久了,山高水遠,記憶模糊,胡亂寫下這一篇流水帳似的東西。



(奧灶面)



(亭林園)



(錦溪)


精選遊記: 昆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