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姑蘇城,在每一個回眸間,在每一段白牆灰瓦間都能看見曾經的小橋流水。在這樣一座古意盎然的城市中游走,會覺得自己在水墨畫中游覽,看盡姑蘇城的繁華滄桑。2005年9月30日,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相隔十年後再次踏上蘇州這座城市,物是人非否?!
最先去游覽的還是多年來一直用整塘的荷花縈繞我夢境的拙政園。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進入大門後首先看到的是滿眼的菊花,提醒我江南已漸漸進入秋季,荷花該凋零了,菊花正艷艷地展開笑臉。這裡並不能看見拙政園的全景,轉過一兩座小橋穿過一個月亮門,香洲豁然開朗在眼前。江南園林講究的是亭台樓榭,曲折反復,盤旋回繞,絕不在一眼間讓景色輕易地盡收眼底。香洲很大,在拙政園中每個亭台閣樓都能見到那滿塘的荷花。雖然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只能看見菏葉凋零在塘中,讓人想起朱自清筆下那個悲涼蕭瑟的《荷塘月色》。但是一直記得多年前,也是這個香洲,我看到的滿塘遍開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淡淡的香氣四下彌漫。取名“香洲”應該是主人在荷花盛開的時候聞到荷花的香氣而產生的靈感吧。圍繞著香洲有建築風格不同的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有的小巧精致,有的大氣壯觀,有的玲瓏剔透,有的古典婉約,但是每一處,都能春賞綠柳,夏看荷花,秋觀明月,冬品殘雪。在長廊間穿梭,在假山台榭前留連,看不盡的歲月變遷,賞不夠的風花雪月。如果可以生活在這樣一個香繞滿園的江南園林裡,下棋品茶賞景,夫復何求?!蘇州園林美就美在各有各的特點,絕不雷同。拙政園以樓台亭榭環繞香洲,雖人工宛若天成的風韻聞名天下。而獅子林則以其變化無狀的假山讓人覺得妙趣橫生。獅子林裡湖石假山玲瓏秀麗、出神入化,具有假山“醜、漏、透”的特點,形似獅子起舞,故取名“獅子林”,意為獅子眾多,獅子成林的地方。 獅子林按照八卦圖形建造,在裡面穿梭,很容易就讓人如當年的乾隆皇帝一樣,小小的一些石頭,卻讓皇帝整整徘徊了兩個時辰依然找不到出口。站在獅子峰上,看見周圍的立雪堂、臥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建築檐欄翹角,古樸含蓄,石舫倒映水中,仿佛不笑不鬧地看盡了世事滄桑。整座園子小巧別致,園子裡處處散落著別樣的假山,而假山多以造型似獅子而讓人感覺奇特。同一只獅子,在不同的側面,你甚至會看到不同的神態風韻,栩栩如生或神似形不似,又或者是需要你發揮出無邊的想像力去猜度和揣測的。在這樣一座園林裡游覽觀景,總讓人感覺生命的無限樂趣和欣喜。離開獅子林,我們前往虎丘。虎丘一直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裡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但是今日的虎丘只剩下了歷史的痕跡。試劍石依舊躺在路邊供游人參觀,一分為二的石頭除了那個古老的傳說外讓人不禁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劍池外太陽曬得人發暈,但是一靠近劍池,你就會感覺到寒氣逼人,幾千把古劍就長眠在劍池中,冰冷決絕,寒光凜冽,讓人心生寒意。最讓我感嘆的是那座已經傾斜了的虎丘斜塔。夕陽映射中的斜塔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圈,反襯出斜塔的古樸陳舊。這座承載著辛酸、孤獨和幸福的斜塔在虎丘呆了一千多年,見證著歷史的風雲變遷,見證著歲月的春起冬落,見證著生命的變化無常。上面的每一磚每一瓦,每棵青草都在繼續書寫著綿延不絕的時光。繞著虎丘斜塔走了幾圈,不禁感慨萬千,看見生命的渺小又看見人力的偉大。從虎丘出來,我們到留園游覽。留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我想之所以改名為“留園”,應該是因為無論誰到了這裡都忍不住想要留下,不想離開吧。留園共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而最讓人感到留園生趣盎然的是喂養在池中的魚兒,非常多非常肥,一點也不怕生人,在你輕敲欄杆後就會聚攏在池邊等你喂食。爭先恐後地躍起爭搶食物的魚兒給這座古老的庭院增添了生命的靈動。只有擁有了生命力的景物才是最吸引人,才是最讓人感覺到情趣的風景,哪怕僅僅是幾尾魚,也讓古老的園林瞬間煥發出年輕的激情,相映成趣在每一個清晨每一次斜陽中。蘇州這座古老的城市星星點點分布著許多精雕細琢的園林,每一次推窗憑風賞景的時候,我都會看見歲月的痕跡從景物中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