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行游--西安

作者: 哲學問題

導讀(一)夢中的故都終於,有機會逃離這個城市了,城市不是不美,城市不是不好,只是我需要釋放心懷,我需要接觸歷史,我需要親近自然。去的地方是我向往以久的故都,西安。曾經思考,自己到底是喜歡人文景觀還是大自然。想通了,我需要的是極致。那麼就從人類自己給老祖宗評定的世界遺產開始吧。曾經在斯裡蘭卡,友人推薦我一定去看一下旖旎的熱帶海濱風光,我拒絕 ...

(一)夢中的故都終於,有機會逃離這個城市了,城市不是不美,城市不是不好,只是我需要釋放心懷,我需要接觸歷史,我需要親近自然。去的地方是我向往以久的故都,西安。曾經思考,自己到底是喜歡人文景觀還是大自然。想通了,我需要的是極致。那麼就從人類自己給老祖宗評定的世界遺產開始吧。曾經在斯裡蘭卡,友人推薦我一定去看一下旖旎的熱帶海濱風光,我拒絕了,因為那裡除了海灘,還有太多的世界遺產。康提沒有讓我失望,整個人沉浸在歷史的厚厚積澱裡,好好地體驗了一回歷史的天空。這次也不例外,西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非常值得期待。當火車發動的一刻,我的心已經到了那城牆,那遺址,那失落的軍團面前。不過,畢竟這是現實,手機響了,一端的朋友在敘述這生活,這工作,還有一切的變化。我此刻不關心變化了,我只關心塵封。好像是從來沒有坐過這麼久的列車,一路的顛簸,搞得我無精打采,我睡不著。也是第一次去祖國的西北,這次的形成幾乎是我中國國內的西極,興奮,緊張,期待。我的伙伴,大多是我的舊友,共事多年。當然也有新鮮血液,在一起的感覺真的很神奇。大家都有那麼多的好奇心,大家都有對文化的渴望和探尋。這就好,畢竟大家都逃出了鋼筋水泥叢林,去了遠方。十六個小時的漫長旅程,我們到了古都西安。火車站是一如既往地人多,我覺得這是任何一個車站的共性。旅途中一位素不相識的”侃姐“警告我們要盡快離開火車站這個是非之地。我們當然不敢耽擱,直奔出租汽車站。我們已經在這裡感受到了古城的不同了,火車站就是在古城牆一角。放下行李,我們徹底自由了。馬上拿出地圖,攻略,開始研究一天的行程。因為住在市中心,就在鐘樓附近,因此,去往市區內的一些地方,步行就好了。我們去了回民街,為了填飽肚子。回民街的整體印像是髒亂差,但是淳樸,有韻味。一些老字號的店招迎風擺動;一些老人,吃著早點,坐在路天聊天;勤勞的攤主,開始了一天的辛苦勞作。湯包,酸梅湯,八寶稀飯,肉夾饃,把我們撐個半飽,一邊又要自己克制再克制,以免浪費了嘗遍美食的機會。終於坐了下來,大家親手掰饃,這可是細活,大家激動不已。經過”辛苦“勞動,上來的牛羊肉泡饃果然風味獨特,美味異常。開始游覽了,我們去了大清真寺。穿過兩條非常窄小的弄堂,我們來到了化覺巷大清真寺。想像中的清真寺是那種建築巍峨高大,圓形穹頂的。這裡居然不是,整個寺院儼然是一座中國傳統的院落。照壁,牌坊,門樓,亭台,大殿,看著都那麼的熟悉。寺院裡的磚牆上有著非常精美的雕刻。非常可惜,大殿是不可以隨便進入的。這其實就是中華文化的神奇。可以想像,自唐代以來,中華民族尤其是北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力。民族的融合加速了文化的重建。這座回教寺院的建築風格變異正是伊斯蘭文化與中華文明的結合,中華文明兼容並蓄的傑作。西安碑林,是在孔廟建制下建立的一個古代石刻和書法藝術的博覽會。踏進大門,就有一股歷史和藝術的氣息向我們撲來。泮池裡,戲水的魚兒正在等待獲得功名的才子們歸來;甬道邊,六座清代帝王的戰功碑亭正沐浴在天下太平的陽光中。正中,唐玄宗的孝經碑揭開了這個書法和石刻藝術館的序幕。展室裡,珍藏著漢代以來的碑刻精品。曹全碑,景教流行中國碑,歷代各位大書法家的墨寶,更多的以前只有買來的字帖裡才有的龍飛風舞。石刻博物館裡更是重量級國寶雲集。昭陵六駿(四幅真品+另兩幅復制品),老子雕像,漢畫像石,墓葬文化,我們走進了一個中華歷史文明的寶庫。看得入迷,看得傷心,居然會有那麼多國寶在外國。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看到我們失去的國寶和失落的振興。(二) 復活的軍團現在想想我步入秦俑博物館一號坑展示廳的情景,記憶猶新。我幾乎是睜大了眼睛,在期待,期待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歷史洗禮。電視裡看了很多次這個地方的神奇。當我就要感受的時候,激動之余,有點怕。說真的,怕心裡難以承受這歷史的沉重,怕我的知識不能參透這歷史的真實。終於看到了。七十年代末開始建造的一號坑展示廳是保護性的建築,開放參觀只是後來的事情。初衷很簡單,保護好,研究好,開發好。在那自然采光設計的大廳裡,我們看到的是復活的軍團。真的難以用文字來形容這些古代勇士的形狀。他們經歷裡兩千多年的沉寂,終於重見了天日。千人千面,千姿百態。形容精細,面目紛呈。在那裡呆了有半個多小時,現在想想實在是太短了,還沒有浸透歷史,還沒有悟到真實。幾千個古代勇士,整齊劃一地站在我們面前。黃土,秦磚,當然還有外面的藍天,遠處的山脈。文字只能是蒼白的,因為面對的是人類幾千年前的遺跡,文明。另一種激動是看到了銅車馬。兩座凝聚了人類文明的車馬,靜靜地站立在人群的簇擁中間。每個人都在屏息寧神,生怕驚動了亙古的寧靜。當終於看到這聞名世界的奇跡的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安心,安心去體會,去觀察,去領略。非常贊賞現在國家對文物的態度,二號坑裡,我們沒有看到復活的軍團,我們看到的是層層黃土,我們知道,下面有更多的寶藏,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保護他們,那就不要驚動他們。一號坑最初出土的兵馬俑都是彩色繪制的,但是,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保持他們的本來面目,歷經千年磨難的他們最終變得灰頭土臉。看到這奇跡,不禁想起了四個多月前的一件往事。為了歡迎連爺爺,代表團一行被允許進入修復區去近距離接觸秦俑。當時真是亂成一片,群魔亂舞。為了顯示尊重,讓貴賓親自踏入歷史的先例並不鮮見,裡根總統,克林頓總統都有此殊榮,但是,記得他們都是僅一家人的這種規模,而這次,記者,尤其是攝影記者,全部湧入,顯然不怎麼好。希望,以後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免得擾亂了歷史的寧靜。(三)雨中登華山出游的意境,在於忘乎山水之間,徜徉文化之內。當然,看過了極致的人文景觀,自然也不可以放棄壯麗的山水畫卷。我們的選擇是雨中登華山。實在是天有不測風雲,在西安的四天居然有兩天半在下雨,一直不停,最後造成了最近的渭水二十多年來不遇的潮汛。想過要放棄去登山,因為華山的險是天下聞名的;再則,虛無縹緲間也看不了什麼景色。我們還是選擇了去,大家都想去領略西岳的雄姿險態。我們在早上六點多出發了。我們今天的路線是一條比較保守的路線。我們將坐纜車去往北峰頂,然後循著“自古華山一條道”的路線,去往金鎖關。然後游覽西峰,南峰(華山最高峰),然後根據時間返回或者繼續游覽東和中峰,再坐索道下行。說保守,是因為傳統意義上,登華山,是要靠人力登上北峰,然後再去其他四峰的。我們這次放棄了。當全副武裝(雨衣,手套,背包)的我們到達北峰頂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一座雲裡霧裡的高山。我們開始爬向四峰。天雨,路滑,著實困難。另外穿著悶人的雨衣,也實在受不了。我們小心地踩著石級,有的地方,根本不是階梯,而是在石頭上挖的幾個洞。蒼龍嶺,一處絕險的山路。當初韓愈在此投書求救。真佩服古人的攀登精神,想必那時候不應有這階梯吧。雨和霧也給了我們保護,設想如果沒有這雲霧,我們可以直接看到兩邊的懸崖的話,心理上一定沒有現在的那麼鎮定。所以,雨中登華山有與夜爬華山的異曲同工。覺得爬了好久,才到了金鎖關,那裡是人們寄托美好願望的所在,一把把金鎖和紅絲帶帶著人們的美好心願。繼續攀登,我們到了西峰,走過鯽魚背,看到一位道長正在揮舞長劍,演練著絕世武功,美不勝收。上面的劈山石相傳是劈山救母的遺跡。一路行至南峰頂,因為這連綿的細雨,一點別致的景色也看不到,覺得非常失望。因為考慮到天氣和體力,我們沒有繼續前往另兩峰,也沒有去體驗著名“華山三險”。我們下山了。回程的路顯得輕松了許多,盡管也非常地艱險,但是,我們確實有所感悟,那就是要腳踏實地。真希望可以再次體驗華山不同時刻的美妙。也可以再次認認真真地走過這一段崎嶇山路。(四) 歷史的天空又是雨天,看來這次的旅程終將與雨為伴了。旅行第五天的早上沒有安排集體出游的活動,是讓大家可以緩解一下華山之行的疲勞。早上的時間怎麼可以浪費,我又與同伴一起去了回民街。前面說過那裡環境不怎麼樣,但是,那裡的美食確實很吸引人。雨中,鐘樓鼓樓顯得有點滄桑的感覺。畢竟,在一個充滿現代風格建築的城市裡有那麼些古跡,是值得人們去感懷的。鐘樓不遠就是麥當勞,現代和歷史的衝擊,華夏文明與世界經濟的連接,一目了然。中午時分,大家登上了城牆。據介紹,西安城牆現存大多數是明代的遺跡上修繕起來的,因此確實有點古的味道。我是選擇了走,沒有坐車或者騎車,因為,歷史的天空是需要用足跡去踏過的。從南門開始,我用了兩個多小時,漫步在古老的城牆上面。我在感受,感受中國別的城市體驗不到的古老和神奇。天很陰沉,時不時飄些小雨,一座座的古建築在面前。尤其是到了角樓,真的感到非常寂寥。孤零零地站在那裡,看著城牆在這裡轉了個彎。這裡對西安的城市建設有點設想。城牆的內圈,大多都還是比較破舊的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老式居民樓,實在和這座歷史悠久的城牆掛不起一點溝來。我們看到南門附近的地區已經開始了仿古改造,這絕對是比較正確的。因為我們不光是要保護文物古跡,更重要的是營造氛圍。我個人覺得書院街的形式就非常好,讓人真正溶解在文化裡了。在即將結束行程的時候,回味這一次的歷史文化之旅,愉快萬分。能與知己一起,探尋歷史文化遺跡真是一種享受。我想再來,再次去感受復活軍團,險峻西岳和歷史的天空。


(西安城牆上的遐想)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