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師說過一句話:你愛上一個人,你可能會和他分離;但是你一旦愛上茶,你就永遠不會和他分離。壺亦如此!
之前去過一次宜興,帶回茶壺十把,結果搶走的搶走,送人的送人,最後只剩一把美人肩和漢瓦伴我左右。
這次再訪宜興,想著給他們帶幾個伴回來。
解放路篇
住在解放西路,當然要和解放路上的老板們套套近乎。經過兩天的掃街,我發現了三家我比較喜歡的店鋪。
NO1是東陶,又稱荊溪藝人陶坊,店裡的壺多為精致小品,適合女孩子的纖纖細手,在家用此壺款款泡茶正猶如把茶藝館搬回了家;
NO2 是張聽金的逸人軒。他的壺很大氣當然價格也大氣很多。不過老板非常好人,在我們沒有買他一個壺的情況下替我們閱壺無數。
NO3是一家新開的壺莊,叫紫韻。老板是個很年輕的小女孩,開價很實在。
龍溪市場篇
龍溪市場和解放路的區別就有如地攤和小店。地攤的品質當然不能保證,但他會時不時地給你一點驚喜。
我比較喜歡53號鋪位的老板。為人厚道,價位合理。
鬼子進村篇
兩天之後,我們叫了個摩的進村了。
先去了紫砂村,剛進村口,就磨著一老爺爺要去他家看做壺。老爺爺把店交給他人看管就帶我們回家了。老爺爺的兒子叫高奮榮,我們進門的時候他正在窗邊的工作台上專注做壺。
參觀完產品展列室,又和老爺爺閑聊了一會。起身告別的時候,高奮榮還在低頭做壺。他淡淡地說:歡迎再來!隨後遞給我們名片,打開一看,赫然印著“玩泥人”三字。
隨後我們去了尹家村。這裡很有意思,店的前面是工作台在做壺,後面就是成品展列架。一個大姐還熱情地把我們拉到她鄰居家裡。她說她鄰居家的東西我們肯定會喜歡。果然如此,這裡的紫砂花貨,雜件自然,獨特。和大姐的熱情似火相反,那小伙子卻冷若冰霜。不僅寥寥數語,還不賣東西給我們。最後我們走的時候,小伙子卻送了我們一個小松鼠。還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你們兩個就不能安靜一會嗎?”呵呵,真是一個面冷心熱的家伙!
結束篇
幾天奔波,真的累了,決定走了。最後一晚,邂逅了一杭州壺友,姓虞,自稱是媒體人士。帶他去熟悉的老板那裡買壺,我在旁邊泡茶。因為和老板都很熟,老板給了虞記者最低價。看來虞記者擅長交易,在那邊一個勁地說:“你給我再便宜點,以後你到杭州搞展覽,媒體宣傳方面的事我就幫你搞定。。。”本來在他手裡好好的一個充滿靈性的壺,怎麼看著看著就變成了一堆散發銅臭味的金錢,讓人惡心。真的該回家了。提了幾大袋東西,萬般艱辛回到家,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就趕緊看壺有沒有破損。可是轉念一想:世上又有什麼東西是永遠不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