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中南三省4---黔東南朗德、宰蕩

作者: 小謝

導讀鳳凰-銅仁-江口-梵淨山-江口-銅仁-凱裡-朗德上寨-雷山-榕江-豐登-宰蕩-豐登-黎平-肇興-洛香-從江 D8 2005-9-18 8:40在銅仁中心汽車站,和L 一起座汽車,他回貴陽,我去凱裡。半路停車吃飯,我點了蛋炒飯,忘了和老板說別放辣椒,端上來一碗紅色的蛋炒飯,呵呵,好在放的是酸泡椒不夠辣。15:15到凱裡和L告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世界評選了十大人類靈魂的歸宿地,中國 ...

鳳凰-銅仁-江口-梵淨山-江口-銅仁-凱裡-朗德上寨-雷山-榕江-豐登-宰蕩-豐登-黎平-肇興-洛香-從江

D8 2005-9-18

8:40在銅仁中心汽車站,和L 一起座汽車,他回貴陽,我去凱裡。半路停車吃飯,我點了蛋炒飯,忘了和老板說別放辣椒,端上來一碗紅色的蛋炒飯,呵呵,好在放的是酸泡椒不夠辣。15:15到凱裡和L告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世界評選了十大人類靈魂的歸宿地,中國占了兩個,一個是西藏,再者就是黔東南。凱裡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少數民族村寨散落在四周,其中苗族人口占了半數以上,因此凱裡也是我國不多見的以苗族為主的城市。由於一年中有130多個民族節日,所以,凱裡素有“百節之鄉”的美稱。 黔東南州還有雷山、榕江、黎平和從江等幾個少數民族風情頗為原始古樸的縣。除了雷山縣以苗族居多,其余三縣都以侗族為主,以侗寨為其特色,花橋和鼓樓是侗寨的標志性建築,看到它們,你便知道自己來到了侗寨。打車去凱裡州客運站,發往雷山的車在這裡座,司機說今天凱裡趕節,沒有去朗德的車子。說著司機在對面的樓裡面繞了一圈,暈死!!!下車對面就是州客運站。果然沒有發往雷山方向的車,司機說100元送過去吧,一咬牙同意了。15:20-16:10,一直送到寨子口,省去了1.2K的徒步。其實車站裡面還有車是到排樂的,是凱裡-朗德之間的一個寨子,先到那裡再找車去朗德也可以;要麼從凱裡找小面去會便宜的多吧。

到凱裡的時候就已經下了雨,現在開始大了,從小路到朗德上寨的寨門口避雨,村裡人說表演已經結束了。雨停了到村長家住宿,陳民軍0855-3288067,問路後直接去就在村邊左手最高處,從公路上就能看得到。其實村裡還有掛著住宿接待的苗家,後悔爬上這麼高處住一晚了。村長夫人李玉珍正好在家,農活正忙讓我休息她晚上回來燒飯。我住在三層最高處的閣樓,要爬木梯上去,屋外是谷倉了,怕被雨淋所以放閣樓裡了。有三張雙人床,有蚊帳,一晚10元。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築,為木質結構吊腳樓,有五條花街路通向寨中。東、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頂護寨門樓,簡稱“寨門”。寨中道路、院壩及各戶門庭,都用鵝卵石或青石鑲砌鋪就。寨中有兩個銅鼓、蘆笙場,場子模仿古代銅鼓面太陽紋的圖案,以青褐色鵝卵石和料石鋪砌成十二道光芒,朝著十二個方向伸展。銅鼓、蘆笙場的兩頭,用鵝卵石、水泥鑲嵌成兩匹飛奔的駿馬。

放下背包,出來閑逛,雨已經停了,卻沒放晴。寨子裡的人很熱情會問我是從哪裡來,就一個人來沒有伴啊。出來好幾天了,我覺得自己說話都有口音了,所以只說從上一個目的地過來的。朗德上寨128戶,幾乎逛遍了100戶的門前,農忙的人陸續從山上下來,老年人倒是很多,而且可以講普通話。寨子前的廊橋看起來很新,上去坐了一會兒,倚在美人靠上,看放牛的人在巴拉河裡給牛洗澡。天開始黑了,寨子裡依稀有燈光了,村長家還沒有亮。天氣悶熱,沒有星星,沒有月亮,沒有月餅,一個人寂寞的想哭了。收到的中秋短信越來越多,心情卻越來越郁悶。看村長家那排房子的燈亮了,打了頭燈回來,家裡還是沒有人,原來是隔壁家(村長兄弟家)有人在了。邊看電視邊等,晚上8點多了村長兒子陳偉強來叫我回去,沒見到村長陳民軍,他夫人忙著做晚飯,邊聊幾句,農活太累了,怕我等的餓了所以提前回來的,不然還要晚,現在這個季節整天都在山上打谷子(應當是收秋吧)。看得出來很辛苦,九點鐘三個人才坐下吃晚飯,很簡單的菜。洗漱完我就上去睡了沒看電視,讓他們一家人也早點休息。

D9 2005-9-19

7點被鞭炮聲吵醒,放了好久。8點下了樓洗漱完,告別。原來早上寨子裡有人家娶新娘,村長夫人還跑去看了,呵呵。付錢住10元,吃10元。寨子裡每天有兩場表演,上午11:00,下午14:00,趕路不等了。

沿公路慢慢溜達出來,風景恬靜,空氣清新,半小時到路口。小面司機問我到雷山?說他和中巴都是4元,半小時後9:40到雷山客運站裡。我要去榕江,被人引路上空調大巴,見風擋寫的是凱裡-榕江-黎平,拿攻略看了看,問過司機,直接買到豐登,40元,就不必先到榕江車站再換榕江-黎平了。上車每人發個塑料袋,我以為是放垃圾的。

9:50發車,這裡真的是山路十八彎,山青青的,11:20停在雷山縣的永樂鎮,趕緊下車覺得難受死了。同車的幾個年輕人問我是哪裡的,聽說是北京人,很高興說剛從北京回來,在北京待了兩個月,在玉泉路,原來是司法系統的在高院學習。不知道什麼時候下的雨,路上一定難受的睡著了。被邀和他們一起吃飯,盛了一小碗米飯(米飯是放在一個大木桶裡),泡了點酸湯(比想像的好喝),挑了幾根豆芽。

上車後聊天,他們都是黎平人,介紹我去黎平的肇興鎮(中國侗寨之鄉),問過我今明的行程後,詳細介紹了路線,還畫了簡單的方位圖給我。我看時間覺得可以做取舍,這次一個人出來走的很隨意,和之前幾次只按預定路線走很不同,一些意外也是不能預料。湘西貴州兩地的人真是樸實熱情,不要肆意懷疑給你指路的向導,帶你乘車的司機。

半路上實在難受,忍不住吐了,原來塑料袋是這樣用的,真是見識了貴州的山路。13:45到榕江,過大橋後就是車江三寶侗寨了,在車上看不到河邊的大榕樹了,14:15到豐登下車,從這裡徙步去宰蕩。宰蕩在黔東南的游記中極負盛名,而宰蕩大歌也就有了遺世的雅歌之稱。宰蕩侗歌之鄉,其侗族屬於榕江縣侗族六大支系中的苗蘭宰洞族支系。

沿右手明顯土路一直走,1h後15:15才走到宰曼,雨過天晴曬的歷害,不得不打傘,腳下全是泥巴,走得我都絕望了,攻略上講5km/1h就到,真懷疑自己是怎麼上梵淨山的?到宰曼後要沿右手下坡方向走,幾乎都是沿著小溪走了。16:05終於峰回路轉到了宰蕩,路上偶有移動信號,進了寨子就完全沒有了。

寨子裡第一家可以住宿,大人不在,寨子裡的人幫我去別家問問。宰蕩倒像個小水鄉了,平地上的房子比山上的多些,小溪沿寨子流過。在寨門口的一處空曠的地方等,和一家要了一碗熱水喝。看一個60歲的老太太盤頭發,沒用夾子什麼的,只用頭發系住的,老人倒會講普通話,沒上學的小孩子就聽不懂了。帶了糖果給小孩子們吃。等了10m’,有個大姐過來領我去她家住,就在後排的屋子。陽光被前排的房子擋住了,屋裡幾乎沒有陽光。

放下包拿了三腳架,又帶上文具等,出來走走。幾步遠就是聞名的那所小學了,已經放學了,幾個小男孩在操場玩,看見我都跑過來要鉛筆,估計是被慣壞了,盡管如此還是分了一些鉛筆、橡皮、圓珠筆等給他們。他們也很有意思了,會講我是二年級的我不要鉛筆了你給我圓珠筆吧,看我再沒東西拿出來,就說那你下次來再帶鉛筆和圓珠筆來啊…..男孩子有的不滿足,竟然還要相機、眼鏡,可能只是玩笑,但也有些心存厭惡了,趕快離開。

一路上被他們跟著,遇到幾個小女孩倒很靦腆,主動送她們小玩藝。還遇到一個超級小美女,白白的皮膚,盤著頭發,眼角旁以下有一顆痣,穿著蔥綠色的上衣長過膝蓋,一條粉色的褲子,人的確美,像混血的女孩兒,也就6-7的樣子,只笑也不說話,忍不住給她拍了幾張照片,還有其他女孩子一起。一會兒她看到家裡大人經過,害羞的拉住她們的衣襟回去了。

又回到村口的空地閑坐,不一會兒看到一個國內游客進來了,走了1h,聊了幾句,又回去接幾個朋友,原來是一群老外有十幾個吧,來聽侗歌。那些男孩子真是讓人討厭,聽說要唱歌只說先給錢。老外們包車過來的,要趕回榕江,村長上山了沒聯系到,只有五六個小女孩回家先去打扮了。老外們很會活躍氣氛,十幾個人自己先唱起來了,呵呵。

侗歌在鼓樓前唱,原來就是在村口的後面二排處,我住處的後面。鼓樓前沒有空場,宰蕩是個小寨子了。怎麼形容侗歌呢?動聽悠揚,和聲美妙,旋律很婉轉,尤其最後一個女聲的部分,突出極了,柔和的聲音不尖銳,悅耳。唱了三首,國內領隊塞了錢給她們像是外幣,不知道多少,然後就離開了。

寨子裡也有四五個成年女性打扮好了過來,見他們已經離開了,無限的遺憾,說打扮起來要花半個小時的,見她們盛裝想給她們拍照,她們很樂於拍照,並留下地址給我。我住宿人家的大姐也扮了裝,回來後要我也試試,只戴了頭飾、上裝、裙子,沒系綁腿和鞋子。看著鏡子裡的我覺得還挺像,於是帶了三腳架,出來自拍,有路過的村民見到還真覺得很像侗妹了,呵呵。

七點鐘吃晚飯,突然下了一陣大雨。煎了5個荷包蛋,大姐有兩個兒子,一個九歲一個七歲,我只剩下一塊巧克力給了他們,大姐說明天你留在路上吃吧。大姐的老公去父母家吃飯去了,雞蛋大概是常吃的東西,苗寨也是。韭菜很好吃,沒有北方那麼重的味道,我開始都沒吃出來是韭菜。

洗漱的時候大姐出去買了一條新毛巾,打好了熱水讓我先洗,然後換個大盆讓我泡腳,說走了一天一定很累了。然後她也沒換水,帶著兩個兒子也用這水洗了腳,看不出來一點點的忌諱。這裡的人心思就是這樣吧,過著簡單的日子,用最直接的想法做事。侗寨的廁所一定要去見識見識,晚上打頭燈去的,用廁所像爬一座樓,登梯而上,在半空中,蹲下只夠遮住膝蓋以下。這倒是很明顯,老遠就能看到有沒有人在出恭了:)

侗寨的小狗身形真是很像小豬,很老實,我平時怕寵物的,都敢從容不迫的朝它們走過去,它們倒是有點兒怕我了,哈哈。



(朗德上寨)



(宰蕩的男孩子們)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