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出發時,曾經把這次兩天的小旅行稱之為“我把南京獻給你”,有點搞笑,但確是真實心情。十運會的熱鬧不想湊,不如趁這百年不遇的既非黃金周又非雙休日的時間,出門走走,而且我好像還沒有在秋天時出過遠門呢。江南秋天本來就短,真是一天天都寶貴。 這次去的是齊雲山,皖南,黟縣,知道的人不多,據說即便是黃金周的時候,也是游人稀少,而且山也並不高,不會消耗太大的體力,可以玩得比較舒服。 10號晚上的臥鋪車,我們一家,又加上我的兩個姨媽,一行五人浩浩蕩蕩地上路了。清晨六點半到了休寧,一個非常小的站,整輛列車就我們幾人下車。因為鐵定了心思,要讓這次旅行舒舒服服,所以不急不忙地晃出站。正巧有輛小汽車候在那裡,上了車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到了我在網上聽說的山腳下的登封橋。 時間剛剛七點多,在路邊的小吃攤上吃了在南京已經看不到的柴火燒的混沌,又在登封橋上玩了好一會兒。大約現在是枯水季節,橋下的水不是很多,有裸露出的大塊的河灘,周圍便是重重疊疊的齊雲山。陽光非常漂亮,眼前是最好的秋天的景色。登封橋是明代萬歷年間造的,頗有歷史,橋面修得很寬,山下的村民們在橋上曬一垛垛的黃豆,第一次知道黃豆的前身就是毛豆。 齊雲山雖然不高,但也建有索道,而出發前我得到的消息是,自己爬上山不會太累,而且也比較有趣。於是向正在曬黃豆的一個村民打聽上山的路怎麼走,他很熱心地給我們指點,還說可以為我們挑行李,雖然我們也就一人一個包,但這次我帶的是老年團,想想為了更加輕裝上陣,就還是讓他替我們挑了,反正也不太貴,只要10塊。 上山一路都是台階,並不難爬,但沒過一會,還是有點氣喘。好在這個山有一點讓我非常喜歡,就是上山的路上有6個小亭子,可以方便爬山者休息和觀景。而且這六個亭子在距離設置上非常合理,往往在我開始覺得累了,想休息了時,就聽見替我們挑擔的那人說:你們看,上面就是亭子了。真是好啊。 一路上,幾乎沒有游人,只有挑擔上下山的村民,我就一直跟在一個挑豆腐上山的小姑娘後面,因為她擔子裡的豆腐非常香,大約是用老方法做出的,城裡超市裡的跟它簡直不能比。我們一致說,晚上一定要點一盤豆腐來吃,呵呵。路上,還買了山民的柿子,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柿子。賣柿子的女人也是村民,與我媽聊天,發現她們倆一樣大,而且都是知青,結果兩個人就一路走一路聊,那女的很開心,又跟我媽媽說了她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在哪裡上班,又問我媽媽78年恢復高考怎麼沒去參加什麼的,笑死我了。 上山前,我們就跟挑擔的人說要在山上住一晚,他當時就向我們推薦他親戚開的望仙樓,我一聽就說好,因為網上說那裡有兩間房的風景最好。過了六個亭子,就到了山腰上的售票處(60元/人),他的那個親戚已經在門口等我們了。來的是老板娘,剩下的路就由她來替我們挑擔子,我們有點不好意思,她卻一再說這點東西對他們山裡人不算什麼。老板娘的正職是導游,所以一路上她都很專業的跟我們說每個景點的來歷故事等,不過我向來不喜歡聽這些東西,自己玩比較有趣。 因為是道教名山,所以齊雲山裡處處都是就著山壁開鑿的大小道觀,而且香火非常旺。我最喜歡的還是“天開神秀”那裡,它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山谷平地,三面是山,一面是懸崖。山谷很深,所以從高處看時,像是陰天。但谷中有兩棵非常高直的銀杏樹,山谷上面的陽光正好照在樹上,有一種神秘的金黃色。 還要說的是,11號那天齊雲山上雖說人也不多,但也並不是特別稀少,一開始我覺得有點奇怪,後來才知道,那天剛好是重陽節,山上對當地老人免費開放,因此很多老人來登高燒香。也怪不得那天整個山上到處都是香煙彌漫,從沒有見到哪裡的香火如此旺。而且,當地有個習慣,就是燒香時還喜歡放鞭炮,因此更是熱鬧。 就這樣邊走邊玩,半小時之內還是到了月華街。這是一個山上的村莊,大約有幾十戶人家。每家都臨山而建,我們住的望仙樓是其中的最高點,在二樓房間外,打開窗就可以看見對面孤零零的香爐峰,同時整座山的風景也盡收眼底,果真是個景觀房。老板和老板娘人很好,他們給我們推薦了一個有四張床的大間,只收了80元。而且因為沒有別的人來住,他們把二樓其他房間的門也開著,告訴我們都可以住。當然我們也很自覺的,並沒有串到其他房間,只是拖了一床被子過來,呵呵。 中午時間,我們就坐在二樓窗口的桌前,一邊看風景,一邊消滅從南京帶來的太多的吃的,而我更是騎在了窗台上,就像小時候一樣,非常有趣。 望仙樓也有餐廳,我媽跟姨媽們出去轉了一小圈回來,說是老板家應該有土雞、野鴨子什麼的,就商量著晚飯時喊老板替我們做一點野味。我媽問我是吃雞還是鴨子,我想起來剛剛去廁所時確實看見過一只鴨子,還滿好看的,頭上有一圈綠毛,就跟我媽說,不要吃鴨子了,讓它多活幾年,還是吃雞算了,於是不知道哪只倒霉的雞會成為我們的盤中餐。老板真是好人,聽說我們要吃雞後,馬上就要替我們去撈。他說,一般游客來玩,都是當天回去,所以在山上很難吃到燉得很好的土雞。他家的雞都是放養的,只有晚上才回來,所以他一會兒就要去山裡找他的雞去,然後用一個下午時間來燉,這樣子我們晚上就可以吃到最好的雞了。 下午時間,我們繼續往山上走,我爸爸早上爬山扭到筋了,跟我們走了一半就自己回去了,剩下我們四個女將繼續前進。結果登了方腊寨和齊雲山的最高峰,不過我感覺方腊寨更陡峭,也更難上一點,我是鼓足勇氣,手腳並用才上去的。 四點多鐘,累死累活終於又走回望仙樓,看我爸爸還在樓下跟老板聊天呢。聽老板說他家女兒,才11歲,在山下上小學六年級,每天都自己上山下山,在路上就要花掉三個多小時。現在大了,以前小一點的時候,都是他每天兩趟背女兒上學放學。總聽說山裡農村小孩輟學什麼的,窮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是這樣的上學,也真是太辛苦了。我要是生在這種山裡頭,估計也就算了,天天跑都跑死了,不如在家待著,種種菜養只雞了,嘿嘿。 說話的光景,老板女兒背著書包回來了,我們跟她打招呼,她也不理,自己一個人跑到小房間裡看書去了,老板說她女兒膽子小,認生。旁邊浮雲餐廳的老板娘看小女孩回來了,也走過來,向上山的小路張望,還說看人家家女兒回來了,她的兒子大約也快回來了。山上小孩的上學路,真是漫長啊。 已經是傍晚了,離吃飯時間還有一會兒,我們就在月華街上閑逛,小壺天就在我們住處底下一點,十步路就到,再過去就是懸崖,看著有點危險。山上最大的道觀今天熱鬧了一天,到這時候,上香的人才漸漸少了,但整個空氣裡還全是香燭和鞭炮的味道。看見最後一群老人還在拜,他們真的很虔誠,手裡永遠拿著一炷香,每走一步路,就跪下來磕一個頭,下山的人則是每退後一步就再跪下磕頭,我偷偷拍了一張他們磕頭的樣子。 等老板娘做完導游回來後,我們就准備吃晚飯了。那個雞湯燉了一下午,已經差不多了。我們又點了幾個山上特有的菜,一個筍干炒肉絲,一個蕨菜炒肉絲,一個紫藤花炒豆干,一個煎豆腐,一個炒青菜,這頓飯吃得真是美味又舒服。再說說那個紫藤花炒豆干,我們覺得紫藤花的味道很奇特,就問老板紫藤花是什麼,他竟然說就是那種爬藤的植物開的花,還說我們南京的玄武湖就有,他以前去看到過。原來那個花竟然可以吃,味道還很好,有興趣的可以試試啊,但要先曬干才行。吃飽喝足,還剩了一點筍干、蕨菜和紫藤花,老板又出主意說,他幫我們把這些菜留著,明天一早替我們下面條,把這些放進去會很好吃,真是好人啊。 吃完飯,繼續在周圍遛答。自從那次楠溪江之行後,我一直喜歡山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在晚飯後總能有一個愉快的散步,可以看黃昏的景色,人家的炊火,那樣的寧靜,在城市中永不能體會。 轉了一圈,又回到浮雲餐廳前的那塊空地,我最喜歡這裡,坐在欄杆前的桌邊,可以看到整座山的景色,對面的香爐峰,還有我們住的房間。月亮從山背後升起來,天一點點黑,很大的星星一顆顆出現,山上起了風,有點冷,我決定再去周圍轉轉。 於是看到了長生樓,其實就在望仙樓的旁邊,這是一個很老又很典型的徽派建築,即使在山上,也依舊有長長的進深,兩個高高的天井,天井中是很深的兩池水。主人看我們進來,很友好地替我們把燈全部打開,招呼我們隨便看。他還告訴我們,當年徐霞客到齊雲山,就是住的這裡。 回來時,遇見浮雲餐廳的一個小姑娘,順便問她第二天會不會有雲海,她說有是有,但不會太大,通常四五月剛下過雨後雲海會比較好看,那時坐在浮雲餐廳裡,就可以看到一層層的雲從窗口飄進來,所以餐廳叫浮雲。說了半天,我們才突然發現,這個女孩就是一早挑豆腐上山的那個女孩。 回到住處,老板告訴我們,今晚8點會有200百來人上山做道場,為了祈子。本來打算到時候去看的,但山上的時間是這樣的,天一黑就像是深夜,到處非常安靜,又沒有電視什麼的,人很容易就變得想早睡,所以後來一個人也沒去看熱鬧的道場儀式。聽爸爸說,他下午看了一場,很有意思,人人都穿著像是演戲的服裝。 山上風真大,我們又幾乎住在懸崖邊上,所以那個風聽起來很嚇人。我們房間的窗戶是老式的,風一吹玻璃就晃得直響,我爸爸又下樓向老板要了好多牙簽來,看窗戶上哪裡有空,就塞上,果然玻璃就不響了,真是聰明辦法。 第二天,六點左右起床,開窗看見雲海,還是不錯的,但是沒有大到浮到我們窗口的程度。老板一家五點來鐘就起來了,因為女兒還要到山下去上學,真是太辛苦了。還是十月天,但山上一大早時真的非常冷,起床絕對需要勇氣,不知道那個小女孩到冬天時怎麼過。 老板看我們起床,開始給我們下面條,把桌子張在屋檐下,凳子放好,連昨晚的菜也混在一起熱得好好的。是陽春面,裡面放了青菜,拌上昨晚的剩菜,真的很好吃。平時我是絕對不吃隔夜菜的,這天真是例外。 問了老板娘下山的路線,她推薦我們走後山,說一路下坡,比原路返回要好,而且老板也答應送我們到半山,而且替我們挑行李。非常感謝他們。臨走時,我們還和老板、老板娘在他們的飯店前照了合影。真是好人啊,你們誰要是打算去齊雲山,別忘告訴我一聲啊,替我捎個小禮物給她女兒。 下山路老板帶我們走的是他們村民走的近路,沒有一級級台階,反倒走得暢快不累,大約一個小時的樣子,就到山腳下了。回頭可以望見山上的望仙樓,真的是懸崖峭壁上的屋子啊。 因為我要趕著去黃山坐10點來鐘回南京的火車,我爸爸的腳又沒有全好,走得慢,所以山腳到公路這段路,我們又叫了人力車。我們原本的計劃是五人一起去黃山,然後我回南京,剩下的人從黃山轉道宏村去玩,但車夫說從齊雲山直接去宏村比較近,去黃山就有點繞了,於是臨時決定大家就在山腳公路邊分手。 一到公路上,就看見去黃山的中巴車,招手攔了一輛,匆匆忙忙與他們道別,我一人上路了。 這些天來這才開了手機,感覺自己又墮入城市啊。我還沒到黃山,那邊短信過來,他們已經到了宏村,住在正對著荷花池的房間裡,很是興奮,果然從那裡走比較近。這段路,大約開了一個小時,直接就到了黃山火車站,非常方便。到了車站,才想起來,兩年前也曾在這裡上過車,車站前的小超市都還是原來樣子。黃山車站我來了兩次,卻都不是為了去黃山。等了10分鐘,就檢票了,又一次佩服起自己的日程安排來。 K46,從福州到北京的車。有點破爛,我的硬座車廂,擠了好多沒有座位號的人,尤其剛剛早晨,很多人一看就是沒有臥鋪熬了一夜,頭昏眼花的樣子。我的座位是三個座位中間一個,最不好,正遺憾呢,旁邊靠窗的男孩問我能不能與他換座位,原來她女朋友在旁邊一個靠窗位置,想與我換過來。二話沒說就換,那邊還一個勁謝我,其實我自己也是樂翻天了。於是靠窗。 六個小時的車程,說快也快,窗外是晴朗秋天的景色。我拍了照,有風景,也有站台,想好了叫“一個人在途上”,或者是“鄉村路帶我回家”,真的,一年四季獨獨秋天,這次是我第一次出門,以後要多選這個季節。非常美,尤其是江南。 在車上買了福州魚丸做午餐,考慮到這是輛從福州開出的車,口味應該是比較正宗的吧。 下午四點一刻到南京,第一次看見新的火車站,而且還是在火車上一堆外地人面前,看他們隔著窗戶看氣勢頗似機場的新站台,心裡還是有點驕傲的啊。 剛下車就感到新車站的好,月台高度與地鐵月台一樣,也就是說火車門一打開,直接就到了月台,再不需要走下車的那個陡陡的鐵樓梯了。下了地下通道,直接就可以進地鐵站台,三站路就到鼓樓,到家時看了一下表,從我下火車到進家門,總共只花了半個小時,真是質變啊。這樣說來,我還是熱愛現代化的啊,呵呵。 從一出火車到進入地鐵,再到家門口前的幾家飯店前停的一堆大巴,南京處處都是十運會的熱鬧景色。晚上看電視,也才知道原來12日晚是開幕式,本來想躲的就是這個,沒想到還是沒躲掉。一個晚上,電視就是兩件事,神六和十運,一個也不感興趣。索性洗澡、洗衣,早早睡覺。 再韶幾句:1、 兩天時間,跟平時雙休日一樣,所以說雙休日,其實也是可以安排短途旅行的,而且也可以玩得不緊不慢。當然,合理安排日程也是個技巧,呵呵。
2、 從這次旅游開始,漸漸懂得如何與旅途中遇到的人交流,也開始體會出這也是旅行的一樣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