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青島(一)

作者: mintcat

導讀決定一個人去青島旅行的時候,並沒有預料到得到的青島印像會因為獨自上路而幾乎是無人的。 在棧橋附近的旅店放下行李,立即就向海邊奔去,下午1點鐘的海灘,人多成上海的南京路,還是轉戰那些著名的老建築吧。第一站是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進得門來一陣清涼,人很少,自己的平底涼鞋敲出的微微足音都能響到教堂的另一端。在狹狹的老舊座椅上坐了一歇,仰望彩 ...

決定一個人去青島旅行的時候,並沒有預料到得到的青島印像會因為獨自上路而幾乎是無人的。

在棧橋附近的旅店放下行李,立即就向海邊奔去,下午1點鐘的海灘,人多成上海的南京路,還是轉戰那些著名的老建築吧。第一站是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進得門來一陣清涼,人很少,自己的平底涼鞋敲出的微微足音都能響到教堂的另一端。在狹狹的老舊座椅上坐了一歇,仰望彩色玻璃的半圓頂長窗,牆上的十誡,以及新配的不十分協調的吊燈,微微嘆息內部的雕像跟裝飾已經失去了與外表協調的底蘊。

沿著梧桐掩映的街道找到基督教堂,也是同樣感受,建築本身帶來的震撼感覺會被內裡講壇上一瓶塑料花消弱很多,還是繞行一周更能感受他的童話模樣,黃色的外牆滿布波浪紋,笨笨的大鐘據說已有百年歷史仍走時准確。

接下來按地圖應該去迎賓館,即前德國總督府邸了,在青島傾斜狹窄的老街裡,不肯問路的我終於還是錯了方向,好在一路綠蔭,加之行人稀少,不算苦差。氣溫不算很高,但海邊潮濕微鹹的空氣還是讓發絲微微粘在皮膚上面,一路走到魚山路,已無心尋找若干名人的故居,按最保險的辦法吧,向海濱方向走,永不迷路,在濱海的魯迅公園裡兜了一轉,想起自己還沒吃午飯,攔輛出租車去著名的雲霄路吧。

在攜程上網友好評的“漁碼頭”坐定,未到飯時,偌大的廳堂又只得我一個客人。海膽,我的最愛,生吃生吃,辣炒蛤蜊是到青島必點菜,干掉干掉,木耳花是什麼東東,試下試下。盤子端上來我就傻掉了,如果再多點一個菜,這靠窗的小桌不就放不下了嗎?好在餓了,風卷殘雲後步行至家樂福,又忍不住抱了大桶的八喜冰淇淋出來。一邊挖著,一邊就走到了五四廣場,看到那著名的紅色雕塑“五月的風”,果然有鹹鹹的海風吹到臉上,在防波堤上坐下來,吹著海風吃冰淇淋,此生何求啊!

天色已經幾乎全黑了,值漲潮,浪頭一個接一個地卷起來,有些已經爬上了防波堤,第一反應想上台階了,但心裡又很不舍,那種既害怕又期待被海水打濕雙腳的心情,像面對嶄新愛情一樣,呵呵。稍稍立了一會,看遠處有些“洗海澡”的少年,浪裡白條一般在波濤裡磨練男子漢的體魄與膽量。沿著長堤一直向西而行,人漸漸少了,風漸漸冷了,路過熱鬧的夜市,販賣些全國統一的旅游紀念品;路過燈火輝煌的廣場,白色大棚裡有自發的歌唱表演,還有手風琴伴奏;路過丁字路口,轉頭四顧,有抱著小孩的年輕媽媽主動問我要去哪裡,眼神安詳平靜,態度溫暖母性。不如早點歸去罷,拾階上到近海的街道,路燈並不很亮,梧桐樹影映了一路,又兼濛濛細雨,實在沒有膽量獨自去夜晚的八大關,走到最近的公交車站,等車。

回到火車站附近的住處已經夜了,對熱水澡的渴望被無情的現實打擊,明天還是換個好點的酒店善待一下自己吧。在隔壁小孩的吵鬧聲中昏昏然睡去,早上5點半自動醒來,洗漱之後去了棧橋,晨霧中已經有不少游人和居民了,但相信一天當中,算是不會人擠人的不多幾個小時之一。中山路上所有的商店都還沒開門,路上幾乎沒什麼人,心中一轉念,又沿著昨天的路走到浙江路天主教堂,想拍張那排教堂前的鐵欄杆空無一人的的相片,計劃中,那是本該作為婚紗照背景之一的地方,空洞,肅穆,就像對未知的未來的感覺。到了,失望,練扇子舞的大媽們把包包沿欄杆掛滿一排,胡亂拍了幾張,沿湖南路繼續前行。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