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海南求學已經3年有余,提前修完了學分,提前了一年畢業,修完了我的旅游管理專業,竟然一個人滯留在這荒島上不知做什麼好。海南沒有什麼重工業,即便有,和我的專業也是不對口;海南的旅游業到是發達,不過這發達之後遮蓋著太多的辛酸、血淚、黑暗、肮髒。一個巨大的利潤洞內深藏著無數普通游客不敢想像的東西,價格為個位數的實際景點門票,價格為十位數的三、四星級酒店房假,價格為百位、千位、甚至萬位的回扣……海南的聖潔的土地已經飽受這些垃圾的玷污,而那些沒有被開發的地方,也遲早要落入魔掌!因此,我覺得要做點什麼。既然是學習旅游的,那麼生平第一快事便是到處走,到處看。在海南的3年中,也去過了不少地方。謀殺了不少膠卷、軟盤、運動鞋、還有安全套。旅游過程中也漸漸的弄清了海南旅游的大致勢態。開發過熱的東部以及開發偏冷的中西部。東部的海景、中西部的山景、民族風俗。然而,這些都不過是一些雜談。路,畢竟要自己親自走過才知道!因此,游遍海南,成為我學生生涯結束時期的最好的終結。無論我今後身在何方,對於海南,我可以驕傲的宣布,我是和她有過絕對的親密接觸的!對專業的回報,對學業的應用,對事業的起程。於是,我的海南環島游正式啟動了。1500元,10天的環島游,6萬字的游記,300張照片,成為我今生送給自己和海南的最好的結婚禮物。
就讀於海南大學的我,自然要從海口這個海濱小城開始我的行程,對於海口,我當然沒有必要用一種游記的方式來介紹,因為畢竟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年有余,大部分人文景點都已經走過,只不過大多缺少歷史文明的積澱;大部分的自然風光也都領教過,只不過大多又深受現代文明的侵擾,變得面目全非。
路從這裡開始
如果說非讓我選擇一個位於海口的起點的話,那麼我還是選擇海口的老城區,而不是我的學校,作為一所大學,海南大學完全不能給我一種第二個家以及學校應有的溫馨的感覺。因此,我決定清晨先趕到老城區,在清晨的尚未蘇醒的歐式巴洛克建築中開始我的行程。
我與海口老城區的相識,完全出於剛入大學的時候,憑空漫無目的在街上閑逛遇見的,用一個文雅的詞語“邂逅”!我永遠記得剛剛第一眼看到中山路請一水的白色騎樓與上面的中國色彩的花卉鳥獸浮雕,那個時候只有一種衝動,便是上前去撫摩與親吻了,老城區的一些依稀的老牌號現今依舊“榮昌齋”,“盛豐藥店”,點點滴滴都把你往過去的歲月裡拉,走在老城區,班駁的百葉窗,挑出的竹竿上晾曬的衣服,搖著蒲扇納涼的老人,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親近,那麼充滿生活的色彩。若不是有呼嘯而過的汽車,我似乎即將迷離在時空的夾縫中,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海口除了這裡還保留著過去的風情之外,還有兩處可以讓您體會到古代的遺跡:海瑞墓與五公祠。投機取巧的我,在5月18日,也就是世界博物館日拜訪了這兩個地方,原因很簡單:不收門票。兩個景點,人工化的程度太多,你幾乎找不到一點過去的影子,只能從現今人們的復制品中追尋歷史的味道。相比起來,海瑞墓更合我的胃口:清一色的綠頂建築,栩栩的石像生,古舊的墓碑,清淨的荷塘,一切的感覺,都只能用清淨來形容,據說海瑞死後,人們將他的棺柩運送到這裡時候,繩子突然斷開,於是人們將海瑞安葬在這裡。清官的品行,即便在死後也是可以通過天意顯現出來的。
相比之下,五公祠顯得繁雜粗糙了太多,以至這裡我不想用太多的筆墨來描寫那混亂的格局:海南第一樓已經被完全粉刷一新,裡面沒有任何的擺設,只是空蕩蕩的一座大廳,臨近的蘇公祠裡的壁畫也是後人新畫上去的,沒有古舊的味道,新館那明亮的琉璃頂在陽光下散發著很不協調的光,讓人不由得把這裡聯想成為一座現代公墓!總的來說,海口,或者說海南,真正吸引人的古建築倒不是那些已經所謂的保護良好,收取門票的地方,相反確是那些真真實實融入百姓生活的建築,有了人氣,才有了感覺。這在我日後的對海南的全部造訪中得到了最深刻的體現。
海口的海,當然不比三亞,甚至說在不好的天氣,海口的海一直是灰色的晦暗的海,波濤懶洋洋的湧動著,將垃圾衝到岸上,這在海口的海邊隨處可見,甚至是假日海灘。不過海口的海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西秀海灘上漂浮的片片帆船與熱帶海洋世界中直插入大海深處的廊橋值得一走,特別是在浪高風大的夜色中,獨自一人在廊橋上感受那種震撼的感覺,令人永生難忘。
回到開始,我說過我是在海口老城區啟程的,到了海口東站,搭了去文昌的空調大巴,便穩穩在座位上放松心情,欣賞著窗外的天晴下的農田景色,而且思索著日後的未盡的旅程,希望老天保佑我的一路都特別平安。
不一樣的文化之鄉
文昌距離海口不遠,只要1個小時車程就到了,初到文昌的我,竟然有幾分驚訝。我印像中的海南第四大市只有10分鐘的車程就可以完全貫穿,以至於汽車停車進入了車站之前的那一秒鐘我還一直以為只是臨時停車,畢竟這裡的感覺完全是在一個郊區而已。下了車,摩托車,三輪車們蜂擁而至,來爭搶我這個稀少的資源。文昌的市內,或者說這裡可以稱之為市的話,主要的景點也只有孔廟以及周圍的古建築了,剩下的的確沒有什麼看頭。於是我選擇了一位面善的大姐,讓她一直送我到孔廟,可惜她面善心不善,不到5分鐘的步行路程她要了我2元!幸好她告訴我,從孔廟門口有車直達龍樓,也就是銅鼓嶺的所在地。沒有讓我再返回車站坐車。
在文昌汽車站前面的一個彎路左轉上坡之後,感覺一種感覺向我壓了過來,這感覺完全是透過那凝重的建築向我滲透的。車子越來越臨近孔廟,便覺得樓房在歷史的走廊中倒退,從五六十年代的筒子樓退化成騎樓,之後是文昌河邊一水的低矮的青磚瓦房,瓦片脫落在河水中,帶走了無數的故事,今天我將他們重新拾起,再次品味上面蘊涵的歷史的氣息。文昌河,河水不急,緩緩的流淌著,一如海南人悠閑的生活。文昌河上面的小橋,頗有江南水鄉的風格,一座座似虹、似弓,曲折的橫跨在曲折的文昌河上,見了這景致我自然要下車,撫摩著古樸的欄杆,試圖從中找到過去的故事,可是那故事實在是太多,我一時茫然了,不知從何處開始我探求歷史的夢……
迷離中,我彷徨的來到了那歷史的頂點——孔廟!這裡又是完全不同的建築了,黃牆紅頂的孔廟在這些迷迷蒙蒙的低矮的深色的建築群中噴薄欲出,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狀元牆上的盤龍雕刻更是精美的讓人不得不贊嘆古人的智慧,可是從另一方面不得不看出海南的落後——狀元牆的存在理所當然的預示了這裡並不出現過一個狀元,於是我只好從偏門進入了,這裡的門票便宜的很,成人5元,學生3元。
在我所去過的孔廟中,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建築的精美程度或是文化內涵來講,文昌的孔廟都是微不足道的。這裡的布局也很是簡單:欞星門,孔子金身塑像,山房、大成殿,後院,偏房——其中不知從那裡運來兩口非常不和適宜的大炮,這也可足見在海南教育最發達的地方人們是如果對待我們的這位文化前輩的。但是這裡的孔廟到底還是給了我一種不同的感覺,也許是因為這裡是海南島唯一的一家孔廟,也許是在這海南島上的唯一的一家孔廟給予我的一種彌足珍貴的感覺,我沒有深深的愛上這裡,但是這裡卻成為我心中抹不掉的 風景,臨別的時候,我在門口的井中舀了一桶“聖水”,洗滌掉旅途中的勞頓,給自己全新的一個開始。
孔廟的周圍,遍布著海南大姓諸如“林”,“符”等姓氏的宗祠,我誤入了一家,沒有人阻攔我,只有門口的老人看了我幾眼。既然是宗祠,但凡是祭奠宗祖的,正廳裡面盡管有天井中投下的強烈的光線,那種抑郁的先人畫像的氛圍依舊是揮散不去的,盡管他們生前曾經是何等的風光顯赫,死後終究還是要化作一張只有面皮的畫像供後人憑吊,人生的意義在這宗祠中似乎得到了最深刻的詮釋:今人在祭祖的時候,若是能夠預見到今後不管自己多麼成功,到頭來只是為這畫像間增添了一個臉譜,又是什麼感想呢?
揮去了這種陰霾的氣息,開始我今天旅途的真正樂章,孔廟的序曲已經終結,我即將投入新的旅途中去。
孔廟周圍的文昌雞飯,到是值得嘗試的。文昌雞最早產於文昌的潭牛鎮,據說是吃榕樹籽長大,因此肉顯得格外的鮮嫩。海南人吃雞的時候大多是白切,而且經常煮得七分熟,以至於文昌雞切開的時候要骨頭裡見到血絲方為上品,沒有一口好牙齒的話,文昌雞是吃不得的,大概是由於他們還保留著茹毛飲血的習慣吧。吃雞的時候伴著的米飯也就是雞飯了。米飯是經過雞油炒制的,因此很少的一點就可以讓人吃飽。吃的時候,一口雞蘸上甜酸醬,口味還是不錯了,如果不經過那一陣激烈的撕咬,雞飯價格便宜:10元/份。
文昌其余的景點,無非以下幾處:遠在南海中的七洲列島,距離遙遠,交通不便,自然是無法列入我的旅程,昌灑的宋氏故居,據說已經被政府開發成為一個收費30元之巨的幾座茅草屋群,而且裡面的物件大多是新購置的,我只好在心裡默默的崇拜新中國的國母了,余下的也只有銅鼓嶺和東郊揶林,這兩個地方交通還算便利,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收門票!
我沒有按照一般的旅游者最慣常的做法,先到距離較近的東郊椰林,而後再去銅鼓嶺之後返回文昌,理由很簡單:我的環島游不允許我走回頭路!文昌、銅鼓嶺、東郊椰林三點位置正好組成了一個三角形。我只不過是換了個頂點而已。
與大海的第一次接觸
到銅鼓嶺,先要到龍樓鎮,這一段不到20公裡的路程由於正在整修,讓我在顛簸中行走了近1個半小時,龍樓鎮只是海南的一個極普通的小鎮子,叫了一輛摩托車,講好了行駛完全程的價格是30元,其中包括銅鼓嶺、石頭公園以及銅鼓海角。
對於銅鼓嶺,我是早有所耳聞的。由於這裡距離海口近,一般來說海南的一日游首選就是這裡。到了半山腰,踏著熱帶雨林的山路拾級而上,體會著頭頂的濃重的綠色變淺變亮,知道山頂即將到達了。風勢越來越大,我站在山頂的時候,靈魂即將被衝出我的軀殼,飛到這廣袤的大海上空。
這是我的旅途中第一次看到大海了,而且是居高臨下的看,相比在船中或者是沙灘上,俯視大海讓我少去了那些大海會將我吞噬的恐懼,只有高高的站在它的上面,才能感到自己將大海征服的感覺。腳下的那片海的波濤永遠是在翻滾,潔白的條條卷邊的浪花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一種律動,一直到月亮型的彎曲的狹長的沙灘的盡頭:茂密的綠色樹林,金黃的柔軟沙灘,潔白的浪花,深藍的大海,一條彩帶就在我的眼前鋪展開來,一直到心中的盡頭。
下了銅鼓嶺,在崎嶇的山路中來到了銅鼓海角,這裡的特別,便是有一尊大佛面對著兩座山中碧綠的、安靜的、小巧的海灣,間或的可以看見一兩艘漁船駛過,它們一定都會受到佛祖的庇護的,我暗自為他們祈禱著,佛祖,或者說造佛的人,也一定深知佛祖喜歡這樣一個清淨的所在,因而選址在這裡,而佛祖將他的恩澤悄悄的散布出去,保佑著這一方百姓。
我是耐不住寂寞的,特別是面對我喜歡的大海,兩座山之間夾著的這個小小的海灣自然而然的激發了我想要穿越兩邊的山崖峭壁,看看山外面的景色。對於這樣的海邊連綿的岩石的情景,我是見過多次的,因此攀爬起來絲毫不費力。正當我翻過一個峽角,想要繼續我的路程的時候,突然想起我的摩托車還在等我,於是只好走回頭路,回頭的風景,與來時自然又是不一樣,依舊是小小的海灣,可是卻可以包容如此博大的海,無數的浪花來了又走了,無數的魚兒出生又死去,無數的沙礫翻來又滾去,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只有那氣勢是永遠不會變化的……
從海角到石頭公園的路途並不遙遠,只是翻過海邊的一座山頭罷了。石頭公園的特色,在於兩點:一、這裡的石頭的確姿態不凡,經過萬年的海水的衝刷顯得格外的光華潔白,石頭的造型也是姿態不一,當然,一切都要你自己在心中為他們安上一個可心的名字,自助旅游的特點:不只是隨心所欲的去走,腳力畢竟有限,而在於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想!思想的空間是無窮的,特別是當你自己發現一處超級無敵景觀的時候,自己命名,那種快慰是要比在黃山上看到妙筆生花的花活轉過來還要欣喜十二分的。
石頭公園的第二個可圈點的地方就是這裡的海膽,整個海南省只有這裡出產的海膽是最好的,因此來到這裡不吃一下海膽也是絕對的遺憾。我最喜歡的吃法,是保持食物的原味的,因此自然點了一份清蒸海膽,價格倒也不貴,才28塊。用小勺子將海膽的膏從殼中挖出來的感覺絕對是一種美妙的感覺,等那鮮美的膏在嘴裡化開的時候,整個人仿佛都要飛到天上去了,以至於直到東郊的車上我的嘴裡還是一種揮散不去的味道,順便說一下,到東郊我是搭的過路的貨車,雖然說環境不是那麼好,不過坐在高高的駕駛艙裡感覺還真的不一般,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開長途貨車拉貨了。
在椰葉中游泳
東郊椰林,素有萬畝椰林之稱,而這裡也的確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椰子樹。從椰林盡頭的百萊瑪度假村到椰子公園,再到清瀾港。
我是先抵達的百來瑪度假村,度假村門口的老人一見來了客人,不管你要不要椰子,揮刀就給我砍開了一個,看著她那揮刀的氣勢,心驚膽戰的我不得不買了一個。由於晚上要趕到瓊海,自然是無福消受這裡的海濱木屋,只有遠觀的份了。百來瑪內的椰林灘,有著一種透著白的蘭色,走在深入海中的九曲棧橋上,看著腳下的魚兒肆意的游動,心底真的產生了一絲惰性,不願意繼續前行了……末了還是叫了摩托車,帶我去看看早就有所耳聞的三岔椰王。臨別的時候又是一個老太太衝了出來,又是一刀!幸好我叫摩托車司機幫我解了圍。不過話說回來,老太太們手腳並用編出的椰子繩到是很有風格,價格也奇怪的很:5元1斤!這繩子是日後可以進造船廠制造纜繩的。可惜由於好奇心中的我,造船廠平白無故的少了5塊錢的繩子,那自然是落入了我的口袋。
摩托車在椰林中一路穿行,經過無數只見枝干,不見樹葉的高大的椰子樹,以及無數用椰子板搭建起的相似的房屋,還有經過那露天的椰子殼滿地的椰雕加工作坊,我突然覺得周圍除了椰子,別的就什麼都沒有了。經過了10分鐘的左右突圍,只見我的面前出現了一座白色的圓壇,壇中是一棵高大的椰子樹,樹干上用鐵絲系著,一直連到地上,樹干的最上方,是一個節點,節點的上方,一支樹干分成了三股,每股上面,是三朵椰子樹葉,好奇特的椰子樹,周圍的眾多的小樹仿佛都是它的子孫。微風吹過,寬大的椰子葉一起舞動起來,我想李安如果把《臥虎藏龍》的外景地搬到這裡,那絕對是另外一種意蘊了……
終究,我要和文昌說再見了。從百來瑪門口搭乘了中巴車一直到了清讕碼頭,之後人車一同上了穿越清瀾灣的渡船,看著漸漸有點變黃的天色,知道我必須抓緊時間了。在渡船上,看著那與我相識不久的椰林即將遠去,心中多少還是有一點傷感的感覺,前往西沙群島的“永興”號輪船靜靜的停泊在港內,不久它還是要接受南中國海洶湧的波濤的洗禮,希望它能夠平安,也希望我的旅途可以一路平安。
航行的時間只有10分鐘,在我看來則格外的漫長,一路中只有我孤獨的在走,和女朋友也只能通過SM聯系,我有點想結束這漫長的旅程了,但是我又不甘放棄希望,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走完屬於我的路。
車子到了通往瓊海的路口,幸運的我馬上看到一輛去往瓊海的車,一路上本以為從地圖上顯示的可以看到的大海完全被沙石、樹木所取代,直到兩旁的樓房漸多,漸高,瓊海到了。
夜幕下的千裡漁網
瓊海的市容,由於博鰲亞洲論壇的召開變得亮麗整潔,可是那聲名遠播的紅色娘子軍雕像依舊是深藏在高樓大廈之中,顯得暗淡無光,也許由於人們近日對金色的追求早已讓他們忘卻以往的紅色。
我沒有在瓊海做過多的停留,已經是晚上的五點半,從銀行取了錢之後,便直奔我心儀的博鰲而去了。在海南辦一張工商銀行的存折,可以大大提高資金的安全性以及那積少成多的手續費。盡管我的銀聯卡可以刷遍全國。此外,在海南中西部的市縣通過刷卡消費基本是不可能的,而銀行提款機也少的可憐,所以工行的存折成為我的首選,當然這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必須忍受他們長時低效的服務。
從瓊海到博鰲的旅程總是令人愉快的,寬敞的公路,整齊的建築,明亮的路燈,以及那些令人難忘的回憶——博鰲的年會,我已經做了3年的志願者服務,從中自然得到了眾多的經驗與好處:免費的晚宴,舒適的豪華酒店住宿環境,與董特首,RAMOS,張朝陽等人的親密接觸。可以說,我完全把博鰲當作可以時刻懷念的地方。而且每一處的懷念都是那麼的美好,追根到底讓回產生這美好的悠久回憶的兩個字:奢華。我向往!
晚上住的我最當志願者時最常住的酒店——金芙蓉,這裡的豪華程度自是比不上索非特或者金海岸,可是這裡清淨的氣氛一點沒有降低這裡的格調。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酒店沒有BMW750接送,賬單自然是由我個人來買!好在我通過了旅行社的朋友訂了房,100元!其實我明白這價格對於旅行社來說是大有利潤的,對於大多數的海南旅行社來說,三星級的酒店客房拿到三、五十塊錢再簡單不過了!
博鰲的景點,大多都是由於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行而產生的會議景點,由於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前來參會的都是各國政要名人,自然不能虧待了人家。第一次的論壇成立大會召開的時候,來的名人都不少,可惜成立會址的墨結構裡面沒有空調,可以想像小泉以及盧武炫的體會是怎樣,因此近年來的年會規模似乎越來越差,從出席的國家領導人就可以看出:溫總理,胡書記,賈主席,明年誰會來呢?可惜跋扈的龍秘書長卻始終強調年會一屆比一屆好,真不知道他老人家心裡是怎麼想的!
博鰲的眾多建築,我早在《我的山海經》裡面做了充分的描述,在此只想回味最經典的三個瞬間:
博鰲的玉帶灘,是大多數游客首選之地,當然是由於旅行社可以從中拿到更多的回扣所至,玉帶灘的風景到的確值得一看,到不是因為它所謂的什麼“分割河海最狹長的沙灘”創造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而是由於那大海中確實壯觀的聖公石,在洶湧的波濤中屹立了千年,仿佛每一個洶湧的浪花都能將它立刻摧毀,可是它還是巍然不動的站在那裡,一如大海的亙古。
但是當我回頭看著那午後的陽光下的萬泉河以及水城的時候,我更震懾於那風景:整個河面上都是那種大片的金光,耀得人眼睜開不得,這與那常見的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比更多了一種氣勢在裡面,連自然都要為這勝地增添光彩,左邊的索非特,右邊的金海岸,幻作兩片不真實的剪影,淡淡的漂浮在這水面上,仿佛離我很遠,可是它們明明距離我只有不到5分鐘的航程,遠處的新建的博鰲東方佛教文化苑寶塔更是飄渺不定,我不知道那是海市蜃樓還是確有其物,而那我也是真切的見過的,做志願者時候每天都要乘車路過,黃色的牆壁與深藍色的屋頂讓人對這新建的佛教建築並不排斥,就連光臨年會的賈主席也親自抽空前往。可這一切在亮得耀眼的水面上都是那麼的不真實。
第二個瞬間恐怕是很少有人親見了,因為很少有人會在天黑之後在大樂橋上遠望索非特與金海岸這兩座夜色下閃亮的建築。兩座建築,白天看上去,規模雄偉,聲勢浩大,那是陽光下的絢麗。在夜色中,兩座建築散發出的幽雅的光線更是讓人覺得嫵媚,仿佛不親住是一種莫大的遺憾了。
兩座建築在萬泉河入海口的兩岸,實際距離不過幾百米,可是由於對自然景觀的保護,兩座建築並沒有任何直接道路連接,任何車輛都要經過3座大橋近5公裡的路程才能夠到達對方,當然這付出是值得的,因為博鰲的美景讓再長的旅途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有興致。大樂橋上兩座建築物彼此對應,顯得那麼的親近,仿佛初戀之中的情侶,不敢過分的接觸,但是又依依不舍。而遠遠的站在橋上的黑暗中的我只能孤自的體會它們之間的曖昧,感到孤獨冷清,而且有一種隨時被黑暗吞噬的感覺,我一向是怕黑的,即使是坐在BMW750內,柔和的車燈絲毫沒有讓我的感覺消失半點,相反覺得它們離我更加遙遠:若是單單的處在黑暗中,我是會產生一種親近它們的感覺的,而如今在車燈的籠罩下,覺得我們好像在兩個世界中,彼此只有相互感受,而永遠不能接近。車子緩緩開動,兩位情人也在我的眼前消失……
我是在臨近黃昏的時候到達的金芙蓉,酒店正對面就是已經變成金灰色的大海,面對著還不是很恐懼的大海我自然要和它共度晚餐,走上海灘的時候,海水已經變成了金色,其中夾雜著灰黑了,我沒有膽量下水,我與大海的幾次接觸都是險些與死亡貼身而過,因此我選擇了在海邊一個人悠然的漫步。
沿著海灘往北往,是一個突出的岬角,因此我決定走到那裡再折回來。海灘上是三三兩兩的漁家小童追逐嬉戲,漁民用一種特殊的耙子再海灘上一攤一撬,就可以從沙中剜出一只碩大的貝殼。我向他們請教了竅門,他們告訴我只要看准沙灘上有顏色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小淺坑,照准剜一下就是,可惜我試探了好幾次,始終不得要領,無奈之下只好把耙子還給人家,以免耽擱人家的工作,幸運的我到是在不深的海水裡偶然撿到了一個貝殼,欣喜的我來不及欣賞就被一個小孩子要了過去。我自然很願意給他,反正貝殼對於我沒有太大用處,但是卻可以成全他一個小小的願望,何樂而不為?想來,一切對自己沒有太大用處的東西,到了別人手中未必就是如此。世上任何的事物,以至於再多的金錢,再高的權力,不也是一樣麼?在一個小孩子看來,他們都比不上一枚好看的貝殼。
這片海灘的富裕是我先前沒有想像到過的,我所謂的富裕,就是海上可以有許多我喜歡的小動物,海星,海蜇,貝殼,小魚,諸如此類的東西。海南的海,我去過的,大多是沒有這些東西的,可是在這片海灘之中,一攤熱水從小溪流入了海中,溪流中竟然有諸多的蝦在蹦跳,個頭絲毫不比市場上的小,而且在海灘上非常好抓。我忙不迭的抓了一手,一想到沒有工具來將它們烹飪,只好轉送給了別人。
經過了半個小時的歡快跋涉,我終於到達了岬角。岬角處有幾塊岩石深入海中,當時憑直覺,我感到這其中一定有讓我驚喜的東西,於是爬上岩石,仔細尋找起來。開始看上去,也無非是一些小螃蟹之類,可是天邊最後的一道光線照亮石頭的時候,突然我發現了許多閃亮的小點,仔細彎腰一看,竟然是許多小鮑魚,我們那邊叫這野鮑,晶瑩光滑斑斕的外殼讓我一下子就從岩石上把它們揪下來。接下來的十幾分鐘。我的時間都花費在這找尋鮑魚上,一直把石頭看了幾十遍,雙手捧滿了貝殼才離開。離開的時候,發現已經漲潮了許多,近旁的一位工人不知是嫉妒我的收成還是真的好心,告訴我快下來,以防海水突然的大潮讓我回不去家。還說他是外鄉人,若是當地的海南人斷然不會管我雲雲。我心情好得很,自然沒有理會他,捧著我的戰利品興衝衝的回往酒店。
天邊的晚霞將大海以及天空中的雲彩映照得一片金紅,絢麗得讓你想被吸收進去。化作他們得一部分,海灘上憑空的多了許多的寄居蟹,一個個懶洋洋的躺在那裡,人走近了便縮到殼裡一動不動,依照往常的我,一定要捉一只而後在岩石上摔得粉碎的。今天可以說我手上的這些小東西救了他們的命。我曾經詢問過當地漁民我手中的貝殼能不能吃,他們答案不一,我自然是不敢嘗試,又問他們名字,“娃娃螺”,“豬貝”的名字更是讓我不知道那一個更為正確。
臨別的時候,我看到了今生最為壯觀的工程了——千米大網——只見我的眼前,有十幾個漁民垂直於海灘一字排開,用力的拉著一根很粗的繩子,繩子上有許多活動套索套在他們的腰上,繩子的另外一端則是深入了遙遠的大海深出,我問過他們,他們告訴我這大網大約在海中一、二公裡的位置,那要個把小時才能拉完了,我以為。可是結果令我大出意料:十幾個人要拉上3個小時才能夠完全的將網收回,每拉回一定長度,最後的人就松下活動套索,走到隊伍的最前端,開始新的一輪收網。人生就是這樣不斷的輪回,不管這一網會收獲到什麼,你都要走下去。而且要一直持續不斷,往往復復的走下去,直到死亡。每個人在隊伍中都有不同的使命,每一輪他們的使命或許又有所變化,領頭人,中堅力量,收尾者。當他們重新回到自己曾經身處的位置的時候,那一切都已經變化,領頭的人要面對越來越近的網要用上更大的氣力,收尾者面對已經收上的更長的繩子心裡會增添動力,於是這網就在這不斷的努力與期待中逐漸的被拉上,盡管那結果人們無法預知,可是他們畢竟付出過。面對著星夜,我只有和他們告別,回到我的酒店吃那即將撤去的自助晚餐,祈禱他們有一個好的收成。
晚上睡覺之前,在酒店的泳池裡暢游,洗去一天的疲憊,准備迎接明天新的生活,走那未知的更為長久的路。在陽台上,望著海上的點點漁火,我又一次感到了內心的凄涼,期盼著早一日可以回到家鄉,期望他們一切都好,也期盼著海上的漁火不要熄滅,更祝願今夜撒入海中的千米漁網給人們帶來一個好的收成。
夜已深沉,濤聲依舊,漁火依舊,我已睡去……
當天費用:
交通:海口—海口東站:1元
海口東站——文昌:15元
文昌——孔廟——龍樓:10元
龍樓——銅鼓嶺:30元
東郊——瓊海路口:4元
瓊海路口——瓊海:10元
瓊海——博鰲:2元
小計:72元
飲食:早餐2元。
午餐:文昌雞:10元
晚餐:28元
住宿:100元
其余:椰子繩:5元
孔廟:2元
總計:215元
當日景點回顧:
老城區:為海南目前保存的最完好的騎樓群,非常有價值觀賞。不收門票。
孔廟:海南唯一的孔廟,建築優美。布局精致。作為歷史景點值得一去。
銅鼓嶺:從文昌先抵達龍樓後做摩托車在景區內穿行,整個景區都不設門票。月亮灣,銅鼓嶺,銅鼓海角,石頭公園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可以自己根據興趣游覽。石頭公園有好吃的海膽可以品嘗。
東郊椰林:可以從龍樓包摩托車前往,票價30元。推薦從文昌坐直達建華山的車,票價6元。直達百來瑪度假村門口。住宿標准128雙標不含早。度假村內還有小木屋可以居住,價位300元左右。景區內的椰子公園,三叉椰王,紅樹林景區都免票。可以坐摩托車前往。不推薦在這裡吃海鮮,百來瑪門口的幾個賣椰子的老太太很討厭,可以讓保安與他們交涉。
紅色娘子軍塑像:位於瓊海市中心,一尊普通的雕像。免票。
玉帶灘+成立會址:玉帶攤的磅礡海景值得欣賞,成立會址沒有太大的必要欣賞。套票價格38元。
索非特酒店+永久會址:可以說是中國目前頂尖的酒店,交通略有不便。建議自駕車前往,或者乘摩托車到培蘭橋頭。見到門衛說住店就可以不用買票了。不過從橋頭到酒店還有2公裡的路程,因此不建議無車族前往。
其余景點:
五公祠:普通的歷史景點,門票25元,物超不所值,不建議去。
海瑞墓:海瑞墓園,景區內景色一般,是海口最值得觀賞的古跡,12元。
秀英炮台:普通的清代炮台,如果去過虎門或者定海的,這裡沒有必要去,票價15元。
以上三個景點市內都有公交車方便到達。
西海岸:風景一般,可以看到秀英港的輪船以及訓練的帆船,假日海灘可以游泳,水質渾濁,不建議去。
文昌宋氏故居:位於文昌昌灑境內,文昌有直達公交車,到達路口還要坐摩托車進入,路費約5元。景區票價30元。如果不是非常熱衷於懷念國母這30元有充分省的必要。
住宿:建議住宿在博鰲景區內,各個檔次的賓館都有,索非特和金海岸都是博鰲亞洲論壇貴賓住宿的地方。其中索非特1539房為博鰲年會時香港特首的常住房,景致超級好!博鰲的家庭旅館也眾多。價格便宜。100元以內。
其他提示:文昌雞價格都是10元/道。文昌瓊海都有海鮮可以嘗試。最好到當地的農貿市場上購買,之後到附近的餐館加工。省錢實惠。
博鰲每年的4月20日左右都舉行亞洲論壇,屆時將有1周的時間整個景區封路,即便海口、三亞到瓊海的高速公路也要有臨時封閉,去之前一定要打探好。此外索非特酒店經常舉行各種會議,會議期間住房緊張。
索非特酒店通往會議中心的一樓走廊外有一家博鰲亞洲論壇紀念品專賣,喜歡的可以去購買。
(文昌石頭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