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行第六樂章——潯陽壯語

作者: 燦兒

導讀8月13日:坐車去九江,途中在湖口下車,游覽石鐘山,寄一張明信片給自己--天水三色,晴雨兩意,忘身於江湖! 7:00再吃一頓豐盛的早餐,跟老李結了帳,天吶,住了兩晚,吃了兩頓早餐三頓正餐,還有老李騎著摩托車帶我們玩,一共加起來才245元啊!我們向老李道了謝,在蒙蒙細雨中,離開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小李坑。 極為順利地搭上了汽車,到紫陽鎮車站,正好趕上 ...

8月13日:坐車去九江,途中在湖口下車,游覽石鐘山,寄一張明信片給自己--天水三色,晴雨兩意,忘身於江湖!

7:00再吃一頓豐盛的早餐,跟老李結了帳,天吶,住了兩晚,吃了兩頓早餐三頓正餐,還有老李騎著摩托車帶我們玩,一共加起來才245元啊!我們向老李道了謝,在蒙蒙細雨中,離開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小李坑。

極為順利地搭上了汽車,到紫陽鎮車站,正好趕上了去九江的長途車,好像是7:40開車吧,反正我們到時車子正要開,被我逮住了。

11:20長途車把我們送到湖口鎮頭上,由於是到九江的車,不進湖口鎮,我們只能在收費站下車了。

正茫然之際,發現了一個郵局,突然萌生出給自己寄張明信片的想法。我們年年出去玩,玩了那麼多地方,居然就沒想到從各地給自己寄張明信片。這個想法後來被我們每天都實施著,每到一地,就給自己寄一張明信片。

寄出明信片的額外收獲是可愛的郵局工作人員非常詳細地告訴我們去石鐘山的方向和車輛。我們倆花了一塊錢,坐鎮子上的小公交車,一下子就到了景點。

石鐘山,就是鄱陽湖邊上一個小石頭山,很小的,除了有點戰略地位之外,作為景點真是沒什麼看頭。但是,蘇東坡一篇《石鐘山記》讓它出了名,老蘇名垂青史的同時,也幫助石鐘山把票價提升到了60元(這個價格還包括游湖的,所以還不算太貴)。

而且好心的工作人員讓我們把那個六十公斤的大包放在了辦公室裡,她們很負責任地幫我們看著,我很感謝她們。

進得山門,一位熱情的導游小姐免費為我們服務,這個也是包含在票價中的。我們倆,還有五個上海來的游客形成一個小組。首先我們看到的是蘇東坡的雕像,是新弄的,沒有什麼神采可言。其中一個上海游客很嘲諷地問導游小姐:蘇軾是四川人,這裡為什麼要放蘇東坡的雕像啊?一副很自以為是的嘴臉,令人討厭。再往上走,沒幾步就是印證李勃觀點的敲石亭(具體名字忘記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用小石頭敲敲還真有點類似木魚的聲音。拾階而上,是個碑亭,裡面立有刻著《石鐘山記》全文的石碑。導游小姐在細致地講解著文章的大意和思想內涵。我是熟讀此文的,邊欣賞著書法邊聽小姐認真地背誦著講解詞,而那幾個上海游客則有兩個跑到邊上的角門裡瞎轉,那個女孩子則用非常響的聲音說著上海話,吵嚷著讓男朋友給她照相什麼的,令人討厭。再往前走就到了湖邊的亭子,就是看水天三色的地方。鄱陽湖、長江的水相交彙於此,湖水清,江水濁,所以能夠看到非常清晰的分界線,有點像涇渭分明的感覺。

向左邊望去,宏偉的鄱陽湖大橋連接兩岸,再往遠處就是當年太平軍與湘軍血戰鄱陽湖的鞋山,景色頗為壯觀。

鄱陽湖作為長江水戰的要塞,留下不少戰爭的遺跡。石鐘山上的忠烈祠,原來為太平軍所占,為了紀念犧牲的太平軍戰士;結果後來被湘軍奪下來後,由清廷下旨改名昭忠祠,以紀念為國陣亡的清軍將士。一個地方兩家用,倒也省了不少的力氣。不過現在門上寫的還是忠烈祠。

祠堂臨江的一面有個小廣場,兩只石獅子氣勢雄偉,姿態優美,映著蒼勁青翠的老樹,斑駁的紅牆,非常漂亮。

祠堂的邊上有個小小的觀音院,是湘軍名將彭玉麟為了超度他的亡母所建,現在還有僧人在,只是不見他們誦經,而開始做起了算命打卦的買賣。導游小姐全然不顧那位上海小姐衣著暴露而力邀她入寺燒香算命,我更覺得難受。在向導游小姐表示了感謝之後,我們倆離開了這個小團體獨自走了。

臨江一面的山勢十分陡峭,雖然山很小,但氣勢實實不小。鑽過一個小洞,站在一塊伸出去的石頭上,上面是灰蒙蒙的天,正面是白花花的水,風吹過,呼呼作響。那裡的石階原可下到江邊的,出於安全考慮被封掉了。

水上游覽項目在離石鐘山幾百米的碼頭上。站在氣艇的甲板上,風聲呼嘯,水花拂面,看著石鐘山越來越遠,也越來越明顯地看到“鐘”的形狀。就在船快開到長江水域的時候,天下起雨來。雨點大且急,游客們都不得不貓進艙裡。隨著雨勢越來越大,風也大了起來,氣艇隨著風浪上下顛跛著,有點讓人害怕。轉過頭來,當年東坡夜聽石鐘風浪的那個洞還在,只是現在不是枯水季節,不得進去罷了。

二十來分鐘的水上游覽很快結束了,上了岸雨也漸漸小起來,我們再坐公交到湖口汽車站,找車去九江。下午三點多鐘順利入住預訂的白鹿賓館。

稍事休息之後,去潯陽樓。作為一個戲迷,宋衙司飲酒題詩的地方不可不看。當然,看了也白看。樓是新造的樓,既不能喝酒也不能喝茶,樓上還真有個京劇票社,但現在不活動。離潯陽樓不遠,還有後人根據白香山詩意搞的琵琶亭,還有著名的鎖江樓。鎖江樓其實是個磚塔,已經有五百多年了,明朝所建。比較厲害的是這個塔曾遭炮擊,有個大洞,導致塔身傾斜,但卻一直矗立不倒,建築學家們應該更感興趣。沿江的這一帶景區很干淨,不過說實話,沒什麼大意思,我對這些仿古建築是不喜歡的。

後來又到甘棠湖邊轉了轉,這個湖差不多占了九江城的一半大。然後使勁找那個傳說中的灌嬰井,也叫浪井,說井與長江相通,井底能聽到長江的濤聲。可惜,問了無數個人,找了很遠的路,才知道這個井目前正好在一處商業區的施工工地內,而且也早已聽不到浪聲了,不禁悵然。

晚飯吃得很好,覺也睡得很好,准備好精神,明天上廬山啦!

白鹿賓館位於市中心,從攜程上訂的價格好像是二百多吧,我不記得了。離汽車站不是很遠,打車基本上一個起步價。



(水天三色)



(石鐘山)



(石獅子)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