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游千年古城西安有感(外加小TIPS)
今年春節全家人才游玩哈爾濱(六日自由行), 十一又往西安(六日休閑游), 兩地的感受真是完全不一樣.
對於生在南方廣州的我們, 哈爾濱的冬天就像潔白的童話世界, 雖然溫度只有零下二十多度, 但徜徉在歐式建築風格的中央和果戈裡大街上, 觀賞俄式大教堂, 品嘗俄式大餐, 游玩於太陽島雪雕, 松花江湖畔的大型冰雕, 到郊外的雪場劃雪….. 不但不覺得冷是一種痛苦, 反是一種純潔的浪漫, 爽! 而西安游卻感覺背負著五千年的歷史, 如此的沉重而又為中華子孫的燦爛文明引以為自豪,贊嘆.
西安給人的感覺就是到處都有歷史的痕跡, 故事. 到處是”俑”(兵馬佣, 唐俑…), 到處是”塔”(大,小雁塔, 佛塔…), 先帝皇”陵墓”(秦陵, 五則天,黃帝…), “石碑”,到處是博物館(陝西, 鹹陽… ) 。 在古城牆圍繞的”圍城中”, 鐘樓鼓樓, 寺廟到處可見. 吃的到處是”饃”(大的,小的,干的, 湯的”, 肉夾饃, 羊泡饃…). 整個城市的基本色調是灰, 黑,朱紅, 門扁都是黑底燙金字, 使得紅紅的燈籠的點綴更為突出, 協調, 給灰黑的色調帶來一絲的生機. 我總感覺白天的西安特別的莊嚴, 沉穩, 給人有點”累””沉重的感覺. 反而是黃昏的西安, 城牆上, 古寺裡在夕陽的映照下, 很美, 很浪漫而且帶著一種神秘和遙遠, 是其他城市感受不到的. 入夜的西安也一樣叫人舒服和放松.西安與眾不同, 所以我覺得你要帶著對千年歷史的追尋, 好奇,探究, 挖掘, 品味, 才能對西安徹底的了解, 否則只做為游客游玩就會覺得”審美”疲勞, 既一點體會不到山水城市的休閑, 浪漫, 又沒有現代城市的感觀刺激和振奮. 每天只能穿梭在俑呀墓呀碑呀中間. 怪不得我發現年輕的學生來西安都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去華山(險而有挑戰自我), 做很長時間的車去壺口, 就為看一下水量越來越小(據說)的黃河瀑布(黃河母親的自豪感). 其實,去西安游華山是很好的調節, 但我們因十一天氣下雨又有帶著小孩而放棄, 因為同去的另一家人包車去了一天來回,他們坐索道來回(220圓來回票每人), 上山排隊等纜車要3小時, 下山排隊等索道2個多小時, 回到西安晚上9點多還未吃飯. 所以節假日游華山最好有兩天時間(特別是有小孩的). 否則很累, 再接著看古跡就好像看一堆”破碗, 舊罐”似的了,什麼歷史都變的無“味”了。歷史的確是需要耐心和耐力的. 這次去西安的收獲最大就是去前就讀了大量的歷史有關資料, 當身臨古跡的時候很有“感覺”,會引發出很多的“興趣”,驚嘆和感嘆,重來沒有此時更覺得中華文明的驕傲自豪, 覺得對中國歷史更有興趣(過去歷史課即使考高分也只是為考試罷了)。 所以上初中的學生看是最能對歷史有透徹幫助, 當然對他們今後的人生修養,見識都很有幫助和激勵。
總之, 西安游特別覺的“累”, 覺得有些“壓抑”, 可能是習慣了現代化的色彩, 山水城市的休閑, 浪漫, 小資, 習慣了旅游就是不太用動腦子,不用費眼睛(應該是養眼)。 但有了游西安後才覺的比以往多了什麼, 是西安的千年文明的深沉。 多謝很多網友在游記中多次提到游了西安就會感覺自己的歷史知識太單薄了, 特別當你面對博物館,碑林裡的幾千年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時只能匆匆略過。 太可惜了,況且西安的主要景點的門票可以說是全國最貴的了(因為都是世界級的文物了)。所以使我們去前不得不狂補歷史。
另再提供幾點游古城應注意的小TIPS:
1. 去後才發現小孩(我女兒讀小學, 身高1。42米)在很多主要景點都是
免票的(只有在華清池進門是那個老大姐說我女兒超1。2要半票, 但賣票的說不用)。 另外, 大人如果有正規的研究生或成人大的學生證, 可要帶上, 很多地方可以買半票。 但我也發現, 他們有的地方即使你用證買到了半票, 進門時他們也會對你的相片,另外如你的學生證是否有鋼印也是他們關注的。
2. 西安的賓館服務看來不如沿海規範, 網上的住客評價還是可以參考的(我每次都在CTRIP定的),但軟服務就不能保證都好了,所以不能太理想話。 我們住的四星(富凱)硬件和地點還可以, 但服務小姐的服務態度和素質不行。 我們在網上定了五天, 前四天是498元但最後一天是360元(網上每日價CTRIP也會告你的)但結帳小姐就是說他們從來就是一個價, 她也不查一下就要你付, 好在經理一查就說是360元。 但她們也不表歉意, 連個笑容也沒, 像陶俑一般。
3. 西安的包車的價格會叫你搞暈頭。像東線有的開價才80, 100 元一天(酒店門口, 陝博門口,大雁塔都有拉客的), 我當時事先已包了網友推薦的師傅, 東線兵馬俑和華清池兩景點200元淨車費。 我奇怪80元按師傅說停車費過橋費都不夠, 原來他們是靠拉你去人工景點,(你會看到他們的名片上會游很多的景點), 購物景點,吃飯的黑店來“宰”游客,回扣是很可觀的, 但上當的游客的冤枉錢我想也是很可觀的。 花了錢不算就怕你還一肚子氣呢該玩的景點都天黑了。 所以一定要謹慎。
4.吃的: 回民街我們就去了三次(和鼓樓城門連一體)。很有回民特色。 小吃很多。 很多網友都詳細描述了。 但有一點不太習慣, 整條街的衛生不太好, 燒烤烏煙瘴氣,彌漫整條街,回酒店滿身都是燒羊肉味。 另外, 網友說到的店基本都看到, 但還沒發現有那家是較干爽的可以慢慢品嘗美味小吃的,回民不用點菜下單的, 服務員端來什麼你想吃就拿, 不分客人進來的先後, 所以有些點了也等不到。 我們在紅紅炒米店吃, 炒米很好吃, 燒羊串也行,但店裡贓,吵,亂的感覺特別不好FEELING, 再好的東西只能填入肚子,因為不能久留。 即使這樣, 家家人滿, 看樣都是學生和游客多。 賈三包在西洋巷的新店還好些, 但一樣是這樣的無服務。所以你要的未必吃到。 所以點些較大眾口味的就多和快。
不過可能我們習慣了南方的吃的風格和服務的享受,不過這樣的服務還是第一次見。東北也不是這樣的。 哈哈。 體會一下也好。
土特產在回民街買價格較便宜,品種也較多。像核桃(買28元/斤的較好吃),彌候桃干,清真腊牛肉,大棗。。。。
西安的親身個人感受, 隨手寫來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