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新疆我夢想已久,這種欲望不時在心裡翻騰。對於新疆遼闊的疆土來講,北疆旖旎的風光、南疆厚重的人文,想比較深入地行走,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由於我的時間有限,許多地方不得不忍痛放棄。第1天:深圳-烏魯木齊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內陸,烏魯木齊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從深圳坐飛機到烏魯木齊需5小時。在飛機接近烏魯木齊時,視線裡出現了一群俊秀挺拔的雪山,孤傲地挺立於天際。 “啊!雪山!” 我興奮地驚呼。我想那最高的山峰應該就是天山的最高峰博格達峰了,一問旁人,果真是的。看到眼前皚皚的雪山,我不禁聯想起七劍,不知武俠世界裡的七劍此刻是否逍遙地隱居在眼前這個冰雪晶瑩的世界?我的思緒飛舞……飛機終於降落,在出口處找到了特來接機已久候的同學。對於我的到來,同學一家用新疆的瓜果盛情款待,蟠桃、西瓜、葡萄,輪番上陣,吃到我撐破肚皮。晚上,同學又請我去回族餐廳品嘗了一頓美味的回餐。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中,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都信奉伊斯蘭教,只吃清真食品,但在飲食上仍然各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吃過飯後,已是北京時間晚上9點,但烏魯木齊的太陽仍未落山, 讓我渾然沒有晚上的感覺。直到9:30以後,天色才漸漸沉寂下來。第2天:烏魯木齊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游伴和包車。由於新疆很大,各個目的地之間的距離較遠,比較方便快捷的旅行方式是在當地包車。如果人數不夠,那麼還需要尋找其他同伴一起包車來分攤旅行費用。旅行的同伴對一次旅行的影響非常大,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游伴,絕對能為你的旅行錦上添花,留下許多珍貴而難忘的回憶。但在旅途中結伴上了路,結果卻發現道不同不相為謀而一拍兩散的也比比皆是。尋找游伴的過程,也構成了旅行中精彩的部份。出發前我在攜程網上發布了邀伴的帖子,中間前前後後和四、五撥人進行了聯系,但終因各種原因未能最終成行。最後在出發前一天約定兩個深圳的男孩今天在烏魯木齊會合,看是否有緣同行。大家碰面後發現在線路的選擇上存在一些分歧,於是便一起到青年旅舍打探信息和各自邀伴。但結果並不太順利,看來我們在今天內彼此找到合適的游伴比較困難。大家於是重新商討線路,初步達成一致。由於時間寶貴,決定先趕緊找車,旅途中線路到時根據實際情況再做調整。找車的過程很耗時間,我們一口氣聯系了5、6個師傅,一番車型、價格及司機經驗資歷的比較後,終於確定了一輛三菱越野車,費用600元/天,含所有油費、路橋費。司機姓安,回族,40多歲,看上去老成持重。終於要真正出發了,在采購了一大堆新鮮瓜果後,我們早早休息,養精蓄銳,接下來的十幾天我們要在新疆大地上的奔波跋涉了。第3天:烏魯木齊-(經)克拉瑪依-布爾津我們旅行的第一個目標是新疆西北端布爾津縣境內的喀納斯。“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峽谷中的湖”,景區內集冰川、凍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種自然景觀於一體,風光迷人,而且還能體會蒙古族的後裔——圖瓦人的生活。我們原計劃從北疆環線的東線經五彩池、阿勒泰到達喀納斯,然後從西線返回。但由於東線修路,我們不得不往返都行西線,這使我們錯失了很多美景,是本次行程的一大遺憾!去喀納斯需中途在布爾津住宿一晚。8月的新疆,早晚溫差很大,白天太陽明晃晃的,紫外線很強烈,而且空氣非常干燥。這一路途經的大部分都是茫茫的戈壁灘,無邊無際干澀的黃土砂石,只零星的生長著一些生命力頑強的雜草。干黃的地面無情地反射著刺眼的陽光。我們的汽車就像在一個巨大的烤箱裡狂奔(師傅為了節約汽油,堅決全程不開空調)。最要命的是到布爾津的部分道路正在整修,很多地方要繞行坑窪不平的便道。我們不僅要忍受嗆鼻的煙塵,還要為此多耗費3個小時的時間!坐在車裡只見漫天的滾滾黃塵,哪見秀麗旖旎的迷人風光?一個同伴已經忍不住發表對新疆的失望之詞。安師傅不停安撫我們:“快了!快了!布爾津就快到了!明天你們看到喀納斯絕對不會後悔的,那可是個真正的世外桃源啊!”夢想中仙境般的喀納斯鼓舞著我們,終於,路邊出現了片片的綠色,見到了涓涓的細流,漸漸的,我們看到了草原,看到了蒙古包,看到了羊群,看到了裊裊的炊煙,看到了歡樂的牧民!我們雀躍起來。北京時間晚上10:00,我們跨越額爾齊斯河,到達了整潔靜謐的小城布爾津,入住青年旅館的一位驢友強力推薦的小白鹿家庭旅館(80元/標間,帶電視和衛生間,條件不錯)。第4天:布爾津-喀納斯-白哈巴-喀納斯一早醒來,我到旅館的院子裡細細打量這個在自助游者中鼎鼎大名的小白鹿家庭旅館。旅館的外形為歐式風格的尖頂小別墅,院子裡開了一片小菜地,種著白菜、辣椒、番茄….,院牆上爬滿了怒放的喇叭花,處處透露著閑適的田園氣息。不過小白鹿的出名,更主要的來自於它的老板——一對俄羅斯族老夫婦。這對老夫婦笑容可掬,和藹可親,他們像照顧自己的家庭一樣經營著這家旅館,賦予每個到小白鹿的游客家一般的溫馨和關懷,我想,這應該才是小白鹿吸引我們這些遠離家人的游者的原因。在小白鹿美美地享用了一頓精致豐盛的俄羅斯早餐之後,我們收拾行囊向喀納斯進發。經過昨天一整天失望的路途跋涉之後,新疆今天向我們徐徐展開了它嬌美的身姿,好像昨天只是有意為了對我們的耐心和意志進行考驗。我們的越野車穿過白樺林,越過田野,翻越山麓,潛入山谷,最後一直順著奔騰的喀納斯河蜿蜒前行。回想我們昨天還在忍受戈壁灘無情的驕陽和塵土,今天卻可以盡情享受青翠山林清新空氣的盛宴,這就是充滿魅力的新疆啊!轉眼間,我們進入了喀納斯景區,因為還要趁天黑之前趕去白哈巴,晚上再返回喀納斯,因此在喀納斯匆忙安頓下來之後,就辦理邊境證,出發前往白哈巴。白哈巴是圖瓦人居住的村落,由於地處中國最西北,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因此被稱為“西北第一村”。圖瓦人據說是在成吉思汗西征時,部隊中一些老弱病殘的士兵無法跟隨部隊繼續長途跋涉,留在白哈巴安家落戶,於是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下來。白哈巴令人向往的地方,除了探尋圖瓦人的生活,還有就是迷人的秋色。當秋天來臨的時候,滿山的樹葉變得金黃,在藍天的映襯下,山窪裡圖瓦人星星點點冒著炊煙的尖頂小木屋,為渡過寒冬而儲備的小山似的草垛,還有那趕著羊群回家的圖瓦人,眼前的一切仿佛一幅色彩濃艷的油畫,是許多攝影發燒友的摯愛。但是,我們來得太早了,8月的白哈巴還是滿目蒼翠,雖然眼前的美景已經讓我們由衷地感嘆大自然對新疆的厚愛,但還是不得不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本來還打算去看看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的界碑,但竟有當地村民坐地起價,向我們收取30元/人的過路費,我們為此忿忿不平,感嘆純樸民風不復存在。好在回程路上用山裡的溪水洗了我們帶的番茄和黃瓜吃,找回不少山野情趣,不快心情很快煙消雲散。 晚上,我們住在喀納斯景區內的小木屋,價格貴,條件還非常簡陋,被我們評為本次新疆之旅性價比最低的一晚住宿。景區內這樣的小木屋很多,多為私人經營,沒有任何規劃,破壞了喀納斯的自然景觀。景區內的其他物價也很高,而且管理非常混亂,給大家留下了不太好的印像。第5天:喀納斯-禾木鄉半途一早醒來,就趕到河邊看日出。天氣非常寒冷,穿了一件厚夾克還凍得瑟瑟發抖。我們運氣不太好,沒看到美麗的朝霞,天空的雲彩比較平淡。悻悻地回到旅館,和其他兩個同伴會合後一起去喀納斯湖。我們放棄景區的班車,沿著河邊的棧道徒步前進。河兩岸的景色和我們昨天進山時一路的景色相像,青翠的樹林與奔騰的流水相依相伴。棧道的游人不多,非常清幽,只有身邊潺潺的河水一路陪伴著我們,據說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碰到路邊躥出的小松鼠之類的動物。這種不趕時間,勝似閑庭信步似的漫步讓大家精神松弛,非常享受。中午回旅館吃完午飯後,大家開始找馬匹去禾木。我們計劃騎兩天的馬到禾木,然後約好安師傅到禾木接我們。我出行之前並沒有騎馬的計劃,但到了新疆後聽很多驢友介紹喀納斯至禾木的一段風光由於不通公路,人文和自然風光都保持得比較純粹和原始,絕對值得一看。雖然我從來沒騎過馬,但受到這樣的誘惑,也不禁蠢蠢欲動。遭遇了狂轟濫炸似的馬幫圍攻和談判後(再一次證實喀納斯的管理有待提高),我們談定了5個人5匹馬到禾木鄉共700元(含向導及他自騎的一匹馬)。由於這個向導的其他兩個同伴也想去禾木鄉,因此也一路同行,不加收我們的費用。我挑了一匹看上去比較溫順的白馬,因為身材比較苗條,因此上馬的動作還自認比較輕巧和瀟灑。眼看同伴們也英姿颯爽地騎在了馬背上,哈薩克向導“得…….”的一聲,馬兒便聽話地邁開步子,排著隊出發了。帶隊的向導名字叫達吾力漢,在三人中年紀最長,但也只是二十來歲,我們嫌他的名字太長,不好記,便都叫他老刀(因為“達”和“刀”音相近,大家都覺得老刀更順口)。其余兩人叫葉爾夏提和都曼蔔別克,都十八歲,是同學。由於長期在山野裡騎馬放牧及田地裡勞作,哈薩克族人的臉龐都曬得黑裡透紅,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顯大。老刀很和善,說起話來總是帶著靦腆而燦爛的笑容,露出滿口雪白的牙齒,令我們嘖嘖贊嘆。除了令讓人羨慕的好牙,老刀還有一把讓我們傾倒的嗓音,他悠閑的騎在馬背上,瀟灑的揮動著馬鞭,用哈薩克語引吭高歌。哈薩克語裡很多舌音,把歌曲點綴得極其富有韻味。每當老刀的歌聲一停,我們便高聲叫到“老刀,再來一首!”老刀露出他的招牌笑容,又繼續為我們獻歌。這時,葉爾夏提也會在一旁跟著大聲地和,小小的馬隊,伴著歡聲笑語,在北疆迷人的山谷幽林中快樂的行走。離喀納斯景區越來越遠,我們逐漸進入了山林的深處,遇到的其它騎馬的游人漸漸減少,耳邊除了踢踏踢踏的馬蹄聲,就只有林中清脆的鳥鳴。已經開始微微發黃的草兒鋪滿了山坡,依舊蒼翠挺拔的冷杉樹在草地上無邊無際的蔓延。一路上,在有山間草甸和水流的地方,一定能找到哈薩克或蒙古人的帳篷,他們祖祖輩輩逐水草而居,到每年10月,牧民們收拾起帳篷,馱著所有家當,趕著牛羊從夏季草場轉到冬季草場。他們年復一年重復著這樣的生活,簡單而快樂。在爬了一個長長的草坡之後,我們到達了一個山頂,此刻的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遠處綿延著傲立的雪山,雪山下是無邊無際的山地草原,草原上散布著星星點點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小湖泊,如明鏡、如珍珠,美麗得令人眩目。“下坡左邊那個就是黑湖了。”老刀手指著對我們說。黑湖是此行路途當中一個有名的景點,也是游人從喀納斯到禾木中間休息的一個驛站。這時山頂刮著大風,異常陰冷,天空還飄起了小雨。“晚上我們不住黑湖,再往前趕點路,要下雨了,大家還是快走吧。”老刀催促我們。如果真下大雨可糟糕了,路會非常難走,我們要在天黑之前趕到過夜的帳篷,還需要再翻過一座山,因此大家無心再留戀眼前的美景,騎著馬兒,加快步伐繼續趕路。轉眼已經9點,天色漸沉,山裡的冷氣逼人,我們已飢寒交迫,但仍不知道住宿的帳篷在哪裡。我心裡不禁暗暗發慌。我們開始埋怨老刀為何不讓我們在黑湖留宿而非要趕路。老刀也很愧疚,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帶著大家默默往前趕。9點45分,經過一段怪石嶙峋的陡峭坡路之後,我們終於看到了期盼已久的透著光亮的蒙古包,我此刻的心情真不亞於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這時的我們已是人疲馬乏,雖然蒙古包的條件差強人意,但對於我來說卻很溫暖。這一晚,我睡得很香。第6天:蒙古包-禾木鄉清晨,我早早醒來。打開蒙古包的小木門,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此時的太陽還沒睡醒,山谷裡依舊彌漫著如棉絮般厚厚的晨霧。昨天晚上在朦朧的夜色中,我們眼看著山中的霧氣不斷升騰,從前面的山谷裡一直慢慢的蔓延上來,而待會兒隨著太陽的升起,晨霧又將漸漸的消退。我們居住的蒙古包,宛如坐落在一個虛幻的仙境之中。太陽終於爬上了天空,我們收拾好行李,拉回四散在各處吃草嬉戲的馬匹准備上路。臨走前,我們將吃完的碗仔面等垃圾收拾進垃圾袋准備一起帶走。老刀疑惑地看著我們:“這些東西還拿走干嘛?”“這些垃圾上百年都不會腐爛,我們不能把它丟在山裡。”我們解釋著說。我不知道老刀會不會真正理解我們的用心。在路上走的時間越長,看到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景越多,就越覺得需要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為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我多麼希望過了若干年以後,眼前的青山綠水還是這樣美麗依舊……告別了看守帳篷的母女倆,我們繼續向禾木方向前進。出發之前,老刀就提醒我們,今天很多上山下山的石頭路,比昨天要難走很多。我忍不住連連叫苦,因為經過昨天一天,我的屁股已經“開花”,看來今天還得讓它吃更大的苦頭。今天路上的景色和昨天有很大不同,昨天山上的植被多是草甸和冷杉,今天則變成了成片的白樺林。如果再晚半個多月,這裡將變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那種景色是何等的絢爛和壯麗!彎彎曲曲的馬道穿越了一座又一座山,由於屁股和雙腿已實在吃不消,所以我干脆下馬步行。下午3點鐘,我們到達了一片開闊平緩的草坡,迎面遇到幾個騎馬的游客,同道中人相遇大家都很興奮,“下了這個坡就到禾木了!”他們說,我們一聽,不禁在馬背上歡騰起來,終於到達禾木了!果然,再往前,我們已能從山坡上看到禾木鄉如孩子積木般整整齊齊排列的小木屋,大家高興地放聲歌唱起來,這回輪到老刀他們為我們的歌聲鼓掌了。穿過村外河邊的白樺林,越過進入鄉內的古老木橋,我們真正來到了禾木鄉的懷抱。禾木鄉被譽為“秋天的童話”,是攝影家的天堂。它集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悠然的田園風情於一體,加上圖瓦人和哈薩克人純樸的民風,不知有多少人為她而傾倒。鄉裡的居民不多,非常安靜。穿過鄉村道路時,屋前快樂玩耍的小孩用天真無邪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我們,我們的身邊還不時走過搖著尾巴的狗、慢騰騰的牛、溫順可愛的羊,威風凜凜的馬兒,一切那麼悠然自得,輕松愜意。人和動物如此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是久居都市的我早已找尋不到的感覺。與老刀他們道別之後,我們找了一家干淨的旅館,准備好好的休整一下。明天,安師傅就會開車到禾木鄉接我們了。第7天:禾木鄉-賈登峪-布爾津我們在禾木迎接到的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晨霧中,太陽用它暖洋洋的光芒為山坡、樹木、房屋、牛羊鍍上了一層金色,一切看起來都洋溢著溫暖。到禾木之前,就聽說到禾木正在修路,只有逢帶整10的日期才會給車輛放行,以方便為村內的居民運送生活物資。今天是20號,因此安師傅可以開車進來。但是,吃過早飯後我們卻意外地聽旅館的老板說,為了趕工期,今天所有車輛都不允許通行,這意味著,我們今天又要繼續騎馬翻山到賈登峪和師傅會合。確認了這個消息後,為了在天黑前趕到賈登峪,我們急忙重新找向導和馬匹上路。很快,我們在村裡找到了一個哈薩克向導和四匹馬,商量好到賈登峪的價格共400元。在旅館買了一些干糧後我們就出發了。禾木到賈登峪這段馬道大多是平緩的草坡,是這三天最好走的路程。而且經過兩天的練習之後,我的騎術終於在今天突飛猛進,甚至可以自如的控制馬兒在草地上自由馳騁了。晚上7:30,我們終於完成了三天難忘的騎馬行程,到達了賈登峪,並順利的與在那裡久候的安師傅會合,會合後當夜趕往布爾津。(注:正常的騎馬線路是從賈登峪到禾木再到喀納斯,這樣還可以免掉進入喀納斯的門票費100元/任。我們倒著走的目的本來是為了湊20號和安師傅會合,沒想未能如償所願,為此還比別人多花費了喀納斯的費用)第8天布爾津-魔鬼城-奎屯今天的路程是回頭路,因此行程比較乏味。而且由於天氣奇熱,大家都覺得很難挨。我因為騎馬弄傷的傷口還沒好,一路上無法正兒八經的坐立,只能像烙燒餅似的不停變換著姿勢,輪換著左右側身坐。下午3:00,在太陽最猛烈的時候,我們到達克拉瑪依的烏禾魔鬼城。魔鬼城屬於雅丹地貌,由於黃昏風穿過岩石發出的聲音很怪異和恐怖,因此被稱為魔鬼城。魔鬼城在清晨太陽出來以及傍晚太陽下山的時候,由於太陽光線的照射,形態各異的岩石煥發出各種層次的色彩,因此景色最美。而正午時分魔鬼城的景色則略顯平淡。因為騎了三天馬,大家都比較疲勞,因此決定不再等候魔鬼城的落日,轉了一圈後就直接前往今晚的住宿地點奎屯。第9天奎屯-(經)獨庫公路-那拉提我們今天首先從奎屯向南到達獨山子——一個因石油而誕生的城市,然後從那裡,我們將通過鼎鼎大名的獨庫公路(獨山子-庫車)翻越美麗的天山山脈,到達那拉提。獨庫公路由駐疆的解放軍所修建,原為專門運送軍需物資的軍事公路。當年在修築公路時,由於地形險峻,一百多名解放軍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為紀念這些用鮮血鋪就了獨庫公路的英雄,人們在公路中途的喬爾瑪為他們設立了紀念碑,讓每個路人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沿著這條承載著歷史的公路,我們走進了天山。在這裡,我看到了曾經在學校課本裡讀到的天山草場的秀美風光,看到了悠閑自在快樂勤勞的牧民,當然還看到了我最傾心向往的壯美雪山,這所有的一切都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在翻越最後一個達阪時,天色變得暗沉,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霧中,我見到一個小孩坐在路邊向我們揮動著一朵潔白的花朵。“看,那就是天山的雪蓮花!我們可以等回來經過的時候再好好看看。”安師傅對我們說,我一聽趕緊回頭望去,但車已經拐了個彎,再也看不到那孩子身影。下山時,雨漸漸停了,雲層裡透出太陽微微的光芒,“雨過天晴,我們很有可能看到彩虹呢。”我的話音還未落,一道七色彩虹便呈現在我們面前,大家激動得連叫師傅停車,此時的心境所有的語言都難以形容,只有對著彩虹狂拍後,才心滿意足的繼續前進。傍晚時分,我們的越野車駛入那拉提鎮,夜宿古輪賓館,通過我們一輪殺價,將配備齊全的標間砍到60元/間,為此大家很有成就感。小鎮安逸祥和,黃昏我們有幸欣賞到了這輩子所見到的最絢爛的晚霞。晚上,馬路邊空地上放起了露天電影,鎮上的老老少少端著小板凳端坐在銀幕前看電影,我們坐在路邊的攤檔吃著烤肉,看著電影,眼前的光景仿若回到了童年。第10天那拉提鎮-巴音布魯克草原-那拉提鎮對那種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向往已久,這多多少少受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那種意境的影響。今天我們要去的巴音布魯克就是這樣的草原。前夜剛下過雨,經過雨水洗刷過的風景特別清新,天空湛藍湛藍的,清澈透亮,天空下遠處的雪山如仙境般令人神往。雖然錯過了鮮花盛開的季節,但仍有黃色、藍色、紫色的花朵不時闖入我們的視野,把我們的旅途點綴得色彩斑斕。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天鵝湖每到春季就有很多天鵝飛過來棲息產卵,為了近距離觀察天鵝,我們租了兩匹馬,靜悄悄的走入沼澤地,慢慢地靠近它們。雖然天鵝數量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多,但我們仍很容易的在視線裡捕捉到了一對正在卿卿我我的天鵝情侶,它們在沼澤地裡優雅的快樂嬉戲。為了不打擾它們,我們在距離十多米的地方停了下來,默默的拍照和欣賞。隨後我們來到了草原之上開都河的發源地“九曲十八彎”,一股流水的身姿有如優美的天鵝,從容優雅地流向遠方。是柔美的開都河孕育了大草原?還是大草原成就了開都河?我沒有去探究答案,只是把眼前它們彼此惺惺相惜、互相依戀的畫面深深藏在了心裡。除了美麗的天鵝和開都河,巴音布魯克還送給我們一份意外的禮物——蘑菇。我們的車兒在草原上馳騁時,同伴忽然發現了草地上冒出的蘑菇,原來剛下過雨,地下的蘑菇得到了雨水的滋潤,都紛紛地鑽出了地面。大家歡呼著跳下車展開了一場摘蘑菇的競賽,連安師傅也被感染興奮地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不一會功夫,我們就足足采了十多斤蘑菇。帶著這些戰利品,我們樂滋滋的打道回府。經巴音布魯克鎮時,安師傅特意找了朋友鑒別我們采摘的蘑菇是否有毒,經再三確認無毒後,我們准備明天好好的享用一番。第11天那拉提鎮-烏魯木齊今天是我們北疆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們原計劃從巴輪台經庫爾勒回烏魯木齊,但安師傅說這條路非常難走,就算我們再多出500元也不願選擇這條路。無奈的,我們只好錯過那一路的胡楊林和博斯騰湖,重走獨庫公路,第二次翻越天山返回烏魯木齊。但在翻越天山時卻已不見了當初賣雪蓮花的小孩,很有點失望。在經過奎屯吃飯時,叫店家拿我們的蘑菇炒了一盤羊肉,可能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都覺得異常美味。晚上8:30,前方出現了一片璀璨的燈光,經過10天的跋涉,我們終於完成了北疆之行,回到了繁華的首府烏魯木齊。晚上我們住在白樺林青年旅舍。行李還沒放好,就碰到一位武漢的朋友在大廳裡招朋喚友去吃烤肉,並十分熱情的邀我們同往。組織者很快拉起了一行14人的大部隊。14人中有一家三口,但更多的都是獨自上路,其中還有一位美國女孩。最讓我佩服的是只有10歲的小女孩小驢呱呱,她已經和爸爸媽媽游歷新疆20天,而且賈登峪到喀納斯一段完全是徒步!“不走尋常路,只愛陌生人”,這是我這次在新疆收獲的一種旅行態度。大家因為一次旅行而結緣,明天將各奔東西,但相信大家在今後的生命中仍然會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行走。明天我和共處了10天的游伴也要道別了,雖然中間也曾出現一些不愉快,但記憶中留下的始終是美好的經歷。第12天烏魯木齊-喀什相比北疆的自然風光,南疆的人文景觀對我來說甚至更富有吸引力。那裡濃郁而又有點神秘的少數民族風情、古絲綢之路沉澱下來的文化底蘊,以及帕米爾高原的雄美風光,絕對值得花時間慢慢品味。這次的時間不允許我南北疆走遍,但不去南疆又心有不甘,因此最終選擇了喀什,作為探訪南疆的大門。等下次去新疆的時候,再讓我到南疆重走古絲綢之路和穿越世界上最長的沙漠公路吧。同學一早幫我買好了去喀什的打折機票,機票的時間是晚上,因此今天剛好可以利用白天的時間逛逛烏魯木齊。烏魯木齊已經非常現代,如果不是街上不時能碰到穿著民族服裝的維吾爾族人,你甚至覺得這裡和其他省份的城市沒什麼區別。這令我多少有些失望。我認為烏魯木齊應該更多的挖掘自身的內涵和特色,這才是她的魅力所在。但這似乎也是中國城市的一個通病,大家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常常一味的跟風,丟掉了城市的自我。下午去逛大巴扎,這裡原來是維吾爾族人的聚居地,政府為了發展旅游經濟,在前兩年修建了這個大巴扎。烏魯木齊大巴扎聚集了售賣新疆各種民族工藝品和食品的店鋪,晚上戶外的廣場上還有少數民族風情表演,非常的熱鬧。做生意的大多是維吾爾族人,由於旅游的發展,他們現在的普通話已非常流利,交流基本沒有問題。逛完大巴扎,我們回到旅舍,收拾了一些簡單物品,把其他行李寄存好就出發去機場。烏魯木齊至喀什的飛行時間近二個小時。到達喀什已晚上11點,我們坐上機場大巴前往市區。喀什的機場大巴是我所坐過的最劃算的機場巴,5元錢一個人,司機還一一將每位旅客送到目的地。我們是全車最後下車的旅客,據司機說,今天送的客人特別散,因此我們已經有幸把喀什的東西南北全轉遍了。不過由於天黑,我還完全沒有已到喀什的感覺。我們住的是其尼瓦克賓館的靜園,這也是青年旅館的驢友所薦。這裡是原英國駐喀什領事館舊址,現在是背包客喜歡扎堆的地方。為了節約費用,我們挑了設施最陳舊的標間,80元/晚,但是電視、獨立衛生間樣樣齊全,還是很物超所值的。第13天喀什我們決定用今天一整天的時間好好泡在喀什,上午去參觀新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朶爾清真寺和香妃墓,下午則去逛逛喀什老城。早上一出門,我才發現我們住的旅館原來竟這般精致和富有韻味。這是一座帶連廊有天井的樓房,連廊的牆壁刻著精美伊斯蘭風格的花紋,色彩典雅,賞心悅目。我們住的旅館離艾提朶爾清真寺很近,穿過一截老城區熙熙攘攘的集市就到。清真寺鵝黃色的外牆、白色的線條非常耀眼,兩側頂著半彎新月的塔樓直指藍天。清真寺是穆斯林誦古蘭經做禮拜的地方,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一天之內要做五次禮拜,每周五的麻主日則有一次大禮拜,另外每年古爾邦節、肉孜節等盛大節日的禮拜則更為隆重。今天正好是周五,每周一次大禮拜的日子,下午1點鐘全城的男子都會聚集到遍布全城各處的清真寺。我很想見證幾千人誦讀著古蘭經,齊齊面向西方麥加朝聖的場面有多麼的虔誠和壯觀,但是非穆斯林和女性在做禮拜時是不允許進入清真寺的,因此我只能展開自己的想像在腦海裡去勾畫那樣的畫面。早上清真寺裡游人不多,顯得大殿和庭院裡空蕩蕩的,一兩個穆斯林面向西方跪拜著,他們如此虔誠,好像身邊來來往往的游人並不存在。從清真寺出來後我們直奔城郊的香妃墓。香妃墓是阿帕霍加墓的別稱,是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因為這位身體散發著奇異香味的傳奇美麗女子,使這座建築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引人無限遐想。來到香妃墓,本來只是為了追尋一段傳說中的歷史,竟完全沒有意料到它那沉靜幽深的美麗,宛如逝去的香妃仍婷婷裊裊。除卻香妃墓在建築學上的成就,其外牆優雅古樸的琉璃磚已經足令我流連贊嘆了。香妃墓的圍牆外就是一個平民的麻扎(墓地),所有的墳墓都沒有任何的修飾,只是簡簡單單一座黃土,和高大素雅的香妃墓互相映襯。中午在昆侖驛站吃飯小憩。昆侖驛站的老板是位年輕的女孩,熱愛自助旅游,因此開了這家供具有相同愛好的人互相結識和交流的餐吧。在這裡我又看到了熟悉的綠色琉璃磚,一問果然與香妃墓有牽連,是她費盡心機把當年修復香妃墓時剩余的最後存貨全收來了。“現在手工燒制這種磚的工藝已經失傳了。”她不無惋惜的說。喀什人口中的98%都是維吾爾族人,因此漢族到了這裡倒成了少數民族。得益於政府對旅游業和其他產業的大力發展,喀什的經濟逐年增長,當地維吾爾族人的生活也得到了顯著改善,這多少消除了他們原來對漢族人的仇視,同時也開始積極學習漢語,並與漢族人進行交流和合作。喀什的老城已有幾百年歷史,一座座黃土築成的房屋密密麻麻緊緊挨著,層層疊疊,密如蛛網的巷道穿城而過,走在當中極易迷路。我們漫無目的的在城裡閑逛,遇到的居民不管男女老幼,大都對我們表示了熱情和友好。小孩更是爭先恐後的在我們的鏡頭前大擺POSE,條件只是將他們的影像回放給他們欣賞。維族姑娘的美貌聞名遐邇,但她們在鏡頭之前大多會禮貌的回避。隨著社會的發展,出門蒙面的維族婦女已日漸減少,不知若干年後這一景像會不會從喀什街頭消失?在老城裡,我對一塊手工羊毛地毯一見鐘情,一番討價還價後以90元的低價收入囊中,這在深圳不知要賣到多少呢。賣地毯的小伙子溫文爾雅,普通話說得非常好。他告訴我們他在烏魯木齊上大學,現在是放假在家幫忙,他最向往的城市是浪漫的巴黎,很希望有機會去那裡留學。從這個小伙子的身上,我看到了古老和現代交織著的喀什。晚上聯系好了明天去卡拉庫勒湖的包車。由於找不到伴,只好奢侈一回,兩個人包一部車(450/天)。很遺憾的是由於時間不夠,到卡湖後再前行去塔什庫爾干和紅其拉甫口岸的行程只好作罷。第14天喀什-(經)中巴公路-卡拉庫勒湖-喀什-烏魯木齊卡拉庫勒湖位於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腳下,中國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公路從湖畔經過。湖面海拔3600米,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終年白雪皚皚,藍天雪山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之中,景色十分迷人。帶我們去卡湖的司機柳玉泉師傅,漢族人,原來在喀什當兵,退伍後就留在了喀什。柳師傅的資料是出發前從網上查到,在網友中有很好的口碑。事實證明,柳師傅確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導游,他一路上不但給我們提供細致周到的照顧,而且對沿路風光了如指掌,什麼地方有什麼特色,什麼角度看風景最漂亮,他都不厭其煩地給我們介紹,並不時停車給我們拍照。這一路高原的景色與北疆的山地風光截然不同,是一種粗狂雄渾的美麗。山峰的線條硬朗,顏色層次分明,非常壯觀。可惜今天的天氣不夠好,能見度不高,所有景像都像蒙著一層薄霧。柳師傅安慰我們:“你們的運氣已算不錯了,有多少人千辛萬苦來到卡湖,結果什麼也看不到呢。”在卡湖我清晰地看到了向往已久的慕士塔格峰,湖邊的風很大,吹得人瑟瑟發抖。在湖邊游蕩了一圈後,我們在一克爾克孜族人家的帳篷裡飽餐了一頓自己帶的馕和水果,然後便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卡湖。回到喀什,我們請柳師傅吃了一頓當地人誠意推薦的銀提扎爾特色手抓飯,10元/份,配有酸奶酪和小菜,色香味俱全,確實不負虛名,是我這麼些天來吃到的最美味的一次。第15天烏魯木齊-深圳喀什回烏魯木齊的飛機晚點,將近夜裡12點才起飛。由於連日奔波,我們已累得不顧淑女形像,在候機廳的凳子上倒頭便睡。凌晨2點我們又一次回到了每次都匆匆而過烏魯木齊。坐上出租車讓司機幫我們隨便找了一個旅館住下,簡單洗漱後美美睡了一個懶覺,早上醒來已是10點。一出門發現烏魯木齊竟下起了綿綿細雨,氣溫下降了很多,一派秋日的蕭瑟。想必一場秋雨後,喀納斯的樹葉該發黃了吧?我又懷念起喀納斯。吃過午飯,回到青年旅館取了寄存的行李,下午4點,告別烏魯木齊,告別新疆,踏上了回家的歸途。坐在返程飛機上時,竟然恍恍惚惚,過去的這十多天自己仿如一逍遙劍客,游走天山,等清醒過來原來只是南柯一夢。5個小時後,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深圳,回到了熟悉的生活軌道。只是不知下次的行走又是何時?

(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蒙古包和羊群)

(帕米爾高原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