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這次的行程旅行團給的是六天的游程,第一天是搭晚班飛機到成都,所以可以略去了。不過我們這次搭的是川航,來回票價異常便宜。因為去年過年的時候我查過機票價錢,上海至成都全價是1600,最多半價。但是這次我們來回加上機場建設費一共也只有1060,不知道是季節問題還是航空公司的關系。
當天到成都後是上海的一位地陪導游請我們吃的火鍋,不過我去拜訪以前的班主任了,所以沒吃到。十一點到達賓館後(天仁大酒店),看見附近好多夜排檔,拉了同事下去吃,吃了碲花和抄手(雲吞),心滿意足的回去睡覺了。第二天:
第二日早上原定應該6點叫早,然後我們6點半出發。結果我和同事不知道怎麼睡得出奇的香,所有人敲門我們都沒聽到,最後6點半突然醒過來,然後一陣手忙腳亂,終於7點出發了。因為這天我們要做一天的車程,才能到達九寨溝。而旺季的時候很容易堵車,所以需要盡早出發。早上開車經過了白馬藏族的地盤(據說當示分民族的時候把他們歸為了藏族,但其本身認為,他們與藏族在各方面都有區別,因此正計劃申請成為獨立的民族,不過不知可否實現),中午到達平武用中餐,這次團餐總的來說質量還可以,我們人多,湯經常讓他們添了又添,他們都沒說什麼。總的來說,覺得當地人都還比較純樸的。下午仍舊是翻山,其實那一天就是在走山路。導游告訴我們,以往進九寨溝采取的是西進西出的路線,而我們這次走的是東進西出的路線,一方便避免景色的重復,這樣可以圖景不同的9個地方,另外東進路線剛修好、,比較好走,事實也證明,在西出的時候,遇到了泥石流塌方和堵車,安全系數比較差。
就這麼一直開呀開,我們在車上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終於在晚上6點左右到了九寨溝。本來還是昏昏沉沉的我們,看到九寨溝以後都變得無比興奮。在今年5月18日以前,游客都是住在九寨溝溝口的旅館,溝口綿延2.3公裡的旅館也成了獨特的風景線,但據說旺季還是不夠住。而5月18日以後,新的旅游社區——甲蕃(bo)古城(距離溝口20分鐘路程)建成營業,其整體風格都是藏民族的建築特色,我們去的時候二期還在造,是別墅,比我們這次的還要好。我們這次因為全程4星級飯店,所以就被安排住在甲蕃古城。這個地方我們大家一直大力推薦,外觀上說非常民族化,但設施又非常現代和齊全,超市、藥店、銀行、娛樂一應俱全。這裡還有一個大劇院,每天晚上都有大型民族歌舞表演,我們被安排在第三天晚上觀看。所以當天晚上我們吃完晚飯,在古城裡閑逛、拍照,很是愜意。同事在超市買了2瓶當地特產青稞酒,預備晚上打牌的時候罰酒用的。後來回到成都,在也買不到這麼好喝的酒,讓他們回上海後還一直在懊惱。我當天不知道是高原反應還是車坐多了,頭疼的厲害,吃了藥就早早睡了。
閑話說一說,在快到九寨溝的路邊,零零星星的住著當地的寨民,下午正好是小學生放學的時候(時差關系,那裡比上海下午上班下半都要晚1.2個小時左右),會看到一些小學生對著我們的游覽車行隊禮,我也忙著跟他們回禮。後來導游解釋說,最早九寨溝剛剛開發的時候,當地人對游客不是很友好,甚至有過衝突事件。但是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當地人意識到正是因為游客的資助,他們才能從游牧的生活轉為定居的形式,而孩子們也能比較好的受到教育。因此當地政府就借機會宣傳教育,並讓孩子們對著旅游車行隊禮,表示對游客的歡迎。這也算九寨溝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了。第三天:
這天只有一個活動,就是游覽九寨溝。說是一天,因為九寨溝晚上6天關門,而我們去的時候也算旺季,因為學生放假了,游覽的人數比較多。而整個九寨溝裡面是要靠游覽車帶到各個景點,中午吃飯只有一個點,所以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門票現在比較好了,包含了兩張明信片,門口專設郵局,但是敲整套紀念章需要另加3元錢(這種做法參照國外著名旅游景點,值得國內其他地方推廣的)。整個九寨溝非常干淨整潔,導游在車上就警告我們了,說九寨溝內的“最低消費”是500元,如果你亂扔垃圾、喂食魚類、污染水源,一律最低罰500元。結果把我們搞得緊張的要死,不過這也造成了九寨溝非常干淨的良好環境。九寨溝確實有九個寨,但真正作為游覽的只有三個寨和三條溝。且三條溝呈“Y"字分布。左邊上面是則扎瓦溝,右邊是日則溝,下面的是樹陣溝。三條溝一共有大大小小114個海子。為什麼叫海子呢?其本身是水池,當地人非常向往大海,但是那裡是內陸,是不可能有大海的,所以他們就把這樣的水池寄予美好的想像,稱之為海子——大海的兒子。
進入九寨溝,大家都直接上了游覽車,九寨溝的游覽順序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游覽車把游客送到最高處,游客再坐游覽車往下一個個景點參觀。不這樣的話,時間根本來不及。而游覽車先往左邊還是右邊的溝,是不事先說明的,只有到了那裡才知道。我們那天是先走的右邊的日則溝,溝的最上面的一個原始森林,面積不大,跟著游覽棧道走,拍拍照,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因為右邊可觀賞的海子比較多,一般每個看一下,拍一下照,到達三條溝的交彙處——諾日朗,也就中午時分了。每個海子都有藏民出租民族服裝供游客拍照,一般是按套系算,衣服加上帽子,有的地方叫價10元,有的地方叫價5元。一般說來,早上不要去租,會貴一點,而且時間上有點緊張。租借服裝時間不限,隨你自己怎麼拍,拍多久。
九寨溝的游覽路線除了主要的道路,還有一條是遠離主要道路,在海子的另一邊,緊貼山的一端,和主要公路遙遙相望的路線。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沒能去那條路多走走。
中午到達諾日朗,餐廳用餐是自助餐,九寨溝用餐幾乎都是自助餐,因為是旅游點,因此不太會吃不慣,餐色都不辣,我們很推崇一個排骨湯,名字很好聽,叫藏紅花龍骨湯,是在排骨湯裡面加了藏紅花,顏色也很好看,但是後來我們發現,藏紅花超貴的(20元/克),是不可能用來這樣燒的,因此那湯裡面的是川紅花,而非藏紅花。
吃完中飯,我們坐了游覽車又往左邊的則扎瓦溝行駛,則扎瓦溝的頂點是長海,是九寨溝裡面最長的一個海子,呈“S”形狀。我和一個女同事在那裡租借了民族服裝拍照,那個藏民挺好的,一共收了我們10元錢,還允許我們互相換衣服,結果我們在那裡拍得不亦樂乎。還有藏民抱著很小的小羊羔出租,也是5元隨便拍。拍完照往下走,這是會有一點比較長的棧道可以走,然後到達五花海。其實整個九寨溝除了寧靜的海子,還有很多瀑布,像《西游記》的片前鏡頭也是在九寨溝拍的。左邊的海子少一些,接下去就是最下面的樹陣溝了。
樹陣溝有一點不同於前面的海子,它的水不深,很多樹還長在海子裡,因此得名。這個時候,天氣有點陰,還有些小雨,高原氣候貞是說變就變的。
參觀完自然景觀,最後到達靠近溝口的寨民定居點。那裡也算一個民族用品售賣點,因為導游給的時間不夠,我和一個同事沒有去逛。後來看了其他同事在那裡買的東西,還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後來還想買,卻再也看不到了,但是價格比外面貴,要看你自己的鑒別能力了。同樣在民俗村裡,據說越往裡走,價錢越好還。但是有一條要注意,討價還價了以後就要買下,不喜歡就不要亂還價。ps:
1.很多照片拍回來以後發現都是背光的(光影對比度比較強),建議相機在樹蔭下拍攝時置於閃光燈狀態;
2.因為是高海拔地區,光線非常好,同樣紫外線也非常強烈,防曬是必不可少的,建議攜帶防曬指數在30以上的,否則沒用,帽子、墨鏡必不可少;
3.因為是高原氣候,雨具的攜帶也必不可少,但牽涉到爬山,所以攜帶雨衣比雨傘更方便;
4.溝口出來到停車場,有一些小攤販,他們的民族首飾比較便宜,可以多殺一點價;
5.九寨溝的風景和後面游覽的黃龍一樣,處處是景,因此就算你有10倍變焦的相機,也不如dv拍的全,因此,帶個dv絕對不虧的。特別是旺季,你想拍張照非常難,人走動得太多,這時候可以見縫插針用dv拍景色。晚上觀看民族表演。據說在那裡表演有好幾個舞蹈團,其中以容中爾甲那個團最為好看。表演者都是當地少數民族演員。其實在九寨溝,居住的主要是羌族,而晚會的主題也就是九寨溝是怎樣形成的一個神話故事。其中穿插了一個觀眾參與節目,就是搶新娘,這裡不多說,要自己去看,算是晚會的最高潮,非常有意思。表演全部結束以後,舞台最後的照壁會打開,然後會在廣場上點燃兩堆真的篝火,演員和游客一起圍著篝火跳舞,稱之為跳鍋莊。可惜我們那天下雨,只有假的篝火。演員身穿的民族服飾非常漂亮,表演結束後你可以要求他們合照,一般都會答應(偶找了個帥哥哥拍照,結果笑成了雙下巴,同事說偶看到帥哥就變花痴了,呵呵)。哦,表演結束和跳鍋莊之間,主持人會要求大家把位子旁邊的小紙片往天上拋灑,小紙片稱之為龍達,拋灑的意思是給大家祈福。
在劇院旁邊還有一個吃燒烤的地方,是傳統的藏族燒烤吃法。他們把烤好的東西放在鐵盆裡,桌上有像圖門燒烤那樣的鐵架的凹槽,槽裡面放燒紅的碳,用來保持溫度。價錢還可以,我們四個人,點了一盆犛牛肉加幾十串串燒烤,還有兩瓶啤酒,一共130元。ps:
晚會的票價是160,比較貴。在溝口的時候,有人半價兜售晚會的票子,但是不能確定票子的真假。建議可以要求黃牛在劇院那裡出售給你們,是真的才給錢。黃牛不來也不要緊,因為劇院一般都坐不滿的,當場買票也沒問題。第四天:
這天依依不舍的離開了九寨溝,開始往黃龍進發。車程大概是一個半天,中午到達黃龍用餐。中途要翻越4200海拔的杜鵑山,有人會出現高原反應,因此建議可以備一個氧氣罐。
中午到了黃龍,我們司機師傅中有一個人不舒服,我們倒還好,只是冷得不行。吃晚飯好了,但是我們還是去租了羽絨衣,怕山頂會冷,但是最後證明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整個爬山過程熱的要死,衣服倒成了負擔。
黃龍的海拔比較高,到達最後的山頂大概海拔在4800米左右,而且因為在高原上的山,和平原地區的山爬起來不一樣,沒有台階的地方還好,一怕台階,人馬上累得不行,導游給了我們4個小時的時間,上山加下山一共7.5公裡,但是我們還是多用了半小時,時間還很緊張呢,拍照都沒敢多拍。
光說了這些,沒說黃龍的景色。我個人認為,黃龍的景色更有特色,它的水偏黃色,從山頂瀉下,不是呈斜坡形,而是一個個梯田的樣子,特別是頂上的五彩池,色彩鮮艷至極,如果天氣好,還能看到遠處的雪山,實在是人間仙境。因此,你絕對對得起拼死拼活累得要死的身體。ps:
黃龍的海拔比較高,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爬得到山頂,因此導游的建議是,大家要量力而為,如果中途覺得身體狀態不可以,千萬不要勉強。導游比較誇張的說法是只有六分之一能夠上得了頂,我們是六分之一沒上頂。當晚宿茂縣,茂縣是個小縣城,所以酒店整體水平也不高。酒店門口有很多手推車,都是一些當地人賣給游客的首飾。有了之前殺價的經驗,我們在那裡狂殺了一通,買了很多回去。回到賓館,我把買的東西放了整整半個床,但是事後證明還是不夠,回到上海一下子就分光了,根本不夠。第五天:
當天早上驅車去都江堰,中午時分到達,吃中飯前被導游拉去購物,買藥材,稍微買了一點意思意思。飯後大家決定不去都江堰了,於是直接回成都市內。大約下午三點半左右到達賓館,稍微休息了一下,大家去成都市內逛。
我們分頭到達了春熙路。這裡偶要強力推薦伊藤洋化堂地下一樓的小吃部,串串香的生意非常的好,葷的買五串送一串。還有米涼糕,也非常好吃。但是這裡的價錢當然是要比路邊攤貴一些的。
晚上找了一家自貢菜餐館吃飯。12個人,15個菜,6。7瓶啤酒,最後結帳376元,非常便宜。推薦一個小點心——葉兒耙,就是糯米圓子,裡面的心子是芽菜燒肉(上海沒有芽菜賣),然後用若草墊著蒸,很清香。
吃完晚飯去超市購物,一些當地的土特羅列如下:各種口味的牛肉絲,犛牛肉干,腊肉,川味香腸,郫縣豆瓣醬(上海也有),芽菜,劍南春。。。。。。有些超市會有專門的土特產專櫃,買起來會更方便些。ps:由於飛機上不允許直接攜帶酒類和豆瓣醬(不知道為什麼豆瓣醬也不可以),因此買完東西建議問超市要個紙箱子打包,這樣的二天上飛機也方便,就可以直接托運了。第六天:
早上大家一起去了武候祠,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就去過了,因此比較熟門熟路。後門是錦裡一條街,先是各式各樣的小吃,然後是各種工藝品,但價錢會比較貴一些,小吃還可以,那裡的米涼糕不行,量又少又不好吃。下午兩點半的飛機,我們12點從酒店出發,一點左右到達機場。要回家了,大家都很高興。這次旅行比較完滿得結束了。

(黃龍頂1)

(黃龍頂2)

(甲蕃古城1)

(甲蕃古城2)

(九寨溝——西游記的片頭拍攝地)